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PDCA循环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徐秀军,张少见,袁华[2](2021)在《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记录并比较深圳市人民医院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前(2020年1至6月)、实施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成绩、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实施前后患者的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氧气吸入法、心肺复苏、无菌操作评分分别为(97.21±1.76)分、(98.33±1.36)分、(98.74±1.20)分、(98.42±1.31)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5.73±6.08)分、(90.02±3.45)分、(92.15±3.76)分、(89.67±5.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优质护理、病区管理、危重患者管理、药品/物品管理、护理文件书写、行为操作规范以及护理安全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6%,明显低于实施前的0.34%,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2.13%,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0.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冯思琪[3](2021)在《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中医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先天不足和竞争不对称原因,大多数中医医院以西补中求发展,淡化特色求生存,照搬综合性医院的管理模式,中医医院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研究以医疗质量三级结构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PDCA循环和持续质量改进理论为理论依据,研究中医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为改善中医医院内部管理难题,提高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与研究,界定医疗质量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了解医疗质量管理理论,分析国内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再通过政策研究了解有关医院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评审标准和医疗质量管理法规等政策文件;接下来,选取M三甲中医医院作为案例,通过研究分析该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效果,总结分析该院值得借鉴学习的管理经验,并找出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问卷调研法对湖北省11家不同级别中医医院进行调研,了解这些中医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吸收、运用国内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成果和中医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在国家有关医疗质量管理、中医医院管理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结合中医特色,构建一套科学全面、适合中医医院内部日常管理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结果:本研究建立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考评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5个子体系,每个子体系内包含若干规范和要求,而且每个子体系都具有中医元素和中医特点,从而形成立体网状式全面科学、具有中医特色的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结论:医疗质量管理是通过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没有好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就没有好的医疗质量。目前中医医院照搬综合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医医院西医化运行,中医特色优势不明显,导致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减弱,中医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健全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中医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方法。一套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制度、医疗质量监督控制机制、医疗质量考评评价方案以及医疗质量支撑保障措施。本文在立论分析过程中,力求探索和寻求解决中医医院的实际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医医院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期望能够为中医医院加强医疗质量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依据。
秦雪[4](2020)在《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基于对脑卒中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相关文献进行循证分析,对临床护理专家进行质性访谈以及后续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一套满足临床实际护理需求、高效反映护理服务质量的住院脑卒中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2)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临床验证,从临床实践方面综合考量验证指标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获取高质量证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访谈有丰富脑卒中临床护理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神经内科相关专家,形成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初稿。之后在目标医院选取一定数量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护理专家和医生进行专家访谈和预调查,修改和完善指标体系初稿,形成专家咨询稿。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进一步修改完善指标体系,形成临床施测稿。将临床施测稿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进一步优化并形成指标体系终稿。结果(1)文献回顾过程中检索数据库文献1956篇,去除重复文献、与主题不相关文献、会议摘要、综述、评论、无法获取全文、质量等级为C级且内容存在交叉等最终纳入17篇,其中ⅠA2篇、ⅠB 1篇、ⅡA2篇、ⅡB 2篇、ⅢA5篇、ⅢB 4 篇,ⅣA 1 篇。(2)访谈过程中共访谈9位脑卒中临床专家,其中护理专家7名,医生2名。访谈时长280min,转录文字约3.3万字。提炼主题2个:指标构建角度、应用愿景期待;亚主题6个:同类研究学习、基于理论模式、患者需求导向、把握构建原则、关注临床应用、质控工具结合。(3)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 00%和90.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和0.889,协调系数检验P<0.001。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14个的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将此指标体系应用于临床,收集三个月数据,汇总分析数据后修改完善指标体系,形成终稿。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目标群体,具有一定适用性和临床可操作性。
