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效应论文-王彦杰,蒋倩云,潘孝胤

耗散效应论文-王彦杰,蒋倩云,潘孝胤

导读:本文包含了耗散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耗散Moshinsky原子,香农熵,关联系数,交互信息

耗散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杰,蒋倩云,潘孝胤[1](2019)在《耗散效应对Moshinsky原子统计关联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耗散效应对一维Moshinsky原子统计关联的影响.利用Yu和Sun的方法,得到了关于香浓熵、关联函数和位置及动量中的交互信息等信息理论的一般解析表达式,且给出了这些函数随时间和粒子间作用强度变化的图像.与通常耗散系统中存在2种效应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在本系统中只有阻尼起到重要效应,而布朗运动效应消失.(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4期)

胡庆平[2](2019)在《原子相干和集合耗散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缩是量子光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和量子通信。压缩指的是算符的量子噪声可以在其中一个正交方向上减小而在另一个正交方向上量子噪声会被相应的放大。压缩中特别重要的是双模压缩,它与连续变量纠缠密切相关。当压缩参数足够大时,人们就可以获得Einstein-Podolsky-Rosen(EPR)纠缠。人们经常利用原子-场系统来获得参数相互作用,进而获得双模压缩。一般情况下,共振或者接近共振时,原子被激发,自发辐射会破坏耦合场可能的压缩。为了克服自发辐射,不得不选择远离共振的区域。当系统远离共振时,原子几乎不被激发,几乎没有自发辐射,色散相互作用大于吸收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参量下转换相互作用强度将是很小的。当它们比腔衰减率小很多时,输出场中将没有压缩存在。为了能获得好的压缩,需要有较大的参量下转换相互作用强度。另外,通常利用系统的相干演化来制备压缩态和纠缠态。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诱导的耗散将会使得量子相干迅速衰减,压缩和纠缠将很快消失,所以环境引起的耗散通常被认为是量子系统的死敌。然而,最近人们发现可以利用耗散动力学来制备量子系统的非经典态,耗散驱动的量子态工程在实验和理论上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注意到,在利用库工程制备双模压缩和纠缠的方案中,压缩参数和库诱导的耗散率这两个因素组合决定双模量子关联。然而,它们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依赖于原子-场非线性。这样的情况下,库工程中获得量子关联的最佳条件并不清楚。论文的创新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相干布居捕获得到有效可调谐的双模场压缩算符和四模场压缩算符。两个相干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耦合,两个场将开启两个相干布居捕获(CPT)窗。在CPT窗内,原子主要处于两个基态的迭加态(暗态),对缀饰场本身和其它应用场产生很强的非线性。在同一个CPT窗内,我们分离出了与原子自由度退耦合的双模压缩算符。在不同的CPT窗内,我们分离出了多模压缩算符。与远离共振的色散方案相比,我们的近共振方案中的双模和多模相互作用强度至少被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于原子几乎被捕获在长寿命的迭加态,所以这个近共振方案对自发辐射是稳定的。二、优化库工程中获得强的量子关联的条件。在制备双模压缩和纠缠的库工程中,压缩参数决定Bogoliubov模相互作用,耗散率决定Boboliubov模的耗散,它们共同决定双模量子关联。由于它们对原子-场非线性的依赖是相反的,所以它们对量子关联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我们以两个二能级原子系综为例,检验了原子-场非线性对压缩参数和人工库耗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非线性可以平衡压缩参数和耗散率两个因素,能显着增强不同原子系综或不同光场的双模压缩和纠缠。计算过程中未进行绝热消除,所以该结果对任意的原子衰减率和腔场衰减率都成立。(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肖锐[3](2018)在《考虑耗散效应的非晶态高聚物的应变强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态高聚物在其玻璃态的应变响应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小应变阶段的弹性阶段、应变软化阶段、稳定阶段以及应变强化阶段。高聚物的应变强化效应会显着影响高聚物的宏观力学表现,特别是能抑制变形局域化行为的发展。因此,对高聚物应变强化效应进行相关的实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系统的研究了温度、应变率以及预变形对高聚物应变强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应变率的增加,高聚物表现为更加显着的应变强化行为,此外,预应变的施加温度、速率以及预应变的最终大小都显着影响高聚物的应变强化效应。虽然,当前大多数用以描述应变强化效应的模型能描述上述实验结果中温度和应变率效应,但是这些模型均不能描述预变形对强化效应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经典的背应力模型中引入耗散效应,通过上述改进,该模型能准确描述高聚物在不同温度、应变率和预变形条件下的应力响应。