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华千秋颂》壁画及其大厅的总体艺术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松[1](2017)在《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1979年中国壁画复兴以来,当代壁画艺术经历了城市建筑空间、艺术观念和科技的新变化,传统的壁画理论已经无法诠释壁画在发展演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功能转换、形态多元等新问题。当代壁画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静止的绘画形态,而拓展出多维、立体、动态的多元形态。壁画创作在媒介应用方面融入了新观念和新科技,创作出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壁画作品。新型材料、综合装置、影像艺术、计算机新媒体等新媒介的应用,超越了传统壁画的叙事模式,形成了多元的壁画形态。媒介作为壁画最根本、最主要的载体,是壁画理论研究和壁画实践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壁画媒介是壁画形态与叙事模式的传达媒介物。从壁画的演进轨迹来看,壁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壁画媒介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壁画创作者的观念、壁画的叙事模式、壁画的形态都发生了改变,从而推动了壁画的发展。因此,壁画媒介的演进与壁画的发展同步。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这一现象的研究,归纳出当代中国壁画的三种形态,即: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和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得出了“壁画传统的继承、艺术观念的冲击、科技手段的应用、建筑空间的制约是形成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形态多元’现象的根本原因”的结论。全文在论证过程中,“媒介如何介入壁画”是“线”,“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是“点”,通过对不同媒介、不同叙事模式、不同壁画形态的探讨,进一步论证了壁画形态多元化现象的成因,推论出中国当代壁画的未来走向,并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和分析。本文中的“当代壁画”界定为“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区别于“当代艺术”的概念特指。同时,本文从“媒介”这一理性、客观的脉络入手,提炼出关于媒介介入与壁画形态的本体问题,包括媒介的形式、媒介的介入方式、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叙事模式转换、媒介介入后的壁画形态转换等问题。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论文从壁画媒介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媒介的概念、价值及影响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客观因素,概述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的分类及特征。同时,以历时性的视野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去审视与梳理壁画的媒介与形态的嬗变历程,分别从新媒介的介入、媒介的拓展、媒介的创新三个角度,剖析了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例分析了传统壁画媒介介入与叙事模式转换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的成因;同时,又以多元媒介的实例论证了创新媒介介入后,促使当代壁画形态异化的成因。本文通过对壁画媒介多元介入壁画并形成多元的壁画形态这一现象的剖析,同时也是对这一时期壁画创作演进过程的梳理。最终,总结了壁画媒介多元介入与壁画形态的理论,剖析了壁画的现实形态,为壁画的未来走向做了前瞻性的论述和判断。
周月薇[2](2013)在《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类伊始,人们就开始了在露天的岩壁和居住的洞窟里刻画壁画,直至今天,人们亦然在建筑设计中延续着丰富多彩的壁画艺术。壁画存在的意义、目的、功能、发展,在全世界应该是类似的,只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形式语言的不同;因为经济、政治、科技水平的差距及建筑职能与空间环境的不同而导致壁画应用的差异。中国是世界壁画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壁画是灿烂的东方文明的典型标志。壁画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多因在石窟、墓室、寺观、宫殿等特定的古代建筑中应用而备受瞩目。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面对的是全新的现代建筑,不可能套用传统建筑与壁画所形成的定式。