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杂居地区论文-王晓辉

回汉杂居地区论文-王晓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汉杂居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城沿线,蒙汉杂居地区,边疆治理,热河地区

回汉杂居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辉[1](2018)在《清代长城沿线蒙汉杂居地区的治理——以热河地区行政管理制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河地区是清代长城沿线蒙汉杂居的典型地区。热河地区行政管理制度是清廷对蒙汉杂居地区治理政策的集中体现,主要经历准备、前奏、确立、发展与深化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清廷对热河地区由间接统辖变为直接治理,热河地区逐步实现盟旗州县化、边疆内地化、军政向民政转化、二元管理体制向行省制转化。热河地区行政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实行,深化了清廷对蒙古地区的统辖,是清代边疆治理的具体实施,揭示清代长城沿线蒙汉杂居地区的治理方式与特点。(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佟铃[2](2018)在《蒙汉杂居地区族际交往心理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蒙汉杂居地区族际交往心理进行调查,其以赤峰市巴林右旗为主要调查地点,利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当前巴林右旗地区蒙汉族际交往心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影响“族际心理距离”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由“族际心理距离”引发的问题提出反思与建议,并提出调节族际交往心理,提高族际认同,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对建立民族团结友好关系起关键性作用。全文共四章,绪论中对巴林右旗族际交往的形成背景、特征进行概述,其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对巴林右旗民族发展概况进行详述,从民族互帮互助、经济、文化叁方面对民族交往进行研究。第二章切入本文主旨,将族际交往心理的构成要素与族际交往实际情况结合,利用问卷与统计方法对蒙汉族际交往心理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并总结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就近性、民族偏向性与文化差异性。第叁章主要介绍巴林右旗的蒙汉族际交往心理的发展趋势仍然以和谐为大方向,但是蒙汉“族际心理距离”的表现依然存在,本文从文化差异、生计结构、受教育程度与大众传媒视角分析其对族际交往心理的影响,引导各民族对“族际心理距离”的理性、客观的思考,使其更好的把控“族际心理距离”,对族际交往心理的走势产生积极影响。第四章是对本文的反思,针对族际交往心理中必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参考性意见,使族际交往关系朝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督促社会各民族提高族际认同,加强其对地区、国家的命运共同感,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协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6-11)

牧石玲[3](2018)在《多元文化中的身份认同及协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时代时空被压缩,个人跨族群、地域及国家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这一方面增加了人们在同一时间或者同一地点感受到不同文化的接触或碰撞,增加着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人不得不在双文化或多元文化混杂情境中选择和管理自己的文化身份。族际通婚是回汉两个不同文化群体跨文化情境的相互接触、碰撞、影响而带来的对文化体系的不断适应以及文化体系本身的改变。回汉通婚家庭成员作为彼此文化的“他者”,如何去处理身份接触与混融时的敏感问题,其背后有什么心理机制,婚后生活中回汉双方使用什么逻辑去解决文化间的差异,其中决策行为的心理依据是什么,这些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在中原省份的J镇选择了21位正在经历回汉通婚的夫妻和2位阿訇作为调查对象,围绕当地回汉通婚的现状以及通婚家庭成员的身份认同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回汉通婚家庭生活场景的深描,从饮食、礼俗和户籍叁方面展示了回汉通婚家庭在族际婚姻中文化博弈的状况。通婚家庭成员往来穿行于回族文化和汉族文化氛围中,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成为不同文化冲突与交流的“试验田”。当通婚家庭的成员被置入陌生的、不同于原有的文化背景之中,原有的文化属性和身份认同遭遇不同程度的质疑和颠覆,呈现出“回汉双高”的“平等融合型”、“回高汉低”的“回族优势型”、“回低汉高”的“汉族优势型”以及“回汉双低”的“民族淡化型”四种身份协商的模型。通过双方不断的协调与适应,最终使得通婚家庭成员形成不同水平的“混融我”的自我构念,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其身份认同也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建构模式,倾向采取一种“工具箱”策略,表现出对多重文化的强大适应力。通过本研究发现,回汉通婚家庭成员这种“混融我”的自我构念,对多民族社会的文化交融产生积极影响,为“美美与共”地处理民族文化差异提供新的意义解释和实践方式,为民族互动拓展出一个自由空间,同时,研究亦讨论了族际文化融合的问题和边界。(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4-01)

杨成桂,孙明奎[4](2017)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彝汉杂居地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探讨彝汉杂居地区老年住院患者2016年12月~2017年3月发生跌倒14例的指标分析。方法采取方便采样法,选取我院(边区少数民族彝汉杂居县—县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5个病房单元4个月跌倒高危老年住院患者1496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测量跌倒发生率、跌倒伤害率进行分析,以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 4个月跌倒高危住院患者共1496例,通过及时干预和管理,跌倒14例,跌倒发生率为0.4‰,跌倒伤害率85.71%。结论通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收集、分析和整改,提升质量提高,患者安全得到保障。(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30期)

白志华[5](2016)在《浅析如何提高蒙汉杂居地区蒙语文的教学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蒙汉杂居地区,蒙古族文化被汉民族的浩淼文化所包围。大多数蒙古族学生缺失民族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不会说甚至听不懂自己的母语,无法与本民族同胞沟通,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了蒙语文的学习,离自己的民族越来越远。这些现象给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每一个蒙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蒙语文教育,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蒙语文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6年05期)