(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永恒,韩春杰[4](2018)在《ABS熔体在微尺度通道中粘性耗散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尺度通道中粘性耗散效应对非牛顿聚合物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流变仪、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和微尺度口模等组成的粘性耗散测量装置,对非结晶型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合物材料,在不同入口温度和剪切速率下,流经直径分别为350μm和500μm,长径比不同的微通道时的粘性耗散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通道入口熔体温度一定时,粘性耗散效应引起的出口熔体温升,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加;而剪切速率一定时,微通道的出口熔体温升则随其长径比的增大和入口熔体温度的降低而明显升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黄晨[5](2018)在《腔内自发反馈与集合耗散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量子光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许多与经典框架下完全不同的效应。它们的出现极大的推动着当今科技的进步。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精确测量等领域己经成为大家追逐的焦点。而作为这些领域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一,压缩和纠缠自然的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由于压缩和纠缠态的优异特性以及广泛应用,人们提出了许多基于相干演化的方式来制备压缩和纠缠态。但是,由于相干演化对环境库的耗散或是退相干等在实际实验中存在的干扰十分敏感,所制备的压缩和纠缠态非常容易被破坏,其存在时间远远比腔的本征时间小。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基于Bogoliubov模耗散来制备压缩和纠缠。一般来说,耗散在系统建立关联的过程中是起负面作用的。因此人们希望尽可能减弱或消除耗散对系统的作用。但是这里所利用的Bogoliubov模耗散与其他的耗散机制不同,当Bogoliubov模被人工库耗散至真空态时,作为其组成部分的两个个体就会进入压缩和纠缠态。其最根本的机制还是Bogoliubov模耗散在一个吸收系统中建立了双光子过程。然而,利用该机制实现压缩纠缠是否还需要系统中本身存在的长寿命相干还犹未可知。另一方面,如何控制在系统演化过程中由真空库诱导的自发辐射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荧光谱线的窄化与增强可以显着提升基于荧光的精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原子所处环境或是利用额外的相干相互作用来改变自发辐射的性质。之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使用双相干机制来控制原子荧光谱的线宽。但这种机制首先需要极高的实验条件,其次它会使得相应频率上的荧光强度急剧减小,很难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并加以利用。因此,目前还没有提出一个容易实现的使荧光谱线窄化且同时增强的方案。这也同时严重制约了基于荧光的高精度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论文的创新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阐明了阈值以下原子-腔系统中的自发反馈效应是导致荧光谱中出现极窄极高锐线的直接物理机制。所得到的荧光锐线可以显着的提升基于原子荧光进行的高精度测量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并且利用该机制得到锐线所需的实验条件相较“双相干机制”明显降低。我们将其推广到了多种不同的原子-腔系统之中,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均可得到荧光锐线。文中详细地给出了在各种系统中参数应满足的条件,以及所获得荧光锐线的性质及限制和相互之间的比较。我们从最基本的二能级裸态原子与腔场耦合系统入手,发现原子产生的荧光光子会被腔场所吸收,然后产生的腔场会反过来耦合原子。在接近激光阈值并保持在阈值以下的区域内,原子的等效衰减速率会急剧减小。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系统中的布居并没有被额外的相干效应所囚禁,原子的荧光谱在衰减率变得极小时就会出现极窄极高的荧光锐线。这种机制等价于利用原子自发辐射产生的荧光光子作为其自身的控制源,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自发反馈机制。接着我们将这种机制推广到缀饰原子系统中。在缀饰二能级原子系统中,自发反馈机制会出现在拉比边带上,使得一对拉比边带产生极窄极高的荧光锐线。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叁能级缀饰原子系统中。最后我们简单讨论了在分子系统中的可行性。二、利用人工库的耗散作用在量子拍系统中产生原子或光场的双模压缩纠缠以及原子的激发态自旋压缩。这项研究揭示了长寿命相干对制备压缩和纠缠态并不是必须的。在长寿命相干缺失时,隐藏在由失谐引起的非线性之下耗散效应可以抑制量子拍系统中的起伏并最终导致压缩与纠缠。当系统在近共振区域时,较大的相干与失谐引起的非线性会产生很强的耗散效应使系统达到近乎理想的压缩与纠缠。我们考虑与两个腔场耦合的V型叁能级原子系综,其中两个腔场分别受到外场的驱动。腔场与原子的频率和驱动场的频率形成反对称失谐。我们发现腔场或缀饰原子在绝热条件下可以形成人工库。此时,系统中的集合缀饰原子或集合腔场的起伏会受到人工库耗散的抑制作用,使得集合缀饰原子或集合腔场的起伏达到真空态。从而使缀饰原子或腔场进入双模压缩纠缠态。当缀饰原子进入双模压缩纠缠态时,V型叁能级原子也会在一部分区域出现激发态自旋压缩。(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6-30)

