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畴化理论的误区:家族相似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丽[1](2020)在《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隐喻最初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法被理解。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认知科学家、语言学家意识到在人们的认知中普遍存在着隐喻,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类认知层面的重要思维方式。莱考夫的隐喻思想比较系统地代表了人们对隐喻的这样一种新的认识。因此,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主要从概念隐喻的理据溯源、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概念隐喻的真理审思、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等几方面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进行深入探究。第一章主要论述概念隐喻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探讨概念隐喻对传统西方隐喻研究的继承、批判与创造。莱考夫概念隐喻的提出及理论思想的形成,汲取了西方传统隐喻理论的精华,在对其有益成果进行吸收的同时,重新审视了各理论核心观点的不足和各流派的质疑盲点。传统西方隐喻研究的主要理论经历了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创新论和传导隐喻理论等,隐喻的本质或作用被先后认为是语言修辞、互动关联、意义传送,逐渐发展到或与人类思维相关。到上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概念系统得以形成的基础,隐喻直接参与人类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这将人们对隐喻的认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使隐喻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第二章论证了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包括概念隐喻的内涵、特点、工作机制和分类演进。概念隐喻是隐喻性概念系统形成与运演的一种知识活动,也是人们认知思维层面的活动。概念隐喻表现出系统性、连贯性和亲身性的特点。概念隐喻的特殊工作机制包括隐喻映射、意象图式和亲身心智的神经机理等。概念隐喻最初被划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种分类方式来自莱考夫对人与自然环境、外部世界的互动作用的认识,反映出概念隐喻思想对“人的经验”的特殊重视。概念隐喻的早期分类虽然影响颇深,但在不同的类别范畴上存在片面、非系统性的问题,如内容相互重合、类别等级模糊等。在后期分类中莱考夫对此做出了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将概念隐喻重新划分为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更加成熟地解释和说明了概念隐喻的习得过程和推理机制。第三章介绍了莱考夫概念隐喻相关研究成果中最为丰富、成熟,也最具影响力的范畴与范畴化研究。范畴研究在概念隐喻思想的理论延伸及哲学探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论文的重点。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客观的、固定的、僵化的、与人无关的。莱考夫则认为范畴与范畴化过程与人有关,具有亲身性,是动态的,这使得传统范畴的客观性和固定性被消解,使范畴研究变得边界模糊化。范畴建构理论是概念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描述了辐射状范畴的结构样态,剖析了人们范畴化过程的操作原则、语言组构机制、认知模式等,凸显了挑战客观主义基础哲学预设和开辟经验实在主义进路的概念隐喻范畴重构的哲学意义。第四章是对发端于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问题的探究。论文认为莱考夫认知观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究,尤其是对真理的审思是基于概念隐喻基本理论形成和范畴重构之上的一个思辨过程。莱考夫批判了纯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真理观,形成了独立于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另一思想建构,即新的经验主义真理观。可见于他对宏观层面“真理之真”和微观层面“真实之真”的本质探讨。这种真理观是基于概念隐喻的一种建构真理观,充分展现了其思想精髓和理论本质,即真理与真实均取决于人类理解。同时,论文认为这种真理观也存在着理论上的不足,表现为概念隐喻真理观的语境性局限。第五章探讨了莱考夫亲身哲学的提出和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论文深入分析了莱考夫亲身哲学的认知科学基础,概括了亲身哲学的意蕴内涵,亲身哲学是以经验为主的哲学,意在区别于离身的先验哲学。亲身哲学思想主要回应了关于人的本质、什么是进化和心智亲身性的三个关键问题。相较于西方传统哲学,亲身哲学是一种实证可靠的哲学,可以促进哲学和认知科学的有效对话和彼此丰富,为人类心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论文通过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兴起、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系统性梳理、阐释和分析,试图以概念隐喻为枢纽,在理解概念隐喻基本性质以及发端于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研究、真理观建构和亲身哲学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使这些原创而开放的思想观点呈现出一种整体脉络和整体性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的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解。不可否认,概念隐喻理论确立了隐喻研究进程中崭新的历史方向标。概念隐喻以独特的亲身性视角直指人类感知、思维、语言和行动之间的本质联系,直视心智与理性而来的认知科学观与基本哲学问题,冲破西方传统隐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桎梏,开辟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场域。基于概念隐喻思想而形成的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等重大发现,建构了独特的亲身哲学思想,赋予隐喻不同以往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给予概念隐喻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源泉。
