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乡村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铁凝,乡村小说,人性
乡村题材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林祎娜[1](2019)在《铁凝乡村题材小说的人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铁凝创作中,乡村题材小说占有重要的比例。早期成名作《哦,香雪》和《孕妇和牛》表现了质朴纯真的美好人性;《麦秸垛》和《棉花垛》关注女性的悲剧命运,对残暴冷漠的男权世界提出拷问,《青草垛》批判丑恶异化的人性;长篇小说《笨花》则审视善恶交织的复杂人性,在善恶对照中呼唤至善至美的人性。(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罗大艳[2](2019)在《从城市记忆到乡村笔触——王安忆小说创作题材的开拓》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综观之下始终是有两个主要审美空间,一个是都市,一个是乡村。她的城市小说创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乡村的书写也别有风致,她始终不懈致力于题材的开掘。但由于人生经历的原因使得她对乡村的书写虽上升为一种审美形式,却始终存有一种距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3期)
赵华[3](2018)在《漫谈新时代乡村题材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整体思考:旧乡村与新乡村的"对决"观察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史,农村题材的作品可以说一直处于核心位置。以鲁迅为例,他将小说的笔触伸向乡村书写知识分子命运。人与土地的关系,伴随不同时代的发展,展示出不同的特性。也可以说,20世纪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就是农民与土地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从《阿Q正传》(本文来源于《青岛文学》期刊2018年09期)
魏佩琳,周新民[4](2018)在《论晓苏乡村题材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作家晓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量最为庞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城生活的系列小说,主要反映大学内部教授学者们在物质化时代下的堕落与迷失;一类是乡村题材,被称之为"油菜坡系列",书写现代化转型下乡村人民的生活情感变化。从整体来看,晓苏的乡村题材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最具有生命力,成就也比他其它类型的小说要高。这一题材的小说,具有浓厚的伦理色(本文来源于《长江文艺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何雯[5](2018)在《“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的审美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期间,政治运动频繁,也影响了这时期文学创作的审美风格,乡村题材小说也不例外。但由于作家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编辑群体对刊物理念的执着坚守等因素,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也还展现了自己的审美特色:在语言应用上,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日常化,让农民说自己的话,让文本更具真实感;在人物塑造上,刻画了多种“十七年”时期特有的农民形象,丰富了现当代文学的农民形象图谱;在美学风格上,一改旧日的沉重阴郁,呈现出轻松欢快的乐观主义基调,等等。“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生长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蕴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法和文献研究法,从作品出发,借鉴前人的理论,对以《人民文学》(1949—1966)所刊登的“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的审美性,论文主要从风景与风俗、语言、人物塑造和成因背景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地方色彩的消隐,这集中表现在社会生活化的自然风景描写和风俗的批判、改造和新建上。其次是语言呈现出日常化与通俗化的整体趋势,使得文本能够离农村生活更近,离农民心理更近,也有效地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作品的距离。再次是该时期的作家们通过赋予农民形象以新内涵和描写农民精神的觉醒,来实现小说中农民形象的“理想化”塑造。最后是从时代成因以及刊物理念和编读往来两方面来分析《人民文学》乡村题材小说审美性的外部和内部的成因背景。(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7)
