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实验小学7113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着力开展互动交流等方面着手尝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同步拓展阅读指导视野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能够领悟祖国文化魅力、建设个人语言文化家园、与时代文化交互共鸣的语文爱好者,而不只是单一地为了培养专业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文字工作者。只有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作保证,使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小学阶段是人的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阅读一定量的经典名著,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教学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得靠在课堂上同步拓展阅读指导,开阔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
一、对接地气、激发兴趣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农村小学生,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借助课堂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
1.以讲诱读。我们想让学生学了《草船借箭》读名著《三国演义》,可用“张飞据水断桥,露出愤怒的眼神,横握长矛,大声吼道‘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军无一人敢前进……”这样生动的描述和戛然而止来诱发学生阅读欲望。这真的管用。
2.榜样导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学完《匆匆》后我和学生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背影》,一起感悟到了背影的力量与高大,而此时此刻再读《绿》《春》,已水到渠成。所以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笔记,一起撰写读后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就会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指令诵读。诵读经典是“气自华”的必要条件。课堂上可采用“同题异文”、“同人异文”等途径拓展古诗文的阅读量,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阅读效果。
4.激励助读。“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每个人都有被欣赏与悦纳的愿望,特别是小学生。我们要不失时机为“孩子找了一篇同作者的作品,或者找了一篇和课文题材相同或寓意相同或思想感情相同的作品”而进行激励、表扬、喝彩,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在阅读动力。
5.展示逼读。利用少年宫、社团活动等大型活动展示他们背诵的经典篇目或情感朗诵的心爱的作品,培养诵读小专家、演讲明星、小作家等;通过大型展示活动让学生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比较,以迫使阅读兴趣不高的同学入队入列。
二、关注最近发展区、选好读物
一位教育家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再加上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阅历浅,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选好读物尤为重要。
1.帮助孩子们挑选思想健康的书目。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年龄、认知基础、性别、性格、心理特质、阅读兴趣选择读物。
3.注重书目的趣味性。
4.注意阅读的广度。
三、总结提炼、读悟有法
1.学会精品细读。朱自清的《匆匆》朗朗上口,字字玑珠,课堂上要着重引导学生面对重点词句、重点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形成精读细品的良好品质。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语文老师要不定时地根据学生的学情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摘录内化好句子,独立完成像模像样的心得体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受用终生。
3.学会浏览。浏览就是对所读的书目快速地观其概貌,快速地处理和消化里面的信息。
4.学会积累。积累包括外在的与内在的积累,制作读书卡,分类记录、分类整理保存,经常性地翻阅、读记,从而达到会习作、会做人的目的。
5.恰当使用微课。学生在《唯一的听众》中认识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老教授,我顺便告诉学生还有一位与众不同的老校长。跟着我的推荐,学生便沉浸在《窗边的小豆豆》的笑声与感动中,但离阅读要求比较远,我便加班加点做了微课《窗边的小豆豆》。顺着微课的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品析人物形象、感悟道理、书写读后感受,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高质高效。针对学生疑难制作并合理使用微课,学会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课外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改变会痛苦一阵子,不改变就痛苦一辈子。为了明天的不痛苦就让我们立足现状,借助课堂的同步拓展阅读加大阅读指导力度,使课外阅读向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