李妮[2](2019)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教版初中教材对初中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也进行了调整和增加。目前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和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数量不多,且研究对象多针对大学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初中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索原型范畴理论对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本研究以原型范畴理论和认知模式为理论基础,尝试探究以下两个相关研究问题:1.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有何影响?2.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的词汇量大小有何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利用词汇测试卷、英语成绩测试卷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工具,选取岳阳县某乡村中学初二年级两个自然班共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被试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发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意识有所提升,其中词汇记忆过程中的注意策略、自主学习策略、重复策略和编码策略的使用频率有显着性变化;实验后两个班学生的词汇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扩大,其中实验班学生词汇量呈现显着性变化;而词汇量的扩大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在初中阶段学校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切实可行性。
史欣艳[3](2019)在《韩汉语差比范畴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在语言中即表现为比较范畴。比较范畴中的差比范畴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差比句也是语言类型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考察前贤研究可知,韩汉语学界对差比范畴、差比句的研究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有关汉语差比范畴、差比句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呈现出描写细致、解释深入、角度多样的研究趋势。相对来说,韩语差比句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关于韩汉语差比范畴、差比句的对比研究,学界学者们虽也有所涉及,但是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差比句肯定形式的对比研究,差比句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涉及较少,导致对比研究的内容不均衡。因此进行韩汉语对比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个适用于韩汉语对比研究的框架。一般来说,从语义功能出发来界定一个范畴可以摆脱单纯从形式出发进行语言对比的局限性。以原型范畴为理论基础确立了韩汉语差比语义范畴,以期对韩汉语中差比语义的编码方式和语义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对比研究。本研究讨论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韩汉语差比范畴中优比范畴和次比范畴的句法语义特征,韩汉语比较句的不对称现象,差比范畴比较标记和语序问题等。论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1)韩汉差比范畴的语义基础为[+可比性][+同类比较][+差异性][+程度/数量变化],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语义条件的句式才能进入差比范畴。差比语义的编码方式有三种:句法型手段、词汇型手段和纯语序手段。汉语同时具备这三种差比语义的编码手段,但韩语中并不具备纯语序手段。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将差比范畴划分为了优比范畴和次比范畴这两个下位次范畴。(2)韩汉语优比句都具有四个基本的类型参项即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汉语优比句的比较项既可以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成分充当,而韩语优比句的比较项只能由体词性成分充当。比较项在语义方面都可以表示他比义和自比义、同一认知域义和不同认知域义,两者在语义方面存在着共性,这说明两个民族在对构成比较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认知上存在共性。(3)优比句最重要的语义特征是[+程度/数量变化],量变的语义特征主要是通过比较结果项来体现。在汉语中,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可以充当比较结果,韩语中除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外,名词也可以充当比较结果。韩汉语优比句充当比较结果项的形容词前都可以出现表微量的程度副词和表高量的程度副词。韩语形容词比较结果项前的程度差异成分主要由具体的数值名词来充当,作句子的状语;汉语中主要由具体或模糊数值名词作程度差异成分,充当句子的补语。(4)韩汉语优比句中数量动词、心理动词和一般动词都可以充当比较结果,但会受到较多语义方面的限制。韩汉语优比句中数量动词都不能以光杆形式出现,要添加表示数量差异的表达。汉语中表达差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数量动词后加数词或数量短语;二是在数量动词后加时体动词“了”。韩语中主要是通过在数量动词前加数词、数量短语或副词来表达具体差异。汉语优比句中,副词“更/还”一般不能出现在数量动词前,而韩语优比句中“(?)”可以出现在数量动词前。当韩汉语心理动词充当比较结果时,其后必须加宾语,其前可以出现程度副词“更/还”或“(?)”汉语优比句中。一般动词若要充当比较结果,通常有四种实现途径,形容词+动词;助动词+动词;动词+非定量形容词;有+抽象名词;在韩语中主要有三种实现途径,副词+动词;动词+惯用型;抽象名词+(?)。(5)韩语优比句中满足一定语义特征的名词也可以充当比较结果。研究中总结了三类语义特征,分别是同时满足[+程度性]、[+方位]语义特征的方位名词;同时满足[+程度性]、[+人]、[+可测]的名词,如“(?)/(?)/(?)/(?)”等;同时满足[+程度性][+属性]的名词,主要是“抽象名词+(?)”的派生词。汉语中不存在由名词充当比较结果并表达差比语义的优比句。(6)韩汉语次比句在句法形式上存在的最为明显的差异为否定词附加在不同的成分上。在“没有”句中,谓语成分前后不能出现程度副词和程度差异成分,这主要是受语义对句法结构制约作用的影响。研究认为当比较结果项由形容词充当的“X(?)Y(?)Z(?)(?)”型次比句和汉语“X没有YZ”句可以形成对应关系,两者在语义上存在共性,都可以表达“不及”语义,并且两者的语用义都具有表达因没有达到某个基准的程度而感到惋惜可惜的感情色彩。(7)从比较结果项添加附属成分的不对称性、形容词比较结果语义倾向的不对称性、差比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形式语义不对称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韩汉语比较句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语言在这些不对称性方面都体现出共性。(8)韩语差比句中基准短语的语序相对于汉语差比句来说较为自由。汉语差比句不能拿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作为比较主体与比较基准展开对比,但在韩语中,宾语成分可以充当比较主语与比较基准展开对比。
