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影业论文-周璇

昆仑影业论文-周璇

导读:本文包含了昆仑影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昆仑影业公司,联华影艺社,昆仑公司,电影制片厂

昆仑影业论文文献综述

[1](2016)在《昆仑影业公司》一文中研究指出简介Introduction:1946年,昆仑影业公司由夏云瑚、蔡叔厚、任宗德创办于上海。1947年6月,公司同联华影艺社合并,仍称昆仑影业公司。夏云瑚任总经理兼厂长,盂君谋任副厂长兼厂务主任。之前由联华影艺社摄制的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和《八年离乱》(《一江春水向东流》上集)也由昆仑公司发行。为充实创作力量,除原联华影艺社的人员之外,(本文来源于《影博·影响(2016年第01期 2016年合订本上 总第97期)》期刊2016-01-01)

王卓尔[2](2014)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私营影业的阵痛和迷惘——以文华、昆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早期电影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私营电影企业功不可没。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改造,传统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私营影业和电影人,无法规避掉被视为历史旧物的尴尬局面。从最初困兽之斗、到昙花一现般的短暂复苏,继而在政治大风暴后的迅速衰亡。无论是自觉参与还是被裹挟入变革的滚滚洪流,私营影人们都经历了巨大的阵痛和彷徨。本文以最具特色又全然不同的两大私营影业公司:文华和昆仑为代表,简述那段风尘已久却至今令人唏嘘之殇。(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4年09期)

周璇[3](2011)在《浅析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与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昆仑影业公司是战后上海实力雄厚的私营电影公司之一,公司集中了电影界一批优秀进步的艺术家,站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以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为目标,创作出了一批在中国电影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品,影片以质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民营公司的电影创作,推进了这一时期整个进步电影运动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1年19期)

董茜[4](2011)在《幻灭与新生——战后昆仑影业公司创作中反城市化倾向的延续和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战后电影运动中,昆仑公司创作的九部电影作品以细致生动的笔触深度描摹了中国都市在新旧交替时期的复杂形态和变化状况,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清醒的意识形态策略和时代先锋姿态。事实上,反城市化倾向在中国电影创作中是长期存在的,而战后昆仑公司的创作在对于这种倾向进行延续的同时,还通过现代意识的融入、都市生活方式的认可以及"家国梦"的文化想象等方面对这种倾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褚亚男[5](2011)在《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一文中研究指出昆仑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昆仑”出品的电影以其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目前电影史学界大部分研究以“昆仑”1945-1949年的发展为主要对象,而对1949-1952年的“昆仑”则略而不谈,或只做极其简单的史述。在这一研究现状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被纳入中国经典电影之列,而1949年之后的作品如《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至今仍不断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因此,完整地叙述1945-1952年“昆仑”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学术尝试。本篇论文依据新的史料,以1946年“昆仑”创立为时间起点,到1952年被完全纳入到新中国电影体制为止,从产业体制、文化事件、电影人叁个层面对“昆仑”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重写“昆仑”的发展历史,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试图对受到“左”的影响而被忽略的历史现象和文化事件进行还原,这将对中国电影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本论文由上编和下编两部分构成,另外还包括绪论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论文写作的缘起、方法和构架进行介绍。上编由第一、二、叁章构成,论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状况。第一章题为“抗战胜利后‘昆仑’的产业发展”,本章将1945-1949年“昆仑”的产业发展划分为创立初期(1946-1947)、宗记合作制片时期(1948-1949)、迁往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49)叁个阶段,并对争取“联华”摄影场(1946)、投资人撤资(1947)、公司股权之争(1948)等重要事件进行分析;第二章题为“1945-1949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将“昆仑”发生的重大文化事件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两部史诗片获得“中正”文化奖金、《新闺怨》改拍结尾、重映以及“昆仑”如何塑造银幕形象等文化事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还原;第叁章题为“‘昆仑’影人的精英之路”,本章通过对影人群体的构成及其所具备的知识分子气质和精英文化观的分析来追寻“昆仑”在四十年代中国影坛走出的一条主流精英之路。下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主要叙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转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从被新中国政权认可、重视到滑落边缘,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政治原因。本编由第四、五、六章构成:第四章题为“建国初期‘昆仑’的产业调整”,主要叙述“昆仑”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在产业层面做出的调整,重点说明建国后“昆仑”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私营企业,它被纳入到公私合营的轨道,也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行政过程;第五章题为“1949-1952年‘昆仑’影片的文化政治”,本章通过对《武训传》遭受全国大批判,《我们夫妇之间》被禁映等文化事件的深度历史扫描来展示“昆仑”在新中国文艺界滑落边缘的具体过程;第六章题为“新中国‘昆仑’影人的改造之路”,这一章主要探讨“昆仑”影人的思想变迁,描述他们试图融入新中国主流文化的艰辛过程,沿着他们的自我反省与改造之路,“昆仑”历史命运发生转变的原因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跨越了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政权两种不同截然不同的文化、政治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对于“昆仑”影片的批判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只有完整、客观地看待“昆仑”1945-1952年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加深入、理性地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昆仑”命运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并对中国电影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重要启示,这也正是研究“昆仑”的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1-05-01)

