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冷却论文-贺静静

复合冷却论文-贺静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冷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蒸发冷却,机械制冷,冷却换热器,环境湿球温度

复合冷却论文文献综述

贺静静[1](2019)在《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高温冷水机组分析及工程应用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机组的性能,从其基本原理出发,概述了其在设计中所使用的工作原理。同时,结合蒸发冷却冷水机组的热工参数分析,了解了其在设计使用过程中的计算原理。结合实际的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机组,研究了立管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表冷却器、冷却填料段等对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机组的环境湿球温度、制取冷水温度、空气换热器处理后的湿球温度产生的影响。验证了在同样的蒸发冷却机组制冷量情况下,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机组所制取的冷水温度与湿球温度变化相一致。(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10期)

张高峰,袁雷,孙昊[2](2019)在《液氮冷却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液氮冷却与钻削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YG10X硬质合金钻头开展碳纤维平纹织物/环氧树脂层压复合材料(T300)的液氮低温钻削与常温干式钻削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液氮低温作用下不同钻削参数时的声发射信号有效电压值(Root-Mean-SquareofAcousticEmission Signals,AE-RMS),并结合孔的加工质量与声发射信号进行有效的识别。结果与常温干式钻削相比,液氮低温钻削的AE-RMS在钻削阶段平均值增大,且信号相对平稳,在钻出阶段末尾处减小,且无明显突变,孔出口分层因子和出口毛刺减小。在vf=30 mm/min时,孔出口分层因子降低了9.2%,孔壁表面质量提高。结论与常温干式钻削相比,液氮低温钻削在钻削阶段中,AE-RMS增大,但其波动幅度减小,孔出口毛刺、撕裂等缺陷减少。通过SEM观察,液氮低温钻削下的纤维断口明显减少,树脂涂覆表面整洁平滑,横向纤维与树脂界面有较好的结合性,没有大面积纤维树脂剥离,孔壁表面质量提高。(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吴惠芸[3](2019)在《复合孔型铜冷却壁在高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冷却壁技术的发展,阐述了铸铁冷却壁、钢冷却壁和铜冷却壁的特点。同时介绍了目前高炉广泛应用的铜冷却壁的种类及其特点,最后以圆孔型铜冷却壁和复合孔型铜冷却壁进行试验对比,得出复合孔型铜冷却壁具有更好的冷却性能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冶金动力》期刊2019年10期)

崔鑫,张思聪,闫伟超,金立文,孟祥兆[4](2019)在《蒸发冷却预冷式复合空调系统在热带潮湿环境下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和舒适度,提出一种复合式蒸发预冷空调系统。该复合系统将间接蒸发式换热器作为预冷装置与传统的机械蒸汽压缩机组相结合,通过建立针对间接蒸发换热器和冷却盘管的数学模型,研究利用室内排风作为工作空气的预冷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潮湿环境下,间接蒸发冷却预冷装置可以降低空气温度并可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在典型工况下,复合系统能够采用更高温度的冷冻水。因预冷过程以及冷水机组效率的提高,该复合式蒸发预冷空调系统能够在热带潮湿环境下实现节能。(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魏景涛,钟博,柯维娜,杨卫华[5](2019)在《冲击/发散复合结构冷却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冲击/发散双层壁结构的冷却特性,设计了6种复合结构形式,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四种冲击距(2.0mm,3.0mm,4.0mm,6.0mm)和叁种开孔率比(0.3,0.5,1.0)结构在不同吹风比工况下的综合冷却效率,同时针对标准结构,研究了压比对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发散板前端,由于气膜的迭加效应逐渐明显,综合冷却效率逐渐增加,当X/D>80后,气膜的覆盖趋于稳定,综合冷却效率基本不变。(2)吹风比对结构的冷却性能影响较大,随着吹风比的增加,综合冷却效率逐渐升高,在吹风比小于0.8时,随着吹风比的增大综合冷却效率显着增加,吹风比大于0.8后综合冷却效率增加幅度趋缓。(3)随着冲击距的增加,综合冷却效率逐渐降低,冲击距小于3.0mm时,其值的变化对冷却效果的影响较大,冲击距继续增加,其值的变化对冷却效果的影响较小。(4)开孔率比的增大有助于综合冷却效率的提升,但壁面沿流向的温度分布变化不大。(5)当压比小于1.031时,随着压比的增加,综合冷却效率逐渐增加;压比继续增大,综合冷却效率逐渐降低,并趋于不变。(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7发动机热管理相关技术》期刊2019-08-14)