夏婷婷,江桂英[4](2018)在《原型范畴理论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应用——以“H0”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基础和核心的内容,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自提出以来,就颇受国内外学者质疑。从原型范畴化和图式范畴化的双重结构出发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H0语言学范畴,发现家族相似性易造成分类不科学,基本层次范畴和下义层次范畴内部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原型可能会造成上下层关系不明朗,专家范畴和民间范畴之间存在差异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家族相似性和原型外,应结合图式、维度、含义与发展趋势、语境等进行家族成员划分,才能更好地保证图书分类和原型范畴理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王朔[5](2017)在《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反映人类主观认知、思维、精神、心智、情感世界的极为神秘、复杂、重要的词汇语义单位,俄语抽象名词表达和描写客观现实世界的状态、属性、特征、情感、质量、动作等非物质概念,是建构人类平行主观精神世界的重要参数和语言语义手段。俄语抽象名词是名词和谓词语义交叉、融合、共同反映客观世界事况的过渡性语义单位,蕴含动词和静词的双重语义内涵,兼具动词、形容词、名词三大词类的语义特征和属性,目前,它所相关的语义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这赋予了本课题有关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以重要理论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俄语抽象名词为对象物对其语义问题展开研究。一方面,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结构:从宏观上把握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内涵和特征,着重分析和探讨抽象名词的语义特点和功能、语义配价数量和类型、名物化语义现象;另一方面,微观上对俄语抽象名词进行语义次范畴化,分别对静词性和动名词性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的语义性能和语义配价理论展开研究,同时分别对语义次范畴句法配价模式、句法特征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句法行为进一步描写、验证抽象名词次范畴的语义性能和特点,深化抽象名词语义研究;再有一方面,是从认知语义层面集中对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隐喻和转喻语义衍生机制进行探讨,分析、描写其语义衍生模式。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将深化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揭示俄语抽象名词语言语义实质,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俄语名词系统化语义分析体系,为名词的整合性语义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有一定创新。首先,本文结合语义学、配价理论、范畴化理论以及认知隐喻、转喻等语言学理论,不拘泥于某一个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的语义分析,从多维度系统地构建俄语抽象名词整合性语义分析体系;其次,本文选取1000个高频俄语抽象名词为研究对象,细致考察俄语国家语料库的相关语料,通过相关语言事实来验证文中所提出的论点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李夏青[6](2017)在《辐射式范畴在二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辐射式范畴理论为基础,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二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把注意力转向语言教室,探索将辐射式范畴应用于二语词汇教学,与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相比,是否更能促进二语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学习。为了减少教学实验的变化因素和确保教学实验更加有效,由笔者一人担任词汇教学老师,进行词汇教学实验,对实验班采取辐射式范畴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基本意义处于辐射式范畴的中心,抽象意义处于辐射式范畴的边缘,在讲单词时根据辐射式范畴教学方法,先讲解单词的基本意义,然后讲解由基本意义辐射出的抽象意义,激发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对控制班采取传统词汇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讲单词意义时结合例子进行讲解。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词汇教学各用了四节课,一节课讲20个单词,教学时间持续了一个月。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结束后,笔者设计了三份试卷分别来测试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词汇联想能力,和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完成后用SPSS进行词汇记忆能力的第一个后测,看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记忆能力是否有显着差别。接着对四组词分别进行词汇记忆能力的回溯后测,看实验班和控制班对这四组词分别的词汇记忆能力是否有显着差别。接着用SPSS进行词汇联想能力的第二个后测,看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联想能力是否有显着差别。第三,用SPSS进行词汇应用能力的第三个后测,看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应用能力是否有显着差别。为了进一步证明辐射式范畴词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班的二语学习者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也能用辐射式范畴方法有效地习得词汇,在上述测试完两周之后,笔者设计了三份试卷分别用来测试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词汇联想能力,和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完成后用SPSS分别进行词汇记忆能力,词汇联想能力,和词汇应用能力的三个延时后测,看实验班和控制班的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记忆能力,词汇联想能力,和词汇应用能力是否有显着差别。