褚亚男[6](2010)在《关于1947年昆仑影业公司投资人撤资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电影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考察1947年昆仑影业公司的主要投资人章乃器、夏云瑚相继撤资的历史事实,并以此为例证,显示民族资本在40年代民营电影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0年06期)

朱宇琛[7](2009)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昆仑影业公司始末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考察对象“昆仑影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46年成立于上海的一家民营电影企业,前身为“联华影艺社”,出品了包括《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多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与此同时,“昆仑”也是一家具有深厚中共政治背景的民营企业,对中共在战后国统区的文艺宣传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来自政治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昆仑”作为一个在市场环境中运作的经济机构,商业元素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90年代以来的新电影史观认为,电影史研究应该有意识地对“作为技术的电影、作为经济机构的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之间的历史关系”进行新的探索和考察。在这一史观的理论维度中,本文在原有电影史的叙述基础上,将视角扩展到政治语境之外的空间中,重新梳理了“昆仑”从筹建到终结的过程,将“昆仑”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放置在战后国统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形势以及电影行业本身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研究。文章以公司的运营始末为线索,强调“昆仑”兼具政治和商业双重属性,从经济环境、制片管理体制和作品风格叁个层面上展开,探讨学界之前未曾论及的叁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分析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昆仑风格”的成因和内涵。(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杨乐生,郜晋[8](2001)在《昆仑影业公司创始人、我党的好朋友任宗德》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十岁时他便拥有数百万美元的财产。是他不负周总理重托 ,创办了战后进步电影运动的中流砥柱———昆仑影业公司。周恩来称他的住所是进步文化界的活动据点。郭沫若同志则誉其为战时“文化之家”。他的国防动力酒精厂是《新华日报》的金库。昆仑影业公司创始人、我党的好朋(本文来源于《文史春秋》期刊2001年03期)

昆仑影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早期电影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私营电影企业功不可没。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改造,传统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私营影业和电影人,无法规避掉被视为历史旧物的尴尬局面。从最初困兽之斗、到昙花一现般的短暂复苏,继而在政治大风暴后的迅速衰亡。无论是自觉参与还是被裹挟入变革的滚滚洪流,私营影人们都经历了巨大的阵痛和彷徨。本文以最具特色又全然不同的两大私营影业公司:文华和昆仑为代表,简述那段风尘已久却至今令人唏嘘之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昆仑影业论文参考文献

[1]..昆仑影业公司[C].影博·影响(2016年第01期2016年合订本上总第97期).2016

[2].王卓尔.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私营影业的阵痛和迷惘——以文华、昆仑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4

[3].周璇.浅析昆仑影业公司的发展与流变[J].电影评介.2011

[4].董茜.幻灭与新生——战后昆仑影业公司创作中反城市化倾向的延续和突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

[5].褚亚男.昆仑影业公司发展研究(1945-1952)[D].上海大学.2011

[6].褚亚男.关于1947年昆仑影业公司投资人撤资的历史考察[J].电影新作.2010

[7].朱宇琛.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昆仑影业公司始末新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

[8].杨乐生,郜晋.昆仑影业公司创始人、我党的好朋友任宗德[J].文史春秋.2001

标签:;  ;  ;  ;  

昆仑影业论文-周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