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戴情感论文-谢小丹

感戴情感论文-谢小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感戴情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感戴,网络利他行为

感戴情感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丹[1](2018)在《大学生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自尊和感戴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大学生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感戴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感戴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2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网络支持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网络指导维度与感戴总分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2)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感戴、网络利他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3)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不仅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还能通过自尊与感戴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利他行为。因此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情感温暖型教养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营造和谐健康网络环境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6)

安林晓[2](2009)在《当代大学生感戴问题初探—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感戴,是个体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套完整的行为反应体系,它不仅是一种认识、一种情怀、一种意志,更是一种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感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适应了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实施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界定了感戴的定义和对象,并阐述了培养大学生感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意义。第二章论述了感戴研究的基础理论。感戴研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的传统思想、宗教教义,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学和伦理道德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与感戴研究有关;与感戴研究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包括拓宽建构理论、道德情感理论、认知情绪理论和情感体验理论。第叁章对当前大学生的感戴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调查,其中采取了整群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对中部和东部两个城市的两所不同层次的大中专院校发放601份问卷,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较为客观地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根据对当前部分大学生感戴意识缺失与感戴行为弱化的成因进行研究。基于当前大学生感戴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运用感戴相关理论,着重阐述了大学生感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培养目标及路径。为了使大学生学会识恩、记恩,培植其“知恩图报”的意识,弘扬其“施恩不求报”的精神,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大学生的感戴认知水平;二要增强其感戴情感体验;叁要磨炼其感戴意志;四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5-20)

倪凤琨[3](2007)在《大学生感戴情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几乎在所有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将“知恩图报”视作处世信条。然而,直到20世纪末, 心理学研究者才开始对“感戴(gratirude)”进行较多关注,目前国内对之研究尚不足,在实证研究方面尤其如此。本研究在回顾感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大学生感戴问卷和 SCL—90量表分别调查了大学生的感戴与心理健康水平,以探讨当前大学生感戴情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感戴情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感戴,是个体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套完整的行为反应体系,它不仅是一种认识、一种情怀、一种意志,更是一种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感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适应了建设精神文明的要求,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实施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界定了感戴的定义和对象,并阐述了培养大学生感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意义。第二章论述了感戴研究的基础理论。感戴研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的传统思想、宗教教义,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学和伦理道德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与感戴研究有关;与感戴研究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包括拓宽建构理论、道德情感理论、认知情绪理论和情感体验理论。第叁章对当前大学生的感戴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调查,其中采取了整群抽样的问卷调查方法,对中部和东部两个城市的两所不同层次的大中专院校发放601份问卷,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较为客观地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根据对当前部分大学生感戴意识缺失与感戴行为弱化的成因进行研究。基于当前大学生感戴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运用感戴相关理论,着重阐述了大学生感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培养目标及路径。为了使大学生学会识恩、记恩,培植其“知恩图报”的意识,弘扬其“施恩不求报”的精神,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大学生的感戴认知水平;二要增强其感戴情感体验;叁要磨炼其感戴意志;四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戴情感论文参考文献

[1].谢小丹.大学生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自尊和感戴的中介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8

[2].安林晓.当代大学生感戴问题初探—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D].复旦大学.2009

[3].倪凤琨.大学生感戴情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干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标签:;  ;  ;  ;  

感戴情感论文-谢小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