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脆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脆弱性,耦合协调性,精准治理,降脆
城市脆弱性论文文献综述
尹春侠[1](2019)在《城市脆弱性评估及子系统耦合协调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现代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城市的蓬勃发展必然会产生高效率的发展动力,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在整个国家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高度集中、资源利用外向性增加、城市基础设施老旧、环境破坏严重等城市病症日益突出,城市面临着存量风险与增量风险迭加扩张的挑战,城市处于极大压力之下。在同等压力下,部分城市能轻松应对,而部分城市则一蹶不振,其本质原因是各城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各城市进行体检,摸清城市现行健康状况。对城市进行脆弱性评估可判断得出城市整体所处健康状态。而城市是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形成的复杂系统,城市整体所处的健康状态并不能反映出城市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而城市功能的充分正常发挥势必要求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四者相互协调。本文从城市脆弱性及城市子系统耦合协调性两方面出发,以河南省为例,首先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四个方面在确定一二级指标的基础上采取“指标汇总——指标分类初选——指标对比筛选——指标最终修订”的流程构建城市诊断指标体系,其次通过脆弱性方法与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的适配性分析确定本文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并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脆弱性评估模型;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概念及其系数模型推广得出多个系统相互作用影响的耦合协调性测度模型。最后分析河南省各省辖市近十年城市脆弱性及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的测度(诊断)结果,根据诊断结果采用“精准治理”的思想将不同病症的城市进行分类。针对脆弱性较高此类病症的城市采取“降脆”的思路,主要是利用阻碍度分析方法挖掘出制约各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致脆因素,施加相应的靶向干预措施;针对耦合协调性低此类病症的城市采取“补短板”的思路,主要归纳各城市相对滞后子系统的改善诉求,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2-01)
张二超,汪松,黄珺嫦,赵丹华[2](2018)在《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脆弱性及综合竞争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对脆弱性和综合竞争力的认知和理解,构建脆弱性及综合竞争力模型,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和PCA法分别对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脆弱性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测算,最后通过线性函数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06—2016年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脆弱性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从空间上来看,濮阳、亳州、宿州、叁门峡和鹤壁的脆弱性最低;2)从时间上来看,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呈现整体上升局部下降的态势,从空间上来看,晋城、长治、淮北、洛阳的综合竞争力居前4位;3)利用线性系数分析得出,洛阳、平顶山、濮阳、南阳、宿州、亳州、邯郸和邢台的脆弱性与综合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鹤壁、焦作、叁门峡、晋城、运城、淮北和长治的脆弱性与综合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资源与产业》期刊2018年06期)
梅大伟,修春亮,冯兴华,李晓玲,白立敏[3](2018)在《中国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内在机理——基于“五普”、“六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构建了中国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探讨了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低、较低脆弱性城市占比增加;各地区之间差异显着,中部地区城市的脆弱性下降幅度最大;从内在机理的视角来看,暴露性和应对能力比敏感性对城市脆弱性的影响更大;在一定范围内,城市的脆弱性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下降,超出某一临界值后,城市的脆弱性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升高;功能复合型城市的脆弱性较低,综合性城市的脆弱性低于资源型城市;城市脆弱性与城市布局形态有关,集中型城市的脆弱性高于分散型城市。(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8年09期)
崔海宁,王芳,汤峰[4](2018)在《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度资源型城市——河北省唐山的城市脆弱性演变状况,为提高唐山和类似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敏感性—应对能力框架,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叁方面构建了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模型对2000—2014年唐山城市脆弱性开展评价。[结果]研究期间唐山城市脆弱性程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警情等级从"向巨警转化"下降为"向无警转化",并分为4个阶段;人均耕地面积、地方财政自给率、城乡平衡指数、资源密集型产业就业比重、第叁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单位电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第叁产业从业人员等仍是制约唐山市脆弱性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物元模型可用于城市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唐山城市脆弱性得到了改善,但未来仍需关注研究的障碍因子。(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仲施雅,孙剑锋,秦伟山,谭红敏[5](2018)在《山东省城市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山东省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山东省17地市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山东省17地市2016年脆弱性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1)就综合脆弱性而言,鲁东沿海地区各市的脆弱性程度普遍要低于鲁西南、鲁西北等内陆地区.低脆弱性的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威海市、东营市、烟台市;中等脆弱性的城市有临沂市、日照市、潍坊市、滨州市、泰安市;高脆弱性的城市有淄博市、枣庄市、济宁市、聊城市、德州市;极高脆弱性的城市有莱芜市、菏泽市.2)经济脆弱性方面,青岛市最低,烟台市和济南市次之;枣庄市、滨州市、莱芜市等市较高;社会脆弱性为青岛市、济南市两市较低,枣庄市、莱芜市等市较高;资源脆弱性则是以资源丰富的东营市、潍坊市、烟台市较低,而一些资源匮乏的城市或者工业发达的城市如淄博市、莱芜市脆弱性较高;环境脆弱性以沿海城市威海市、东营市为最低,而工业基地淄博市环境脆弱性较高.该研究为协调山东省区域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推动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赵银兵,张婷婷,洪艳[6](2018)在《成都市城市脆弱性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焦资源-经济-社会-生态4个子系统,构建了城市脆弱性等级评价体系,应用状态空间法对成都市城市脆弱性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2000—2015年,除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外,资源、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脆弱性均不同程度下降,各子系统呈现不均衡变化,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对城市综合脆弱性更为敏感,重大事件对城市脆弱性影响显着;城市综合脆弱性呈震荡式下降,并可划分为2002—2006年较低脆弱、2007—2011年为较强脆弱和2012—2015年较低脆弱3个阶段,成都城市脆弱性从资源主导型脆弱性向生态、社会主导型脆弱性转变。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应逐步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生态4个子系统的动态平衡发展。(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期刊2018年03期)