然而,现有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又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作参考。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存在着功能、形式较单一,文化针对性较弱等应用问题。从壁画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出发,壁画的应用要考虑形式法则、文化呼应及一体化设计的加入,并从壁画位置、主题、材料、造型、大小、色调、安装等元素的设计中寻求壁画应用的方法。本论文运用纵向联系与横向对比,结合文献资料、现场考察、实例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壁画在中国古代与现代、室外与室内的应用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对壁画的影响以及壁画应用的中心要素。从壁画在制作方法、功能内容、造型语言上的分类及各分类壁画与建筑的关系出发,分析总结出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本文意在综合壁画应用的中心要素与壁画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壁画应用的三个原则:形式共通原则、文化呼应原则、设计一体化原则。在对壁画应用的三大原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壁画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刘震[3](2010)在《袁运甫艺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运甫,1933年出生,江苏南通人。是我国着名装饰艺术家、公共艺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公共艺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倡导者。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工艺美术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导师,装饰艺术研究所所长。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历程中在水粉绘画艺术方面;彩墨画艺术方面;装饰艺术研究与创作方面;公共艺术方面、艺术教育理念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代表艺术理念是“大美术”观念,强调艺术不同门类的广泛汲取、综合运用。代表作品有水粉画《水乡》、《夏日闲话》;人民大会堂大型彩墨画《荷塘》等;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大楼大型壁画《巴山蜀水》、中华世纪坛壁画作品《中华千秋颂》和《日月光华》、燕京饭店历史题材壁画《智慧之光——历代艺术集锦》、建国饭店大型壁画《长江万里图》、北京地铁站《中国天文史》等。主要出版了《袁运甫画集》、《袁运甫壁画、水墨画集》、《袁运甫论水粉画》、《袁运甫彩墨画》、《袁运甫线描集》、《智慧之光——袁运甫的艺术》(外文版)、《袁运甫艺术壁毯》等个人作品集,此外还着有《装饰绘画散论》、《袁运甫悟艺录》等理论文集。今天的中国美术发展史已把袁运甫推向一个重要的位置。他宽宏浪漫的情怀和对艺术教育固有的深沉的使命感,早已把艺术视为民族事业。他内心燃烧的艺术激情从不困惑与退缩,乃至他的学生常被他热情、朝气的敬业精神和超前的艺术思维所鼓舞。1949年16岁的袁运甫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学业于林风眠、潘天寿、吴大羽、庞薰琹、倪贻德等大师。三年后(即1953年),随学校北迁转至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54年美院毕业后曾在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短暂的美术编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1956年成立时,袁运甫调入该校任教。一直到以后合并至清华大学。袁运甫经历过杭州国立艺专、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及至今天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不同院校得到了不同教育和锤炼。既具备扎实的中西绘画功底,又做到了兼容并蓄、学贯中西、自成一派。在诸多艺术领域均有涉猎和建树。艺术创作初期袁运甫以水粉画实景写生为主,到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沿海等地创作了大量风格清丽的写生作品,这些题材虽然局限于当时环境,但仍具求新、求变之探索。50年代末至60年代,袁运甫积极参与了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和实验。大量运用用高丽纸画彩墨画,同当时的画家们一样,在技法上亦做了融汇中西绘画技法之探索。“文革”期间,袁运甫下放河北,与画家吴冠中在劳动间隙,创作了大批反映农村生活以及表现大工业题材的水粉画作品。时称“粪筐画派”。70年代后期,着力于壁画艺术创作和研究,自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巴山蜀水》创作起始至今,已完成了数万平方米的壁画作品。80年代后,公共艺术成为袁运甫关注的领域,并创作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大量代表力作,期间进一步完善了“大美术观”的艺术理论和装饰艺术教育体系。袁运甫的艺术追求与成就始终促进着民族现代艺术的积累、演化和成熟。虽然袁运甫经历了特定时期所给予的机遇和局限,但是作为一名探索者始终不曾改变方向。他的艺术道路的探索历程也折射出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现拟以我国近现代艺术文化环境为大背景,从袁运甫的艺术人生、不同作品分析及艺术理论、教育理念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其艺术理念和艺术教育发展进程及公共艺术事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
