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历诗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意象,大历诗人,杜甫,送别诗
大历诗人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瑜[1](2018)在《杜甫大历送别诗与大历诗人送别诗之意象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诗人心境的不同,在诗歌中选择的意象不同。而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特点,会使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质。杜甫大历前后送别诗中的意象在数量、性状、方位限定上往往具有大面积性、概括性;大历诗人多生消极遁世之思,送别诗中的意象则具有具体性、个别性;杜甫送别诗中意象往往动静结合,大历诗人送别诗中的意象多显示出静态性。(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28期)
黄晓瑜[2](2015)在《大历诗人的送别诗与杜甫大历时期送别诗意象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历诗人创作送别诗数量较多,在五百首以上,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有130首左右,送别诗中都有四种不同的意象,即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因诗人心境、情感、艺术造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大历诗人送别诗中的意象以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为主,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中则兼有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比较它们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送别诗中各种意象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寇昌宁[3](2015)在《大历诗人严维及其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严维作为大历诗坛上江南地区一位重要的地方官诗人,其声名在当时并不逊于如今倍受瞩目的刘长卿等人,然而与刘长卿等人相比较关于严维的研究如今依旧是不够系统完整。严维留名于当时却未能留名于后世,根究其缘由大抵是因为关于严维的史载资料存世不多,加上诗歌存世较同时代的刘长卿等高产诗人而言较少,故对其的研究稍显单薄。但对严维的研究仍是必要的,他虽不高产但却是大历江南诗坛上的活跃分子,借助对其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大历时期地方官诗人的心态与创作的变化,对于完善我们对大历诗坛的认识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亦不至于让这位大历时期颇有声名的诗人被历史所埋没。严维是“大历浙东唱和”这一联唱活动的主持人之一,交游很广,从位列“大历十才子”的皇甫冉、李端、耿湋等人,再到灵一、灵澈等江南地区的名诗僧皆与其有过交游。严维一生挣扎于入仕与出世的“仕隐”矛盾之中,混沌之中的严维向佛禅寻求精神安慰,这也是大历诗人中的一个通病,也是时代的一个烙印。思想的变化也牵动着严维诗歌内容的改变,他的诗歌题材多为酬唱送别、流连山水、惜时感怀与礼佛学禅之作。严维的诗歌追求宁静淡然的诗境,且善用巧字描绘景物,虽然总体成就不是很高,却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期刊2015-05-01)
郎瑞萍,叶会昌[4](2013)在《大历诗人李嘉佑贬谪期间的诗歌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择李嘉佑贬谪时期的诗歌为考察对象,认为其诗作既有大历诗歌之共性,也有诗人的个性。他的贬谪诗歌中融入了诗人的深深愁情,无言的"惆怅",仕隐之间的纠结,以及对百姓苦难生活的悲悯之情。(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3年33期)
土谷彰男[5](2013)在《中唐诗人秦系诗评考述——并论大历诗人刘长卿与贞元诗人韦应物的划分和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唐诗人秦系是当时的知名诗人。他与号称"五言长城"的刘长卿之间唱和频繁,其五言诗作也广受赞誉。文章从韦应物对秦系的评价出发,对秦系及其诗作进行了系统评述。秦系的五言诗作以"偏师"攻"长城",甚至有认为其高于刘长卿的评价,通观诗话类着作中的评价,不可忽略的是:对秦系的评语与中唐诗风颇有关联,尤其大历文学是以五言律诗为中心的,对秦系的评价正可见出他是典型的大历诗人。结合韦应物对秦系的评价,可知,在以韦应物为主的苏州文坛的形成过程中,秦系参与了文坛活动并向人们展示了文坛的基调是五言古体诗型。这不仅使苏州文坛的存在明朗化,同时,这也显示出秦系的七绝诗作在其文学创作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3年11期)
王超[6](2011)在《大历诗人李幼卿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幼卿是大历时期诗人,由于未有诗文集传世,后代人对其所知甚少。然李幼卿为当时名士,也是大历时期诗人间相互唱和的参与者之一。勾稽现存资料,考证大历时期诗人李幼卿生平事迹、现存诗歌作品及《全唐诗补编》的误录,进而论述大历诗坛的唱和活动。(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白慧[7](2011)在《大历诗人对近体诗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历时期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诗人们生活在仕途失意和战乱宦旅中,因此诗歌总体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悲观颓废,哀伤失望的基调。在诗歌形式上,他们擅于五言律诗,将杜甫王维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进一步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地融情于景,注重对仗及对色彩词的运用,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1年07期)
杨丁宇[8](2011)在《唐大历诗人李嘉佑生平交游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历时期诗人李嘉佑是中唐江南地方官诗人的杰出代表。本文考订了有关他生平和交游中的几个细节之处,认为李嘉佑任袁州刺史应在大历五年前后,而他任台州刺史,应当在大历末。这些时间点的确定,对李嘉佑诗作编年和考证与之相关的其他诗人的生平,都是有帮助的。(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S1期)
毛德胜[9](2010)在《大历诗人“悦禅”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历诗人"悦禅"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内心寄托的需要,如禅宗"应乱而起"的扩张、禅宗"心即是佛"的诱惑、诗僧"儒释兼修"的影响、文人"诗意栖居"的需要等。在大历年间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一时期的文人多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0年04期)
张硕[10](2010)在《试论大历诗人李嘉佑对吴均何逊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诗人李嘉佑是大历诗人之一,唐人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并选录了其八首诗歌,王夫之也称其为"中唐第一佳手"。可见,李嘉佑的诗作是很受推崇的。然而,这位诗人并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当前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也不是很多,因此,李嘉佑的诗歌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高仲武认为李嘉佑诗歌"涉于齐梁,绮靡婉丽",但高仲武的评价,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高仲武认为李嘉佑"盖吴均、何逊之敌也",因为吴、何二人是齐梁山水诗的杰出代表,对此,将李嘉佑诗歌与吴、何二人诗歌进行对比研究,来探究齐梁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大历诗人的影响,以及李嘉佑诗歌之新变。(本文来源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大历诗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历诗人创作送别诗数量较多,在五百首以上,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有130首左右,送别诗中都有四种不同的意象,即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因诗人心境、情感、艺术造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大历诗人送别诗中的意象以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为主,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中则兼有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比较它们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送别诗中各种意象的独特魅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历诗人论文参考文献
[1].黄晓瑜.杜甫大历送别诗与大历诗人送别诗之意象比较[J].教育现代化.2018
[2].黄晓瑜.大历诗人的送别诗与杜甫大历时期送别诗意象比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3].寇昌宁.大历诗人严维及其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4].郎瑞萍,叶会昌.大历诗人李嘉佑贬谪期间的诗歌论略[J].兰台世界.2013
[5].土谷彰男.中唐诗人秦系诗评考述——并论大历诗人刘长卿与贞元诗人韦应物的划分和对比[J].社会科学战线.2013
[6].王超.大历诗人李幼卿考论[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白慧.大历诗人对近体诗的贡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8].杨丁宇.唐大历诗人李嘉佑生平交游的几个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毛德胜.大历诗人“悦禅”原因探析[J].长江学术.2010
[10].张硕.试论大历诗人李嘉佑对吴均何逊诗歌的继承与创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