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PP模式,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
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翟翅飞,刘艳慧,窦法楷[1](2017)在《PPP模式在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中国政府积极推广PPP模式。文章通过了解国内和云南省PPP模式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PPP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得出一些值得借鉴的PPP模式的推广想法,为PPP模式在云南省的成功应用提供可行建议。(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7年S1期)
王雨[2](2016)在《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的霍尔叁维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霍尔叁维系统工程理论,将PPP融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在内容上按照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的划分与霍尔叁维模式相结合,建立PPP融资模式的叁维结构,从而对降低PPP融资项目风险,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6年05期)
王艳伟,黄宜[3](2013)在《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PROT项目融资熵演进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正面临着在融资过程中而不得不中止的窘地.该文尝试从熵的角度研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首先,借助系统理论和熵理论,对项目融资熵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PROT项目融资熵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分析,建立了PROT项目融资熵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对项目融资熵的演进机理进行了详细剖析.(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沈俊鑫[4](2012)在《基于扩展Petri网的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特许经营期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特许经营期的确定一直是项目融资业界和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特许经营合约的一个核心条款和重要参数,同时是TOT项目招标和特许经营协议谈判的核心问题,特许经营期过长会使政府以及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失,过短则会导致私营投资者无法得到预期的投资回报,有可能导致私营投资者面临破产,从而导致项目失败。现有特许经营期的确定主要有NPV法、博弈论两种,这两种方法无法对特许经营期进行动态评估,也无法给出特许经营期的可行域,对风险分担以及特许经营期的调整也很难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导致特许经营期决策只能停留在对以往类似项目现金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特许经营期,缺乏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和调整机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传统Petri网进行扩展,构建基于模糊Petri网的专家系统模型、着色随机Petri网的TOT特许经营期决策模型和基于Petri网的项目NPV模型,得出在风险作用下的特许经营期的概率分布,为特许双方确定特许经营期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为研究对象,围绕TOT特许经营期决策问题,提出3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项目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别如何影响TOT特许经营期决策因素,项目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别对决策目标的影响度是多少,以及在此影响关系下NPV的概率分布以及特许经营期的概率分布。论文首先对特许经营期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包括特许经营期决策方法、决策模型、决策因素。在对着色随机Petri网和模糊Petri网相关应用回顾的基础上,对扩展Petri网在项目管理、决策、市场营销、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混杂系统等管理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回顾、总结。在风险分析与评估方面,首先对TOT项目的运作过程、决策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相关案例进行问题识别、分析,结合文献对风险的研究成果,以问题为导向,对TOT特许经营期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风险层次评价结构,总结出特许经营期核心问题与关键风险。接着论文在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TOT项目风险分析模型、基于模糊Petri网的专家系统模型,对TOT项目风险级别以及风险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模糊判断矩阵,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风险因素对特许经营期的影响度。构建基于着色随机Petri网的TOT特许经营期决策模型和基于Petri网的项目NPV模型,分析基于风险的TOT项目现金流NCF以及净现值NPV的概率分布,从而得出特许经营期的可能取值与概率分布。该模型通过叁个子模型的求解来实现,分别是:基于着色Petri网的TOT特许经营期风险评估模型、基于随机Petri网的现金流分析模型以及基于Petri网的项目NPV模型。第一个模型通过建立风险因素对决策因素影响过程模型,求解风险因素对特许经营期决策因素的影响率,以及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第二个模型通过建立项目收入CI与项目支出CO相互影响过程,求解项目现金流的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方程,从而确定项目收入CI与项目支出CO相互影响率。第叁个模型通过建立项目NPV动态模型,反映了项目收入与项目支出在项目动态过程的相互影响情况,以及风险因素对项目收入与项目支出的影响情况。最后通过云南个旧-大屯公路隧道项目,在给出待定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方法,得出了项目NPV概率分布以及特许经营期的概率分布,对模型进行应用、验证,为决策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6)
马丽[5](2011)在《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现有公共基础设施运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兴建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吸引社会投资者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来,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实现政府、私营资本、项目使用方等的多赢。特许经营项目融资是适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自然资源开发等大中型项目的越来越流行的重要筹资手段,TOT项目融资方式则是特许经营项目融资的典型模式。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TOT融资模式,因其不涉及项目的建设过程,越来越得到了政府和社会投资者的青睐。但目前对于TOT融资的研究理论体系仍不够完善,仅仅出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因而急需有新的理论为双方提供借鉴。适合采取TOT项目融资方式的项目主要是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集成管理是TOT项目融资需求和发展的产物,是TOT项目融资管理的一种新的理论,并可以将TOT项目融资管理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传统TOT项目融资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只是针对TOT项目融资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解决某个方面的问题,这可能使得项目融资的其他方面受到不利影响。因此,近年来,人们对于TOT项目融资管理的研究,更加强调从集成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核心在于从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出发,建立一体化的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系统,保证TOT项目融资中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使得TOT项目融资发挥最大效益。