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遗产论文-刘源源

传统文化遗产论文-刘源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文化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刘源源[1](2019)在《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有关传统音乐的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千百年实践积累形成的一种表达情感、记录历史的方式,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无数代劳动人民努力的智慧结晶。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央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发展总基调,为传统音乐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虽然大背景大形势有利于发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弘扬。但是,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传统音乐仍然存在,许多传统音乐已经淡出大众的视线,即将失传。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保护工作,让传统音乐在继承与发展的同时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2期)

杨伦,马楠,王国萍,闵庆文[2](2019)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知识:内涵与基本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当前国际上有关传统知识研究为基础,提出适用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知识概念,并系统梳理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的基本类型,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知识、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管理)的传统知识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传统知识3类。在此基础上,按照传统知识所对应的物种资源、自然生境、农户社区和村落区域4类"载体"可进行细分,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的发掘、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3](2019)在《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观点集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以来,经过10多年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5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为常规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1个国家的57个项目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是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成功实践者、主要贡献者,目前不仅以15个项目位列各国之首,而且还率先开展了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颁布了管理办法,开展了全国性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建(本文来源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杨炼[4](2019)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遵循国家干预的文化保护传统,强化政府对文化遗产的干预和扶持,建立了完备的文化遗产法律体系,通过制度激励,吸引了基金会和协会等主体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不断扩大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在实践中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互促。(本文来源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郭婷婷,付尧[5](2019)在《混合现实技术下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发展趋势上有着不同的情境,尤其是创新发展模式尤为重要。混合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实用技术与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各方面的契合,在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有助于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传播,同时促进商业化平台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6](2019)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宁波城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技艺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近年来,市文化主管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秉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理念,以国家级项目保护为重点,以濒危项目抢救为优先,以传承人保护为核心,以整体性生态化保护为方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传承、传播工作取得了创造性进展。目前,宁波市拥有浙(本文来源于《宁波通讯》期刊2019年21期)

王浩,解薇[7](2019)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常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根与魂,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常州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进行了分类,大致分为遗址类农耕文化遗产、工程类农耕文化遗产、工具类农耕文化遗产、民俗类农耕文化遗产、技术类农耕文化遗产。对常州农耕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旅游价值进行的深入分析,出现常州农耕文化遗产具有独一无二、稀缺无比、形式多样、价值重大等特点。通过调研找出常州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模式:农耕文化博物馆模式、创意农耕文化体验园、生态农耕文化观光园、农耕文化主题公园模式等。最后提出常州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蔺泽丰[8](2019)在《河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在现代文化概念日渐衰落,对河北传统村落的保护方面有所欠缺。河北传统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河北传统村落带来了色彩与文化。所以我们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对河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策略研究,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河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促进河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孙鹏飞[9](2019)在《探究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历史使命,将其融入音乐教育中,不仅能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而且能打造本土特色学科。鉴于此,本文以马山民歌为例,重点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应如何传承与发扬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11期)

李冬颖[10](2019)在《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将遗产廊道概念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相融合,充分利用滇藏茶马古道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多样性,整合沿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构建从体育角度出发的滇藏茶马古道的遗产廊道的保护体系。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理论支撑,从遗产廊道建设的视角,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以滇藏茶马古道为研究线路,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开发与构建,探寻线性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主要解决了滇藏茶马古道沿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整理;从遗产空间特征寻找出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遗产点的划分;寻找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滇藏茶马古道资源共用,开发多种合作模式的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发、田野调查法研究结果:(1)茶马古道在现代的发展相对滞后,由于茶马古道路途偏远艰险的自身特点,导致了茶马古道的沉寂。我们通过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从经济层面上带动茶马古道周边的发展,滇藏茶马古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给体育产业中的极限旅游,体育旅游资源反过来促进了滇藏茶马古道偏远地区的开发;另外一方面利用滇藏茶马古道的廊道建设促进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整体的角度研究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2)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遗产廊道理论的指导,整个构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首先需要我们确定滇藏茶马古道保护范围,确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主题,以"线路"为纽带串连起沿线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域范围,对每个遗产点的民族体育文化相关历史脉络进行挖掘与分析,把握其内涵。第二,判别与整理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力争全面、准确地判别与整理遗产保护对象,对滇藏茶马古道沿线的民族体育文化的相应的文献记录,以及沿线的自然体育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的分析与整理。对古道自身自然资源、古道沿线各族传统体育文化交融现象的调查等,同时也对古道周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现状以及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第叁个方面,对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认识与价值评价。以历史、当下与未来叁个视角出发,肯定过往古道沿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历史存在价值,面对当下古道周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存在的困难,以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搭建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保护与持续发展利用的空间。第四,架构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廊道是一个整体,不同类型的遗产要素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研究结论: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打破了以往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独立的研究模式。以遗产廊道的理论为基础,对沿线的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了调研,打破了以往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独立的研究模式,重新审视了各类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发展。整合沿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寻找出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路径。(1)系统的分析了滇藏茶马古道沿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结合"遗产廊道"的保护理念,提出了建立滇藏茶马古道沿线节庆体育活动资源体验区、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中的传统体育专题展示区的构建、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保护专线的构建、建立滇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公园体验区的设想,为保护云南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提出了新的保护策略。(2)滇藏茶马古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被大众遗忘、古道支离破碎的各类困难,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对象的专题调查、搭建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型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发展的模式促进大众对古道的重新认识,加强大家对茶马古道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推进节庆体育文化参与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廊道构建,与茶马古道沿线博物馆合作发展,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遗产廊道的宣传等策略。(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传统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当前国际上有关传统知识研究为基础,提出适用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知识概念,并系统梳理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的基本类型,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知识、农业文化遗产利用(管理)的传统知识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传统知识3类。在此基础上,按照传统知识所对应的物种资源、自然生境、农户社区和村落区域4类"载体"可进行细分,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知识的发掘、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源源.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有关传统音乐的保护[J].艺术评鉴.2019

[2].杨伦,马楠,王国萍,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知识:内涵与基本类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

[3]..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第六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观点集萃[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

[4].杨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道[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5].郭婷婷,付尧.混合现实技术下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6]..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J].宁波通讯.2019

[7].王浩,解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常州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8].蔺泽丰.河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9].孙鹏飞.探究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家.2019

[10].李冬颖.滇藏茶马古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标签:;  ;  ;  

传统文化遗产论文-刘源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