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加氯论文-张爽,管士莹,孙妍

预加氯论文-张爽,管士莹,孙妍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加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氯化,混凝沉淀,去除率

预加氯论文文献综述

张爽,管士莹,孙妍[1](2019)在《次氯酸钠预加氯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的天津某水厂为对象,通过烧杯混凝试验,研究了预加氯量、消毒剂与混凝剂投加时间间隔对混凝沉淀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加氯量的增加和投加间隔的延长,出水浊度降低,混凝效果明显改善。在预加氯量为1. 5 mg/L,投加时间间隔为10min时,混凝沉淀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供水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谢义忠,罗丽春,江圣辉,黄晶,邓志新[2](2015)在《预加氯量对砂滤池运行效能及其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饮用水预氯化工艺对NH_3~-N、NO_2~-N的去除以及对滤池功能微生物量、生物活性(OUR)、滤后水叁氯甲烷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加氯投加量为0.2 mg/L时,NH_3~-N去除率最高为87.8%,NO_2~--N含量均在0.002 mg/L以下,水质稳定,不会间歇性出现滤后水二者含量高于待滤水的现象。该条件下滤池微生物量最大,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OUR最大,分别达到8 611和2 545 ug/g,此时滤池生物量呈现深度增加而生物量不断减少的层状分布现象,生物活性则是中层最强,上层次之,下层最弱。此外,预加氯量升高,滤后水叁氯甲烷随之增加,当投加量为0.2 mg/L时叁氯甲烷含量仅为0.016 mg/L。(本文来源于《饮用水安全控制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7)

谢义忠,罗丽春,江圣辉,黄晶,邓志新[3](2014)在《预加氯量对砂滤池运行效能及其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饮用水预氯化工艺对去除NH+4-N和NO-2-N、滤池功能微生物量及生物活性、滤后水叁氯甲烷生成量的影响。当预加氯投量为0.2 mg/L时,对NH+4-N的去除率最高为87.8%,NO-2-N含量均在0.002 mg/L以下,出水水质稳定,不会间歇性出现滤后水含量高于待滤水的现象。在该条件下滤池生物量最大,硝化菌、亚硝化菌的OUR分别达到8 611和2 545μg/g,此时滤池生物量呈现随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的层状分布,生物活性则是中层最强,上层次之,下层最弱。此外,预加氯量升高后,滤后水的叁氯甲烷生成量随之增加,当投加量为0.2 mg/L时叁氯甲烷含量仅为0.016 mg/L。(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4年21期)

李潇潇,张跃军,赵晓蕾,朱玲玲,苏林[4](2008)在《聚合氯化铝/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预加氯水的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特征黏度系列化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得到稳定的复合混凝剂,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复合混凝剂对冬季低温预加氯太湖水的脱浊效果及絮团沉淀性能。结果表明,对浊度为25~26 NTU,温度为5~9℃的太湖水,在预加氯工艺基础上,达到现有2 NTU沉淀池出水的浊度标准的情况下,PAC需投加量3.29 mg/L,而PAC/PDM质量复合比例分别为5∶1、10∶1、20∶1的复合混凝剂所需PAC投加量随PDM特征黏度0.55 dL/g、1.53dL/g、2.47 dL/g的增加为2.66~2.53 mg/L,2.81~2.68 mg/L,2.98~2.79 mg/L,相对于PAC减少投加量19.15%~23.10%,14.59%~18.54%,9.42%~15.20%。在为将来深度处理作技术准备,沉淀出水浊度要求提高至1 NTU的情况下,PAC投加量需4 mg/L以上的投加量,而质量复合比例为20∶1~5∶1的PAC(以A l2O3计)/PDM复合混凝剂需3.90~3.16 mg/L的投加量。结果表明:以现有原水预加氯工艺为基础,PDM可以明显提高PAC的混凝脱浊效果,且PAC/PDM复合配比越低,PDM特征黏度越高,复合混凝剂的脱浊效果与沉淀性能越好。(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邓建文[5](2008)在《浅析常规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中预加氯方式与叁氯甲烷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规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条件下对水中叁氯甲烷的生成量进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中叁氯甲烷随前、后加氯量以及余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氨氯比的增加而减少。分次投加前氯0.5mg/L和后氯lmg/L要比一次性投加1.5mg/L氯明显降低出厂水中的叁氯甲烷。合理采用加氯方式,严格控制消毒剂用量,可以把出厂水中的叁氯甲烷生成量控制在最低水平。(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2008年16期)

李潇潇,张跃军,赵晓蕾,朱玲玲,苏林[6](2008)在《AS/PDM对冬季预加氯太湖水的除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不同特征粘度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硫酸铝(AS)制得稳定的复合混凝剂,对冬季预加氯太湖水进行强化混凝除浊试验。通过混凝烧杯试验,考察了AS/PDM复合配比值、PDM特征粘度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达到该水厂现有沉淀池出水余浊标准,用AS/PDM复合混凝剂比单独投加AS时的效果好,且AS/PDM复合配比值越低,PDM特征粘度越高,复合混凝剂的除浊效果越好,所需药剂量也越少。(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8年07期)

杨桦,田玉玺[7](2005)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预加氯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水厂净化工艺前预加氯的利弊,着重分析了其弊端,并对饮用水处理工艺中预加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尽量不要对源水进行预氯化。(本文来源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预加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饮用水预氯化工艺对NH_3~-N、NO_2~-N的去除以及对滤池功能微生物量、生物活性(OUR)、滤后水叁氯甲烷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预加氯投加量为0.2 mg/L时,NH_3~-N去除率最高为87.8%,NO_2~--N含量均在0.002 mg/L以下,水质稳定,不会间歇性出现滤后水二者含量高于待滤水的现象。该条件下滤池微生物量最大,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OUR最大,分别达到8 611和2 545 ug/g,此时滤池生物量呈现深度增加而生物量不断减少的层状分布现象,生物活性则是中层最强,上层次之,下层最弱。此外,预加氯量升高,滤后水叁氯甲烷随之增加,当投加量为0.2 mg/L时叁氯甲烷含量仅为0.016 m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加氯论文参考文献

[1].张爽,管士莹,孙妍.次氯酸钠预加氯对混凝效果的影响[J].供水技术.2019

[2].谢义忠,罗丽春,江圣辉,黄晶,邓志新.预加氯量对砂滤池运行效能及其微生物的影响[C].饮用水安全控制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论文集.2015

[3].谢义忠,罗丽春,江圣辉,黄晶,邓志新.预加氯量对砂滤池运行效能及其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4

[4].李潇潇,张跃军,赵晓蕾,朱玲玲,苏林.聚合氯化铝/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预加氯水的处理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5].邓建文.浅析常规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中预加氯方式与叁氯甲烷变化[J].广东科技.2008

[6].李潇潇,张跃军,赵晓蕾,朱玲玲,苏林.AS/PDM对冬季预加氯太湖水的除浊效果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

[7].杨桦,田玉玺.饮用水处理工艺中预加氯的实验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标签:;  ;  ;  

预加氯论文-张爽,管士莹,孙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