李黎[5](2020)在《Z市市属中医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旨是了解河南省二级、三级中医医院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与发展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河南省中医医院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人事制度、合理的培训制度与文化氛围提供依据,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中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Z市市属中医院,从二级、三级中医院中选取11家为样本机构,根据科室分布,随机抽取医务人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66份,回收率为97.38%。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11家中医院按照综合指标、质量与效率指标、安全指标、人才指标、文化建设指标等五大指标进行评估。现状:一是综合指标,该部分主要考查党建工作及反商业贿赂,其中8家医院的工作细致,其余3家医院的工作不够详实,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二是在质量与效率方面,管理人员与医务工作者的薪酬激励机制普遍存在问题。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创新的工作评价机制,处方合格率低、优质护理服务不完善、医疗服务仍有改进空间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医院安全方面,11家医院在安全保障方面均采取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基本达到90%以上,比例达90.9%;但依然存在着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技术单一、安全设施需要更新换代、医务工作者安全意识缺乏等问题。四是相关学术活动和学术培训,各医院均组织一定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依计划开展相应培训;但在具体培训实践方面,往往缺乏创新,知识更新慢,远远满足不了一线医生对科技知识的需要。五是文化建设,医院文化管理是从微观方向使受管理者的行为从制度上受到影响,并逐渐使受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以习惯得以改变的举措。关于如何实现医院文化管理这一问题,主要是将相关的管理方法、制度与医院文化相融合成相应的医院文化从而使医院员工从思想上产生深刻的影响,最终于行为方式上呈现出来。要想实现医院文化,必须将医院的微观管理做到位,从细节方面展现医院文化。存在的问题:(1)党建工作档案材料缺失,(2)反商业贿赂工作制度熟悉程度有待提高,(3)病历处方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4)入院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不达标,(5)过度加床现象依然存在,(6)优质护理服务缺乏长效机制,医院门诊以及住院人均费用超标,医联体建设情况普遍较差,(7)各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有待加强,(8)患者就医体验感有待提高,(9)医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10)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硬件安全设施需要完善,(11)医务工作者对质控工作重视度不足,(12)医院突发预案意识薄弱,(13)医院学生培养能力较弱,(14)医院规范化培训合格率未达标,(15)院歌、院训知晓率有待提高。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新医改实施以来河南省市级中医院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医疗服务量逐年增加,医疗服务效率稳步提高,医院整体收支水平持续改善,医院人员、设备状况逐渐改善。建议:(1)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改进党建工作,(2)加强反商业贿赂管理,(3)加强病历质量控制与管理,(4)提升诊断效率及准确性措施,(5)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过度加床问题,(6)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7)控制医疗费用,(8)加强医联体建设、重点专科建设,(9)提升患者体验感,(10)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11)增强学生培养能力、规范人才培训、加强继续教育项目建设,(1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黄凌[6](2018)在《PDCA在SY医院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作为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的主体力量,其对于临床所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形式质量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养老护理服务的发展及未来,同时还影响到社会对于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的声誉评价。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质量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提升老年专科护士数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是,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起步较晚,目前尚无标准可参照借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在培训质量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提高SY医院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质量,本研究拟通过PDCA的质量管理办法,对该基地培训管理进行质量改进。首先,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以及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大量获取关于PDCA循环理论和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管理相关资料,为PDCA循环应用于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质量寻求理论上的支持。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对在基地参与培训的学员、参与基地教学的师资、学员参与临床实践的病房患者展开问卷调查,同时对学员、师资代表召开座谈会,根据问卷调查、座谈会结果,找出目前专科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排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最后,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SY医院老年专科基地培训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进行质量改进,整个过程遵照PDCA循环步骤标准实行,对比分析PDCA质量改进前2017年第9届培训班的各项指标,总结分析PDCA循环使用后培训质量改进情况,好的方面作为制度标准继续执行,不好的地方放入下一轮循环继续改进。以此探索SY医院老年专科基地培训的最佳管理模式,为提高老年专科基地培训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宋丹,孙秋华[7](2013)在《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快速提高。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质量反映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PDCA循环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护理管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PDCA循环法,对于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十分重要。目前,PDCA循环法已被护理管理者运用于护理管理的多个领域,本文主要就PDCA循环法近年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做一综
