一、中药治疗对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妙丽[1](2021)在《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1.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内服在本病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2.观察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临床经验。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文献资料,按照纳排标准,收集中药内服治疗VVC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手册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常用内服中药治疗VVC的用药特点。2.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片外用,1片/次,单次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抗菌汤。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评分、阴道微生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真菌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三个月复发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Meta分析:纳入33个研究,共3922例受试者。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单纯西药相比,在真菌转阴率、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症候积分、阴道瘙痒、白带异常、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阴道分泌物改善时间、IFN-γ水平、IL-6水平、IL-8水平、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一/二/三/六个月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明显(P<0.05);在显效率/好转率、症状体征总积分、外阴瘙痒改善时间、TNF-ɑ水平和IL-4水平方面疗效相当(P>0.05)。纳入文献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使用以补气健脾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见,疏肝、凉血、活血单药出现频率亦较高。2.疗效观察:(1)转阴率:试验组转阴率为74.19%,对照组转阴率为82.76%,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一定改善(P<0.05),试验组“阴部瘙痒”、“倦怠嗜睡”、“纳少便溏”、“中医次症”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带下质地”、“中医主症”、“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中医次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疗效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中医主症”、“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5)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面色(?)白或萎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6)复发:三个月后,试验组复发4.8%,对照组复发17.4%,差异不明显(P>0.05)。(7)安全性: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Meta分析提示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比常规西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恢复,降低远期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规范化应用,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支持;临床VVC常用中药以健脾、清热、祛湿为主,多配伍疏肝理气药、活血凉血药。2.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取得较高的真菌转阴率和较低的远期复发率,能明显改善早期及远期的中医证候。3.相比克霉唑阴道片,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在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早期/远期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远期中医主症疗效方面更有优势。4.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武宇[2](2021)在《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文中研究说明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在女性外阴皮肤病变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非瘤样病变疾病。此病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外阴瘙痒、外阴皮肤及粘膜皲裂疼痛不适、外阴皮肤及粘膜色素减退甚或变白、外阴组织萎缩粘连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且以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而言,尚无法对该病做到彻底根治。因此,该病患者不仅在身体上承受着病痛折磨,心理上也在不断地承受着压力。外用涂抹激素及维生素E于患处是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但对于VLS患者外阴患处皲裂症状的治疗效果不佳,王桂萍老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皲裂患者配合应用当归补血汤洗方进行坐浴治疗后,其皲裂症状的愈合效果较好,复发情况有所缓解。本文旨在探讨外用涂抹激素类药物+维生素E与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外用涂抹激素类药物+维生素E两种治疗方式间疗效的差异,为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研究及个体化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对VLS患者皲裂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来评估当归补血汤洗方坐浴治疗VL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VLS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依据,阐述中医治疗VLS疾病的机制,从而为中医药治疗VLS皲裂患者提供更好的方法。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中的外阴硬化性苔藓病例,并配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中医气血亏虚辨证标准筛选后,将最终符合要求的60例患者,通过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临床上收集的符合本课题标准的6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补血汤洗方颗粒。