于同敏,张拯恺,邹德健[6](2017)在《矩形截面微模具通道中熔体的黏性耗散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微注塑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熔体充模流动时黏性耗散效应的理论分析,以聚丙烯(PP)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种聚合物材料,在不同工艺参数作用下流经不同当量直径和长径比矩形截面微模具通道时,由黏性耗散效应引起的微通道中熔体温度变化进行了试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微通道出口熔体温度的试验测量和数值模拟值与理论计算值非常吻合,且其平均误差小于1℃。同时研究发现,增大微模具通道当量直径和长径比时,熔体流动时的黏性耗散热量增多,通道出口熔体温度升高;而当微通道几何尺寸一定时,其黏性耗散热量随注射速度和注射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随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同样试验条件下,对剪切作用敏感性强的PP材料的黏性耗散热量明显高于对剪切敏感性弱的HDPE材料。(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于同敏,武永强,王敏杰[7](2015)在《超声外场对微通道中熔体黏性耗散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聚合物熔体在微尺度通道中流动时的黏性耗散效应对其流动行为的影响,通过自行构建的带有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振子的微注塑成型试验系统,采用单因素成型试验方法,对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和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两种聚合物材料在不同工艺参数和超声外场作用下,流经矩形截面微通道时由黏性耗散效应引起的通道出口熔体温升进行试验测量。结果表明,微通道中熔体的黏性耗散效应随注射速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入口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与不加超声振动相比,施加超声振动使两种材料的微通道出口熔体温升值明显升高;但材料自身的微观分子结构及其热物理性能不同,其温升增幅差别较大。试验注射速度下,施加超声振动比不加超声振动时的PP熔体温升增幅高出34.7%,而HDPE熔体的温升增幅则高达71.7%。当超声频率和工艺参数一定时,增大超声功率使PP熔体的微通道出口温升增加了24.8%,HDPE熔体的温升增加了83.6%。可见施加超声外场作用能使微通道中聚合物熔体的黏性耗散效应明显增强。(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20期)