赵玉娟[8](2013)在《PDCA循环在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将循环应用于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管理中,通过对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急救物品摆放完好率、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五个指标的评估,来探讨在门诊输液中心有效的运用循环的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寻求更加适合我院的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更快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避免医患冲突,促进医患和谐。方法:拟定循环中护理质量的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急救物品摆放完好率、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本院输液中心人员30人为实验对象,按技术职称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循环,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干预。在实施循环前后,分别收集两组实验数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PDCA循环的实施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影响:实验组实施循环前后,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较前增加21.11%,具有统计学差异(X2=12.80,P<0.01)。对照组传统管理干预前后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实验组PDCA循环前与对照组干预前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实验组PDCA循环后与对照组干预后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7,P<0.01)。实验组实施循环前后,基础护理操作成绩较前增加11.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1)。对照组传统管理干预前后基础护理操作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2、PDCA循环的实施对急救物品完好率的影响: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前后,急救物品完好率较前增加20.83%,具有统计学差异(X2=7.5,P<0.01)。实验组PDCA循环前与对照组干预前急救物品完好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实验组PDCA循环后与对照组干预后急救物品完好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4.36,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急救物品完好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3、实施PDCA循环对基础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OOt=1.2754、实施PDCA循环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前提高了14.11%,具有统计学差异(X2=64.07,P<0.01)。实验组PDCA循环前与对照组干预前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01,P>0.05),实验组PDCA循环后与对照组干预后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X2=36.78,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1.35,P>0.05)。5、实施PDCA循环对护士手卫生的影响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理手卫生合格率较前增加25%,具有统计学差异(X2=8.04,P<0.01)。实验组PDCA循环前与对照组干预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实验组PDCA循环后与对照组干预后护理手卫生合格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6.82,P<0.01)。对照组传统管理干预前后护理手卫生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中心实施循环后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基础理论合格率,、护士洗手合格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而提高了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也相应的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韦志福[9](2009)在《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丁波[10](2020)在《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提出安徽省是医疗大省,至2018年末全省有医疗卫生机构24926个,卫生技术人员人数30多万,全年共诊疗人次近3亿[1]。其中大多数是公立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一般是指由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也就是国营医院、国家出钱办的医院(医院分3个等级,一级是社区医院,二级是县(区)级医院,三级是市级医院)[2]。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公立医院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因此,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一部分,病房药品质量与患者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但在某些地方的管理还很粗放,缺乏严格的监督,造成用错药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很多,应用于病房药品质量管理,可以使药品使用终末环节的质量得到提高,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基于此,本研究的主题是病房药品质量控制的问题与改进,使用系统分析,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借鉴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基础上,深入研究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现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对2016年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化流通监管处每月公示的药品流通监督检查信息汇总,找出高频次缺陷项目,以某基层医院为例实证分析省内医疗机构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问题和原因。选择应用PDCA管理工具为手段,提出解决对策,构建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新机制。建立质量体系,使用先进的管理办法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效率,加强病房药品质量关键环节的控制,可以很大程度上杜绝用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患者安全得到最大保障是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最好方式。
二、运用PDCA循环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PDCA循环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
2.2 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
2.3 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病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2.4 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1.1.2 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 |
1.1.3 中医医院在新医疗改革大环境下面临较多困难 |
1.1.4 中医医院套用综合医院管理模式,偏离中医医院宗旨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疗质量 |
2.1.2 医疗质量管理 |
2.1.3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医疗质量三级结构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3 中医学理论体系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医疗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2.3.3 研究评述 |
2.4 构建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4.1 重要性分析 |
2.4.2 必要性分析 |
3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现状调查 |
3.1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3.1.1 M中医医院简介 |
3.1.2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
3.1.3 M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 |
3.1.4 M中医医院的管理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
3.2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问卷调查 |
3.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4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1.3 设计依据 |