最后,根据后测结果说明将辐射式范畴应用于二语词汇教学,与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相比,更能促进二语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学习,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记忆能力,词汇联想能力,和词汇应用能力提高。辐射式范畴词汇教学方式为二语教师提供了指导,以后二语词汇教学可以采取辐射式范畴从中心到边缘的图式激发二语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来提高二语词汇教学效率,改善二语词汇教学现状,辐射式范畴词汇教学方法是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可以尝试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吴冰磊[7](2016)在《汉法学习词典词类标准研究 ——以《精选法汉汉法词典》(第三版)汉法部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类范畴化是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汉语、英语、汤加语等分析语的词类范畴化是一个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在词典学及词典编纂领域,词类识别在汉语/汉外学习词典编纂中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就汉语词典而言,直到2005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才实现了词类的全面标注,但成绩与问题并存;就汉外双语词典而言,其词类标注以汉语词典为蓝本,汉语词典的存在的问题也被继承下来。此外,目前对汉外词典词类标注的研究依然不足,对汉法学习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为基本为零。鉴于此,本文选取《精选法汉汉法词典》(第3版)汉法部分,对其词类标注进行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回顾汉语词类研究、汉语单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及汉外双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的基础上,以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和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为理论框架,基于《精选法汉汉法词典》(第3版)汉法部分建立汉法词典词类标注数据库,从该词典的词范畴识别情况、词类标注的准确性及“词类对译”原则把握情况等方面,对汉法词典词类标注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该词典采用12个词类词类标注体系,对“象声词”的处理有可取之处但未贯彻始终;该词典在词与非词的划分上,特别是词与词组的区别,存在很大问题;该词典对兼类词的处理受到“简略原则”的影响,存在人为减少其数量之嫌;该词典对“词类对译”原则的把握情况很好。本项研究通过对汉法词典的词类标注的调查,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丰富了汉外双语学习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对提升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质量和深化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有重要的反馈和指导作用,同时对现代汉语本体研究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肖[8](2015)在《范畴化理论下二语词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针对当前词汇教学中的某些认知误区,指出了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并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了范畴化理论与词汇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基于认知语用学的词汇讲授方法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张涛[9](2014)在《P2P内容监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以P2P文件共享类应用和P2P流媒体类应用为代表的P2P网络应用迅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一些违规的网络资源也借助P2P类网络应用快速传播,并引发了诸多网络和社会问题。如何对P2P内容和信息进行有效监管已经成为目前P2P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P2P内容监管行为包括三个关键步骤,即资源和节点信息的采集,管理目标的选择以及对违规资源传播的控制。资源和节点信息的采集是指依据监管目标,对目标P2P系统中的资源及其发布信息和节点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当前采用的主动实现方式之一是爬虫。管理目标的选择过程是指根据内容管理的目标和范围,在资源和节点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辨正常资源和违规资源的过程。违规资源传播控制是指通过技术和非技术手段,实现对选择的目标资源的传播进行管理的行为,当前的主要管理策略集中在降低索引准确性上,并通过爬虫系统在待管理P2P系统中发布错误的索引信息的方式实现。然而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问题:1)随着P2P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有的数据采集技术已经不能完成数据采集的任务,比如传统的基于端口的管理方法等;此外,在对基于如DHT等新型体系结构的P2P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时,现有的采集策略中存在较明显缺陷,比如全面性不佳和效率低下等问题;2)仅依靠资源的发布信息作为判断资源是否违规的依据,忽略了资源的真实可用性和不同资源间关注程度的差异对监管效果带来的影响;3)目前的通过降低索引准确性的资源传播控制策略效果较差,多数伪造条目可以通过内容特征和节点特征进行判断。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P2P系统中资源的分布特征以及内容监管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研究P2P资源发布信息的采集策略、资源可用性判别方法和内容传播、控制的原理和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针对使用映射类型索引的P2P文件共享应用中的资源发布信息的采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名称间家族相似性的名称采集策略。