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艺术论文-孙焘

模仿艺术论文-孙焘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仿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圈层,社交媒体,傅雷,热播电视剧,提香,传播模式,鹿鼎记,弹幕,文化环境,时间投入

模仿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孙焘[1](2019)在《“圈层化”时代的“现实模仿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模仿艺术”我们一般以为,艺术是模仿现实的。不管理论家们如何不以为然,“画得像”总还是最普遍的审美评判标准。然而,傅雷却曾提过“现实模仿艺术”。他说:“自然无美丑,正如自然无善恶。古人形容美丽的风景时会说'江山如画',这才是真悟艺术与自然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1-03)

田洁[2](2018)在《理智如何参与美学活动?——对亚里士多德模仿艺术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艺术创作和审美过程中,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如何参与其中?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答。本文通过对《诗学》中相关文本的分析,尝试澄清艺术创作活动(尤其是艺术创作中的模仿活动)和审美活动中理性认知能力的构成与功能。艺术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重现,艺术审美也不是情感性或直观性的把握,而是有理性推理活动参与其中并且能够拓展美学知识的活动。(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8年12期)

崔芸[3](2015)在《模仿艺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模仿教学被广泛采用并且有很长的一段历史,本文关注的是在模仿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高鉴赏力,在鉴赏中找到自我,并且引导学生找到不同学习阶段的重点,从而利用模仿艺术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5年22期)

宣卫东[4](2014)在《作文教学的模仿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人创作讲求"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字无出处",这里的"来历"与"出处"就是模仿创作的范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仿自"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毛泽东曾仿李贺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创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名句。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善于模仿,进而达到自然纯熟的境界呢?一.偷其字叶圣陶先生说:"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毕晓玲[5](2013)在《柏拉图对模仿艺术的抨击与认可》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对模仿艺术的抨击是建立在其划定"理念—现实—艺术"叁重范畴中论证的,认为艺术只是对影像的模仿,是不真实的,艺术只制造视觉幻象,具有欺骗性,这样的模仿艺术与"理念"的真实隔着两层;但他也看到艺术自身的价值,艺术可以创造出比自然更完美形象,甚至将理想城邦的建立比作画家作画。(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3年16期)

姜学先[6](2013)在《鲁迅作品中的模仿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堪称杰作。但是,如果我们将他的作品和别的名着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他作品中许多地方留下模仿名着的痕迹。虽然有的痕迹比较模糊,有的甚至已经让大手笔的鲁迅化用得天衣无缝(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3年22期)

胡清媛[7](2010)在《探寻西方模仿艺术理论的足迹》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模仿艺术理论有来自理论家们深奥的论述,另有一些艺术理论则出自那些艺术作坊,是艺术家们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探索、总结,它们以坊间谈话的方式逐渐流传,而后被一些艺术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它们有可能不是某一个艺术家的观点,但却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看法。本文将以论述艺术的理论家和艺术家们为支点,探寻西方传统模仿艺术理论的足迹。(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0年12期)

顾梅珑[8](2010)在《是叛逆,还是堕落——从《道林·格雷画像》看“生活模仿艺术”观的悖谬》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为艺术而艺术"到"生活模仿艺术",是唯美主义走出象牙塔走向现实生活的第一步。艺术化的生活以否定的姿态反抗着平庸、晦暗时代,带来了震惊效果。不过纯粹感性的美,却契合了新享乐主义思想,并没有提高生活的精神境界。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画像》从独特角度触及了现代人审美的误区,本意叛逆的审美生活最终堕落为庸俗的欲望满足,这便是建立在感性一元论基础上现代审美主义无法逃脱的宿命。(本文来源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邓坤[9](2010)在《浅论王尔德的“生活模仿艺术”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着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在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倡导下,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生活模仿艺术"说是他最独特也是最具反叛性的观点之一,他认为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本文来源于《魅力中国》期刊2010年06期)

