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隐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子宾客,分司,中隐,商山四皓
中隐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杜学霞[1](2017)在《白居易“中隐”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宫属官在唐代后期多为闲官,唐代后期东都洛阳政治地位下降,其行政机构谓之分司,分司中太子宾客等职位多用于安置罢黜、远黜、量移及疏退的官员。白居易有十多年任职东宫属官的经历,他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时创作的一批着名诗作体现了他出处思想的变化,促使了他"中隐"思想的形成。由于唐代太子宾客一职的设置与"商山四皓"有关,所以他经常用四皓的典故来形容自己在东都时期的"中隐"生活。(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12期)
李朝霞[2](2014)在《从“中隐”思想看白居易的园林造境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居易对园林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园林是白居易实现"中隐"生活的依托,从他的园林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水景观、花木景观、亭堂景观的布置,对简洁自然质朴风格的追求。(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4年12期)
董超[3](2014)在《白居易“中隐”思想及其诗歌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文宗大和叁年白居易写下了《中隐》诗,这标志着他"中隐"思想的正式形成,而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中隐"思想不仅体现在白居易的生活中,还非常明显地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同时由于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和很多诗人都有诗歌唱和,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东都闲适诗人群体,参与唱和的诗人往往在生活和文学上受其影响。这样,伴随着"中隐"思想的传播和诗歌唱和活动的展开,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非组织性的群体内的文学传播现象,白居易的诗歌在这一群体中得以流传。(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4年20期)
董超[4](2014)在《论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隐"是白居易晚年所持的重要思想,对他的生活实践和文学创作都有深刻影响。它的正式形成以唐文宗大和叁年白居易写下《中隐》诗为标志。这一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它与白居易的仕途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4年10期)
许婧[5](2014)在《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隐思想由白居易提出后,对封建士大夫,尤其经由科举考试入仕的寒门学子影响很大。它为文人士大夫提供了一条新的隐逸之路,平衡了现实与理想的各种矛盾。这也成了中隐思想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寻求矛盾中的平衡点。文章从中隐思想产生的社会矛盾、理论矛盾和文人思想中的表现等方面入手,研究该思想如何在重重矛盾中寻求平衡点。(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4年79期)
李鸫鸣[6](2014)在《白居易“中隐”思想的美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具特点和时代特色的中唐诗人白居易,其诗歌理论、思想以及创作都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笔者将以他的“中隐”思想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侧重从美学的角度来对这个思想进行探讨。白居易平衡进退出处的“中隐”思想,是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美观照之后,结合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所作出的理性思考,是在对黑暗现实的逃避与消极反抗之余,去追寻人格的独立,去探寻生活中的美的结果。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在中唐之前中国传统的隐逸思想中审视白居易“中隐”思想的美学内涵。第二章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唐特殊的政治环境与白居易自身的人生经历这叁个因素与白居易“中隐”思想形成的关系方面来探讨这种思想形成的渊源。第叁章则主要通过对白居易一些诗歌的分析来探讨他的“中隐”思想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从中发现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的“知足保和、吟玩情性”的作品,还有受“中隐”思想影响的感伤之情、旷达之境,以及诗歌艺术手法上的写实之风。第四章主要从美学的层面,探讨白居易“中隐”思想的美学价值和影响。旨在通过对这些层次的挖掘,从“中隐”这种独特的隐逸思想中呈现一个血肉丰满的白居易。(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9)
程佳佳[7](2013)在《简析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淡化了他在仕隐之间徘徊的艰难痛苦。中隐思想是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及宽松的文化氛围背景下的独特产物,是随着白居易在宦途的浮沉渐进形成的亦儒亦佛亦道的思想。(本文来源于《榆林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许婧[8](2012)在《周作人与中隐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是中隐思想在现代的传承者,但是他的思想和经历却十分复杂,古代的中隐思想在他身上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就以1937年以前的周作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周作人对中国古代“中隐”思想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他中隐思想的成因和对他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中隐思想在古代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中唐白居易提出隐思想的原因,以及研究中隐思想诞生后,对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其次,进入现代,隐逸文化逐步地走向末路,周作人作为古代中隐思想在现代的接班人出现了,在承袭了古代中隐思想的同时,由于时代和周作人自身的原因,中隐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他较之古代中隐多了隐逸的主动性。再次,讨论周作人中隐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观上个人的性格与故乡的风俗为他打下了隐逸的基础,客观上,兄长鲁迅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周作人年幼的时候,保护了他平和性格的形成,同时在学术和生活上周作人都追寻鲁迅的脚步,展示了他积极入世的一面,直至与鲁迅失和,他才一步步走向隐逸。受到中隐思想的影响,周作人在出世与入世中摇摆,因此对于理想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反思,反思的结果让他最终选择了隐逸。最后,讨论中隐思想对周作人的影响。思想上,由于受到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是他的追求。在文学上,首先他选择了隐士的视角看问题,发展了纯文学,将文学从“载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提出了“生活的艺术”,并且将这种理论自然的运用于他的文学创作。中隐思想让周作人在大环境中无法成为斗士和思想家,但是却难得的保留了一份独立的视角和思想,成就了文学家周作人。(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2-11-01)
张玉璞[9](2012)在《白居易融会叁教的“中隐”思想及其仕隐心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对传统仕隐观念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其本质上既区别于隐于山林的"小隐",也与隐于朝市的"大隐"不同,而是隐于地方官、散官、闲官。它巧妙地平衡了集权专制与士大夫独立意识之间的矛盾,是一种能在入世与出世间进退裕如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一以仕求隐的隐逸观,较之魏晋时期"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的仕宦态度要积极得多,它更圆融通达地调谐了身与心、职与事、仕与隐的矛盾,是白居易以儒治身、以佛道修心的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2年04期)
宋峻峰[10](2012)在《白居易中隐思想诗歌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白居易不同时期诗歌内容的分析,来审视其中隐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可发现中隐思想使他注重对自己闲适生活的享受,使他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知足保和,吟咏性情的作品。(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2年06期)
中隐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居易对园林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园林是白居易实现"中隐"生活的依托,从他的园林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水景观、花木景观、亭堂景观的布置,对简洁自然质朴风格的追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隐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杜学霞.白居易“中隐”思想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7
[2].李朝霞.从“中隐”思想看白居易的园林造境艺术[J].美术界.2014
[3].董超.白居易“中隐”思想及其诗歌传播[J].语文学刊.2014
[4].董超.论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
[5].许婧.中隐思想的矛盾与平衡探析[J].考试周刊.2014
[6].李鸫鸣.白居易“中隐”思想的美学考察[D].云南师范大学.2014
[7].程佳佳.简析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J].榆林学院学报.2013
[8].许婧.周作人与中隐思想[D].安徽大学.2012
[9].张玉璞.白居易融会叁教的“中隐”思想及其仕隐心态[J].齐鲁学刊.2012
[10].宋峻峰.白居易中隐思想诗歌创作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