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东异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东异质性,创始人控制权,双重股权结构,投资者利益保护
股东异质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邓峰[1](2019)在《创始人控制权保持、双重股权结构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股东异质性视角的多案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始人与企业融资过程中引进的外部投资者在股东利益、股东目的、股东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随着股权的不断稀释,创始人与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时有发生。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是当前理论和现实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股东异质性视角出发,以京东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探讨双重股权结构对创始人控制权保持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机理,并对双重股权制度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效应提供市场反应证据,以期能为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企业的融资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27期)
魏良益[2](2019)在《我国创新型企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研究——基于股东异质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是否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不同认识。实际上,股东异质性从企业诞生之日就已经客观存在。因此,从股东异质性视角看,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合理性。创新型企业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快股权结构制度创新,助力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我国创新型企业率先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构建企业双重股权结构制度适用范围、操作指引、政策评估等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行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探索经验。(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19年03期)
罗孟旎[3](2018)在《内部控制质量、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兼论股东异质性的财务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股东对被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以股东异质性为切入点,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背景下,内部控制、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内控质量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且其正相关性在非国家股东控股公司中更显着;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且其负相关性在国家股东控股公司中更显着;高质量内控会增强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的负相关性,且其负相关的增强作用在国家股东控股公司中更显着。上述结论表明,国家控股企业在负面效应方面的显着性高于非国家控股企业,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范帆[4](2017)在《股东异质性、双重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资金是维系一个公司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上市融资因其具备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公司竞争力,以及在不加重财务杠杆的前提下募集资金等诸多优点,而被诸多企业作为首选融资方式。但是,在当前“同股同权”制度背景下,公司一旦采用上市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创始人团队的控制权被稀释,甚至会因完全丧失控制权而被外部股东驱逐出公司。一方面,资金是公司存续所必需的“血液”;另一方面,公司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也离不开创始人团队的经营管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了股权结构创新的尝试,在上市融资的过程中,试图创新出一种新的股权结构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双重股权结构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层面对双重股权结构出现的原因——股东异质性,以及双重股权结构可能会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阿里巴巴集团(NASDAQ:BABA)作为案例研究主体,对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原因和始末进行了分析。再次,以阿里上市所采用的本质上是双重股权结构的“合伙人制度”作为案例研究的具体对象,对阿里融资上市过程、股权结构的变化和合伙人制度本身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解读;在此基础上,选取美国资本市场行业分类中与阿里巴巴属于同一行业、但是未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将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发展状况与未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同行业公司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合伙人制度对公司绩效有积极影响。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就双重股权结构在我国推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通过对阿里巴巴特殊双重股权结构——合伙人制度的分析,本文认为股东异质性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正深刻地影响着股权结构的理论和实践,以该事实为基础对股权结构进行的创新,或许才是更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结构。在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可以在缓解公司资本压力的同时保证创始人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进而使公司在创始人团队的控制下,获得长期稳定发展。本文以股东异质性、双重股权结构及该结构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切入视角,丰富了关于股东异质性和双重股权结构的理论研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制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在我国推行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增加了研究双重股权结构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12-01)
李进[5](2016)在《制衡股东异质性与公司治理有效性关系研究——基于“东北高速”案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东北高速为例,论证了"股东制衡结构"理论的局限性,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同质的地方政府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状况会因为地方政府过于激烈的竞争关系而失效。同级地方政府共同控制上市公司时,二者对资源进行争夺所带来的治理效益大于因激烈的竞争所产生的公司治理混乱的成本,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引入制衡股东时应充分考虑到大股东之间的异质性,避免体制原因造成的种种弊端。(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6年23期)
吴铭丽[6](2013)在《大股东异质性对会计信息不对称和质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下,大股东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中通过股票买卖获取收益,大股东所拥有的会计信息优势将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使得大股东与会计信息的关系更为密切了。我国股票市场虽然已经进入全流通,但股权依然较为集中,大股东的控制权依然存在,他们不但可以控制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而且同样可以操纵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不对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计信息作假,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本文以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为背景,研究大股东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构建一个大股东监督类型指标衡量大股东的异质性,主要依据大股东对公司监督力度上存在的差异,把大股东分成积极型大股东与平和型大股东两大类;由于大股东的这种监督力度还会受到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因此,同时用赫芬达尔指数方法计算的股权集中度检验了大股东异质性与会计信息不对称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最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型大股东与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大股东异质性与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结果显示,积极型大股东与会计信息不对称呈显着负相关,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着正相关,而平和型大股东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均不显着。用赫芬达尔指数方法计算的股权集中度检验的大股东异质性与会计信息关系的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越集中,会计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权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虽然呈负相关但不显着。在进一步研究积极型大股东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时,发现积极型大股东的影响力越大,会计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积极型大股东的影响力越大,会计信息质量越好。上述实证研究表明,大股东的异质性可以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的研究证明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环境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大股东异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股权制衡等研究提供了一个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5-01)
程敏英,林秉旋,魏明海[7](2012)在《大股东异质性、内部人交易与信息披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内部人交易是财务和会计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在众多股权高度分散的投资者当中,内部人(董事和高管)是充分了解公司基本信息的一类投资者。他们熟知公司内部信息,掌控公司信息披露政策和其他政策,因而了解市场会如何及何时作出反应。利用这些优势,他们可机会主义地买卖自己持有的股票(e.g.,Cheng et al.,2007),干预股票期权的授予和行权(本文来源于《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09-24)
鄢波,杜勇[8](2011)在《大股东异质性对上市公司亏损逆转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大股东的异质性,本文对亏损上市公司的类别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异质性大股东在亏损偏好程度、扭亏动机和支持程度、扭亏途径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了这些差异对上市公司的亏损逆转性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1年19期)
王婧[9](2008)在《股东异质性的历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益冲突无处不在,公司也不例外。股东利益的冲突是公司中最为普遍和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关注重点之一。股东利益冲突的根源之一,在于股东之间存在异质性,即股东具有不同的利益获取方式,这种异质性在股东概念形成之初就存在。本文以股份制公司的起源及演变为研究线索,分析股东异质性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下旬刊)》期刊2008年03期)
股东异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是否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不同认识。实际上,股东异质性从企业诞生之日就已经客观存在。因此,从股东异质性视角看,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合理性。创新型企业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快股权结构制度创新,助力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我国创新型企业率先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构建企业双重股权结构制度适用范围、操作指引、政策评估等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行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探索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东异质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燕,邓峰.创始人控制权保持、双重股权结构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股东异质性视角的多案例研究[J].财会通讯.2019
[2].魏良益.我国创新型企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研究——基于股东异质性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9
[3].罗孟旎.内部控制质量、股权资本成本与公司绩效——兼论股东异质性的财务影响[J].商业研究.2018
[4].范帆.股东异质性、双重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2017
[5].李进.制衡股东异质性与公司治理有效性关系研究——基于“东北高速”案例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6
[6].吴铭丽.大股东异质性对会计信息不对称和质量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
[7].程敏英,林秉旋,魏明海.大股东异质性、内部人交易与信息披露策略[C].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8].鄢波,杜勇.大股东异质性对上市公司亏损逆转性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1
[9].王婧.股东异质性的历史分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