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升白颗粒论文-李静,柯锦,刘琴

解毒升白颗粒论文-李静,柯锦,刘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解毒升白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益气利湿解毒法,复方黄白颗粒,尖锐湿疣

解毒升白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柯锦,刘琴[1](2019)在《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经CO_2激光气化治疗后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疣体、异物感或瘙痒感、口苦口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均显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4、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可有效改善CO_2激光气化治疗后的尖锐湿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可显着调节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谢敏,高倩,谭行华[2](2013)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有抗病毒应用指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12周,24周,36周及48周及停药后24周HCVRNA转阴率及主要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HCVRNA转阴率(97.6%)高于对照组(85.7%),停药后24周治疗组HCVRNA转阴率(95.2%)高于对照组(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67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1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3年13期)

李耀华,蔡乐,钟鸣,卢森华,陈勇[3](2013)在《解毒抗白颗粒剂的含量测定及初步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解毒抗白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制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半枝莲有效成分野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4∶66),检测波长为335 nm;同时对叁批样品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野黄芩苷进样量在0.260~2.60μg之间与峰面积值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 2.6%(n=6);初步稳定性试验表明,制剂在性状、粒度、水分、装量差异、溶解度和含量测定等方面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制剂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谢敏,高倩,谭行华,张爱民,陈铿[4](2012)在《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2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干扰素应用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给予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及派罗欣单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及停药后24周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及HBvDNA转阴率及主要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全国第4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9-14)

谢敏,高倩,谭行华,张爱民,陈铿[5](2012)在《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2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干扰素应用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给予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及派罗欣单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及停药后24周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及HBVDNA转阴率及主要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治疗48周HBeAg转阴率(54.8%)、HBeAg/抗HBe转换率(48.4%)及HBVDNA转阴率(62.5%)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1%,21.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89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65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派罗欣的副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1)

