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螺旋形吸水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形吸水室,多级离心泵,汽蚀,水力优化
半螺旋形吸水室论文文献综述
秦武,陈芳芳,罗瑞祥,李志鹏[1](2017)在《对称半螺旋形吸水室对多级离心泵汽蚀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环形吸水室的节段式多级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采用对称分布的半螺旋结构对环形吸水室进行水力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多级离心泵进行数值计算和流场分析,最后进行汽蚀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环形吸水室的流场结构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增大了首级叶轮叶片入口边的压强,提高了泵的抗汽蚀性能。经汽蚀试验验证,泵的汽蚀性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7年12期)
蒋敦军,刘玉莹[2](2014)在《半螺旋形吸水室对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型号双吸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半螺旋形吸水室几何参数对离心泵内部不稳定流场压力脉动的影响。在保证吸水室基本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吸水室断面形状与隔舌位置而设计了2种计算方案。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采用贴体坐标、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和SIMPLEC算法,分别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双吸离心泵进行全流道非稳态数值计算,得到各设计方案下离心泵监测点的压力脉动特性,并对其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方案Ⅱ随着吸水室断面形状的改变,以及隔舌位置由与水平线成90°变为45°,吸水室内监测点的压力变化时域曲线趋于均匀、平缓;在压水室中,由于隔舌处监测点主要受隔舌与叶轮的动静干涉的影响,两种方案的压力脉动情况几乎一致,而其他监测点的压力变化均匀性方案Ⅱ明显优于方案Ⅰ,从而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双吸离心泵吸水室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4年03期)
朱荣生,欧鸣雄,付强,管荣国,李继忠[3](2008)在《低比转速半螺旋吸水室双吸泵流场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FD软件Fluent中采用考虑了旋转与曲率影响的RNG湍流模型,对具有半螺旋形吸水室的单级双吸离心泵进行了全流道(包括吸水室流道在内)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叶轮流道内流速沿叶轮进口到出口逐渐增大;在叶轮流道前半部,靠近压力面处的流速明显大于吸力面,叶轮流道内压力分布基本和设计相符.通过对半螺旋形吸水室流道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设计流量点,半螺旋流道出口隔舌及密封体处出现漩涡,并随着流量的增大漩涡逐渐明显,对叶轮进口产生影响.该结果对双吸泵及其进水流道进一步的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期刊2008年04期)
刘厚林,王凯,谈明高,刘琨[4](2008)在《半螺旋形吸水室水力设计CAD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归纳总结了目前现有的半螺旋形吸水室的水力设计方法,给出了各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模型.在AutoCAD 2002平台下,采用Visual C++6.0作为编程语言,在ObjectARX 2000环境下开发成功了用于单吸泵和双吸泵半螺旋形吸水室水力设计的参数化CAD软件.运行实例表明,软件界面友好,使用简单,功能强大,设计结果可靠,实现了参数化绘图,提高了设计半螺旋形吸水室的工作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并为后续开发半螺旋形吸水室的叁维参数化造型软件提供了数据接口.(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期刊2008年02期)
翟鲁涛[5](2004)在《半螺旋形吸水室设计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单级双吸离心泵的设计中,半螺旋形吸水室应用极为广泛。本文通过对单级双吸离心泵吸水室内的液体流动分析,考虑到压出室外壁对流动的影响,将吸水室流道分为旋涡区和有效过水流道两部分,并分别对旋涡区的确定方法以及有效过水流道断面面积取值方法加以总结,完善了单级双吸离心泵半螺旋形吸水室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水泵技术》期刊2004年01期)
庞杰文[6](2000)在《半螺旋形吸水室水力设计软件数学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半螺旋形吸水室水力设计软件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本文来源于《水泵技术》期刊2000年03期)
半螺旋形吸水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某型号双吸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半螺旋形吸水室几何参数对离心泵内部不稳定流场压力脉动的影响。在保证吸水室基本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吸水室断面形状与隔舌位置而设计了2种计算方案。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采用贴体坐标、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和SIMPLEC算法,分别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双吸离心泵进行全流道非稳态数值计算,得到各设计方案下离心泵监测点的压力脉动特性,并对其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方案Ⅱ随着吸水室断面形状的改变,以及隔舌位置由与水平线成90°变为45°,吸水室内监测点的压力变化时域曲线趋于均匀、平缓;在压水室中,由于隔舌处监测点主要受隔舌与叶轮的动静干涉的影响,两种方案的压力脉动情况几乎一致,而其他监测点的压力变化均匀性方案Ⅱ明显优于方案Ⅰ,从而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双吸离心泵吸水室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螺旋形吸水室论文参考文献
[1].秦武,陈芳芳,罗瑞祥,李志鹏.对称半螺旋形吸水室对多级离心泵汽蚀性能的影响研究[J].流体机械.2017
[2].蒋敦军,刘玉莹.半螺旋形吸水室对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
[3].朱荣生,欧鸣雄,付强,管荣国,李继忠.低比转速半螺旋吸水室双吸泵流场的数值分析[J].排灌机械.2008
[4].刘厚林,王凯,谈明高,刘琨.半螺旋形吸水室水力设计CAD软件开发[J].排灌机械.2008
[5].翟鲁涛.半螺旋形吸水室设计方法探讨[J].水泵技术.2004
[6].庞杰文.半螺旋形吸水室水力设计软件数学模型的建立[J].水泵技术.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