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热田块段论文-王月

昆明地热田块段论文-王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昆明地热田块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溶质运移,数值模拟,GMS软件,地下热水系统

昆明地热田块段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1](2009)在《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溶质运移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尤其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昆明地热田地下热水的需求量迅猛增加,地下热水开发规模大幅度增大。由于地下热水的过度开采,开采密集的地区己产生大范围热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本文选取昆明地热田Ⅱ块段为研究对象,在对地下热水系统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MS软件,对其溶质运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根据所收集的昆明地热田,尤其是Ⅱ块段地下热水的动态监测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昆明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确立了模拟区地下热水由南向北部逐渐运移的总体变化规律。2、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排泄,主要补给方式为沿南部边界的侧向补给及少量的上覆基岩冷水和大气降水沿断裂带垂直补给。3、建立了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的概念模型及溶质运移叁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并运用GM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4、采用间接人工调参的方法,结合对部分监测孔历年的水头及C1-、NH4+等离子浓度进行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对比,完成模型的识别验证,获取了较为合理的水文地质参数。经过对部分孔位历年(1990年—1995年)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以及1994年与1995年地下热水模拟流场及实测流场的对比,结果显示,模拟的吻合度良好;选取C1-、NH4+等2个因子,进行地下热水溶质运移的预测模拟,经过对部分孔位历年(1990年—1998年)离子浓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以及1995年和2000年的C1-、NH4+浓度模拟浓度等值线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拟的吻合度也较高。这说明,所建立的模拟模型与反演确定的水文地质参数,基本能反映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5、运用所建模型和确定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别对C1-、NH4+浓度值进行了预测模拟,获取其2010年C1-、NH4+浓度模拟等值线图。结果反映,在当前开采条件下,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中的溶质场未来的变化较大。(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9-05-15)

柳清峰[2](2009)在《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昆明市对地下热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其开采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对地下热水资源缺乏正确评价与科学管理,盲目扩大开采和集中超采现象严重,导致区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多个水位降落漏斗,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昆明地下热水系统的水-热-质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应用”选题,以昆明地热田Ⅱ块段作为研究区(面积为40.3平方公里),开展其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在系统分析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地下热水含水层概化为承压含水层,将研究区北部、西部、东部的3条水平隔水断裂概化为隔水边界,南部边界概化为流量边界,将地下热水渗流概化成各向异性的叁维非稳定流,且根据研究区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参数区。2、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叁维非稳定流数学模拟模型。3、利用目前国际上最盛行、且被各国同行一致认可的GMS软件为平台,利用区内已有的系列监测数据,对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反复的调参和校验,水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误差一般可控制在0.7m以内,仅个别观测井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大于0.7m,说明所建模型能有效反映模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4、利用识别的参数和通过验证的模型,对2种不同开采方案情况下研究区2010-2020年地下热水的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经过比较分析,认为第2种开采方案为最终开采方案,并预测了2010-2020年各年度的可开采量。5、本次建立的叁维数值模拟模型和确定的水文地质参数,反映了研究区地下热水系统的本质特征,再现了地下热水系统渗流场的水位动态及运动规律,可为地下热水的水位预报、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9-05-15)

昆明地热田块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昆明市对地下热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其开采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对地下热水资源缺乏正确评价与科学管理,盲目扩大开采和集中超采现象严重,导致区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多个水位降落漏斗,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昆明地下热水系统的水-热-质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应用”选题,以昆明地热田Ⅱ块段作为研究区(面积为40.3平方公里),开展其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在系统分析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将地下热水含水层概化为承压含水层,将研究区北部、西部、东部的3条水平隔水断裂概化为隔水边界,南部边界概化为流量边界,将地下热水渗流概化成各向异性的叁维非稳定流,且根据研究区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参数区。2、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叁维非稳定流数学模拟模型。3、利用目前国际上最盛行、且被各国同行一致认可的GMS软件为平台,利用区内已有的系列监测数据,对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的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反复的调参和校验,水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误差一般可控制在0.7m以内,仅个别观测井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大于0.7m,说明所建模型能有效反映模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4、利用识别的参数和通过验证的模型,对2种不同开采方案情况下研究区2010-2020年地下热水的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经过比较分析,认为第2种开采方案为最终开采方案,并预测了2010-2020年各年度的可开采量。5、本次建立的叁维数值模拟模型和确定的水文地质参数,反映了研究区地下热水系统的本质特征,再现了地下热水系统渗流场的水位动态及运动规律,可为地下热水的水位预报、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昆明地热田块段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月.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溶质运移的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9

[2].柳清峰.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应用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

标签:;  ;  ;  ;  

昆明地热田块段论文-王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