刘梦丽[7](2018)在《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及障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病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脆弱性作为传统脆弱性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分支,已成为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脆弱性为研究人地系统耦合作用机制、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是全球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和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体系。作为人口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强烈的密集空间,城市群各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失业下岗等城市病问题,具有典型的城市脆弱性特征。中原城市群作为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区域,通过对其城市脆弱性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城市脆弱性积累的障碍因子,抑制或防止慢性城市病问题的爆发,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省辖市为案例区,界定城市脆弱性的概念,构建城市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进行综合测算,运用变异系数、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群各城市脆弱性子系统和综合脆弱性系统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最后,利用障碍度模型定量对城市群各城市的综合脆弱性类型进行分类,根据各指标障碍度的大小揭示阻碍各城市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障碍因子,论文结论如下。(1)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时间序列上,2005-2015年,总体上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和城市脆弱性复合系统脆弱性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各阶段有所差异,2005-2011年处于快速下降阶段,2011-2015年为平稳下降阶段。2005-2015年,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变化轨迹较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变化轨迹复杂,且降低幅度比社会和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小。空间分布上,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格局发生显着变化,整体程度大幅下降,除皖北的淮北、亳州、宿州和豫北的鹤壁处于中等脆弱状态外,其余地区均处于低或较低脆弱状态,已形成大范围的低脆弱片区。(2)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空间关联特征。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存在空间集聚现象,且集聚效应呈现减弱的趋势。由LISA显着性集聚图来看,2005-2015年,显着HH区始终分布在城市群的东南部部分城市,区域数量呈减少的趋势,显着LL区由原来的5个减少到2015年的2个,蚌埠始终属于显着LH区,显着HL区由原来的不存在演变为2015年的1个。2005-2015年,城市脆弱性的空间关联类型由以HH区、LL区为主导向HH区、LL区、HL区、LH区4种类型数量均衡发展演变。(3)影响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降低的障碍因素。影响中原城市群各城市脆弱性程度降低的障碍因素各有不同,结合各指标障碍度的大小和在前五个障碍因素出现的频次可以发现:影响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降低的经济系统指标方面的主要障碍因子有经济外向度、财政自给率和(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影响城市脆弱性降低的社会系统指标方面的主要障碍因子有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万人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影响城市脆弱性降低的资源环境系统指标方面的主要障碍因素有万元GDP电耗、单位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单位面积工业粉尘排放量。(4)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风险控制和规避措施。由于阻碍各城市脆弱性降低的障碍因子各有不同,相关部门应建立障碍因子动态管理体系,对抑制城市脆弱性下降的障碍因子进行严格科学的控制管理,并通过不断检核、持续跟进、分步管理的方式实现障碍因子的风险控制和规避,从而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推进经济健康发展型、社会稳定进步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构筑。论文侧重于对引起城市脆弱的多要素影响因子综合研究和动态演变研究,通过对各城市脆弱性程度的评价、城市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的分析及影响城市脆弱性降低的障碍因素识别,提出规避城市脆弱性的对策措施。同时,对一般性城市的脆弱性的研究指标体系构建进行初步探索,丰富了脆弱性研究的内容和理论。(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黎敏[8](2018)在《耦合系统下的城市脆弱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百年的内忧外患,以资源消耗生产模式为主的近代工业发展和日益加大的城市化程度,中国城市正以有史以来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最大规模的人口和生产消耗,城市生态问题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脆弱性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大连市2001-2016年城市脆弱性做评估。城市是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城市脆弱性由资源脆弱性、生态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构成的。城市脆弱性是指城市系统在在受到胁迫(来自自然或人类的)时,系统可能受到损害的程度和几率。本论文在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概念指导下,构建“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脆弱性”城市脆弱性评估框架。根据“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脆弱性”城市脆弱性评估框架和大连市城市特点,构建影响因子体系。本论文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体系。借助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大连市2001-2016年城市脆弱性和大连市各区城市脆弱性:(1)从时序上对大连市的城市脆弱性变化进行分析,从城市脆弱性构成分析主要脆弱性因子;(2)在空间上利用GIS等技术对大连市城市脆弱性作空间差异分析。论文结论:(1)2001-2016大连市城市脆弱性时序变化表明在2001-2010年年间,大连城市脆弱性不断减少,脆弱程度经历了从强度脆弱过渡到中度脆弱再到轻度脆弱的过程,整个城市系统发展态势良好。