文章从“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融资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公共物品理论、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理论、项目区分理论、项目融资理论以及集成管理理论,以及案例研究方法,密切结合TOT项目融资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展开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详细分析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的含义,分析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转化,明确了只有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才适用于采用TOT项目融资模式;对于TOT项目融资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说明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分析了TOT模式在我国运用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对于集成管理研究进行了分析,说明集成管理适用于TOT项目融资的研究,为此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本文从分析经营性公共集成设施TOT项目融资的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并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提出TOT项目融资结构——逻辑维,运行机制——知识维以及功能——时间维的叁维结构空间体系的命题,提出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结构集成、运行机制集成和功能集成以及叁者相互集成的新的系统观,建立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模型。3、明确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的含义,明确了结构集成、运行机制集成和功能集成的含义,并对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展开深入分析,初步探讨了结构集成、运行机制集成和功能集成。4、提出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的概念模型,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方法应用于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之中。5、将所建概念模型,应用于云南省高海高速公路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1-12-01)
李力[6](2011)在《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BOT-TOT-PPP项目集成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险评估在BOT-TOT-PPP项目中至关重要,在23个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案例调研的基础上对其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建立这类项目的集成风险层次模型,并结合使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项目管理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马丽,王松江,韩德宝[7](2010)在《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系统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以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历史和现有的数据为基础,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系统,研究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中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之间达到最佳匹配,以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TOT项目融资模式的推广做出有益的探讨。基于以上目的,应用霍尔的"叁维结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建立该系统的系统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马丽,王松江,韩德宝[8](2009)在《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系统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以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历史和现有的数据为基础,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系统,研究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中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之间达到最佳匹配,以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TOT项目融资模式的推广做出有益的探讨。基于以上目的,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系统定义、特性,确定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应用霍尔的"叁维结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建立该系统的系统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09年12期)
朱立韬[9](2006)在《PPP模式在云南省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已经为全世界各国所公认。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多是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的公益性项目,因而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单靠国家财政已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资需求,同时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高投入、低效率和资源的高消耗,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现有的投融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率是当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PPP模式就是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同时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其特点是更多地借助私营部门的力量,更少地依赖政府部门去满足公众的需要。PPP模式是国际上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新模式,通过公私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开始投资、建设、管理甚至拥有公共基础设施。从PPP模式的组织形式和机构特征看,它更多地适用于政策性较强的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PPP模式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理论,并重点讨论了PPP模式的项目融资。同时结合案例研究分析PPP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的运作方式、项目利害关系者及其职责、运作流程等。文章在对云南省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和投融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的发展,探讨云南省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云南省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应用PPP模式建议和对策。(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6-09-13)
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借鉴霍尔叁维系统工程理论,将PPP融资项目的风险管理在内容上按照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的划分与霍尔叁维模式相结合,建立PPP融资模式的叁维结构,从而对降低PPP融资项目风险,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1].翟翅飞,刘艳慧,窦法楷.PPP模式在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为例[J].施工技术.2017
[2].王雨.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PPP融资项目风险管理的霍尔叁维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6
[3].王艳伟,黄宜.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PROT项目融资熵演进模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沈俊鑫.基于扩展Petri网的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特许经营期决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5].马丽.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集成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6].李力.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BOT-TOT-PPP项目集成风险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
[7].马丽,王松江,韩德宝.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系统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
[8].马丽,王松江,韩德宝.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TOT项目融资系统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
[9].朱立韬.PPP模式在云南省准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