利用名称间部分相似的组织方式,通过使用已知名称中的未知部分作为下次迭代初始条件,以及控制预先设定的搜索词向量,该采集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目标系统中的资源发布信息的快照。实验在一基于DHT体系结构的实际P2P系统中,以一搜索词为初始向量,搜索得到约1000万个发布信息,间接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第二,针对目前P2P内容监管过程中,仅通过名称判断内容情况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推断的内容可用性判别方式,用以通过样本的可用性情况分析整体的可用性水平。区别于传统通过比较内容与其发布名称是否相符,本文用与一个内容关联的不同含义的名称数量作为衡量其可用性水平的指标,显然关联名称数量越多,内容的可用性越差。进而使用统计推断方法判断该类内容总体的可用性水平。相比于传统的通过名称判断资源实际内容的做法,本文提出的内容可用性的判定方式,1)能够有效减少监管系统中错误目标的数量,2)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在名称和可用性维度上的基于学习算法的监管目标选择。第三,针对目前违规资源传播管理策略的局限性,即仅通过改变可用内容占一次搜索中全部内容比例的局限性,本文基于信息论,将一次内容搜索过程描述成内容经过其发布信息,从信源向信宿传播的信道,并基于此信道模型给出了两种管理策略:1)即通过目前的添加版本和副本的策略,改变信源概率分布;2)通过改变内容和节点特征等信道特征,来影响正常用户在判断搜索内容是否可用时的决策。二者都以减小平均互信息量为最终目标,进而达到减小内容成功传播概率的目的。最后,实验在一个实际P2P系统中通过多元线性规划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用户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通过该基于信息理论的分析,一方面为内容传播控制找到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扩展了现有的仅针对信源的管理策略。
曾跃都[10](2013)在《原型范畴化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以get词汇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多义性词汇范畴[get]和同义性词汇范畴[get]为例,探讨如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来改进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二、范畴化理论的误区:家族相似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范畴化理论的误区:家族相似性(论文提纲范文)
(1)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第1章 概念隐喻的理据溯源 |
1.1 替代论和比较论:隐喻即修辞 |
1.1.1 替代论 |
1.1.2 比较论 |
1.2 互动论:隐喻即关联 |
1.3 创新论:隐喻即思维 |
1.4 传导隐喻:隐喻即传送 |
1.5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隐喻即认知 |
第2章 概念隐喻的基本性质 |
2.1 概念隐喻的内涵 |
2.1.1 隐喻的内涵本质 |
2.1.2 隐喻定义与理解 |
2.1.3 隐喻蕴涵新意义 |
2.2 概念隐喻的特点 |
2.2.1 系统性 |
2.2.2 连贯性 |
2.2.3 亲身性 |
2.3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
2.3.1 隐喻映射与意象图式 |
2.3.2 亲身心智的神经机理 |
2.4 概念隐喻的分类演进 |
2.4.1 早期分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
2.4.2 后期分类:基本隐喻和复杂隐喻 |
第3章 概念隐喻的范畴重构 |
3.1 隐喻范畴重构的理论基础 |
3.1.1 经典范畴理论及其谬误 |
3.1.2 冲破桎梏的多领域范畴建构 |
3.1.3 核型理论的建立 |
3.2 经验主义下的范畴重构 |
3.2.1 范畴重构的经验主义基础 |
3.2.2 范畴化的亲身性与想象机制 |
3.2.3 莱考夫的隐喻范畴重构 |
3.2.4 隐喻范畴重构例证 |
3.3 概念隐喻范畴重构的哲学意义 |
3.3.1 挑战客观主义基础哲学预设 |
3.3.2 开辟经验实在主义进路 |
第4章 概念隐喻的真理审思 |
4.1 莱考夫认知主义的真理观 |
4.1.1 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
4.1.2 概念隐喻思想在真理中的作用 |
4.1.3 概念隐喻思想的真理本质 |
4.2 概念隐喻真理中的真实研判 |
4.2.1 隐喻与真实 |
4.2.2 实在主义与真实 |
4.2.3 真实的亲身性理解 |
4.3 概念隐喻真理观评析 |
4.3.1 隐喻建构真理观的形成 |
4.3.2 亲身哲学的真理性基础 |
4.3.3 概念隐喻真理观的语境性局限 |
第5章 概念隐喻的亲身哲学蕴涵 |
5.1 哲学的认知科学发展 |
5.1.1 亲身认知科学的哲学功能 |
5.1.2 西方哲学中的认知科学 |
5.2 亲身哲学的认知科学基础 |
5.2.1 认知科学的基本哲学概念 |
5.2.2 哲学依靠共享的概念隐喻 |
5.3 亲身哲学的理论建构 |
5.3.1 亲身哲学的意蕴内涵 |
5.3.2 亲身哲学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外语教学研究 |
2.1.1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 |
2.1.2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 |
2.1.3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语法教学 |
2.2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
2.2.1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理论启示 |
2.2.2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实证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原型范畴理论 |
3.1.1 原型 |
3.1.2 原型范畴 |
3.1.3 家族相似性 |
3.1.4 基本层次范畴 |
3.2 认知模式 |
3.2.1 隐喻 |
3.2.2 转喻 |
第4章 实验方法 |
4.1 实验设计 |
4.1.1 研究问题 |
4.1.2 实验对象 |
4.1.3 实验工具 |
4.2 实验过程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整理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 |
5.1.1 结果 |
5.1.2 讨论 |
5.2 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初中学生词汇量的影响 |
5.2.1 结果 |
5.2.2 讨论 |
5.3 词汇量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
5.3.1 结果 |
5.3.2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语综合测试卷(前测及后测) |
附录2 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词汇测试卷 |
附录4 英语综合测试卷成绩 |
附录5 词汇测试卷成绩 |
附录6 访谈记录 |
附录7 初中生词汇学习情况变化表 |
