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藏北嵩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藏北嵩草,种子休眠,种子发芽,植物生长调节剂
藏北嵩草论文文献综述
邓晨玥,徐慧齐,呼天明,何学青[1](2019)在《藏北嵩草种子休眠与发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 C.B.Clarke)种子休眠与发芽的特性,采用浓度为20~40g·L~(-1)NaOH处理1,2,3h及不同浓度(0~400μmol·L~(-1))的赤霉素(Gibberellin,GA3,GA4+7)、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氟啶酮(Fluridone,FL)和多效唑(Paclobutrazol,PA)等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单独及两两混合后处理藏北嵩草种子。结果表明藏北嵩草种子不存在吸水障碍;20g·L~(-1) NaOH处理2h,30g·L~(-1),40g·L~(-1) NaOH处理1h均可显着提高发芽率(P<0.05);50~200μmol·L~(-1) GA4+7,200μmol·L~(-1) GA3,200~400μmol·L~(-1)FL单独作用时对发芽有促进作用,而任何浓度ABA和高浓度PA(≥200μmol·L~(-1))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除GA3+FL处理外,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处理都未显着提升发芽率。藏北嵩草种子属于生理性休眠;40g·L~(-1) NaOH浸种1h可有效打破休眠,发芽率达98%;添加适宜浓度的GA3,GA4+7,ABA,FL,PA及GA3+ABA、ABA+FL等外源植物生长物质均有利于保持藏北嵩草种胚的活性。(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高静,郭旭生,王国成[2](2013)在《西藏地区藏北嵩草附着乳酸菌的理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上附着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分离得到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两株,融合魏斯氏菌11株,食物魏斯氏菌6株,然后对这3种试验菌进行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生长试验、耐盐试验及糖发酵试验等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条件下分离得到的相同菌株相比较,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中分离的魏斯氏乳酸菌和明串珠菌株都能在4~40℃的条件下生长,部分融合魏斯氏菌还可在50℃下微弱生长;耐酸碱试验表明,魏斯氏乳酸菌株都能在pH值为3.0和9.5的条件下生长;在耐盐性方面,部分魏斯氏菌可以在18%的NaCl下生长;在碳源利用方面,本研究提取的食物魏斯氏菌可利用半乳糖;融合魏斯氏菌可利用阿拉伯糖、蜜二糖、甘露醇。因此,藏北嵩草中所分离的乳酸菌比常规环境中的乳酸菌有较强的耐温性和耐酸碱性,而且能更广地利用碳源,从而为其在饲料青贮、酸奶发酵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高静[3](2013)在《藏北嵩草附着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附着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从分离得到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融合魏斯氏菌和食物魏斯氏菌中各筛选出1株菌株,并对这3株试验菌及其参照菌进行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生长试验、耐盐试验及糖发酵试验等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然后对这些菌株产酸速率和生长能力进行测定。再以这3株菌株及其参照菌作为添加剂,以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进行青贮发酵,室温储藏60天后,取样分析,通过感官鉴定和实验室测定,对比研究这3株菌株及其参照菌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应的参照菌株相比,藏北嵩草中筛选的高原乳酸菌具有较强的耐温性和耐酸碱性,而且能更广泛地发酵糖类;在MRS液体培养基中,37℃发酵24h,对3个高原乳酸菌菌株的产酸速率和生长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融合魏斯氏菌和食物魏斯氏菌都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和产酸能力,其中高原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的产酸能力最强。2)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袋装抽真空的方式进行苜蓿青贮试验。试验设7个处理,即6个添加组,分别添加藏北嵩草分离的3株乳酸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融合魏斯氏菌和食物魏斯氏菌)和相应的对照菌株处理组,1个空白对照组。每种菌株的添加量为1×106cfu/g鲜草,青贮60天后,苜蓿发酵品质结果如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2株食物魏斯氏菌和2株融合魏斯氏菌均不能显着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AN/TN)的值,也未促进乳酸的产生,未能有效改善青贮品质;添加肠膜明串珠肠膜亚种分离菌可以显着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和AN/TN比值,促进了乳酸的生成,明显改善了苜蓿的发酵品质,而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对照菌改善效果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3-04-01)
徐雅梅,苗彦军,呼天明,王佺珍,郑红梅[4](2009)在《藏北嵩草种质资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藏北当雄平均海拔4200m以上的高寒沼泽化草甸亚类优势种藏北嵩草种质资源进行了群落组成、生长发育特性、繁殖特性、种子发芽率、牧草品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藏北嵩草平均株高30cm,5月中上旬返青,10月初枯黄,枯黄期来临前粗蛋白质含量迅速降低;野生藏北嵩草种子产量为15.32kg/hm2,当年采集的种子在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为62%,经1%浓度NaOH溶液处理后种子发芽率为72%;藏北嵩草叶量丰富,产草量较高,适口性较好,属于良等牧草。建议藏北嵩草在8月刈割后调制成青干草,作为冬春季补饲饲草。(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藏北嵩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上附着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分离得到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两株,融合魏斯氏菌11株,食物魏斯氏菌6株,然后对这3种试验菌进行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生长试验、耐盐试验及糖发酵试验等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条件下分离得到的相同菌株相比较,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中分离的魏斯氏乳酸菌和明串珠菌株都能在4~40℃的条件下生长,部分融合魏斯氏菌还可在50℃下微弱生长;耐酸碱试验表明,魏斯氏乳酸菌株都能在pH值为3.0和9.5的条件下生长;在耐盐性方面,部分魏斯氏菌可以在18%的NaCl下生长;在碳源利用方面,本研究提取的食物魏斯氏菌可利用半乳糖;融合魏斯氏菌可利用阿拉伯糖、蜜二糖、甘露醇。因此,藏北嵩草中所分离的乳酸菌比常规环境中的乳酸菌有较强的耐温性和耐酸碱性,而且能更广地利用碳源,从而为其在饲料青贮、酸奶发酵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藏北嵩草论文参考文献
[1].邓晨玥,徐慧齐,呼天明,何学青.藏北嵩草种子休眠与发芽特性研究[J].草地学报.2019
[2].高静,郭旭生,王国成.西藏地区藏北嵩草附着乳酸菌的理化特性[J].草业科学.2013
[3].高静.藏北嵩草附着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3
[4].徐雅梅,苗彦军,呼天明,王佺珍,郑红梅.藏北嵩草种质资源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