具体方法:将当归补血汤洗方颗粒按照1:20比例充分混合在开水中,待水温适宜时(与体温相仿或略高于体温为宜,避免水温过高对患处加重刺激,或引起烫伤),充分将外阴患处浸泡与药液中20分钟;坐浴后轻擦使外阴干燥,之后均匀涂抹0.5‰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及维生素E乳膏,用量以均匀覆盖患处为宜。对照组给予0.5‰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维生素E乳膏,用法:与治疗组相同。1月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评价指标前后变化。上述使用药物均由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新绿药房及西药房提供。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外阴瘙痒、外阴疼痛(皲裂情况)、外阴皮损区域色素变化,以及心理状态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3观察指标与评估观察指标: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患处病变程度,即皮肤瘙痒和外阴疼痛(皲裂情况)程度。以评分方式评价治疗前后瘙痒、疼痛、色素减退等的治疗效果(即发作频率、病变范围等的变化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综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等。4统计学方法(1)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2)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值士标准差(x±s)”表示,其中配对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结果:1.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46.7%,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治疗VLS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2.两组患者在治疗VLS症状及体征方面,即阴痒、阴痛(皲裂情况)、外阴皮损区域皮肤色素减、中医证候等均得到改善,其中,在外阴瘙痒及外阴皲裂方面,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外阴皮肤及粘膜色素减退及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疗效并未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在患者心理状态方面,两组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未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后期随访时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当归补血汤坐浴可以显着改善VLS患者外阴患处的瘙痒及皲裂症状,且方法安全可靠。2.应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VLS患者外阴色素减退及气血亏虚中医证候有改善,但疗效并未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均有调节作用,但未区分出差异性。
霍素明[3](2020)在《外阴白斑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外阴白斑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外阴白斑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2019年5月我院外阴白斑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外阴白斑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阴瘙痒、外阴疼痛及外阴色素、外阴弹性积分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外阴瘙痒、外阴疼痛及外阴色素、外阴弹性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外阴白斑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显着,可以降低中医证候,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安全有效。
杨亚莉[4](2019)在《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观察及文献数据挖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文献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数据库,采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女性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vulva,NNEDV)熏洗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及组合新方,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对此病的中医治疗有一定价值。2.临床研究:评价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立方依据,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为该方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提供证据;总结调查分析本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对患者心理影响,为今后防治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个数据库,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应用中药熏洗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相关文献,整理文献中中药熏洗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用药规律并进行处方挖掘。2.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并获得知情同意的30例NNEDV患者。以白斑熏洗方进行治疗3个疗程。采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填写相关量表,统计每一疗程用药前后的外阴皮损改变情况。【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纳入处方89首,中药138味,药物出现15次以上中药有16味,出现频率大于17次的药对组合有50个,挖掘出8个核心组方和4个新方组合。其中频次最高的前5种药物为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白鲜皮。高频药对前5项为“苦参+蛇床子”,“黄柏+苦参”,“苦参+地肤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白鲜皮”。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体现出以补虚泻实为主的用药特点。2.临床研究结果:(1)患者年龄在26-70岁之间,平均42岁。