彼得[4](2009)在《光色音韵——袁运甫的绘画艺术》文中研究说明袁运甫先生是当代中国着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最早一批接受专业美术教育的高材生。他从艺60年,无论从事各类艺术创作,还是教学研究、编撰论着教材,均业绩丰硕,成就卓着。尤其是在色彩学领域的研究、教学方向,更是独树一帜。他积极倡导将科学的色彩训练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写意性色彩的表现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又在绘
周爱民[5](2006)在《袁运甫与“大美术”实践——从《向世界博物馆推荐丛书·袁运甫》谈起》文中认为
顾东方[6](2004)在《袁运甫艺术研究》文中指出袁运甫是我国着名装饰艺术家、公共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公共艺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倡导者。1949年,16岁的袁运甫从江苏南通,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三年后,转学至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于1954年毕业。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袁运甫旋即调入该校任教。50年代末至60年代,他参与了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和实验。在中国知识分子最为跌宕起伏的岁月中,他笔不停挥,创作了大批反映农村生活以及表现大工业题材的绘画作品。他热衷于壁画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完成了数千平米的壁画作品。从首都国际机场的壁画《巴山蜀水》开始,公共艺术成为袁运甫着力关注的领域,并创作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大量代表力作,并不断完善公共艺术的理论和教育体系。除此之外,袁运甫的水墨、彩墨画日渐成熟,他还涉猎刺绣、壁毯、珐琅、石雕、木雕、漆艺、金工、陶瓷和玻璃等众多艺术领域,并为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空间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中国近现代艺术文化环境为大背景,从袁运甫的艺术人生、艺术理论及作品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和分析,完成了对袁运甫的艺术和艺术教育历程,尤其是公共艺术事业方面的研究。袁运甫在艺术道路上的经历折射出新中国艺术发展的历程。他的理论研究涉及纯美术、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现代设计艺术的众多领域,并同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艺术等横向联系,昭示着其“公共艺术”和“大美术”的艺术主张和实践。其大量的理论着作和艺术实践,在中国艺术界尤其是公共艺术学科领域具有十分广泛和普遍的影响。对袁运甫艺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现代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公共艺术、城市设计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袁运甫[7](2003)在《我的艺术生涯》文中提出
陈池瑜[8](2003)在《袁运甫与《有容乃大》》文中认为
陈池瑜[9](2002)在《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评袁运甫艺术论集《有容乃大》》文中提出 最近,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袁运甫教授的艺术理论与评论文集《有容乃大——论公共艺术、装饰艺术、美术与美术教育》,这本洋洋50万字的学术论着,不但记录了作者多年的艺术创作历程,而且闪耀着睿智的思想火花。论文集包容了作者对公共艺术、装饰艺术、美术与美术教育等内容的深入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不少新的理论见解,是我国艺术理论建设的重要收获。一、对新时期公共艺术创作的理论总结《有容乃大》文集的显着特点,是对公共艺术创作的理论总结和对公共艺术的美学思考。袁先生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公共艺术、彩墨画、设计艺术、装饰艺术等方面的创作研究与教学工作。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步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的增长