致谢 |
(3)韩汉语差比范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回顾 |
1.2.1 汉语差比范畴的研究现状 |
1.2.2 韩语差比范畴的研究现状 |
1.2.3 韩汉差比范畴对比研究现状 |
1.2.4 韩汉语差比范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范畴化理论 |
1.5.2 象似性原则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差比范畴的界定及编码手段 |
2.1 差比关系的界定 |
2.1.1 传统语法的定义 |
2.1.2 语言类型学对差比关系的界定 |
2.2 差比范畴的语义基础 |
2.2.1 比较项可比性 |
2.2.2 同类比较 |
2.2.3 差异性 |
2.2.4 程度/数量变化义 |
2.3 差比语义的编码手段及典型句式 |
2.4 本文对差比范畴的界定及研究对象 |
第三章 韩汉语优比句的句法语义对比 |
3.1 优比句类型参项的表现形式及句法表现 |
3.2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项的句法特征对比 |
3.2.1 汉语优比句比较项的句法特征 |
3.2.2 韩语优比句比较项的句法特征 |
3.2.3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项句法特征对比 |
3.3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项的语义特征对比 |
3.3.1 自比义和他比义 |
3.3.2 同一认知域义和不同认知域义 |
3.4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结果句法特征对比 |
3.4.1 形容词充当比较结果 |
3.4.2 动词性成分充当比较结果 |
3.4.3 名词充当比较结果 |
3.5 韩汉语优比句比较结果的语义特征 |
3.5.1 一般比较义 |
3.5.2 强化比较义 |
第四章 韩汉语次比句的句法语义对比 |
4.1 汉语次比句的编码方式 |
4.1.1 “没有”句的句法形式 |
4.1.2 “没有”句的语义特征 |
4.2 韩语次比句的编码方式 |
4.2.1 “望”型次比句的句法语义 |
4.2.2 “-(?)-(?)”型次比句的句法语义 |
4.2.3 “-(?)-(?)”型次比句句法语义 |
4.3 韩汉语次比句对比研究 |
4.4 韩汉语比较句肯定否定形式不对称现象分析 |
4.4.1 比较结果项添加附属成分的不对称性 |
4.4.2 形容词比较结果语义倾向的不对称性 |
4.4.3 差比句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形式语义不对称性 |
第五章 韩汉语差比标记及语序的类型学考察 |
5.1 韩汉语差比标记类型对比 |
5.1.1 汉语差比标记来源 |
5.1.2 韩语差比标记的来源 |
5.2 韩汉语差比句语序对比 |
5.3 韩汉语差比句的类型学特点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原型范畴理论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应用——以“H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人对原型范畴理论的批判 |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双重结构观 |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H0”中的应用 |
(一) H019朗读法、演讲术与H01语音学范畴 |
(二) H031基本词汇与H032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 |
(三) H03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四) H08应用语言学与H09语文教学 |
四、对H0语言学范畴分类和原型范畴理论应用的几点建议 |
(5)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思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新意 |
四、研究任务和对象 |
五、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六、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抽象名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俄罗斯语言学界的抽象名词研究概况 |
一、抽象名词的语义配价研究 |
二、抽象名词的语言哲学研究 |
三、抽象名词的逻辑语义学研究 |
四、抽象名词的词汇语义研究 |
五、抽象名词的语言文化学研究 |
第二节 国内语言学界的抽象名词研究概况 |
一、俄语界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
二、汉语界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
三、英语界抽象名词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抽象名词语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配价理论 |
一、配价理论的产生 |
二、德国配价语法研究 |
三、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配价理论 |
四、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
第二节 语义次范畴化理论 |
一、经典范畴理论 |
二、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原理 |
三、原型范畴理论 |
四、范畴化层级理论 |
第三节 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 |
一、认知隐喻理论 |
二、认知转喻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结构研究 |
第一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界定和分类 |
一、俄语抽象名词的界定 |
二、俄语抽象名词的分类及标准 |
第二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和性能分析 |
一、时间—事件与时间—属性语义 |
二、命题框架语义 |
三、概念化联想语义 |
四、事物性伴随语义 |
第三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功能分析 |
一、表义功能 |
二、认知功能 |
三、评价功能 |
第四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配价分析 |
一、零价抽象名词 |
二、一价抽象名词 |
三、二价抽象名词 |
四、多价抽象名词 |
第五节 俄语抽象名词的名物化语义分析 |
一、抽象名词的完全名物化语义 |
二、抽象名词的非完全名物化语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次范畴研究 |
第一节 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次范畴分析模式 |
一、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概析 |
二、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化 |
三、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配价模式 |
四、俄语静词性抽象名词的句法配价模式 |