年龄≤35岁共有13人(43.3%);在36-45之间有5人(16.7%);在46-55之间有9人(30%);年龄>55岁有3人(10%)。(2)硕士及以上共6人(20%),本科共8人(26.67%),大专共8人(26.67%),高中/中专及以下共8人(26.67%)。(3)相关因素中,生活因素中的熬夜和久坐因素人数较多,分别为20(66.7%)和22人(73.3%),喜食辛辣食物共有10人(33.3%);心理因素中精神紧张和急躁易怒分别为21人(70%)和19人(63.3%);工作因素中,压力大总人数10人(33.33%)。(4)总共收集NNEDV病例30例,其中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鳞状上皮增生型(squamous hyperplasia of vulva,VSH)17例,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 of vulva,VLS)13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2.3%。两种病理类型治疗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5)VLS和VSH患者治疗后的痒痛程度、病损程度、色素改变程度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水平降低,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6)每一疗程治疗前痒痛程度、病损程度、色素改变范围评分和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其中瘙痒程度评分在第一疗程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损程度评分在第一、二疗程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色素改变范围评分与总积分在各个疗程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按照疾病轻重分级分为轻(1度),中(2度),重(3度和4度)度三组。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轻度组和重度组总积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与重度组之间治疗前后总积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8)病例中有焦虑者10例,无焦虑者20例,有焦虑者各项评分均高于无焦虑者,其中痒痛程度、色素改变范围和总积分三项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损程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中有抑郁者13例,无抑郁者17例,有抑郁者症状各项评分均高于无抑郁者,其中痒痛程度和病损程度评分统计学差异(P<0.05),色素改变范围和总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9)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oofity,NHP)按照六种维度分项,有焦虑/抑郁者六项评分均高于无焦虑/抑郁者,其中精力、睡眠、情感反应、社会活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及躯体活动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文献研究: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表现不一,多虚实夹杂,各种证型同时出现。系统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多为清热燥湿、温阳通络、补血活血、祛风止痒药物的不同组合。得出4个新方用药均为补虚和泻实同治。对于临床治疗本病有指导意义。2.临床研究(1)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显着,对VSH和VLS两种类型病变治疗皆有明显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痒痛程度、皮损程度及色素改变范围均改善明显,并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未有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2)本病发病年龄多于围绝经期,并且发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病诱因可能与熬夜、久坐、精神紧张、情绪急躁和工作压力大因素相关。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因,改善生活方式,一旦有不适及早就诊。(3)本病的临床症状缠绵难愈,容易引起患者焦虑或抑郁不良情绪,并且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降低患者日常情感反应、精力及睡眠方面的生活质量。
屈莉莉[5](2019)在《中药内外合治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其不同疗程的疗效进行分析,同时对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疾病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甘肃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病房,确诊并符合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经t检验,两组病理类型分布、年龄、病程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内服养阴消斑汤+外洗消斑止痒方+外抹醋酸曲安奈德软膏或丙酸睾酮软膏;对照组外洗消斑止痒方+外抹醋酸曲安奈德软膏或丙酸睾酮软膏。用法:治疗组:(1)月经干净后口服养阴消斑汤加减,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服用至下个月月经来潮;(2)外阴熏洗于经期结束后开始,每日1剂,每晚熏洗,熏洗30分钟;(3)熏洗、坐浴后病理诊断符合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者外抹醋酸曲安奈德软膏,符合外阴硬化性苔藓外抹丙酸睾酮软膏,每日2次,轻轻按摩至吸收。绝经后女性均连续治疗21天。对照组:同治疗组(2)、(3)的治疗方法。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等变化情况。结果:1.皮损范围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第1疗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改善皮损范围方面,第1疗程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第2、3疗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第2、3疗程均可显着改善皮损范围。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故中药内外合治优于外治法。2.外阴色素减退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积分与第1、2疗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第3疗程相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P<0.05)有差异,且差异统计学意义,表明在第3疗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外阴痒痛积分比较:治疗前与第1、2、3疗程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得出两组治疗在第1、2、3疗程均可改善外阴痒痛症状,且近期治疗痒痛症状已见效。