陈池瑜[10](2002)在《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评袁运甫的艺术论集《有容乃大》》文中研究说明
二、关于《中华千秋颂》壁画及其大厅的总体艺术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华千秋颂》壁画及其大厅的总体艺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2 研究的对象 |
1.1.3 研究的基本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壁画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现状分析 |
1.2.3 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
1.3 关于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理论资源 |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1.4.1 现象分析法 |
1.4.2 分析与归纳法 |
1.4.3 个案调研法 |
1.4.4 文献学研究方法 |
1.4.5 田野作业研究方法 |
1.4.6 图像学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多元的壁画媒介与多元的壁画形态 |
2.1 壁画媒介的概念、价值 |
2.1.1 壁画媒介的概念 |
2.1.2 壁画媒介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
2.2 促进壁画媒介多元介入的影响因素 |
2.2.1 壁画传统的继承 |
2.2.2 艺术观念的冲击 |
2.2.3 科技手段的应用 |
2.2.4 建筑空间的制约 |
2.3 多元的壁画媒介 |
2.3.1 传统媒介 |
2.3.2 拓展的传统媒介 |
2.3.3 异化的媒介 |
2.4 多元的壁画形态 |
2.4.1 壁画形态的分类标准 |
2.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2.4.3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
2.4.4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第三章 1979年以来壁画媒介与壁画形态嬗变的历程 |
3.1 媒介的装饰——20 世纪80年代装饰化的壁画形态 |
3.1.1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形成的原因分析 |
3.1.2 媒介多元与装饰化的机场壁画形态 |
3.1.3 机场壁画形态的社会影响 |
3.1.4 装饰化的壁画形态的局限性 |
3.1.5 机场壁画复兴运动后的壁画新媒介与新形态 |
3.2 媒介的拓展——20 世纪90年代泛化的壁画形态 |
3.2.1 媒介的拓展与应用 |
3.2.2 泛化的壁画形态 |
3.2.3 泛化的壁画形态的理论探索 |
3.3 媒介的创新——21世纪初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3.3.1 媒介的创新 |
3.3.2 壁画与建筑理性融合的异化形态 |
3.3.3 全国美展参展壁画的异化形态 |
第四章 传统媒介拓展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4.1 传统媒介的拓展 |
4.1.1 混合媒介:蔡玉水印尼壁画《天堂巴厘岛》的媒介拓展 |
4.1.2 从油彩到玻璃:叶武林中国现代文学馆壁画的媒介拓展 |
4.2 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4.2.1 赏析辨识:教育、宣传、导视性壁画的功能转换形态 |
4.2.2 视听音画:全景画的叙事模式与功能转换的壁画形态 |
4.3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媒介介入与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
5.1 传统媒介与叙事模式的转换方式 |
5.1.1 传统媒介的介入 |
5.1.2 传统壁画的形式借鉴 |
5.1.3 历史符号的片段移植 |
5.1.4 地域特色的壁画表达 |
5.2 叙事转换的壁画形态 |
5.2.1 墙上的虚幻:3D壁画的叙事转换形态 |
5.2.2 宣泄与时尚:涂鸦壁画的本土化形态 |
5.2.3 气质吻合、以石为绘:贝聿铭中国建筑作品中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
5.2.4 绘山刻水、锻古绣今:南京地铁二号线、十号线壁画本土化的壁画形态 |
5.3 小结 |
第六章 创新媒介介入与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6.1 创新媒介的介入与创作语境的拓展 |
6.1.1 创新媒介的介入 |
6.1.2 传统经典与历史遗存的新表达 |
6.1.3 叙事模式与壁画形态的新变化 |
6.2 媒介异化的壁画形态 |
6.2.1 虚拟与互动:北京地铁新媒体壁画的地域文化新呈现 |
6.2.2 音画与影像:上海中华艺术宫新媒体壁画的形态转换 |
6.2.3 3D打印与蝴蝶效应:上海地铁新媒体壁画的新形态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理论研究与现实形态 |
7.1.1 艺术本质的理性坚守 |
7.1.2 壁画现状的剖析应对 |
7.2 壁画亟待解决的问题 |
7.2.1 呼吁立法与保护当代壁画 |