吴凯,刘梦安,谭发程[6](2019)在《出口欧洲区域列车MIREO平台复合冷却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出口欧洲区域列车MIREO平台复合冷却装置在列车牵引系统中的主要作用,然后详尽论述了该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设计过程,最后运用ANSYS有限元法对其结构进行了模态和强度分析,并结合型式试验和整车运营考核情况论证了其设计的合理性与性能的可靠性。该冷却装置的成功研制其产品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开拓了公司的欧洲市场,称为公司产品国际化的一张名片。(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4期)

邵建华[7](2019)在《复合片性能试验机冷却和除尘系统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定制生产的复合片性能试验机交付使用后,冷却效果和除尘效果都较差,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针对试验机存在的问题,采用内冷式冷却方案和大功率抽吸方案,对冷却和除尘系统进行改进,极大地改善了设备的冷却和除尘效果,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文来源于《江汉石油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继宸,朱惠人,陈大为,陈刚,周道恩[8](2019)在《尾迹影响下有复合角扇形孔涡轮叶片表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尾迹影响下带有复合角扇形孔的涡轮叶片的气膜冷却效率变化规律,利用压敏漆技术获得了不同质量流量比、不同尾迹斯特劳哈尔数(0、0.12、0.36)下的涡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气膜孔复合角有利于射流的横向扩散,孔下游射流的覆盖面积较大;在无尾迹条件下,质量流量比的增加使得带有复合角气膜孔的涡轮叶片前缘与压力面大部分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提高,使得吸力面气膜冷却效率下降,吸力面靠近叶顶的低气膜冷却效率区域面积变小;在尾迹条件下,质量流量比的增加使得前缘、压力面以及吸力面靠近尾缘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提高,使得吸力面其他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降低;尾迹会使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显着降低,在尾迹斯特劳哈尔数为0.36的条件下,小质量流量比时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平均降幅为35%,大质量流量比时平均降幅为26%,气膜冷却效率的下降幅度减小。(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操郢[9](2019)在《复合冷却及凹坑冷却耦合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透平前进气温度是影响燃气轮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透平冷却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透平前进气温度打下了基础。目前,燃机透平叶片中已发展出包括外部冷却(气膜冷却、发汗冷却等)、内部冷却(对流冷却、冲击冷却)等在内的冷却形式。实际的透平叶片局部采用多种冷却单元来满足高温热载荷的挑战,叶片的前缘、中弦区及端壁等位置用到了气膜/冲击复合冷却方案,多种冷却方式间的耦合传热效果不是简单的冷却效果的迭加。本文采用气热耦合的数值方法分析了复合冷却内部流动和换热特性,进一步将凹形漩涡发生器引入到复合结构中,并对各种复合冷却方案的冷却特性进行了总结,用耦合传热实验方法进行了综合冷却效率的测量。对影响复合结构冷却效率的几何因素、流动因素及固体导热作用进行了研究。对几何因素的研究表明,气膜孔孔型和冲击孔直径是影响复合结构综合冷却效率的重要因素,冲击距离的作用结果并不明显,各种孔型结构中,扇形孔和冲击复合冷却有着最高的综合冷却效率。对流动因素的研究包括:吹风比、冲击雷诺数及冷气量。结果表明吹风比及冲击雷诺数的增大对应着气膜流场中肾形对涡的增强及冲击壁面换热系数的提高,对综合冷却效率均有提升效果。吹风比在达到一定值之后(该值与气膜孔型有关),由于气膜抬离壁面,吹风比对综合冷却效果的提升作用逐渐减弱。增大冷气量供应,复合冷却结构的吹风比和冲击雷诺数均增大,但冷却效率不会随冷气量的增多而无限提高。复合冷却结构中,Biot数可表示冲击冷却对综合冷却效率贡献大小,大Biot数时综合冷却效率分布接近平板绝热气膜冷却,小Biot数时整个平板的冷却效率分布更为均匀,温度梯度变小。对于特定的复合冷却结构,存在一个适当的Biot数,使得冷气潜能在内部冷却和外部冷却得到合理分配,平均综合冷却效率值最高。对凹坑+冲击/气膜复合方案进行了评估,研究了凹坑的布置位置、深径比及冲击雷诺数对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速冲击条件下,凹坑与冲击孔交错排布能够有效提高内部对流换热的效果,综合冷却效果有明显提高。不同的凹坑深径比下,冲击浅凹坑的冷却效果更好。凹坑对位置布置及流动条件较为敏感,不当的使用凹坑结构可能引其内部传热的恶化。开展了耦合传热实验方案,建立TSP冷效测量系统,并应用于冲击/气膜复合冷却及凹坑+冲击/气膜复合冷却耦合壁面上温度场测量,将多个时刻的连续测量结果平均后得到相应的综合冷却效率的分布,对数值计算结论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贾曼[10](2019)在《太阳能烟囱复合被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能耗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的能源消耗总量。就中国而言,在建筑能耗中,以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看,由传统空调系统产生的能耗不容小觑。但是,在这种能源大量消耗的背后,存在着能源大量浪费,不合理化利用等现象和问题。因此,人们开始致力于寻求空调节能的途径,力求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及舒适性要求的同时,采用有效手段降低空调能耗。其实利用被动技术来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方法在许多传统建筑中都有所体现,但如今用机械设备来改善建筑环境质量渐渐成了人们设计的主流,因此被动方式也往往被忽视。然而,面对能源危机带来的影响,人们开始对被动方式再次产生兴趣,并重新对其在建筑物的通风降温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本文就国内外建筑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一种将太阳能烟囱与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相结合的太阳能烟囱复合被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并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1)介绍了关于被动式蒸发冷却下向通风降温技术、太阳能烟囱技术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整理与归纳。(2)提出一种将太阳能烟囱与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相结合的太阳能烟囱复合被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并确定该系统的相关设计参数以及其实验台的搭建方案。(3)搭建太阳能烟囱复合被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实验台。分别对系统内各点的温湿度、风口风速、建筑外部表面温度、室内外颗粒物浓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测试: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在测试时间段内风塔腔体内部平均温度下降12.1℃,相对湿度平均增加58.5%,被动式蒸发冷却风塔平均直接蒸发冷却效率为81.5%;太阳能烟囱在测试时间段内烟囱腔体内部平均温度上升9.4℃,相对湿度平均降低37%;室外干球温度与室内干球温度平均温降为6.9℃,室内平均相对湿度为58.1%。(4)对能够单独利用主动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降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整理,并展望了太阳能烟囱复合被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在这些地区的适用性。对这些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和应用被动式蒸发冷却技术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验证出若采用主动式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送风状态点干球温度达到20.31℃即可满足室内舒适度的要求,而实际测试中送风口的平均干球温度为19.85℃,完全满足要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若将本文提出的太阳能烟囱复合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干空气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应用,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解决建筑室内通风降温问题;(2)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对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有过滤作用;(3)节省初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用。若将本系统应用于建筑中,尤其应用于超低能耗或零能耗等绿色建筑,可有效提高整体经济性,节能环保,对推动新能源利用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图58幅,表16个,参考文献69篇。(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期刊2019-05-29)