田兴旺,王平,徐士鸣,张琨[8](2014)在《幂律流体饱和多孔介质通道中的黏性耗散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Darcy-Brinkman-Forchheimer流动模型,分析了幂律型非牛顿流体在填充多孔介质平板通道中强迫对流传热过程充分发展的黏性耗散效应,并比较了叁个不同的黏性耗散项Darcy项、Al-Hadhrami项和Forchheimer项对流动传热率的影响。推导出了无量纲轴向流速分布和无量纲温度分布的计算表达式,并在恒热流边界条件下,利用经典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求解。模拟结果表明,布林克曼数Br、达西数Da、综合惯性参数F和幂律指数n等重要参数对无量纲温度分布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不同的黏性耗散效应对流动传热特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刘恒序[9](2014)在《引入耗散效应的圆柱形海洋结构物水动力问题解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工程结构物的种类和形式有很多,而圆柱类结构是其基本结构形式,它在海洋平台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如圆筒式FPSO-SEVEN,SPAR平台,TLP平台以及海洋风能发电等都大量的应用了圆柱类结构物。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兴建深水码头和防波堤,为了减小波浪的反射和结构所受波浪力,各国竞相研究各种新型防波堤结构。其中外壁开孔双筒柱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减小波浪反射和自身所受波浪力的特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采用解析解为手段,选择了单个圆柱及柱群、带孔圆柱以及含有月池的圆柱等海洋工程平台结构物,对其在波浪作用下的水动力特性,基于传统的势流理论以及引入耗散的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传统势流理论,将整个流场根据不同的几何模型,划分不同的流体域,在每个流体域,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采用特征函数展开的方法得到圆柱类结构周围流场的速度势的表达式,表达式中的未知系数由物面边界条件和控制面边界条件所确定。在流场的一阶速度势得到的情况下,对于绕射问题计算一阶波浪力,二阶漂移力以及自由表面的波高;对于辐射问题计算其附加质量系数,辐射阻尼系数。在一个特殊例子的情况下,应用叁维线性频域势流理论的水动力学软件HydroStar得到相同情况下的数据和计算程序的比较。其次通过改变水深、直径尺度、吃水尺度等几何参数,考察不同水深、不同频率下附加质量、兴波阻尼系数、波浪力等无因次水动力系数与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图表,以便设计者参考。对带有月池圆柱的情况,在某些入射波的频率下,在月池中心处的波高会很大,也就是在这个频率下会有共振现象的发生。然而,应用的解析手段在传统势流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的波高会达无穷大,不能给出准确的预报,这是由于忽略了粘性的影响造成的。为了考虑粘性的影响,本文在传统势流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增加耗散的办法,分别为自由表面耗散、流域内耗散。本论文采用解析方法研究,因此对于流域内耗散分为两种特殊形式:垂直耦合面耗散和水平耦合面耗散。对于具有耗散效应的海洋型结构物,可以任意选择这叁种耗散,本论文首先应用流域内水平耗散面在含有月池的圆柱上,其次应用流域内垂直耗散面在零厚度薄壁月池圆柱上,最后应用自由表面耗散在MONOBR模型上。无论应用哪种耗散,通过选择一个合理的耗散系数得到的结果与现有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耗散的合理性,并且对于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4-09-01)