7.2.2 推广与传播当代壁画 |
7.3 未来走向 |
附件 |
附:图表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特色 |
1.3.3 论文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壁画的相关概念及发展演变 |
2.1 相关概念诠释和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相关概念诠释 |
2.1.2 研究范围界定 |
2.2 壁画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发展演变 |
2.2.1 壁画的发展脉络 |
2.2.2 壁画的职能演变 |
2.2.3 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对壁画的影响 |
2.2.4 影响壁画应用的中心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壁画分类与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关系 |
3.1 壁画的分类 |
3.1.1 制作方法上的分类 |
3.1.2 内容功能上的分类 |
3.1.3 造型语言上的分类 |
3.2 不同分类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3.2.1 绘画型壁画 |
3.2.2 雕刻型壁画 |
3.2.3 工艺型壁画 |
3.3 不同分类壁画应用的问题 |
3.3.1 应用现状 |
3.3.2 功能、形式单一 |
3.3.3 文化针对性弱 |
3.3.4 设计缺少一体化考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壁画设计与应用原则 |
4.1 形式共通原则 |
4.1.1 变化与统一 |
4.1.2 对称与均衡 |
4.1.3 比例与尺度 |
4.1.4 节奏与韵律 |
4.2 文化呼应原则 |
4.2.1 对民族、地域文化的呼应 |
4.2.2 对建筑文化的呼应 |
4.3 设计一体化原则 |
4.3.1 设计一体化原则的概述 |
4.3.2 设计一体化原则的基础 |
4.3.3 设计一体化的职责分工 |
4.3.4 设计一体化原则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壁画设计与应用方法 |
5.1 壁画位置的设计与应用 |
5.1.1 壁画位置的选择 |
5.1.2 根据功能需求确定壁画位置 |
5.1.3 利用壁画位置调节建筑空间 |
5.2 壁画形式的设计与应用 |
5.2.1 建筑空间的前期分析 |
5.2.2 根据建筑空间形态确定壁画造型 |
5.2.3 根据建筑尺度确定壁画大小 |
5.2.4 壁画构图设计对建筑形式的考虑 |
5.3 壁画主题的设计与应用 |
5.3.1 壁画主题对文化的考虑 |
5.3.2 不同建筑空间中壁画主题的确定 |
5.4 壁画色调的设计与应用 |
5.4.1 壁画的色彩选择 |
5.4.2 壁画的光色搭配 |
5.5 壁画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
5.5.1 壁画的材料选择 |
5.5.2 壁画材料对建筑功能的适应 |
5.5.3 壁画材料对建筑饰面材料的适应 |
5.6 壁画的安装应用 |
5.6.1 直接绘于壁面 |
5.6.2 制作完成后安装应用 |
5.7 实例分析 |
5.7.1 项目需求 |
5.7.2 壁画的应用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袁运甫艺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兼通中西、无宗无派的艺术选择 |
一、“广博修行”的发展取向 |
二、“有容乃大”的艺术信念 |
三、“海纳百川”的艺术探索 |
第二章 艺术风格、艺术观念、艺术成就 |
一、中国传统绘画、民间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交融——水粉画风格 |
1 写生训练色彩的实践历程 |
2 水粉画色彩理论 |
3 水粉画艺术风格及技巧 |
二、色与墨的探索 |
1 主张融汇中西的彩墨艺术理论及探索 |
2 形成的彩墨画风格 |
三、受西方公共艺术影响的——壁画艺术风格 |
1 传承·交流·借鉴·实践 |
2 壁画艺术风格 |
四、有效分配艺术空间——装饰设计艺术风格 |
1 装饰设计艺术实践 |
2 装饰设计艺术风格特点 |
第三章 艺术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启示 |
一、“大美术观”的确立 |
二、“大美术观”的发扬光大 |
1“大美术观”框架下的教育理念 |
2 艺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 |
3 艺术教育发展构想 |
后记 |
袁运甫艺术年表 |
主要代表着作、文集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作品 |
(5)袁运甫与“大美术”实践——从《向世界博物馆推荐丛书·袁运甫》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写生是一场战斗” |
继承与融合 |
公共艺术创作与“大美术”理想 |
(6)袁运甫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 文 摘 要 |
ABSTRACT |
绪 论: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
第一章 润育成长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年少时故乡南通和大家族的生活 |