复合冷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液氮冷却与钻削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YG10X硬质合金钻头开展碳纤维平纹织物/环氧树脂层压复合材料(T300)的液氮低温钻削与常温干式钻削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液氮低温作用下不同钻削参数时的声发射信号有效电压值(Root-Mean-SquareofAcousticEmission Signals,AE-RMS),并结合孔的加工质量与声发射信号进行有效的识别。结果与常温干式钻削相比,液氮低温钻削的AE-RMS在钻削阶段平均值增大,且信号相对平稳,在钻出阶段末尾处减小,且无明显突变,孔出口分层因子和出口毛刺减小。在vf=30 mm/min时,孔出口分层因子降低了9.2%,孔壁表面质量提高。结论与常温干式钻削相比,液氮低温钻削在钻削阶段中,AE-RMS增大,但其波动幅度减小,孔出口毛刺、撕裂等缺陷减少。通过SEM观察,液氮低温钻削下的纤维断口明显减少,树脂涂覆表面整洁平滑,横向纤维与树脂界面有较好的结合性,没有大面积纤维树脂剥离,孔壁表面质量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冷却论文参考文献

[1].贺静静.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高温冷水机组分析及工程应用试验研究[J].建筑节能.2019

[2].张高峰,袁雷,孙昊.液氮冷却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3].吴惠芸.复合孔型铜冷却壁在高炉中的应用[J].冶金动力.2019

[4].崔鑫,张思聪,闫伟超,金立文,孟祥兆.蒸发冷却预冷式复合空调系统在热带潮湿环境下的性能[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9

[5].魏景涛,钟博,柯维娜,杨卫华.冲击/发散复合结构冷却特性的实验研究[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7发动机热管理相关技术.2019

[6].吴凯,刘梦安,谭发程.出口欧洲区域列车MIREO平台复合冷却装置的研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7].邵建华.复合片性能试验机冷却和除尘系统改善[J].江汉石油科技.2019

[8].李继宸,朱惠人,陈大为,陈刚,周道恩.尾迹影响下有复合角扇形孔涡轮叶片表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9].操郢.复合冷却及凹坑冷却耦合传热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9

[10].贾曼.太阳能烟囱复合被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

标签:;  ;  ;  ;  

复合冷却论文-贺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