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果糖异构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6-磷酸果糖异构酶,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
磷酸果糖异构酶论文文献综述
马莉,陈丽梅,年洪娟[1](2009)在《来源于大肠杆菌的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的原核表达与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源性搜索显示大肠杆菌中存在核酮糖单磷酸途径关键酶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HPS)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PHI)基因的同源序列,但没有其相关活性和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扩增hps和phi的同源序列(分别简称为Ehps和Ephi),构建了大肠杆菌Ehps和Ephi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Ehps和pDEST17-Ephi,表达和纯化了重组蛋白EHPS和EPHI,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EHPS和EPHI具有活性。(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09年08期)
康瑞娟,施定基,丛威,马为民,蔡昭铃[2](2004)在《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和丙糖磷酸异构酶共表达对蓝藻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高等植物ALD和TPI基因的鱼腥藻 712 0为对象 ,研究了ALD和TPI两个酶表达量对细胞光合固碳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初始pH、NaHCO3浓度和CO2 浓度对转基因藻和野生藻生长、光合活性及无机碳亲和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藻在较高碳源浓度下 ,其生长速率和光合放氧活性比野生藻有显着的提高 ,并且可以比野生藻耐受更高的pH。在含有 2 %CO2 的空气中 ,转基因藻对外源无机碳的亲和力比野生藻提高了 4 0 6倍(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张芃芃,马为民,杨春松,唐功利,陈海宝[3](2001)在《丙糖磷酸异构酶基因(tpi)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ald)在鱼腥藻7120中的克隆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暧、气候异常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藻类是光合固定CO_2最主要生物,但光合固定CO_2的某些关键酶光合效率不高。因此采用代谢工程将光合效率较高的高等植物中与固定CO_2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酶转入蓝藻等光合细菌中,提高其固定CO_2的效率,使之能在较高浓度CO_2条件下通过强化的光合作用合成较多的生物物质;若引入其他利用这些生物物质的途径,还可产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原料PHAs;等等。(本文来源于《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11-01)
张芃芃,马为民,杨春松,唐功利,陈海宝[4](2001)在《丙糖磷酸异构酶基因(ALD)、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TPI)在鱼腥藻7120中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的全球气温变暧、气候异常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藻类是光合固定CO_2最主要生物,但光合固定CO_2的某些关键酶光合效率不高,因此采用代谢工程将光合效率较高的高等植物中与固定CO_2密切相关的几个关键酶转入蓝藻等光合细菌中,提高其固定CO_2的效率,使之能在较高浓度CO_2条(本文来源于《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11-01)
唐功利,杨春松,鲍建绍,王燕芳,陈海宝[5](2001)在《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共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力于建立一条控制或降低大气中CO2 浓度的途径 ,选择对蓝藻进行代谢工程以便改进其光合固定CO2的效率。作为研究的初始阶段 ,将编码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 1,6 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 1,6 二磷酸酶的 3个基因构建进一个由启动子trc控制的表达质粒 pTrcFAT ,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上述 3个基因的活性共表达。活性测定结果显示 :从 1L培养液获得的破菌上清液每分钟可以催化二羟丙酮磷酸 (DHAP)转化成 70 0 μmol果糖 6 磷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这 3个基因共表达的大肠杆菌 蓝藻穿梭表达质粒 ,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活性表达。当外源基因的操纵子与载体质粒以大于 1∶1的比例进行构建时 ,可显着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量及相应的酶活性(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肖树华,尤纪青,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6](1998)在《蒿甲醚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己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己糖激酶(H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和磷酸果糖激酶(PFK)的影响。方法:感染血吸虫小鼠1次igArt100或300mgkg-1,并分别于24h和48h剖杀取虫。按生成NADPH和耗用NADH的方法测定上述3种酶活力。结果:感染鼠ig.Art300mgkg-1后24h,♀、虫体HK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3.3%和13.7%,GPI活力则分别抑制14.7%和17.5%,48h后,♀、虫体的GPI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6.2%和32.9%。但Art剂量为100或300mgkg-1时,给药后24h和48h的♀虫PFK抑制率分别为64.9%和71%,均明显高于虫的16.3%和54.2%。结论:PFK可能是Art作用于血吸虫糖酶解途径的靶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1998年01期)
磷酸果糖异构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转高等植物ALD和TPI基因的鱼腥藻 712 0为对象 ,研究了ALD和TPI两个酶表达量对细胞光合固碳效率的影响。考察了初始pH、NaHCO3浓度和CO2 浓度对转基因藻和野生藻生长、光合活性及无机碳亲和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转基因藻在较高碳源浓度下 ,其生长速率和光合放氧活性比野生藻有显着的提高 ,并且可以比野生藻耐受更高的pH。在含有 2 %CO2 的空气中 ,转基因藻对外源无机碳的亲和力比野生藻提高了 4 0 6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果糖异构酶论文参考文献
[1].马莉,陈丽梅,年洪娟.来源于大肠杆菌的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的原核表达与活性测定[J].生物技术通报.2009
[2].康瑞娟,施定基,丛威,马为民,蔡昭铃.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和丙糖磷酸异构酶共表达对蓝藻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04
[3].张芃芃,马为民,杨春松,唐功利,陈海宝.丙糖磷酸异构酶基因(tpi)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ald)在鱼腥藻7120中的克隆和表达[C].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1
[4].张芃芃,马为民,杨春松,唐功利,陈海宝.丙糖磷酸异构酶基因(ALD)、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TPI)在鱼腥藻7120中的克隆[C].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1
[5].唐功利,杨春松,鲍建绍,王燕芳,陈海宝.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共表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1
[6].肖树华,尤纪青,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蒿甲醚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己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影响(英文)[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
标签: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 6-磷酸果糖异构酶;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