组间比较:不同疗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改善外阴痒痛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中医次症比较:治疗前与第1、2、3疗程相比,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得出两组在不同疗程时均可显着改善中医次症。组间比较:不同疗程组间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药内外合治在改善本病中医次症方面疗优于外治法。5.局部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与第1疗程相比,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与第2、3疗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第2、3疗程可显着改善体征。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体征方面内外合治法优于外治法。6.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与第1疗程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2、3疗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第2、3疗程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病的治疗需建立长期治疗的信心。组间比较:第2、3疗程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内外合治法优于外治法。8.综合疗效比较: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治疗组痊愈4例,痊愈率12%,显效10例,显效率30%,有效18例,有效率51.2%,无效2例,无效率6.8%,总有效率93.2%;对照组痊愈1例,痊愈率2.86%,显效10例,显效率28.6%,有效14例,有效率40%,无效10例,无效率28.5%,总有效率71.5%,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综合疗效显着,能够改善外阴痒痛程度及肝肾阴虚证症候,使外阴色素恢复或明显加深,外阴皮损范围缩小。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中药内外合治治疗本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适合普及推广应用。
刘丽菲[6](2018)在《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证候分布的因素。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2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调查表、症状及舌脉采集表、外阴营养不良妇女健康相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对问卷进行严格审查后,分析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证候分布的因素。结果1.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肾虚血瘀证(55.91%)、肝肾阴虚证(20.45%)、肝经湿热证(14.55%)、脾肾阳虚证(7.27%)、血虚风燥证(0.18%)。故本病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以肝肾病证为主。(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与患者年龄、环境温度、饮食口味、卫生情况和内衣材质、带下量及阴道炎病史均具有相关性(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与患者居住地、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及卫生巾材质、既往史(包括皮肤病史、过敏史和外阴部手术史)、月经情况、孕产史、带下色、质、味、家族史均无相关性(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与患者年龄因素关联(列联系数Cc=0.179);与环境温度关联(列联系数Cc=0.195);与饮食口味关联(列联系数Cc=0.197);与卫生情况关联(列联系数Cc=0.244);与内衣材质关联(列联系数Cc=0.220);与带下量关联(列联系数Cc=0.198);与阴道炎病史关联(列联系数Cc=0.196)。结论1.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虚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经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血虚风燥证。故本病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以肝肾病证为主。2.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与患者的年龄、环境温度、饮食口味、卫生情况和内衣材质、带下量及阴道炎病史均具有相关性。3.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与患者居住地、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及卫生巾材质、既往史(包括皮肤病史、过敏史和外阴部手术史)、月经情况、孕产史、带下色、质、味、家族史均无相关性。
甯海燕[7](2017)在《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将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以期为本病的综合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观察,参照导师经验及专家意见设计调查表,共设定7个中医证型分类,收集2014年12-2016年12月符合外阴营养不良诊断的患者236例;使用EXCEL表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卡方检验等,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鳞状上皮增生型161例,占68.22%,硬化苔藓型73例,占30.93%,混合型2例,占0.85%;(2)肝肾阴虚证92例,占38.98%,肝经湿热证58例,占24.58%,阴虚肝旺44例,占18.64%,血虚风燥证25例,占10.59%,脾肾阳虚证17例,占7.20%;(3)鳞状上皮增生型中,肝肾阴虚证85例,肝经湿热证9例,阴虚肝旺证35例,血虚风燥证21例,脾肾阳虚证11例;硬化苔藓型中,肝肾阴虚证5例,肝经湿热证49例,阴虚肝旺证9例,血虚风燥证4例,脾肾阳虚证6例,混合型2例,均为肝肾阴虚证。鳞状上皮增生型及硬化苔藓型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肝肾阴虚证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85例,硬化性苔藓型5例,混合型2例;肝经湿热证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9例,硬化性苔藓型共49例;阴虚肝旺证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35例,硬化性苔藓型共9例;血虚风燥证中鳞状上皮增生型21例,硬化性苔藓型共4例;脾肾阳虚证中鳞状上皮增生型11例,硬化性苔藓型共6例。经统计分析肝肾阴虚证、肝经湿热证的病理类型分布与其他证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肝旺、血虚风燥证及脾肾阳虚的病理类型分布与其它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36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已绝经患者139例,未绝经患者97例。