张苗[10](2009)在《茶花女形象与模仿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法国十九世纪着名作家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为研究主题,并分析其与中国相关领域作品的联系和影响。以中国清末作家钟心清的《新茶花》为切入点,两者的契合点建立在模仿艺术上,保持各自的独特性,但又同时有明显的模仿艺术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两个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各方面的关联和不同,从新颖独到的研究角度对中法两部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加深化茶花女这一艺术形象,以及以茶花女为代表的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高级交际花的生存状态和感情生活,探究边缘人物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中法文化的差异,中法思想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上的表现由此研究可充分体现无疑。具体到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意识,都在研究过程中一一呈现,并被深入剖析。此外,这一研究主题,也可以解决很多目前存在的中西思想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深层问题,当然,在揭示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多方面原因的同时,我们也对两国社会边缘人物精神层面的状态进行了研究和剖析。这种特殊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发展,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社会的成长与进步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和必定要付出的代价。并不仅仅停留在强调人物形象的相似和相异方面,而更加注重当时清末民初时期出现的这个小范围的对《茶花女》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模仿写作。这并不是一种偷工减料的写作,而是基于某部非本国作品的创作活动。因为人物和故事均被放置在一个崭新的环境,作者本意是要传达与原作相通的理念,塑造具有相似气质和性格的人物。这一特殊的创作活动,在当时中国还不开放互通的背景下,无疑是起到了传播法国文学的作用,并推动了法国乃至西方小说等文学作品传入中国,开阔国民的眼界,了解更广泛世界里的人文和生活形态,从而也促进了中国文学多样性的发展。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对比基础上,找出两国不同的审美观,进而另辟蹊径从医学方面分析阐述肺结核等疾病的病理,从而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法国文化是如何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两女主人公身上共有的病症现象,身体的疾病痛苦是如何使女主人公的形象变得更加楚楚动人,使其品质变得更加光彩夺目。从中发掘不同的文学解读理念。深入探究这一模仿艺术,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两个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各方面的关联和不同,从新颖独到的研究角度对中法两部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加深化茶花女这一艺术形象,以及以茶花女为代表的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高级交际花的生存状态和感情生活,探究边缘人物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中法文化的差异,中法思想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上的表现由此研究可充分体现无疑。具体到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意识,都在研究过程中一一呈现,并被深入剖析。通过这种对比研究,来发掘两种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两段同样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引起大家对社会边缘阶层的生活状态的进一步关注和理解。同时,指出“茶花女”的言行虽然是高级交际花的言行,但她的深层品质确是所谓的大家闺秀都不具备的,对真正爱情的渴望和忠诚,反而更加强烈和真挚。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心灵品质与社会地位的极大反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5-01)

模仿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艺术创作和审美过程中,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如何参与其中?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此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答。本文通过对《诗学》中相关文本的分析,尝试澄清艺术创作活动(尤其是艺术创作中的模仿活动)和审美活动中理性认知能力的构成与功能。艺术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重现,艺术审美也不是情感性或直观性的把握,而是有理性推理活动参与其中并且能够拓展美学知识的活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仿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孙焘.“圈层化”时代的“现实模仿艺术”[N].社会科学报.2019

[2].田洁.理智如何参与美学活动?——对亚里士多德模仿艺术理论的分析[J].哲学动态.2018

[3].崔芸.模仿艺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

[4].宣卫东.作文教学的模仿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

[5].毕晓玲.柏拉图对模仿艺术的抨击与认可[J].大众文艺.2013

[6].姜学先.鲁迅作品中的模仿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

[7].胡清媛.探寻西方模仿艺术理论的足迹[J].文学界(理论版).2010

[8].顾梅珑.是叛逆,还是堕落——从《道林·格雷画像》看“生活模仿艺术”观的悖谬[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邓坤.浅论王尔德的“生活模仿艺术”说[J].魅力中国.2010

[10].张苗.茶花女形象与模仿艺术[D].中国海洋大学.2009

标签:;  ;  ;  ;  ;  ;  ;  ;  ;  ;  

模仿艺术论文-孙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