第二节 情感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一、情感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
二、情感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
三、情感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
第三节 见解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一、见解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
二、见解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
三、见解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
第四节 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一、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
二、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
三、性质与属性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
第五节 评价类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一、评价类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 |
二、评价类抽象名词语义配价模式 |
三、评价类抽象名词句法配价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 |
第一节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概析 |
一、构词派生 |
二、基本语义属性 |
三、语法范畴 |
四、句法组合特征 |
第二节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语义次范畴分析 |
一、过程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二、动作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三、事件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四、状态类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分析 |
第三节 俄语动名词性抽象名词的语义衍生机制 |
一、动名词的隐喻语义机制 |
二、动名词的转喻语义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辐射式范畴在二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Abbreviations |
1.Introduction |
1.1 L2 Vocabulary Teaching in China |
1.2 Necessity of Application of Radial Category to L2 Vocabulary Teaching |
1.3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5 Outline of the Thesis |
2.Literature Review |
2.1 Early Researches on L2 Vocabulary Teaching |
2.1.1 Relative studies on L2 vocabulary teaching |
2.1.2 Current situation of L2 vocabulary teaching |
2.1.3 Importance of the radial category teaching method |
2.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ory of Radial Categ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2.1 Relative studies on application of radial category |
2.2.2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radial category |
2.2.3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of radial category |
2.3 Summary |
3.Research Design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Subjects |
3.3 Selection of Target Vocabulary |
3.4 Instruments |
3.5 Procedures |
3.6 Radial CategoryVocabulary Teaching Mode |
3.6.1 Procedures of radial category teaching |
3.6.2 Details in radial category teaching |
4.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
4.1 Pretest of L2 Level |
4.2 Immediate Post-test of Vocabulary Memory Ability |
4.2.1 Retention post-test of G1 |
4.2.2 Retention post-test of G2 |
4.2.3 Retention post-test of G3 |
4.2.4 Retention post-test of G4 |
4.2.5 Discussions of retention post-test of G1, G2, G3, and G4 |
4.3 Immediate Post-test of Vocabulary Association Ability |
4.4 Immediate Post-test of Vocabulary Application Ability |
4.5 Summary |
5.Three Delayed Post-tests |
5.1 Delayed Post-test of Vocabulary Memory Ability |
5.2 Delayed Post-test of Vocabulary Association Ability |
5.3 Delayed Post-test of Vocabulary Application Ability |
5.4 Summary |
6.Conclusion |
6.1 Main Findings |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6.2.1 Importance of application of radial category to L2 vocabulary teaching |
6.2.2 Important problems focused on L2 vocabulary teaching of radial category |
6.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Publications |
(7)汉法学习词典词类标准研究 ——以《精选法汉汉法词典》(第三版)汉法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任务 |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4 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汉语词类研究 |