鳞状上皮增生型中绝经患者90例,未绝经71例;硬化性苔藓中绝经患者47例,未绝经患者26例;混合型营养不良2例,均已绝经。肝肾阴虚证患者中绝经52例;未绝经40例;肝经湿热证患者中绝经38例,未绝经20例;阴虚肝旺证患者中绝经23例,未绝经21例;血虚风燥证患者中绝经14例,未绝经11例;脾肾阳虚证患者中绝经12例,未绝经5例;各个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的绝经情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36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病程小于1年的共75例,1-3年的67例,3-5年的53例,5-10年的25例,大于10年的16例。病程小于1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51例,硬化性苔藓型24例。病程1-3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45例,硬化性苔藓型18例,混合型1例。病程3-5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38例;硬化性苔藓型17例,混合型1例。5-10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17例;硬化性苔藓型9例。病程大于10年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10例;硬化性苔藓型5例。病程小于1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28例,肝经湿热证19例,阴虚肝旺证13例,血虚风燥证8例,脾肾阳虚证7例;病程1-3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25例,肝经湿热证17例,阴虚肝旺证12例,血虚风燥证7例,脾肾阳虚证6例;病程3-5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22例,肝经湿热证13例,阴虚肝旺证10例,血虚风燥证5例,脾肾阳虚证3例;病程5-10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11例,肝经湿热证6例,阴虚肝旺证5例,血虚风燥证3例,脾肾阳虚证0例;病程大于10年患者中肝肾阴虚证6例,肝经湿热证3例,阴虚肝旺证4例,血虚风燥证2例,脾肾阳虚证1例,各个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的病程情况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鳞状上皮增生型明显多于硬化性苔藓型,而混合型外阴营养不良最少见;(2)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最多,肝经湿热次之,其次为阴虚肝旺、血虚风燥、脾肾阳虚证;(3)外阴营养不良中鳞状上皮增生型中以肝肾阴虚证患者最为多见,外阴硬化性苔藓型中以肝经湿热证最为多见;(4)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肝肾阴虚证患者中以鳞状上皮增生型最高发,肝经湿热证患者中以硬化性苔藓型最高发;(5)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6)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均与绝经状态无关;(7)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类型及中医证型均与病程无关。
范红伟,郝国荣,李清雪,白凤楼[8](2016)在《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探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文中提出外阴营养不良在不同时期有多种不同命名,如外阴白色病损、外阴白斑或外阴白色病变等,其主要的特征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种疾病。外阴营养不良这一称谓是由1975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命名的。外阴营养不良按照病理类型分为3种:外阴鳞状细胞增生型、硬化性苔藓型和混合型。本病以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晚期常伴有外阴瘢痕萎缩、阴道口狭窄、同房疼痛等,甚至癌变,此病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
李燕[9](2014)在《“益肾祛瘀”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外阴营养不良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20例外阴营养不良且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祛白冲剂口服+祛白洗剂外洗+消白灵软膏外涂。对照组根据病例类型分别采用0.05%氯倍他索软膏、0.5%丙酸睾丸素鱼肝油膏、0.025%肤轻松软膏+2%丙酸睾丸酮软膏外涂。两组均为3个月一疗程,经期停药。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肾虚血瘀证侯积分变化、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Ki-67的表达。结果:(1)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肾虚血瘀证侯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肾虚血瘀证侯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外阴色素沉着、瘙痒、疼痛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4)EGFR、Ki-67疗效评价:两组均可降低患者病损处皮肤EGFR、Ki-67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祛瘀法可以降低肾虚血瘀症候积分,改善症状及体征,是治疗肾虚血瘀型外阴营养不良的有效治疗方法。推测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EGFR、Ki-67的过度表达有关。
张蕾[10](2013)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以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根据病理分为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其他外阴皮肤病。由于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的皮肤黏膜多呈白色,故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本病最早曾被称为外阴白斑、外阴干枯症、外阴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色素减退、干燥、肥厚,甚至萎缩、溃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记载,但依据本病的临床变现,认为本病属“阴痒”、“阴疮”、“阴痛”范畴。其发病机理,多责之于肝、肾功能失调,湿热之邪侵袭,同时也与气血、经络有关;肝肾不足、阴血亏虚,或脾阳不足、失于温煦,或血虚生风、燥邪侵袭,或湿热下注、伤于阴器,或病久成瘀,血瘀阻络;无论本虚或感邪,均可导致外阴皮肤黏膜失养而产生皮肤色素减退、变白,瘙痒难忍,逐渐皮肤干裂、失去弹性、肥厚或萎缩等。