4.1.4 体系框架 |
4.2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 |
4.2.1 健全四级中医组织架构 |
4.2.2 组织层级职责分工 |
4.3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体系 |
4.3.1 标准体系的框架设计 |
4.3.2 标准体系的内容设计 |
4.4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的监控体系 |
4.4.1 建立质控网络 |
4.4.2 完善质控流程 |
4.4.3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
4.4.4 开展多样化监控方式 |
4.4.5 完善医疗质量控制反馈机制 |
4.5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的考评体系 |
4.5.1 制定中医考评方案 |
4.5.2 实施医疗质量考核评价 |
4.5.3 建立考评督查机制 |
4.5.4 考评结果的反馈与奖惩 |
4.5.5 不断完善医疗质量考评体系 |
4.6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支撑保障体系 |
4.6.1 中医内涵建设 |
4.6.2 建立健全中医医院管理制度并保证落实 |
4.6.3 中医人才梯队建设 |
4.6.4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 |
4.6.5 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 |
4.6.6 推进信息化建设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2.1 创新之处 |
5.2.2 不足之处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问卷 |
附录二: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政策背景 |
1.2 脑卒中的患病态势依然严峻 |
1.3 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提出与发展 |
1.5 国内外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 |
1.6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3.1 相关概念 |
3.2 理论依据 |
3.3 理论框架 |
4 技术路线 |
研究方法 |
1 文献回顾 |
2 质性访谈 |
3 专家咨询 |
4 指标验证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原则 |
结果 |
1 指标体系初稿的构建 |
1.1 文献检索 |
1.2 质性访谈 |
1.3 专家咨询 |
1.4 指标验证 |
讨论 |
1 指标体系初稿构建过程分析 |
1.1 按照规范流程构建指标体系初稿 |
1.2 将PDCA循环和三维质量模型应用于指标体系 |
1.3 利用质性访谈结果完善指标体系初稿 |
2 专家咨询过程分析 |
2.1 严格专家遴选程序 |
2.2 专家咨询问卷处理过程严谨 |
2.3 采纳专家提出的合理建议 |
3 指标体系验证过程及适宜性分析 |
3.1 指标验证过程的分析 |
3.2 指标权重分配程序基本合理 |
3.3 指标数据的收集处理与上报需要信息技术支持 |
3.4 指标数据能够反映临床护理效果 |
结论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思考 |
2.1 研究的创新性 |
2.2 研究的局限性及思考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住院脑卒中病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Z市市属中医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概念阐述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1 公立医院管理 |
1.7.2 私立医院管理 |
1.7.3 中医院管理 |
1.7.4 其他相关研究 |
第2章 调研研究设计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对象 |
2.3 评价标准与内容 |
第3章 调研结果描述 |
3.1 综合管理现状 |
3.1.1 党委领导作用 |
3.1.2 反商业贿赂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人员制度的知晓情况 |
3.2 质量与效率管理现状 |
3.2.1 病历处方合格率及相关管理制度与质控评价 |
3.2.2 大型设备诊断阳性率、入院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
3.2.3 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床位使用率 |
3.2.4 优质护理服务 |
3.2.5 门诊以及住院人均费用情况,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
3.2.6 重点专科建设情况 |
3.2.7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情况 |
3.3 安全管理现状 |
3.3.1 医务人员安全及满意度情况 |
3.3.2 规章制度、硬件安全设施调研结果 |
3.3.3 医务工作者对安全重视度情况 |
3.3.4 医院内安全管理自我评价、报告工作情况 |
3.4 人才管理现状 |
3.4.1 医院学术活动组织情况及学生培养能力情况 |
3.4.2 医院实施规范化培训及承担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情况 |
3.5 文化建设情况 |
第4章 问题分析 |
4.1 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党建工作档案材料缺失 |
4.1.2 反商业贿赂工作制度熟悉程度有待提高 |
4.2 质量与效率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病历处方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 |
4.2.2 入院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不达标 |
4.2.3 过度加床现象依然存在 |
4.2.4 优质护理服务缺乏长效机制 |
4.2.5 医院门诊以及住院人均费用超标,医联体建设情况普遍较差 |
4.2.6 各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有待加强 |
4.2.7 患者就医体验感有待提高 |
4.3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医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
4.3.2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硬件安全设施需要完善 |
4.3.3 医务工作者对质控工作重视度不足 |
4.3.4 医院突发预案意识薄弱 |
4.4 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
4.4.1 医院学生培养能力较弱 |
4.4.2 医院规范化培训合格率未达标 |
4.5 医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5.1 综合管理 |
5.1.1 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改进党建工作 |
5.1.2 加强反商业贿赂管理 |
5.2 质量与效率管理 |
5.2.1 加强病历质量控制与管理 |
5.2.2 提升诊断效率及准确性措施 |
5.2.3 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过度加床问题 |
5.2.4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
5.2.5 建设医联体、医共体以及远程医疗信息平台 |
5.2.6 重点专科建设 |
5.2.7 提升患者满意度 |
5.3 安全管理 |
5.3.1 加强安保,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
5.3.2 建立健全医疗恶性事件处理方案 |
5.3.3 增强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
5.3.4 增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
5.3.5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
5.4 人才管理 |
5.4.1 规范组织学术活动 |
5.4.2 增强学生培养能力 |
5.4.3 规范人才培训 |
5.4.4 加强继续教育项目建设 |
5.5 增强医院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PDCA在SY医院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PDCA循环理论 |
2.1.1 PDCA的起源 |
2.1.2 PDCA循环的定义 |
2.1.3 PDCA的特点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PDCA在国内外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2.2 专科护士相关研究 |
2.2.3 老年专科护士的相关研究 |
2.2.4 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研究 |
第3章 SY医院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现状分析 |