2.2 汉语单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 |
2.3 汉外双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 |
3.2 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 |
3.3 双语词典“词类对译”原则 |
3.4 小结 |
第四章 调查分析与结果讨论 |
4.1 《精选汉法法汉词典》(新版)词范畴识别情况调查 |
4.1.1 从条目的字数看词典词范畴识别情况 |
4.1.2 从条目的兼类看词典词范畴识别情况 |
4.1.3 讨论 |
4.2 《精选汉法法汉词典》(新版)词类标注的准确性调查 |
4.2.1 结果 |
4.2.2 讨论 |
4.3 《精选汉法法汉词典》(新版)“词类对译”原则把握情况调查 |
4.3.1 结果 |
4.3.2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发现 |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精选》(第3版)兼两类条目表 |
附录 2-《精选》(第3版)兼三类条目表 |
附录 3-《精选》(第3版)兼四类条目表 |
附录 4-《精选》(第3版)兼五类条目表 |
致谢 |
(8)范畴化理论下二语词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显性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
3 范畴化理论与二语显性词汇教学 |
3.1 范畴化理论和基本词汇教学 |
3.2 范畴化的典型理论与多义词教学 |
4 结语 |
(9)P2P内容监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P2P 和 P2P 应用现状 |
1.1.2 P2P 应用带来的问题 |
1.1.3 网络文化和网络内容监管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P2P 体系结构的发展现状 |
1.2.2 P2P 内容监管现状 |
1.2.3 现有思路和技术的局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P2P 内容监管中的关键问题 |
2.1 基于角色的 P2P 抽象模型 |
2.2 P2P 内容监管的总体结构 |
2.2.1 概述 |
2.2.2 数据采集策略 |
2.2.3 管理对象的选择 |
2.2.4 传播控制策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P2P 数据采集策略 |
3.1 数据采集方面的相关工作 |
3.2 基于家族相似性的名称快照算法 |
3.2.1 问题描述 |
3.2.2 名称间的家族相似性 |
3.2.3 基于家族相似的名称快照的二元关系模型 |
3.2.4 名称间的关联程度分析 |
3.2.5 基于家族相似性的名称快照算法 |
3.2.6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 基于捕获再捕获方法的名称总量估计 |
3.4 面向源交换的基于相识度的启发的节点采集算法 |
3.4.1 源交换技术 |
3.4.2 节点的相识度 |
3.4.3 基于相识度的启发的节点采集算法 |
3.4.4 实验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统计推断的内容可用性判别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4.4 基于名称符合情况的内容可用性检验 |
4.4.1 基于名称符合情况的内容可用性 |
4.4.2 面向小文件的基于节点相似性的内容可用性判别 |
4.4.3 基于名称符合情况的内容可用性检验 |
4.5 基于关联名称数量的内容可用性 |
4.5.1 基于关联名称数量的内容可用性 |
4.5.2 名称差异的计算方法 |
4.5.3 基于关联名称数量的内容可用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容扩散模型和基于信道模型的传播控制机理 |
5.1 内容扩散模型 |
5.1.1 面向 P2PVOD 系统的基于 SIS 模型的内容扩散程度分析 |
5.1.2 面向 P2P 文件共享系统的基于 SIR 模型的内容扩散程分析 |
5.1.3 一种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内容扩散数值模型 |
5.2 内容传播控制方面的相关工作 |
5.3 基于级联信道模型的 P2P 内容发布模型 |
5.3.1 离散无记忆信道的数学模型 |
5.3.2 P2P 内容发布的级联信道模型 |
5.4 基于信道模型的 P2P 内容传播控制策略 |
5.4.1 内容传播控制策略的基本问题 |
5.4.2 针对信源的内容传播控制策略 |
5.4.3 针对信道的内容传播控制策略 |
5.5 影响用户选择的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P2P 内容监管的原型系统及其实现 |
6.1 P2P 内容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 |
6.1.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6.1.2 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实现 |
6.2 监管对象选择策略 |
6.2.1 一种通用的目标选择模型 |
6.2.2 目标选择模型的实现方式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范畴化理论的误区:家族相似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乔治·莱考夫概念隐喻思想研究[D]. 李庆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2]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D]. 李妮.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3]韩汉语差比范畴对比研究[D]. 史欣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原型范畴理论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应用——以“H0”为例[J]. 夏婷婷,江桂英.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2)
- [5]俄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研究[D]. 王朔.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6]辐射式范畴在二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夏青.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7]汉法学习词典词类标准研究 ——以《精选法汉汉法词典》(第三版)汉法部分为例[D]. 吴冰磊.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03)
- [8]范畴化理论下二语词汇教学研究[J]. 张肖. 现代商贸工业, 2015(02)
- [9]P2P内容监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张涛. 北京工业大学, 2014(12)
- [10]原型范畴化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以get词汇教学为例[J]. 曾跃都. 韶关学院学报,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