于同敏,永恒,贝海鑫,焦旭[10](2013)在《微尺度通道中聚合物熔体的黏性耗散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和自行研制的黏性耗散测量装置为实验平台,通过对聚甲醛(POM)和聚苯乙烯(PS)两种聚合物熔体在不同剪切速率下,流经长径比相同的直径/当量直径分别为350μm和500μm的圆形及矩形截面微通道出口熔体温升的测量,研究了微尺度通道中聚合物熔体流动时的黏性耗散效应及其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截面微通道中的熔体黏性耗散效应均随剪切速率和微道直径/当量直径的增大而明显增强,其中矩形截面微通道中熔体的黏性耗散作用尤为强烈;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结晶性的POM熔体因黏性耗散效应引起的微通道出口熔体温升值,高于非晶性的PS熔体。(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耗散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压缩是量子光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和量子通信。压缩指的是算符的量子噪声可以在其中一个正交方向上减小而在另一个正交方向上量子噪声会被相应的放大。压缩中特别重要的是双模压缩,它与连续变量纠缠密切相关。当压缩参数足够大时,人们就可以获得Einstein-Podolsky-Rosen(EPR)纠缠。人们经常利用原子-场系统来获得参数相互作用,进而获得双模压缩。一般情况下,共振或者接近共振时,原子被激发,自发辐射会破坏耦合场可能的压缩。为了克服自发辐射,不得不选择远离共振的区域。当系统远离共振时,原子几乎不被激发,几乎没有自发辐射,色散相互作用大于吸收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参量下转换相互作用强度将是很小的。当它们比腔衰减率小很多时,输出场中将没有压缩存在。为了能获得好的压缩,需要有较大的参量下转换相互作用强度。另外,通常利用系统的相干演化来制备压缩态和纠缠态。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诱导的耗散将会使得量子相干迅速衰减,压缩和纠缠将很快消失,所以环境引起的耗散通常被认为是量子系统的死敌。然而,最近人们发现可以利用耗散动力学来制备量子系统的非经典态,耗散驱动的量子态工程在实验和理论上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注意到,在利用库工程制备双模压缩和纠缠的方案中,压缩参数和库诱导的耗散率这两个因素组合决定双模量子关联。然而,它们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依赖于原子-场非线性。这样的情况下,库工程中获得量子关联的最佳条件并不清楚。论文的创新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相干布居捕获得到有效可调谐的双模场压缩算符和四模场压缩算符。两个相干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耦合,两个场将开启两个相干布居捕获(CPT)窗。在CPT窗内,原子主要处于两个基态的迭加态(暗态),对缀饰场本身和其它应用场产生很强的非线性。在同一个CPT窗内,我们分离出了与原子自由度退耦合的双模压缩算符。在不同的CPT窗内,我们分离出了多模压缩算符。与远离共振的色散方案相比,我们的近共振方案中的双模和多模相互作用强度至少被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于原子几乎被捕获在长寿命的迭加态,所以这个近共振方案对自发辐射是稳定的。二、优化库工程中获得强的量子关联的条件。在制备双模压缩和纠缠的库工程中,压缩参数决定Bogoliubov模相互作用,耗散率决定Boboliubov模的耗散,它们共同决定双模量子关联。由于它们对原子-场非线性的依赖是相反的,所以它们对量子关联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我们以两个二能级原子系综为例,检验了原子-场非线性对压缩参数和人工库耗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非线性可以平衡压缩参数和耗散率两个因素,能显着增强不同原子系综或不同光场的双模压缩和纠缠。计算过程中未进行绝热消除,所以该结果对任意的原子衰减率和腔场衰减率都成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耗散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彦杰,蒋倩云,潘孝胤.耗散效应对Moshinsky原子统计关联的影响(英文)[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2].胡庆平.原子相干和集合耗散效应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肖锐.考虑耗散效应的非晶态高聚物的应变强化模型[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4].永恒,韩春杰.ABS熔体在微尺度通道中粘性耗散效应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

[5].黄晨.腔内自发反馈与集合耗散效应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于同敏,张拯恺,邹德健.矩形截面微模具通道中熔体的黏性耗散效应[J].化工学报.2017

[7].于同敏,武永强,王敏杰.超声外场对微通道中熔体黏性耗散效应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5

[8].田兴旺,王平,徐士鸣,张琨.幂律流体饱和多孔介质通道中的黏性耗散效应[J].热科学与技术.2014

[9].刘恒序.引入耗散效应的圆柱形海洋结构物水动力问题解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10].于同敏,永恒,贝海鑫,焦旭.微尺度通道中聚合物熔体的黏性耗散效应[J].化工学报.2013

标签:;  ;  ;  ;  

耗散效应论文-王彦杰,蒋倩云,潘孝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