钟鸣,赵丽丽,陶林,余胜民[6](2012)在《壮药解毒抗白颗粒(ZY)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ZY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致免疫抑制的小鼠模型,设空白对照组、CY模型组和ZY高、中、低剂量组,以碳廓清率法测定小鼠的廓清指数K值和校正系数a值。结果:与CY模型组比较,ZY高、中、低剂量组的廓清指数K值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或P﹤0.01)。结论:ZY可提高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钟鸣,周智,余胜民,吴超权,覃君良[7](2012)在《壮药解毒抗白颗粒毒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动物灌胃给药(ig.)解毒抗白颗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确定无毒反应的剂量,以评估解毒抗白颗粒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以解毒抗白颗粒浸膏给小鼠ig.给药;按原药材94.4g.kg-1、47.2g.kg-1、23.6g.kg-1(临床拟用日剂量的50倍、25倍、12.5倍)的剂量分别给大鼠连续灌服解毒抗白颗粒原药材浸膏91天,分阶段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摄食量,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征、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以解毒抗白颗粒浸膏给小鼠ig.给药,LD50为原药材96.473g/kg(95%可信限为84.79~108.31g.kg-1),LD5为原药材65.875g.kg-1,LD95为原药材141.28g.kg-1。长期毒性试验可出现血液网织红细胞(RET)明显增高、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明显降低、肝和肾脏器指数增大的现象;在94.4g.kg-1剂量组还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摄食量减少、血红蛋白(HGB)轻度降低;但这些改变均为可逆的,在停药2周后可恢复正常或有恢复正常的趋势。未观察到其它明显的慢性毒性反应和延缓毒性反应。结论: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提示,解毒抗白颗粒样品按临床拟定剂量、途径、疗程在临床上应用可能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卢慕舜,郭奕文,甘金娥,刘天福,陈慧芬[8](2011)在《解毒升白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病毒疗法是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关健,主要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目前α-干扰素仍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1],但因其引起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不良反应而制约临床的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干扰素的临床疗效及减少其血液学不良反应,笔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自拟解毒升白颗粒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王志萍,钟鸣,谭珍媛,陈勇[9](2011)在《壮药解毒抗白颗粒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壮药解毒抗白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研究。方法:以壮药解毒抗白颗粒主要有效成分野黄芩苷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适度粉碎成后,先加12倍量50%乙醇浸泡0.5 h后,回流提取1.5 h,再用8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1.0 h。结论:正交设计试验优选的提取条件稳定、合理、经济。(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黄惠芬[10](2009)在《解毒升白颗粒降低派罗欣副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派罗欣是聚乙二醇化的IFN-α-2a长效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派罗欣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流感样症状及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调整派罗欣药物剂量甚至停药最常见的原因,从而使患者不能完成疗程,疗效大大降低。根据这一情况结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兼湿热的特点,谭行华主任认为当治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之品,据此拟制复方解毒升白颗粒。全方由黄芪、党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苦参等组成。目的评估解毒升白颗粒对CTX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小鼠以及对派罗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引起的副作用的机理和疗效。方法试验研究以急性毒性实验测定解毒升白颗粒剂量安全范围,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脾脏指数及内源性脾结节计数实验测定髓外造血功能,BMNC计数及骨髓DNA含量测定小鼠骨髓造血功能。临床研究以患者自觉症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测定升白效果及改善症状效果等,并以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为安全性观察指标。结果在实验研究中,急性毒性实验采用解毒升白颗粒32(B)、16(C)、8(D)、4(E)g.kg~(-1).d~(-1)一天多次或一次性灌胃给药,从结果可知解毒升白颗粒的LD50>32g.kg~(-1).d~(-1)。外周血测定中,模型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第52小时、100小时小鼠灌服解毒升白颗粒,对CTX诱导的白细胞减少保护作用与对照组鲨肝醇组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指数实验中,第52小时,大、中剂量组脾脏指数高于模型组,但差异并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与鲨肝醇组比较也无显着差异;第100小时,解毒升白颗粒大、中、小剂量组脾脏重量及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第52小时、100小时中药各剂量组CFU-S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52小时组,大剂量组(P<0.01),中剂量(P<0.01),第100小时组中剂量(P<0.01)。BMNC计数及骨髓DNA含量测定实验中,第52小时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BMNC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第100小时组,大、中剂量组BMNC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且骨髓D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01)。在临床研究中,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派罗欣180pg,qw,解毒升白颗粒每日一剂,每日一次,水冲服,对照组19例,派罗欣180μg,qw,鲨肝醇片,100mg,tid,治疗48周。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最低值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最大值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也未发现任何异常,说明解毒升白颗粒是安全的,对心、肝、肾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解毒升白颗粒大、中、小剂量均能升高小鼠白细胞,能刺激骨髓造血,促进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促进髓外造血功能。另外从CFU-S计数,BMNC计数等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点。对于派罗欣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解毒升白颗粒的使用能够使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最低值升高、最大值减少,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解毒升白颗粒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解毒升白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有抗病毒应用指征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12周,24周,36周及48周及停药后24周HCVRNA转阴率及主要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HCVRNA转阴率(97.6%)高于对照组(85.7%),停药后24周治疗组HCVRNA转阴率(95.2%)高于对照组(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67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1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毒升白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静,柯锦,刘琴.益气利湿解毒法联合复方黄白颗粒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谢敏,高倩,谭行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

[3].李耀华,蔡乐,钟鸣,卢森华,陈勇.解毒抗白颗粒剂的含量测定及初步稳定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4].谢敏,高倩,谭行华,张爱民,陈铿.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2例临床研究[C].全国第4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5].谢敏,高倩,谭行华,张爱民,陈铿.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2例临床研究[C].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2

[6].钟鸣,赵丽丽,陶林,余胜民.壮药解毒抗白颗粒(ZY)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

[7].钟鸣,周智,余胜民,吴超权,覃君良.壮药解毒抗白颗粒毒理学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

[8].卢慕舜,郭奕文,甘金娥,刘天福,陈慧芬.解毒升白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

[9].王志萍,钟鸣,谭珍媛,陈勇.壮药解毒抗白颗粒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10].黄惠芬.解毒升白颗粒降低派罗欣副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标签:;  ;  ;  

解毒升白颗粒论文-李静,柯锦,刘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