陈娇华[6](2018)在《论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幻魅人物形象——以《空山》《古炉》《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考察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涌现许多幻魅人物形象,他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经历了一个由淡隐到消退、再到涌现的过程。与以往仅是作为批判否定对象或者穿插性点缀不同,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幻魅人物已成为重要的贯穿性形象;他们身上的魅性人格体现了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照,深得其肯定与认同;对他们的刻画侧重于从精神信仰层面而非世俗生活层面,传达了作家重述历史的创作意图,但也呈现出精神化和符号化倾向。这类形象的涌现既是宗教文化思潮复兴的结果,更有当下社会文化心理在文学中的投射,表征了一个时代文化精神的演变及作家对于急剧现代化现实的态度与思考。(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闫作雷[7](2016)在《乡村书写的政治学与小生产者逻辑——论莫言乡村题材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言的乡村题材小说,不仅呈现了莫言乡村书写方式的变化,而且也透漏了他的文学观念、面对故乡的态度甚至政治倾向。莫言乡村小说中的"风景"经历了从清丽明媚到污秽蛮荒的转变,重新"发现"故乡的莫言,一方面试图"超越故乡",一方面拒绝启蒙。在乡村传统与现代、礼与法的冲突面前,莫言暗示了启蒙的失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莫言的乡村题材小说远离了政治,相反,这些小说明确的政治评判体现了莫言乡村书写的文化政治。在对英雄主义和消费主义保持警惕的同时,莫言在小生产者身上看到了一种安稳的乃至超克二者的能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6年10期)
张雨晴[8](2016)在《乡村苦难的真实书写与现实关怀——乡村题材小说纵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得不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下中国,城市始终处于跃进式的发展状态中。而乡村,在二元化的城乡体制下依旧是一种边缘化的存在。在近年来的小说创作中,不少作家关注到了中国乡村与乡村中的人,将其作为表现与描摹的对象。纵观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中国乡村的苦难从未消减。大量生活在乡村或走进城市的乡村人,也是以一种城市人难以想象的姿态进入当代作家的创作视野的。这些作品局部(本文来源于《雨花》期刊2016年10期)
谢姗姗[9](2016)在《“田园”与“战场”的内在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十七年乡村叙事中,歌颂新时代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和正面表现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中两条道路斗争成为创作的主旋律。作家眼中的乡村呈现的既是和谐温馨、欣欣向荣的“田园”,又是两条道路斗争的“战场”。它们通常不是独立呈现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扭结”的姿态。这种扭结指向的是作家创作心理的内在冲突。而十七年的特殊环境造就了作家具有时代色彩的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正是这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的博弈,衍生了作家创作心理的内在冲突,进而呈现出了十七年乡村叙事的这种特殊现象。本论文以作家创作心理为基点,旨在通过时代追踪及整体性的价值判断,来分析十七年乡村叙事中“田园”与“战场”扭结的现象。其中,绪论部分首先概述田园与战场的形成及其内在冲突,政治人格与文学人格的形成溯因及总体倾向,然后阐释“田园”与“战场”的冲突和政治人格与文学人格冲突的内在联系,最后对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矛盾冲突和作家创作心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述评,同时说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十七年作家政治人格的时代色彩及其作品中的“田园”与“战场”的扭结现象,并概括出具有特定时代色彩的两种创作心理,即时代巨流裹挟下的趋时心理和“欲拒还迎”、“欲迎还拒”的复杂矛盾心理。在因袭的传统士人精神和主导意识形态规约的双重作用下,十七年作家形成了一种较为统一的政治人格,总体上是热情投入、拥抱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的。但因其对政治生活的理解和进入方式不同,表现出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紧跟或疏离的心态分流。如王汶石、浩然、李准、周立波、柳青、赵树理等作家,对于新农村生活的认知和书写,对“写田园”和“写战场”的时代主题选择,都往往会有不同的取向和表现方式。第二章论述十七年作家的文学人格的坚守与审美理想的追寻,主要分析一代作家审美追求的“田园化”和“战场化”倾向,以及自觉调整的“两极化”转向。“写田园”和“写战场”的时代主题已内化为作家自觉的审美追求。从孙犁的“乡村理想”、赵树理的“问题意识”、浩然等的“阶级斗争叙事”等创作取向中,不难看出当时作家审美追求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对乡村理想生活的热爱关注,一种是对阶级斗争书写的执着追求。同时,基于主导意识形态的规约、评论家的导向性评价以及作家的自我创作期待等多方面因素,许多作家也在主动调整其创作取向,如陈登科、骆宾基、沙汀等就由于“赎罪”心态的牵引而影响着自己的创作追求。浩然、李准等作家则出于一种渴望艺术上的突破以及顺应时代思潮的心理,其创作呈现出“战场”向“田园”倾斜、“战场”向“田园”转向和“田园”向“战场”跨越叁种形态。第叁章通过分析主导意识形态和民间审美期待的相互借重、碰撞与消解,来揭示当时作家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的纠缠与突围,并概述作家在其“田园”、“战场”意境书写过程中的人格升华。在那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作家对理想的乡村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期待往往难有生存空间,主导意识形态也往往要把民间审美期待强制纳入关于合作化运动和阶级斗争的题旨中。