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护炉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溅渣护炉,保护机理,溅渣层,优化
护炉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崔立镇[1](2011)在《转炉溅渣护炉机理研究与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转炉溅渣护炉机理角度,对炉衬损坏、溅渣层形成、终渣调整、溅渣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完善了现有的溅渣工艺,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1年06期)
马德刚,陈伟庆[2](2011)在《炼镍转炉溅渣护炉过程中溅渣层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炼镍转炉溅渣护炉期间镁铬残砖溅渣层的化学成分、熔化温度、粘度、物相结构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溅渣初始砖衬表面形成了以铁氧化物为主的过渡层;炉渣进一步挂结,形成由铁镁橄榄石和磁铁矿构成的粘渣层,其中MgO含量上升至11.01%,半球点温度达1424℃;溅渣后下一炉冶炼过程中,过渡层中铁氧化物通过扩散与镁铬砖作用形成以高铁尖晶石和镁铁固溶体为主的反应层,其中Fe2O3含量由1.33%增至18.43%,半球点温度升高至1598℃.砖衬单炉损耗率降低近一半,炉龄大幅提高.(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3](2002)在《高炉钛矿护炉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钛矿进行护炉操作已是高炉操作者常用的护炉方法。遗憾的是 ,使用钛矿护矿的机理直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现有的对一代退役炉缸进行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 :当使用钛矿护炉时 ,Ti(C ,N)将在炉缸铁浴内形成并沉积于炉缸受侵蚀部位的工作面或砖缝之中 ,并认为Ti(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02年02期)
李永全,Yun,Li,R,J,Fruehan[4](2002)在《高炉钛矿护炉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热力学和热模拟试验两方面研究了碳饱和铁浴内Ti(C ,N)的生成机理。利用CONFOCAL激光高温显微镜的试验数据重新确定了Ti在碳饱和铁浴内的溶解度和Ti(C ,N)形成所需的最低Ti含量。结果表明在碳饱和铁浴内生成碳化钛和氮化钛的最低Ti含量较采用现行热力学数据的计算值要低。采用长坩埚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Ti(C ,N)的形成 ,发现Ti(C ,N)在温度梯度较大的耐火材料和铁水界面有团聚行为(本文来源于《宝钢技术》期刊2002年01期)
朱德庆,潘润润,姜涛,郭宇峰,杨永斌[5](2000)在《酸性护炉球团矿焙烧工艺及固结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新型炉料酸性含钛护炉球团矿的焙烧工艺及固结机理 ,结果表明 :利用钒钛磁铁精矿和普通磁铁精矿的混合矿在预热和焙烧条件分别为 95 0℃ ,15min和 12 0 0℃ ,15min时制取的酸性含钛护炉氧化球团矿 ,其品位为TFe 5 8 5 6 %、TiO2 7 89% ,机械强度为 3 12 7N/个 ,主要冶金性能指标为RI 70 8% ,RDI-3 157 2 9% ,SI 15 2 7% ,软熔温度区间为 10 80~ 1170℃ ,可满足大中型高炉的冶炼和护炉要求 ;固结机理为Fe2 O3 再结晶和固相扩散固结 ,与普通铁矿氧化球团相同 .本工艺不仅有利于延长高炉寿命和调整炉料结构 ,而且也为合理利用钒钛磁铁矿开辟了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于《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6期)
姜钧普,刘建华,李安华,冯国忠,池和冰[6](2000)在《富氧化铁炉渣的溅渣护炉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第一钢铁 (集团 )公司 30 t转炉所用铁水条件较差 ,导致终渣中氧化铁含量很高。由于转炉出钢温度也偏高 ,实施溅渣护炉以大幅度提高炉龄比较困难。实验室与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溅渣层中富氧化镁 RO相是冶炼过程中抵抗高温、高氧化性炉渣侵蚀的骨架 ;2溅渣过程中富氧化铁改质渣在炉衬表面出现的异份分流现象有利于溅渣层保留较多氧化镁物相(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杨文远,崔淑贤,郑丛杰,王明林,房忠良[7](1999)在《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取样、测温和对炉衬残砖的化学成分、岩相、流动温度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宝钢转炉溅渣护炉炉渣的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结果表明:转炉终渣MgO含量应控制在10 % 左右、溅渣层的熔损主要发生在炉温较高的吹炼后期,而镁碳砖的侵蚀是由于炉渣渗入镁碳砖的气孔和裂缝中,使其脱碳和渣化,在高温下流入渣层所致。(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1999年05期)
杨文远,崔淑贤,郑丛杰,王明林,房忠良[8](1999)在《宝钢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宝钢转炉溅渣护炉的终渣 MgO含量控制在10%左右,终渣量约为 100 kg/t,可以得到厚度为 20~30 mm和较高耐火度的溅渣层。溅渣层的蚀损主要发生在炉温较高的吹炼后期。炉渣渗入镁碳砖的气孔和裂缝,使镁碳砖脱碳,降低MgO颗粒的熔点,在高温下流入渣层而使镁碳砖受到侵蚀。(本文来源于《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期刊1999-06-30)
王军,杨守礼[9](1999)在《转炉溅渣护炉机理的基础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液态炉渣对炉衬的侵蚀,以及溅渣层与炉衬的结合与保护叁个方面介绍了溅渣层对炉衬的保护机理;并阐述了终渣中MgO、FeO含量和粘度对溅渣效果的影响及其控制。(本文来源于《河北理工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黄秀芳,孟世民[10](1995)在《含钛物料护炉的机理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钛在高炉内的还原及形成TiC.TiN及Ti(CN)等物质的理论,综合分析了钛护炉机理及应用,并提出含钛物料在上、中下部位的综合护炉技术。(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1995年01期)
护炉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炼镍转炉溅渣护炉期间镁铬残砖溅渣层的化学成分、熔化温度、粘度、物相结构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溅渣初始砖衬表面形成了以铁氧化物为主的过渡层;炉渣进一步挂结,形成由铁镁橄榄石和磁铁矿构成的粘渣层,其中MgO含量上升至11.01%,半球点温度达1424℃;溅渣后下一炉冶炼过程中,过渡层中铁氧化物通过扩散与镁铬砖作用形成以高铁尖晶石和镁铁固溶体为主的反应层,其中Fe2O3含量由1.33%增至18.43%,半球点温度升高至1598℃.砖衬单炉损耗率降低近一半,炉龄大幅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护炉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崔立镇.转炉溅渣护炉机理研究与工艺优化[J].河北冶金.2011
[2].马德刚,陈伟庆.炼镍转炉溅渣护炉过程中溅渣层形成机理[J].过程工程学报.2011
[3]..高炉钛矿护炉的机理研究[J].钢铁钒钛.2002
[4].李永全,Yun,Li,R,J,Fruehan.高炉钛矿护炉的机理研究[J].宝钢技术.2002
[5].朱德庆,潘润润,姜涛,郭宇峰,杨永斌.酸性护炉球团矿焙烧工艺及固结机理[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6].姜钧普,刘建华,李安华,冯国忠,池和冰.富氧化铁炉渣的溅渣护炉机理[J].钢铁研究学报.2000
[7].杨文远,崔淑贤,郑丛杰,王明林,房忠良.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J].钢铁研究学报.1999
[8].杨文远,崔淑贤,郑丛杰,王明林,房忠良.宝钢转炉溅渣护炉的炉渣控制及炉衬侵蚀机理[C].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1999
[9].王军,杨守礼.转炉溅渣护炉机理的基础理论[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9
[10].黄秀芳,孟世民.含钛物料护炉的机理及应用[J].河北冶金.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