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中医院校肩负着培养祖国中医药事业继承人的重任,这对辅导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健词】中医院校辅导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48-02
“中医药教育是我国乃至世界典型的传统教育。”[1]特别是在现代大学院校式的模式下,中医药的现代教育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中医教育的紧迫性又要我们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中医传统文化知识、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思维严谨细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德才兼备,拥有高尚医德的中医药人才,这些不仅与学校的平时教学有关,还与学生每天都亲密接触的辅导员有着特殊的关系。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要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医术高明的学生,与辅导员平常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因此,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应具备一般大学的辅导员所没有的素质。
一、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要具有坚定中医药事业的信念
“近百年来,要求废除中医的不乏其人,其目的各不同,但他们的思想言论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他们的政治指导思想有关。”[2]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有着一定的市场,其中也有些知名人士表示附和。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特别是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来说,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学生不可能不受社会一些舆论观念的影响而对学习中医的立场产生动摇,提出质疑,甚至反对中医。
因此,作为中医教育事业的管理者,特别是对于和学生接触紧密的辅导员来说,首先要坚定的是自己对中医学事业的信念,要同各种各样的反对中医学的思想做坚决的斗争,排除干扰,激励学生继承发展中医学事业,挖掘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藏,造福于民众。除了具有坚定的中医信念,辅导员还要在学生中大力宣传中医学,让学生们明确中医与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让学生们明白,如果中医中药有许多未知的、不能解释的现象和理论,那么只能够讲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对中医学进行真正理解和解释,或者说我们还没一种哲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来阐述中医学整个医疗体系,这正是要激发有志于中医学事业的学生们在今后去进行不断的讨论和探索。并且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去继承发展中医学,使中医中药这个宝库的宝藏得到真正的挖掘。因为只有中医学的精髓得以真正发扬光大,后继有人,中医中药才能够更好的造福于民众,中医学的整个医疗体系才能够被更科学地加以阐述,才会使中医学这门古老的医学焕发青春,才会让那些鼓吹取消中医学的人没有市场,使学生们更加坚定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信念。否则,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就会真正面临巨大的危机。
二、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如果说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那么人文素质便是文化素质的核心。人文素质低下,不利于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确立。特别是在医学类这样的单科院校,曾有调查显示,学生在政治方面的热情不高、个别学生具体表现为理想不够远大、思想不够积极、道德不够高尚、政治参与度低、对职业的理解不深、办事的热情不高、人际关系缺乏和谐、与集体的融合不深等。因此,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带动学生的人文素质达到理想状态。
因此,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首先,自身必须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精神及远大的理想,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集体荣誉感、爱岗敬业思想,寻求爱国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未来,特别是思索中医药事业现在面临的困难和处境,认清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树立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加深对医学职业、劳动实践的认识。其次,身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及时、完整地把握政治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哲学名著,博取众长,恰到好处地把哲学思想付诸实践,带动学生兴起学习理论的热情,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第三,辅导员还须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敏锐捕捉学生中的不良思想,认真分析其根源。当今西方思潮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其中不乏积极、科学的元素,确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促进的作用,如不少学生主张个性张扬、充分认识现实社会、坦然面对失败、百折不挠以及讲究学习和办事的效率等。思潮中负面的影响也不少,一些学生表现为功利主义、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放大社会的阴暗面、无思想、追求感官刺激、厚脸皮、黑心肠等。辅导员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慎重界定“不良思想”的范围,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把任何被西方思潮影响的产物都看成不健康的事物,而且要特别注意那些整天把马列挂在嘴边、行动却丝毫不沾边的马克思教条主义的学生,辨别准确,才有可能准确引导学生。第四,在医学院校的特定环境中,辅导员还要把握医学生“两课”(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学习的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巩固“两课”学习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为毕业生将来走向医务岗位建设良好的医德医风做好准备。要重视带领学生正视现实问题、结合“两课”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坚持下去,学生再碰到类似的现实问题时就不至于迷惘,也不会偏离“两课”的要求。第五,“美”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医学院校,对美的引导是有特定内涵的,是与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紧密相连的。外在美要求医务人员仪表端庄、谈吐大方、文质彬彬、礼貌待人;内在美要求对患者细心、耐心、关心和责任心。将外在美与内在美完美地结合起来,是高尚的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医学生努力的方向。辅导员也要努力达到美的高尚境界,使人格魅力得以升华,通过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三、中医院校的辅导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中医传统文化知识
