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傩愿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桑植,还傩愿,传承
傩愿戏论文文献综述
陈立琼[1](2019)在《关于桑植傩愿戏的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傩文化备受关注,桑植还傩愿也成为众多人的研究对象。桑植还傩愿属民间信仰仪式,通过梳理还傩愿分类及民间艺人现状,分析桑植还傩愿的传承路径。(本文来源于《文化产业》期刊2019年22期)
李泽菊,戴楚洲,覃大军[2](2012)在《傩愿戏,来自远古的酬神戏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土家族地区,你可以看见一种头戴面具,手执法器,边歌边舞,意味着酬神驱鬼的戏剧,那便是土家人表演的傩愿戏。傩愿戏,又称为傩堂戏或傩戏,在土家地区早已流行。据清《乾隆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有女装(本文来源于《张家界日报》期刊2012-09-16)
焦娜[3](2012)在《土家族傩愿戏的舞蹈形态及表现特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傩舞的音乐形态、舞蹈动作、常见的脚下舞步以及舞蹈的动态特点等方面综合分析,并对傩舞所表达的民族情感、精神内涵等进行了探析。(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2年07期)
吴振琦,崔彬,邱绮[4](2011)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傩愿戏的田野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傩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事项,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恩施自治州鹤峰县的傩愿戏作为傩文化的孔遗,以其活化石的史学和艺术价值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鹤峰傩愿戏衍生于傩,经历了由驱鬼向酬神到娱人的演变,表演独特,唱腔优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生存价值。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鹤峰傩愿戏的发展历程、独特表演形式、主要价值、传承和保护状态进行描述。(本文来源于《民间文化论坛》期刊2011年03期)
焦舰[5](2010)在《探析恩施地区土家傩愿戏的艺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傩愿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祀为目的,以傩坛为载体,以还愿为依托,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本文以傩愿戏发展溯源为线索,分析各阶段傩愿戏的艺术特点,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挖掘丰富的内涵,提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32期)
周琼[6](2010)在《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形神表现——以中国画的点、线、面形式进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它与中国画有着共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二者在审美上有共同特征。本文用中国画的点、线、面语言来研究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通过研究发现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造型夸张,在点、线、面的勾画点染中表现了其独特的神韵。(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20期)
刘红[7](2010)在《解读鄂西土家傩愿戏的艺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傩愿戏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剧种,它以酬神祭祀为目的,以傩坛为载体,以还愿为依托,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鄂西土家传统文化就是以图腾崇拜、鬼魂崇拜、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由巫师"梯玛"主持,走乡串寨,进行祭祀活动,"梯玛"在这过程中传播了土家古文化,这些民间宗教祭祀活动使土家族不少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因此,傩愿戏自觉和不自觉地为传承和保护土家族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0年15期)
周琼[8](2010)在《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气韵表现——以中国画的语言进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它与中国画有着共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二者在审美上有共同特征。本文从声腔、唱词、肢体语言等方面运用中国画的语言来研究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通过研究发现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用中国画的点、线、面、"留白"的手法表现了其独特的气韵。(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13期)
周琼[9](2010)在《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虚实表现——从中国画的角度进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虚实主要表现在"散点透视"与"留白"构图方法的运用,这两种方法是中国画特有的时空布局方式。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通过表演以时间或空间的转换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视点,在这里多个视点的时空具有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特征;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运用中国画"留白"的语言,在演唱中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心理时空。无论是"散点透视"还是"留白"的虚拟空间,在作品中都是虚实相生。(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0年09期)
蒙国荣[10](2009)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愿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肥套——还愿仪式"肥套",毛南语,汉译为"还愿仪式",亦称"傩戏"(以下称"还愿")。"还愿"源于中原傩,是毛南人一生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普遍的敬神祭祀活动,是由原始宗教仪式发展而成的一种古礼。(本文来源于《中华艺术论丛》期刊2009年00期)
傩愿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土家族地区,你可以看见一种头戴面具,手执法器,边歌边舞,意味着酬神驱鬼的戏剧,那便是土家人表演的傩愿戏。傩愿戏,又称为傩堂戏或傩戏,在土家地区早已流行。据清《乾隆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有女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傩愿戏论文参考文献
[1].陈立琼.关于桑植傩愿戏的传承研究[J].文化产业.2019
[2].李泽菊,戴楚洲,覃大军.傩愿戏,来自远古的酬神戏剧[N].张家界日报.2012
[3].焦娜.土家族傩愿戏的舞蹈形态及表现特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J].当代经济.2012
[4].吴振琦,崔彬,邱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傩愿戏的田野调查[J].民间文化论坛.2011
[5].焦舰.探析恩施地区土家傩愿戏的艺术价值[J].科技信息.2010
[6].周琼.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形神表现——以中国画的点、线、面形式进行研究[J].大众文艺.2010
[7].刘红.解读鄂西土家傩愿戏的艺术价值[J].电影评介.2010
[8].周琼.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气韵表现——以中国画的语言进行研究[J].大众文艺.2010
[9].周琼.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虚实表现——从中国画的角度进行探讨[J].电影评介.2010
[10].蒙国荣.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愿戏)[J].中华艺术论丛.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