3.1 培训基地基本情况 |
3.1.1 学员情况 |
3.1.2 师资情况 |
3.1.3 硬件设施 |
3.1.4 培训课程设置及考核制度 |
3.2 培训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培训质量调查 |
3.2.2 开展学员、师资座谈会收集意见 |
3.2.3 问卷回收情况 |
3.2.4 问题总结 |
3.2.5 原因分析 |
第4章 PDCA循环具体应用 |
4.1 针对培训质量问题确定计划对策(P阶段) |
4.1.1 培训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 |
4.1.2 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
4.1.3 制定培训质量改进的目标 |
4.1.4 计划对策 |
4.2 加强老年专科基地质量管理措施(D阶段) |
4.2.1 加强专科基地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 |
4.2.2 建立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
4.2.3 更新教学体系,补充相关辅助书籍 |
4.2.4 临床实践分科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意愿 |
4.2.5 改进实践带教方式 |
4.2.6 更新专科基地测评制度 |
4.3 检查老年专科基地培训管理工作(C阶段) |
4.3.1 自查阶段 |
4.3.2 基地检查阶段 |
4.4 分总结反馈专科基地质量改进工作(A阶段) |
4.4.1 PDCA改进后教学与学员培训质量总结分析 |
4.4.2 此次PDCA循环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DCA的内容 |
2 PDCA的特点 |
3 PD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3.1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 |
3.2 人力资源管理 |
3.3 护理安全管理 |
3.4 院内感染管理 |
3.5 临床护理带教管理 |
3.6 病区环境和物品管理 |
3.7 其他 |
(8)PDCA循环在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实验对象和方法 |
1.1 实验研究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步骤 |
1.3.1 干预研究 |
1.3.2 循环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研究 |
1.3.3 循环在急救物品安全管理中的研究 |
1.3.4 循环在基础理论考试中的研究 |
1.3.5 循坏在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研究 |
1.3.6 循环在护士手卫生中的研究 |
第二章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实施循环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影响 |
3.1.1 实施循环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影响 |
3.1.2 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成绩比较 |
3.2 实施循环对急救物品完好率的影响 |
3.3 实施循环对基础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 |
3.3.1 实施循环对基础理论合格率的影响 |
3.3.2 实施循环对基础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 |
3.4 实施循环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
3.5 实施循环对护士手卫生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实施循环对护理技术操作的影响 |
4.2 实施循环对急救物品安全管理的影响 |
4.3 实施循环对护理理论考核的影响 |
4.4 实施循环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
4.5 实施循环对护士手卫生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医院感染控制与继续教育的现状 |
2 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
3 结 果 |
4 讨 论 |
(10)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质量 |
2.1.2 质量管理 |
2.1.3 质量管理体系 |
2.1.4 质量控制机制 |
2.2 病房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 |
2.2.1 组织与人员保证 |
2.2.2 条件保证 |
2.2.3 制度保证 |
2.2.4 信息保证 |
2.3 病房药品质量管理活动 |
3.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现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3 主要问题 |
3.3.1 对药品养护和设备维护重视不够 |
3.3.2 收货与验收未按规范操作 |
3.3.3 药品未按照规定要求存储 |
3.3.4 采购质量意识亟待强化 |
3.3.5 药品调剂,使用管理不严格 |
3.3.6 设施设备的配置及维护不足 |
3.4 讨论 |
4.安徽省某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实证分析 |
4.1 某医院简介 |
4.2 某医院护士站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4.2.1 护士站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 |
4.2.2 药品摆放混乱 |
4.2.3 药品未按效期管理 |
4.2.4 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 |
4.2.5 药品存储不符合条件 |
4.2.6 信息化水平偏低,对HIS系统利用不充分 |
4.3 原因分析 |
4.3.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关键环节管理不到位 |
4.3.2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控流于形式 |
4.3.3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不足 |
4.3.4 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医院风险意识薄弱 |
5.构建安徽省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的新机制 |
5.1 谋划质量管理计划(Plan) |
5.1.1 成立病房药品管理专业小组 |
5.1.2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
5.1.3 组建药护合作工作机构 |
5.2 强化质量控制各环节管理(Do) |
5.2.1 加强药房到护士站领药过程管理 |
5.2.2 加强护士站药品收货验收管理 |
5.2.3 加强病房药品储存养护管理 |
5.2.4 开展病床前药学服务 |
5.2.5 加强退药管理 |
5.2.6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5.2.7 加强病房拆零药品管理 |
5.2.8 加强冷链药品管理 |
5.2.9 提高病房药品管理信息化水平 |
5.3 开展病房药品质量管理评审(Check) |
5.4 推进病房药品质量改进(Act) |
6.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四、运用PDCA循环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徐秀军,张少见,袁华. 海南医学, 2021(16)
- [3]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冯思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2)
- [4]住院脑卒中患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构建[D]. 秦雪. 郑州大学, 2020(02)
- [5]Z市市属中医院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黎. 新乡医学院, 2020(01)
- [6]PDCA在SY医院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 黄凌.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7]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 宋丹,孙秋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3(06)
- [8]PDCA循环在门诊输液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D]. 赵玉娟. 青岛大学, 2013(S1)
- [9]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控制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韦志福. 广西医学, 2009(09)
- [10]公立医院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丁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