西医学认为,各种外界因素(女性外阴所处环境、感染因素等)和诸多内在因素(局部微循环因素、自身免疫因素、性激素及其受体因素、遗传因素和分子生物学因素等)综合影响着本病的发生与发展,但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病变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中医治疗本病,多从肝肾入手,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可分别采用滋补肝肾、养血润燥、清热除湿等法,多标本同治,共达濡养外阴及止痒的效果,现代医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方法和经验的同时,在其基础上更开辟了诸多新的治疗思路,使用外治法、内治法、内外合治法及针灸、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且药物种类多样,已形成一些经验方和自制膏剂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尚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亦较低。中医药在治疗时从整体入手,因人而异,实现个体治疗,且简便易行,如今更多的患者愿意采用本法治疗。西医治疗本病多从局部治疗入手,采用外治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不外乎氢化可的松、丙酸睾丸酮等激素类药物,起效快,可较为快速的控制瘙痒症状,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发生,易出现阴蒂增大、多毛等男性化反应,同时在复发率方面得不到很好地控制;物理疗法诸如聚焦超声、液氮冷冻、激光、红外线、微波、高压氧等,是一种无创的新型治疗手段,多需要专业仪器治疗,种类繁多,近年来聚焦超声已成为研究热门,但此法患者多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既定疗程,且该仪器仍未得到大范围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副作用的产生,因其多注重患者病变之本,标本同治,从而减少了复发率,使瘙痒、色素减退等症状得到较快的缓解,加速了病情的恢复,减少了治疗时间,很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优点,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所在和发展前景。
二、中药治疗对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治疗对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 |
1.6 文献质量评估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Meta分析结果 |
2.6 纳入文献用药特点 |
3 讨论 |
3.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讨论 |
3.2 纳入文献质量讨论 |
3.3 Meta分析结果讨论 |
3.4 异质性讨论 |
3.5 发表偏倚讨论 |
3.6 敏感性讨论 |
3.7 用药特点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VVC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立项依据 |
4.2 祖国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3 对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探讨 |
4.4 对扶正抗菌汤的方药分析 |
4.5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6 结果分析与探讨 |
4.7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带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材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VSL诊断标准 |
1.2.2 气血亏虚证型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病例标准 |
2 治疗 |
2.1 治疗组 |
2.2 对照组 |
3 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
3.1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2 疗效性观察标准 |
3.2.1 皮肤病损范围和程度分级标准 |
3.2.2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心理状态评分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治疗结果 |
5.1 疗效性指标观察结果 |
5.2 安全性评价标准 |
讨论 |
1 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皲裂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当归补血汤洗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
2.1 当归补血汤洗方组方及依据 |
2.2 方解 |
2.3 单味药物解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结果分析 |
4 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
1 中医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及分型 |
1.2.1 肝经湿热型 |
1.2.2 肝肾阴虚型 |
1.2.3 气血亏虚型 |
1.2.4 脾肾阳虚型 |
1.2.5 湿虫滋生型 |
1.3 临床治疗 |
2 西医学对外阴硬化性苔藓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1 局部外界刺激 |
2.1.2 自身免疫 |
2.1.3 遗传因素 |
2.1.4 细胞增殖 |
2.1.5 氧化损伤 |
2.1.6 性激素 |
2.2 病理组织学改变 |
2.3 临床表现 |
2.4 临床治疗 |
2.4.1 治疗现状 |
2.4.2 一般治疗 |
2.4.3 药物治疗 |
2.4.4 物理疗法 |
2.4.5 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外阴白斑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外阴白斑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临床疗效 |
1.4 中医证候积分 |
1.5 生存质量状况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中医证候积分 |
2.3 生存质量状况 |
2.4 不良反应状况 |
3 讨论 |
(4)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观察及文献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西医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
1.病名发展演变 |
2.发病原因 |
3.治疗方法 |
4.总结 |
参考文献 |
二、中医外治法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研究概况 |
1.中医病因病机 |
2.中医外治治疗方法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熏洗用药规律 |
1.资料来源 |
1.1 处方收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方剂药物名称规范 |
2.数据分析 |
2.1 处方录入 |
2.2 数据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药物频次 |
3.2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
