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产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频率光载毫米波,光载无线通信,QAM调制格式
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产生论文文献综述
黄奕瑄[1](2016)在《多频率光载毫米波的产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进光波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必要研究采用单光源传送多种不同业务的技术,而在单光源上实现微波和毫米波频段的多种调制格式的无线信号光学产生方法、多频率毫米波信号的光载无线通信(ROF)技术等是实现多种不同业务传送的关键。多频率光载毫米波技术体现了无线接入的灵活性,频率不同的毫米波可以满足不同带宽用户的要求。而且多个不同频率的光载毫米波是降低邻近基站频率相同而造成信号间干扰的有效措施,在未来光纤无线融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多频率光载毫米波的产生方法及其传输无线局域网信号的光纤无线通信系统,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产生方法,采用微波副载波复用及调制技术产生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信号,在发送端通过对副载波信号的复用,驱动外部调制器进行全光上变换,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微波副载波复用及调制技术的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产生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该方法与以往需要采用多个光调制器方法相比较,降低了系统成本。2、研究了基于不同调制格式的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信号的传输性能。对于4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4QAM)和16QAM调制格式,分析了传输距离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经过20km光纤传输,信号受到的色散影响较小,接收的眼图和星座图都比较清晰。而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受到光纤色散和非线性的影响会加重,接收端得到的眼图的眼开度会逐渐变小。通过分析光背靠背和50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后,4QAM和16QAM调制信号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光功率增大时,意味着信噪比增大,误码率随之降低。这是因为在传输的过程中,器件本身的性能限制以及噪声的积累,还有光纤链路上的色度色散引起的码间干扰等都限制了信号的传输距离。(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6-06-06)
刘海燕[2](2009)在《Radio-over-Fiber系统中多频率光载毫米波的产生与接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Radio-over-Fiber(ROF)技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简化远程基站的模块。随着ROF技术研究的发展,基于ROF技术的通信系统具有丰富的传输带宽、无缝的覆盖范围、大容量、低损耗等优点,使其在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量,对ROF系统中多频率光载毫米波的产生和接收技术做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提出并验证了基于光载波重用实现无源基站的全双工WDM-ROF通信系统,该系统配置简单,代价低,功率利用率高。在中心站采用强度调制器调制产生下行链路数据的密集波分复用的光载毫米波信号,在基站通过滤波器分离DWDM信号,并同时实现了上行链路的光载波重用。利用数值仿真比较了毫米波信号传输不同距离后的眼图。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射频信号驱动强度调制器,避免高阶边带的产生,可以极大地降低了色度色散的限制。通过分析其上/下行链路的毫米波和基带信号眼图,发现传输60 km后的眼开度损伤较小。其次,研究了毫米波光纤链路中色散对基带信号码形的影响。尽管载波抑制产生的光毫米波能抵抗信号的衰落效应,但是高比特率的基带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后仍然有很大的劣化,主要原因就是光纤色散导致了信号码元的走离,因此也限制了基带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为了克服色散导致的基带信号码元失真,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利用外部强度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双边带光载毫米波,而基带信号只调制在其中一个边带上。最后通过理论推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再次,基于波长重用技术,提出并仿真研究了一个新颖的全双工多频率光载毫米波通信方案,成功实现了60 km传输距离、数据速率达2.5Gbit/s的双向通信。该方案将多路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耦合后再驱动光相位调制器,分别产生频率间隔不同的双边带信号,利用相应的各双频一阶边带传输不同下行数据,而中心载波则作为上行链路的光载波实现波长重用。该方案不仅产生了2倍于调制信号频率的多个毫米波,而且采用了双边带光信号中较高功率的中心载波作为上行链路的光载波,从而使光信号的全部功率都得到了合理利用,简化了系统配置。最后,实验研究了一种采用单个光载波和一个单臂LiNbO3调制器同时产生多个不同频率光载毫米波的光无线通信系统。在中心站,多路不同频率的射频(RF)信号与相应的基带数据信号进行混频,再用功率耦合器将它们耦合成一路信号,输出信号用于驱动单臂LiNbO3调制器进行载波抑制调制去产生多频率的光载毫米波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后,在基站,利用光滤波器将载有不同频率光毫米波的光频成分进行分离,之后再分别进入光电检测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频率为10GHz与20GHz的RF信号源可以产生频率为20GHz与40GHz的光载毫米波,20GHz的光载毫米波携带2.5Gb/s的下行基带数据信号在单模光纤中可以传输40 km以上,因此这种方案是有效和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9-03-26)
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产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Radio-over-Fiber(ROF)技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简化远程基站的模块。随着ROF技术研究的发展,基于ROF技术的通信系统具有丰富的传输带宽、无缝的覆盖范围、大容量、低损耗等优点,使其在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量,对ROF系统中多频率光载毫米波的产生和接收技术做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提出并验证了基于光载波重用实现无源基站的全双工WDM-ROF通信系统,该系统配置简单,代价低,功率利用率高。在中心站采用强度调制器调制产生下行链路数据的密集波分复用的光载毫米波信号,在基站通过滤波器分离DWDM信号,并同时实现了上行链路的光载波重用。利用数值仿真比较了毫米波信号传输不同距离后的眼图。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射频信号驱动强度调制器,避免高阶边带的产生,可以极大地降低了色度色散的限制。通过分析其上/下行链路的毫米波和基带信号眼图,发现传输60 km后的眼开度损伤较小。其次,研究了毫米波光纤链路中色散对基带信号码形的影响。尽管载波抑制产生的光毫米波能抵抗信号的衰落效应,但是高比特率的基带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后仍然有很大的劣化,主要原因就是光纤色散导致了信号码元的走离,因此也限制了基带信号的最大传输距离。为了克服色散导致的基带信号码元失真,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利用外部强度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双边带光载毫米波,而基带信号只调制在其中一个边带上。最后通过理论推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再次,基于波长重用技术,提出并仿真研究了一个新颖的全双工多频率光载毫米波通信方案,成功实现了60 km传输距离、数据速率达2.5Gbit/s的双向通信。该方案将多路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耦合后再驱动光相位调制器,分别产生频率间隔不同的双边带信号,利用相应的各双频一阶边带传输不同下行数据,而中心载波则作为上行链路的光载波实现波长重用。该方案不仅产生了2倍于调制信号频率的多个毫米波,而且采用了双边带光信号中较高功率的中心载波作为上行链路的光载波,从而使光信号的全部功率都得到了合理利用,简化了系统配置。最后,实验研究了一种采用单个光载波和一个单臂LiNbO3调制器同时产生多个不同频率光载毫米波的光无线通信系统。在中心站,多路不同频率的射频(RF)信号与相应的基带数据信号进行混频,再用功率耦合器将它们耦合成一路信号,输出信号用于驱动单臂LiNbO3调制器进行载波抑制调制去产生多频率的光载毫米波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后,在基站,利用光滤波器将载有不同频率光毫米波的光频成分进行分离,之后再分别进入光电检测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频率为10GHz与20GHz的RF信号源可以产生频率为20GHz与40GHz的光载毫米波,20GHz的光载毫米波携带2.5Gb/s的下行基带数据信号在单模光纤中可以传输40 km以上,因此这种方案是有效和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频率光载毫米波产生论文参考文献
[1].黄奕瑄.多频率光载毫米波的产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6
[2].刘海燕.Radio-over-Fiber系统中多频率光载毫米波的产生与接收研究[D].湖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