崔树彬,陈玉明[6](2015)在《浅议蒙汉杂居地区的叁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族学校开展蒙、汉、英"叁语"教学,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培养蒙古族杂居地区学生"叁语"兼通能力的根本途径。主要分析蒙汉杂居地区的叁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领导,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培训等途径来提高叁语教学的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5年20期)

袁民臣[7](2015)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族际信任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回汉关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于回汉关系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只有少部分研究着眼于大中城市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本文是在对相关概念、学界研究现状以及朝天区回汉关系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朝天区大滩镇进行的实地走访考察和调研的资料,经综合分析后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何金华,全亮,李花[8](2015)在《彝汉杂居地区彝汉间纠纷解决机制——以凉山州为例的初步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凉山地区彝汉间纠纷的社会背景及现实状况的基础上,以凉山州喜德县人民法院实行的"特邀人民调解员"制度为例,进行查漏补缺,推出了一套结合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并适用于彝汉杂居地区彝汉间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期为其他民族杂居地区的纠纷解决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5年16期)

孙文影[9](2015)在《华北散杂居地区回汉通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关注的是华北散杂居地区的回汉通婚现象。调查点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白沟镇位于华北平原,是中东部典型的回族散杂居地区,同时白沟镇是着名的商镇,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本文关注这一地区的回汉通婚现象。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两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白沟镇的概况,包括自然、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沿革等。其次介绍了白沟镇回族的来源及发展情况。本文的第二、叁、四章为白沟镇回汉通婚的现状调查分析。第二章,分析了白沟镇回汉通婚的影响因素。宏观因素是两民族在居住格局、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融程度;中观因素包括家庭中长辈的态度、家庭教育以及回族社区的影响;微观因素包括个体的教育水平、收入、交友圈以及婚姻观念。第叁章,进一步分析了回汉通婚与家庭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关系。回汉通婚家庭中,夫妻关系在新时期表现得相对平等,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通过努力,家庭成员能够创造一种宽容和睦的混合家庭文化。民族关系则考察的是当地回汉民族关系的历史以及回汉族群众对民族关系的评价。第四章,分析了回汉通婚家庭中汉族一方和子女的民族认同,还从日常表达、民族记忆、宗教认同、婚姻和丧葬习俗方面分析了白沟镇回族的民族认同。虽然白沟镇回族受汉文化的影响非常深,但以伊斯兰教为特点的风俗习惯仍然是维系回族认同的根本,人们宗教信仰的淡化和对民族历史的淡漠需要精英阶层的教育,也依赖于个人主动学习。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从叁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首先是不同地区的回汉通婚的差异,其次是回族流动人口与回汉通婚的关系,再次为回族的文化涵化与文化自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杜军,张宇[10](2014)在《儒家文化濡染下的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以山东菏泽西马垓村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转型的纵深发展,散杂居地区的回汉族际交往逐步增强。由于受儒家文化濡染,处在散杂居区的西马垓回民把以宗教信仰和与之相匹配的风俗习惯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作为主体,同时吸纳与伊斯兰文化不相违背的具有共通性儒家文化成分,从而构建了伊儒文化有机结合的民族志范例,减弱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反差,增强了民族文化间的共同性,促进了回汉民族间的和睦相处,推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林》期刊2014年04期)

回汉杂居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对蒙汉杂居地区族际交往心理进行调查,其以赤峰市巴林右旗为主要调查地点,利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方法,研究当前巴林右旗地区蒙汉族际交往心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影响“族际心理距离”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由“族际心理距离”引发的问题提出反思与建议,并提出调节族际交往心理,提高族际认同,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对建立民族团结友好关系起关键性作用。全文共四章,绪论中对巴林右旗族际交往的形成背景、特征进行概述,其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对巴林右旗民族发展概况进行详述,从民族互帮互助、经济、文化叁方面对民族交往进行研究。第二章切入本文主旨,将族际交往心理的构成要素与族际交往实际情况结合,利用问卷与统计方法对蒙汉族际交往心理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并总结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就近性、民族偏向性与文化差异性。第叁章主要介绍巴林右旗的蒙汉族际交往心理的发展趋势仍然以和谐为大方向,但是蒙汉“族际心理距离”的表现依然存在,本文从文化差异、生计结构、受教育程度与大众传媒视角分析其对族际交往心理的影响,引导各民族对“族际心理距离”的理性、客观的思考,使其更好的把控“族际心理距离”,对族际交往心理的走势产生积极影响。第四章是对本文的反思,针对族际交往心理中必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参考性意见,使族际交往关系朝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督促社会各民族提高族际认同,加强其对地区、国家的命运共同感,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协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汉杂居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辉.清代长城沿线蒙汉杂居地区的治理——以热河地区行政管理制度为中心[J].求是学刊.2018

[2].佟铃.蒙汉杂居地区族际交往心理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3].牧石玲.多元文化中的身份认同及协商策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4].杨成桂,孙明奎.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彝汉杂居地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5].白志华.浅析如何提高蒙汉杂居地区蒙语文的教学质量[J].青春岁月.2016

[6].崔树彬,陈玉明.浅议蒙汉杂居地区的叁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

[7].袁民臣.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族际信任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回汉关系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何金华,全亮,李花.彝汉杂居地区彝汉间纠纷解决机制——以凉山州为例的初步考察[J].法制与社会.2015

[9].孙文影.华北散杂居地区回汉通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10].杜军,张宇.儒家文化濡染下的散杂居地区回汉民族关系——以山东菏泽西马垓村为个案[J].民族艺林.2014

标签:;  ;  ;  ;  

回汉杂居地区论文-王晓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