3.3 基于层次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4.讨论 |
4.1 频次规律 |
4.2 核心组合 |
4.3 演变新方 |
第三部分 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
1.资料来源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3.研究方法 |
3.1 病例收集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4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3.5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基本情况 |
4.2 疗效指标 |
4.3 量表调查分析 |
4.4 安全性评价 |
4.5 典型病例 |
5.讨论 |
5.1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2 立方依据 |
5.3 情志致病讨论 |
结语 |
1.结论 |
1.1 文献研究 |
1.2 临床研究 |
2.不足和展望 |
2.1 文献研究 |
2.2 临床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研究成果 |
(5)中药内外合治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 随机方法 |
2 病情评分 |
3.治疗方法 |
4 观察项目与方法 |
5 随访 |
6 不良事件记录 |
7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情况 |
2 治疗前比较 |
3 治疗后积分比较 |
4 综合疗效比较 |
5 安全性情况 |
6 复发情况比较 |
讨论 |
一、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 |
二、组方分析 |
三、药理分析 |
1 口服方药药理分析 |
2 外洗方药药理分析 |
3 外抹药药物理分析 |
四、内外合治优势 |
五、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疗程探讨 |
六、结果讨论 |
1 综合疗效分析 |
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体征积分分析 |
4 症状积分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材料 |
2.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 |
2.2.1 病例纳入标准 |
2.2.2 病例排除标准 |
2.2.3 病例剔除标准 |
2.3 问卷设计及实施 |
2.3.1 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 |
2.3.2 调查问卷的实施 |
2.4 质量控制方法 |
2.5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3.2 一般资料情况 |
3.2.1 年龄分布情况 |
3.2.2 居住地分布情况 |
3.2.3 工作性质分布情况 |
3.2.4 活动场所环境温度分布情况 |
3.2.5 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
3.2.6 生活习惯分布情况 |
3.2.7 既往史分布情况 |
3.2.8 月经期、量、伴随症状分布情况 |
3.2.9 孕产史分布情况 |
3.2.10 带下量、色、质、味分布情况 |
3.2.11 阴道炎病史分布情况 |
3.2.12 家族史分布情况 |
3.3 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1 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中医证候分布与居住地的相关性分析 |
3.3.3 中医证候分布与工作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3.4 中医证候分布与活动场所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5 中医证候分布与文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3.3.6 中医候分布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分析 |
3.3.7 中医证候分布与既往史的相关性分析 |
3.3.8 中医证候分布与月经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3.3.9 中医证候分布与孕产史的相关性分析 |
3.3.10 中医证候分布与带下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3.3.11 中医证候分布与阴道炎病史的相关性分析 |
3.3.12 中医证候分布与家族史的相关性分析 |
4.讨论 |
4.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4.2 西医病因病机认识 |
4.3 流行病学研究背景 |
4.3.1 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背景 |
4.3.2 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与相关因素研究背景 |
4.4 研究结果讨论 |
4.4.1 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讨论 |
4.4.1.1 名中医经验讨论 |
4.4.1.2 证候分布结果讨论 |
4.4.2 影响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因素讨论 |
4.4.2.1 证候分布与年龄 |
4.4.2.2 证候分布与活动场所的环境温度 |
4.4.2.3 证候分布与饮食口味 |
4.4.2.4 证候分布与卫生情况及内衣材质 |
4.4.2.5 证候分布与带下量 |
4.4.2.6 证候分布与阴道炎病史 |
5.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表 |
2.1.1 设计调查表 |
2.1.2 调查表内容 |
2.2 调查的方式 |
2.3 样本含量 |
2.4 质量控制 |
2.4.1 病例的选择 |
2.4.2 调查者的操作规范 |
2.4.3 知情同意 |
2.5 数据统计的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年龄情况分布 |
3.1.2 婚姻情况分布 |
3.1.3 孕次情况分布 |
3.1.4 绝经情况分布 |
3.1.5 病程情况分布 |
3.2 本研究纳入的外阴营养不良患者中医症候聚类分析结果 |
3.3 外阴营养不良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4 外阴营养不良不同病理类型的分布情况 |
3.5 外阴营养不良各病理类型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6 外阴营养不良各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
3.7 外阴营养不良各病理类型的绝经情况分布情况 |
3.8 外阴营养不良各中医证型的绝经情况分布 |
3.9 外阴营养不良各病理类型的病程分布情况 |
3.10 外阴营养不良各中医证型的病程分布情况 |
讨论 |
1 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类型分布 |
2 外阴营养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 |
3 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型分析 |
4 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5 外阴营养不良与绝经情况的关系 |
6 外阴营养不良与病程的关系 |
7 外阴营养不良的治疗及相关思考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调查表 |
