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芳
摘要:在全国语文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是一个难点。在本文中,笔者通过看标题、识内容;据注释、破难点;依作者、联背景;找意向、悟意境、析情感、察心胸;审题干、得启示等五个方面破译诗歌鉴赏难题,希望为学生解决诗歌鉴赏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
诗歌鉴赏题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高考中出现,到2002年由选择题演变为第Ⅱ卷主观题型,并作为语文高考试卷中能力层级为E级的试题,一直是整套试卷中的难点,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
在2013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古诗文鉴赏评价有两点具体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的考查涉及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从意境主旨和作品风格到意象诗眼和表现技巧,以及情感体味、比较异同等,考查了诗歌鉴赏的方方面面。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看,综合性越来越强,思辩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下是鉴赏诗歌的几点建议,希望帮助学生们在鉴赏诗歌时快速地捕捉答题的有效信息,准确地切入试题:
一、看标题、识内容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就是诗歌的眼睛。同样,它可以告诉读者诗歌所咏的对象或者暗示的主题,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鉴赏信息。因此,认真研究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对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首先,从诗歌的题目推断诗歌的主题。古诗的写作往往有传统的写法,同一类的诗歌有几类大体相同的主题。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直接推断出诗歌的主题。如“望月”可能是怀远思乡;“寄某人”可能是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登高”可能是思亲等。
其次,从诗歌的题目判断诗歌的类型,明确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诗歌的眼睛是题目,作者拟标题往往绞尽脑汁。因为题目里包含很多信息,只要仔细分析,就可以分清诗歌的类型、明白诗歌的表现手法。例如,以事物命题,可以初步判断为咏物诗,而咏物诗的基本表现手法为托物言志。
因此,借助诗歌的题目,我们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初步判断诗歌的类型、明确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更能够明确诗歌的意象、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甚至可以推断诗歌的主题思想。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分析推敲诗题对提高我们诗歌鉴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据注释、破难点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鲜为人知的作家的诗、词、曲被选作高考试题。因此,注释也相应地增多。面对命题者给出的“注释”,考生应如何利用它解答试题呢?
注释是鉴赏诗歌的一把金钥匙”。一首诗,如果给出了注释,就等于给出了重要提示。可能是背景的暗示,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也可能是解释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的障碍。但无论是哪一种,学生都应在读完整首诗后,结合诗歌仔细阅读注释。
对题目的注释,往往提供了解题的相关信息,可能是交代作者的思想性格,明确诗歌的意象内涵,或者是揭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暗示试题的答案内容。因此,关注诗歌的注释十分必要。
三、依作者、联背景
每一篇作品都深深地这烙下了时代的烙印,如果要透彻地赏析一篇作品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处世原则。诗人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时代影响等往往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如王维的诗中有画、苏轼的旷达开朗、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对于课文中涉及的文学大家,我们应该了解其经历、掌握其风格,这对于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很大帮助。
四、找意向、悟意境、析情感、察心胸
所谓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每一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不是单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读景物,要善于读出景中之情。而景与情之间其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移情入景、触景生情、借景物反衬感情等。?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切景语即情语”,分析诗中之情自然离不开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因而学生应该深刻揣摩意象,准确捕捉诗眼词眼,把握作者的人格,从而领悟古诗词“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的特点。
?例如,姜夔的《扬州慢》借红药年年无知自开的形象,反衬作者心中的悲凉:通过这一形象,读者不仅可以想象红药麻木无知,不解人意的可怜,还可以想象作者面对红药悯时伤乱的悽怆以及空城的萧条冷落,同时还可以领会到,作者的感慨,实际上是对侵略者的控诉,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批评,以及对收复河山的期待。因此,我们说在这一境界中,既有悱恻之情,也有冷峻之气,只能思而得之,不可一览无余。
??考生平时要增加积累并且要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分类整理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形象是基础,抒情是目的,概括是过程和载体,三者构成诗歌意境的基本特征。因此,抓住形象、体悟情感、品味语言,便能容易地解读诗歌意境和洞察作者的心胸。
五、审题干、得启示
诗歌鉴赏问题的设置是紧紧围绕考点展开的,一般而言,它往往包括诗歌鉴赏知识点考查的多个方面,如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等。这就需要我们从问题入手,准确把握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搜集相关信息,酝酿答题。
主观题虽然主观,但作为考察的内容它的答题方向还是很明确的,它要求回答的要点也是确定的,只是不同的学生呈现的方式不了。因此,命题者会通过限定词来引导学生向确定的答案聚焦,实际上就是将主观题客观化。即使是“你同意哪种观点?”的这类问题,也只是“立意自选”,一旦选好,其答案要点也是确定的。
此外,学生还要读尾联品主旨,从尾联中体悟作品渗透的主旨。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需要整体把握,吃透内容间的关系,理清思路,切不可孤立看待。
最后,学生要依据原作汇聚根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贬底诗人的思想境界,也不能任意增加或减少诗的意境内涵。回答问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具体恰当地引述景物,对情感的分析要准确到位。并且发挥分值的提示作用,由于语文的主观表达题制卷时按点赋分,“点”即要点。无论答卷,还是阅卷,“踩点”都很重要。要点的多少往往在分值上体现出来。当然,分值只是提示,语境才最终决定要点的数量。根据分值的提示,学生就可以有意识地分析语境,从语境中找出要点与分值之间的合理关系,从而把要点答全。
鉴赏诗歌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调动多种因素帮助我们解读诗歌。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和知识视野,在不同的诗歌情境中进行尝试,从而在备战高考的路上描绘最美丽的风景,收获更多的成功。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4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