中医教育作为一门祖国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与现代的医学体系上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生、发育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医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兼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它的人文特征要求中医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法,才能掌握中医理论的精髓。”[3]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重视中医文化,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丰富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才能真正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而作为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对祖国医学的传统文化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是和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目前,许多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并不是中医院校毕业的,而是来自其他专业,对于中医的一些基本常识十分陌生,与学生沟通时不能理解其一些专业的思维方式。因此,很难融入中医院校的氛围之内。只有掌握一定的中医文化知识,才能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思想教育时达到与学生的共鸣,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专业思想动态,增强自身专业思想教育的工作能力,引导学生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培育良好的中医专业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真正的在祖国传统医学的氛围下成长。
四、中医院校的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
在医学院校中,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其他高校的普遍,新生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强迫、恐惧、偏执、人际关系异常等,这些是面临适应学习、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高年级学生对自己、对学习乃至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定位,上述症状逐渐减弱,却转为忧郁、焦虑、敌对、强迫和躯体症状等。
所以,在医学院校里,辅导员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频度很高。然而,医学院校学生的科目多、课时多,辅导员只有利用下班和节假日时间进行咨询。这样,辅导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又因工作中遇到的多是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固定的宣泄途径,将会产生不同程度地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不管遇到自己多么不愿意考虑的问题,也必须努力调整心态去为学生考虑问题,而且不能流露出半点难色,否则会引起学生误解。②非工作时间,当处理学生问题与私人问题出现冲突时,只能先处理学生问题,这种工作琐碎、不分白天黑夜,带来的苦处可能只有辅导员自己品尝。接踵而来的是家庭问题,怎样处理好学生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也给辅导员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③辅导员管辖的学生很多,有的学生一念之差就会出问题,而且处理问题时是否已经妥当、是否已达到校规的要求、是否令学生和家长满意、问题是否发生转化等,辅导员总有如履薄冰的感觉。④辅导员与学生经常需要“比”智慧:想的要比学生完善、谨慎;记的要比学生快;知道的要比学生多;活动能力要比学生强;语言文字能力要使学生折服;向学生发问要比学生向老师问得多、问得快。虽然医学生多给人“书呆子”的感觉,但思维是很活跃的,对现实问题有独特的看法,有时很固执。怎样才能让他们把这类问题论述清楚,通过讨论把学生不良的观点“比”下去,是辅导员智慧的表现,需要一边对话,一边针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应变。而要达到完美的状态,需要一个漫长的“劳心”与积累的过程。⑤辅导员的工作有时就是研究语言,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赞赏、责备、怜惜、商量、暗示、愤怒等情感和意图,而且语言本身还要富有哲学、充满文采、不乏幽默、顺应潮流。学生如果心理素质较弱,往往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误解、反感、争执,那些自寻短见和将院校告到法庭的事情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而且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语言已成为档案的一部分,如果个案出了问题,与个案的对话将成为证供。在大力提倡为学生服务的今天,辅导员在工作中只好对学生察言观色,时刻关注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辅导员常常为语言带来的后果担心。因此,辅导员只有善于驾驭以上问题,才不至于使学生工作陷入困境。中医院校的辅导员作为奋战在学生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的管理者,其身上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辅导员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医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中医院校辅导员自身队伍的建设和素质的提高,才能为更好的培养祖国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人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萤.构建“和谐”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若干思考.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5):4
2李越华.中医学危机下的思考与中医教育变革思路.中华医学教育,2007.27(2):33
3孙丽霞、沈歆.高等中医教育应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