在2010-2016年,城市脆弱性逐渐增大,脆弱程度维持在轻度脆弱;(2)本论文对大连市各年城市脆弱性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0年,大连市城市脆弱性的主要构成是资源脆弱性。2010—2016年城市脆弱性主要的构成是社会脆弱性;(3)2001-2016大连市城市脆弱性空间差异表明,2001-2010年大连城市脆弱性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区域之间脆弱性相差较大,呈现工业生产导向趋势。市中心四区为脆弱程度较高区域,其他区域城市脆弱性和地区工业产量成正比。2010-2016年的空间差异分布图显示,大连城市脆弱性逐渐呈现规律性。以市中心4各区域为脆弱中心,两边脆弱度有规律性地平缓减少的分布规律,并且往沿海方向,脆弱性有逐渐增大的倾向。(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亚玲[9](2018)在《油气管道周边城市脆弱性评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介质如甲苯、二甲苯、液化石油气等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性。城市油气管道作为输送媒介,是保证油气介质得以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若油气管道失效,将会对周边环境、公共财产、居民安全等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对城市各区域油气管道进行安全性评价,找出影响其安全的关键因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管道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脆弱性评估作为风险评价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受到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高度关注。本文即将脆弱性的概念引入油气管道城市安全性问题中,构建油气管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黄岛示范区,进行脆弱性评价并分级。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构建了油气管道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总体结构看,该体系包括4个层次,7个要素和21个评价指标。4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及指标层,7个要素分别是人口压力、社会经济压力、环境污染压力、管道状态、环境状态、环境治理响应和措施响应,21个评价指标是指人均GDP、管道长度、介质种类、工业废水排放量等。(2)以变异系数法作为客观赋权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显示人均GDP、城镇化率、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介质种类、生活垃圾处理率、应急预案等指标占的比重较大。(3)以黄岛区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对该区域2011年~2015年脆弱性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辨识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显示,黄岛区从2011年至2015年脆弱性状况整体不太稳定,其平均水平处于第Ⅱ等级(不太脆弱),但接近于第Ⅲ等级(比较脆弱)的临界值,比较敏感。除了黄岛区的响应力度不足之外,影响黄岛区脆弱性指数大小的还有工业废水、SO_2的排放量超过理想值、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等。最后,对油气管道城市脆弱性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些措施与建议。(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8-05-31)
张梅,罗怀良,陈林[10](2018)在《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以攀枝花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特殊类型的城市,其脆弱性涉及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探讨资源型城市脆弱性测度及动态演变特征对其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南地区典型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研究其脆弱性及动态。结果表明:(1)攀枝花市2006~2015年城市综合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综合脆弱性指数从2006年的0.74下降到2015年的0.37,经历较高脆弱度、中脆弱度和较低脆弱度的演变;(2)该市近10 a来分系统中资源脆弱性年均值最大(0.57),其次为经济脆弱性(0.50),社会脆弱性(0.46)和生态环境脆弱性(0.43)相对较小。其中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变化幅度分别为0.10、0.10、0.08,经济脆弱性呈振荡上升,年均变化幅度最大(0.13);(3)该市近10 a来经济系统对城市综合脆弱性贡献度上升明显(由2006年的15.53%上升到2015年的70.03%),同时社会脆弱性也较突出(2015年达20.16%)。未来攀枝花市在转型与城市脆弱性调控上应坚持以经济转型为核心,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推进区域统筹发展,减少社会脆弱性;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5期)
城市脆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对脆弱性和综合竞争力的认知和理解,构建脆弱性及综合竞争力模型,然后运用熵权-TOPSIS法和PCA法分别对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脆弱性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测算,最后通过线性函数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06—2016年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脆弱性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从空间上来看,濮阳、亳州、宿州、叁门峡和鹤壁的脆弱性最低;2)从时间上来看,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呈现整体上升局部下降的态势,从空间上来看,晋城、长治、淮北、洛阳的综合竞争力居前4位;3)利用线性系数分析得出,洛阳、平顶山、濮阳、南阳、宿州、亳州、邯郸和邢台的脆弱性与综合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鹤壁、焦作、叁门峡、晋城、运城、淮北和长治的脆弱性与综合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脆弱性论文参考文献
[1].尹春侠.城市脆弱性评估及子系统耦合协调性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9
[2].张二超,汪松,黄珺嫦,赵丹华.中原经济区资源型城市脆弱性及综合竞争力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8
[3].梅大伟,修春亮,冯兴华,李晓玲,白立敏.中国城市脆弱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内在机理——基于“五普”、“六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8
[4].崔海宁,王芳,汤峰.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8
[5].仲施雅,孙剑锋,秦伟山,谭红敏.山东省城市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异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赵银兵,张婷婷,洪艳.成都市城市脆弱性演变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
[7].刘梦丽.中原城市群城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及障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8
[8].黎敏.耦合系统下的城市脆弱性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9].陈亚玲.油气管道周边城市脆弱性评估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
[10].张梅,罗怀良,陈林.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以攀枝花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