第二节 艺术天赋崭露头角 |
附1:南通背景介绍: |
附2:袁运甫教授五十年艺术回顾展期间的访谈笔录(一) |
第二章 青年时代的求学生涯 |
第一节 初涉艺术象牙塔 |
附3: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院)艺术大师作品 |
第二节 艺术天地别有洞天 |
附4:老一代中央美院艺术家作品 |
附5:袁运甫教授五十年艺术回顾展期间的访谈笔录(二) |
第三章 艺术事业的起点 |
第一节 初入社会 |
第二节 回到校园 |
第三节 投身艺术创作和教育事业 |
附6:袁运甫在1960年代左右的部分作品 |
第四章 文化浩劫的炼狱 成就大家风范 |
第一节 不可压抑的艺术热情 |
第二节 永不停息的画笔 |
附7:袁运甫1970年代的部分作品 |
第五章 活跃在艺术创作的新时期--开创公共艺术领域 |
第一节 开创新的艺术天地 |
第二节 体现中华气派的公共艺术创作 |
小结 |
第一章 公共艺术、大美术和装饰 |
第一节 公共艺术 |
一、 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 |
二、 对新时期公共艺术创作的理论总结 |
三、 公共艺术中艺术与科学的互动 |
四、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与实践、理论的探讨 |
附8: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所公共艺术研讨座谈会讲话摘录: |
第二节 大美术思想 |
附9:“大美术”观念顺应时代需要-----袁运甫谈中华世纪坛 |
第三节 关于装饰 |
第二章 艺术、城市与环境--城市设计中公共艺术意识的觉醒 |
一、 建设人文北京 |
二、 关于城市雷同的问题 |
三、 城市形象 |
附10:关于建设人文的奥运北京会议讲话纪要 |
附11:给建筑以艺术归位(直言录) |
第四章 传统艺术的宝贵财富 |
第一节 传统绘画 |
第二节 工艺美术 |
第五章 艺术教育理论 |
第一节 师情 |
第二节 感悟艺术教育 |
一、 教育的社会性 |
二、 教育的时代发展 |
三、 广纳贤才 |
附12:关于综合绘画教学实验研讨会 |
第一章 绘画艺术方向实践成果 |
第一节 水粉画 |
第二节 装饰画 |
第三节 彩墨画 |
第二章 壁画艺术方向实践成果 |
附13:袁运甫教授五十年艺术回顾展期间的访谈笔录(三) |
第一节 彩绘壁画艺术 |
第二节 石材浮雕壁画 |
第三节 纤维艺术作品 |
附1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2000年国际纤维艺术展”讲话 |
第四节 部分其它材质的壁画 |
第五节 关于中国壁画艺术的现状与保护 |
小 结 |
第三章 雕塑艺术方向实践成果 |
一、 室内悬挂式雕塑《翔》 |
二、 城市雕塑《升腾的彩虹》 |
三、 室外公共环境景观雕塑《青铜龙门》 |
第四章 环境艺术方向实践成果 |
第一节 室内公共艺术环境 |
第二节 室外景观艺术方面 |
附15:袁运甫部分出版物书影 |
总 附 录 |
结 束 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 谢 |
(7)我的艺术生涯(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从当学生到做先生 |
下篇艺术功力与审美判断———写生·彩墨·公共艺术 |
一、关于水粉画 |
二、关于中国画 |
三、关于壁画与公共艺术 |
(9)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评袁运甫艺术论集《有容乃大》(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新时期公共艺术创作的理论总结 |
二、对美术与装饰艺术的新的理论思考 |
(10)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评袁运甫的艺术论集《有容乃大》(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新时期公共艺术创作的理论总结 |
二、对美术与装饰艺术的新的理论思考 |
四、关于《中华千秋颂》壁画及其大厅的总体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多元介入的壁画形态研究 ——以1979年以来的中国壁画为例[D]. 王岩松. 上海大学, 2017(02)
- [2]壁画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周月薇. 北京工业大学, 2013(03)
- [3]袁运甫艺术综述[D]. 刘震.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5)
- [4]光色音韵——袁运甫的绘画艺术[J]. 彼得. 时代人物, 2009(07)
- [5]袁运甫与“大美术”实践——从《向世界博物馆推荐丛书·袁运甫》谈起[J]. 周爱民. 艺术教育, 2006(02)
- [6]袁运甫艺术研究[D]. 顾东方. 天津大学, 2004(01)
- [7]我的艺术生涯[J]. 袁运甫.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 [8]袁运甫与《有容乃大》[J]. 陈池瑜. 美术之友, 2003(01)
- [9]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评袁运甫艺术论集《有容乃大》[J]. 陈池瑜. 设计艺术, 2002(03)
- [10]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评袁运甫的艺术论集《有容乃大》[J]. 陈池瑜. 装饰,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