另一方面,抽象的政治主题和现实政策等,也只有与地方风俗、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等民间情状的书写相结合,才能顺利进入文学爱好者的审美接受视域。某些作家在“阶级斗争”的题旨框架中填充风景、风俗、风情的书写方式,也会对主导意识形态规范形成一定程度的弱化和消解。从整体上说,当时作家在追随时代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因其差异性的政治人格和文学人格的博弈,因而对于“田园”与“战场”的书写也呈现出各有侧重或不同的扭结姿态。结语部分在进一步归纳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创作心理以及“田园”与“战场”的内在冲突的基础上,也概括指出其不同创作心理影响下的创作得失。(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贺思[10](2016)在《中国当代乡村变革中的父子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题材小说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透过它可以感受到中国农村变迁的历史轨迹。在中国农村的变迁过程中有两次改革是其发展的转折点,分别是十七年时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新时期之初的新经济政策。两个时期的作家近距离地接触改革,对改革所引起的社会人心的变动深有感悟,共同谱写了一首农民命运的交响曲。“父子冲突”是他们表现改革之复杂的常用模式,通过父子两代人对于改革的不同反应,不难发现改革中存在的进步与保守,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冲突。伴随着农村变革的脚步,父子冲突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论文从叁个方面将两个时期的父子冲突加以比较,透过父子冲突的表象分析农村变革给农民心理带来的颤动,同时以此来反思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之路。论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上来比较十七年与新时期之初的父子冲突。农村经济变革经历了从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家庭承包责任制等经济放活的变化,但是父辈农民在变革中往往持消极应对的态度,他们不愿意与既定的生活方式决裂,而子辈农民多表现为积极拥护新政策,为了创造新生活而奋斗。虽然父子对待经营方式变革的态度不同,但他们都是为了实现致富理想而各自坚持。第二章从由乡村震荡引起的价值观念上比较父子冲突的变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整体上的价值观念也与时俱进。但是父辈农民承袭了传统固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与社会变革格格不入,而子辈农民每每较为活跃地顺应变革,在变革中形成了新的理想追求。十七年时期的子辈农民将集体主义理想作为自己的信仰,新时期的子辈农民则以商品经济意识指引自己的发家创业之路。第叁章从婚姻爱情生活上来比较。封建婚姻严重阻碍了年轻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因此,反封建一直是当代婚恋题材小说的主题,但是在这两个时期,子辈反抗封建包办的父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十七年时期乡村变革中的子辈以《婚姻法》为后盾获得了胜利,而新时期的子辈农民则在个性意识的觉醒下突破父权的禁锢,追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总之,父子冲突是梳理建国以来乡村变革小说的突破口,透过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可以映射出变革所引起的社会现实的变动。在父与子的激烈冲突中,农民在现代化过程的心路历程也展露无遗。乡村题材小说也在书写父子冲突关系中一步步走向反映社会生活的新的深度和广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乡村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综观之下始终是有两个主要审美空间,一个是都市,一个是乡村。她的城市小说创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乡村的书写也别有风致,她始终不懈致力于题材的开掘。但由于人生经历的原因使得她对乡村的书写虽上升为一种审美形式,却始终存有一种距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村题材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林祎娜.铁凝乡村题材小说的人性书写[J].大众文艺.2019
[2].罗大艳.从城市记忆到乡村笔触——王安忆小说创作题材的开拓[J].青年文学家.2019
[3].赵华.漫谈新时代乡村题材小说[J].青岛文学.2018
[4].魏佩琳,周新民.论晓苏乡村题材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J].长江文艺评论.2018
[5].何雯.“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的审美性探究[D].暨南大学.2018
[6].陈娇华.论近年来乡村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幻魅人物形象——以《空山》《古炉》《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考察中心[J].兰州学刊.2018
[7].闫作雷.乡村书写的政治学与小生产者逻辑——论莫言乡村题材小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
[8].张雨晴.乡村苦难的真实书写与现实关怀——乡村题材小说纵论[J].雨花.2016
[9].谢姗姗.“田园”与“战场”的内在冲突[D].湖南师范大学.2016
[10].贺思.中国当代乡村变革中的父子冲突[D].湖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