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乡俗仪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俗仪礼,文化消费,徽州,舞蹈
乡俗仪礼论文文献综述
陈元贵[1](2018)在《从乡俗仪礼到文化消费——徽州舞蹈资源的文化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以来,徽州舞蹈资源经历了"文艺集成"时的资源发掘、旅游演艺中的形象包装、"非遗"保护下的身份重塑以及文化节庆中的多彩展示,从而在文化内涵与展演形式、传承机制等多个层面发生深入重构。从乡俗仪礼转换为地方文化符号并进而服务于文化消费,是徽州舞蹈之当代变迁的主要特征。厘清其变迁轨迹与动因、效果,可为当下的文化传承提供参考性意见。(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漆亚莉[2](2012)在《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兴安贺郎歌的传承与变迁——兴安贺郎歌系列研究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兴安贺郎歌的仪式与文本经历数代人的口传心授,既保持相对稳定性,又不断变异创新,呈现出日趋简化的态势。歌谣经从传统婚礼场到艺术舞台场和民俗旅游场等传承场的转变,实现了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刘晓真[3](2007)在《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若不是为了比赛,把14个秧歌集中起来做一晚上电视直播并不是什么理想的节目制作策略,它所带来的密集型火热场面很容易让人亢奋,同样,也很容易让人疲劳。而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第一次让“秧歌”作为专场在电视(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07-05-18)
刘晓真[4](2004)在《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鼓子秧歌的考察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起点做相关的当代研究,试图借鉴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重新审视鼓子秧歌活动,结合实地调查,通过杨庙村、商家村、魏集村、白集村四个村庄的不同情况,对当代中国历史和社会语境下的鼓子秧歌活动所发生的变迁与传承进行分析,这个变迁与传承的主体不是以往艺术学研究中所谓秧歌“舞蹈本体”的动作风格、角色特点、场图规律等,而是鼓子秧歌作为一个社群活动的文化内涵。本论文从文化功能角度,将秧歌活划分为乡俗仪礼与民间艺术两个层面,在此基础上展开变迁与传承的论题。(本文来源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刘晓真[5](2003)在《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山东省商河县的鼓子秧歌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以四个村庄的调查为起点,展示了鼓子秧歌活动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功能变迁和传承的过程,通过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角色来分析鼓子秧歌变迁和传承的背景原因,并将其放在历史进程中进行审视和探讨。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导论,梳理交代商河鼓子秧歌的研究现状,明确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陈述商河鼓子秧歌自新中国以来的概况,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乡俗仪礼和民间艺术两大类型。第二章,以四个村的调查为基础,在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的转化过程中,展开变迁与传承的论题。第叁章,在当代社会和历史中,阐述鼓子秧歌活动里各社会角色的功能作用以及他们在其中的位置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03-06-01)
乡俗仪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兴安贺郎歌的仪式与文本经历数代人的口传心授,既保持相对稳定性,又不断变异创新,呈现出日趋简化的态势。歌谣经从传统婚礼场到艺术舞台场和民俗旅游场等传承场的转变,实现了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俗仪礼论文参考文献
[1].陈元贵.从乡俗仪礼到文化消费——徽州舞蹈资源的文化重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2].漆亚莉.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兴安贺郎歌的传承与变迁——兴安贺郎歌系列研究之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3].刘晓真.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N].中国艺术报.2007
[4].刘晓真.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当代山东商河鼓子秧歌文化功能的变迁与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
[5].刘晓真.从乡俗仪礼到民间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