附录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
(8)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探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研究 |
1.1 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失常 |
1.2 表皮、真皮细胞及血管损伤 |
1.3免疫功能异常 |
1.4 性激素受体的改变 |
1.5 人表皮生长因子 |
1.6 自由基损伤 |
1.7 遗传因素 |
1.8 其他因素 |
1.9 炎症因素 |
1.1 0 中医认识及分型 |
2 治疗方法 |
2.1 物理联合疗法 |
2.1.1 外阴超声聚焦治疗 |
2.1.2 微波联合中药治疗 |
2.1.3 He-Ne激光联合药物治疗 |
2.1.4 高压氧治疗 |
2.2 药物疗法 |
2.2.1 激素治疗 |
2.2.2 抗病毒药物治疗 |
2.2.3 免疫调节剂治疗 |
2.2.4 外用中药 |
2.2.5内服中药 |
2.2.6 内服、外用联合用药 |
2.2.7 中西药联合治疗 |
2.2.8 外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 |
2.3 手术疗法 |
3 小结 |
(9)“益肾祛瘀”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体征及症状的分级评分标准 |
5 观察项目 |
二、研究方法 |
1 临床分组及用药 |
2 判定标准 |
3 组织病理检查 |
4 统计学分析 |
三、一般资料 |
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期肾虚血瘀证侯积分比较 |
3 治疗组与对照组组织病理学分型的比较 |
四、研究结果 |
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虚血瘀证侯积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 |
4 两组治疗前后 EGFR 与 Ki-67 表达比较 |
讨论 |
1 外阴营养不良相关发病因素分析 |
1.1 外阴营养不良与年龄 |
1.2 外阴营养不良的家族聚集现象 |
1.3 外阴营养不良发病的其他相关因素 |
2 EGFR、Ki-67 在外阴营养不良发病中的机制探讨 |
3 外阴营养不良病因病机分析 |
4 益肾祛瘀立法依据及方药分析 |
4.1 立法依据 |
4.2 益肾祛瘀综合疗法的组方原则及方药分析 |
4.3 内外合治本病的优势探讨 |
5 益肾祛瘀法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疗效分析 |
5.1 疾病疗效分析 |
5.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5.3 用药前后外阴皮肤色素、病损皮肤范围及阴部疼痛程度改善分析 |
5.4 EGFR、Ki-67 表达改善情况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登记表 |
致谢 |
(10)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中医学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
1 病名的认识 |
2 病因病机 |
2.1 古代文献记载 |
2.2 近现代学者的认识 |
西医学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认识 |
1 病名与分类 |
2 临床变现及病理变化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1 局部因素 |
3.2 免疫因素 |
3.3 遗传因素 |
3.4 性激素及其受体 |
3.5 感染因素 |
3.6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 |
3.7 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 |
3.8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
中西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1 中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1.1 内治法 |
1.2 外治法 |
1.3 内外合治法 |
1.4 针灸及其他疗法 |
2 西医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2.1 药物疗法 |
2.2 物理疗法 |
2.3 其他疗法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
小结 |
王必勤老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方法 |
3 组方特点 |
4 病案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药治疗对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D]. 吴妙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气能生血理论探讨当归补血汤洗方对气血亏虚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皲裂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D]. 武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外阴白斑汤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外阴白斑临床观察[J]. 霍素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6)
- [4]白斑熏洗方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观察及文献数据挖掘[D]. 杨亚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中药内外合治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的临床观察[D]. 屈莉莉.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外阴营养不良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刘丽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D]. 甯海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8]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探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范红伟,郝国荣,李清雪,白凤楼.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3)
- [9]“益肾祛瘀”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观察[D]. 李燕.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4(05)
- [10]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 张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标签:中医论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论文;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论文; 病理报告论文; 营养不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