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型痤疮论文-王晓梦,耿立东,范玉

湿热型痤疮论文-王晓梦,耿立东,范玉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热型痤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茵陈蒿汤,耳穴压豆,痤疮

湿热型痤疮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梦,耿立东,范玉[1](2019)在《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给予中药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临床痊愈4例(16%),显效13例(52%),有效5例(20%),无效3例(12%),总有效率88%。结论中药茵陈蒿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对于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7期)

谢一民,杨逸淦[2](2019)在《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43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43例,给予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治愈18例,占41.9%;显效16例,占37.2%;有效6例,占13.9%;无效3例,占7.0%;总有效率为93.0%。结论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08期)

徐景娜,白彦萍[3](2019)在《温清饮治疗血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温清饮治疗女性血虚湿热型痤疮,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门诊治疗的86例女性血虚湿热型痤疮患者为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清饮。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效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P)、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H、E2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T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FSH、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H、E2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FSH、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2例(4.65%)患者面部出现过敏反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33%,对照组为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清饮治疗女性血虚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确切,能调节血清性激素,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文霞[4](2019)在《丹滑消痤面膜配合内服对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丹滑消痤面膜治疗寻常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以门诊150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设计,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1)、C组(对照组2)各50例。叁组患者均根据临床证候内服茵陈蒿汤加味,A组配合丹滑消痤面膜,B组配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C组纯酸奶外用,分别连续用药8周,4周做一次观察,记录皮损积分、中医证候、卡的夫痤疮指数情况,8周后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叁组之间的疗效差异,评价丹滑消痤面膜对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改善情况。结果1.叁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着性差异(P>0.05)。2.叁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A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B组)为82.0%,对照组(C组)为74.0%,叁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叁组患者治疗后对皮损丘疹、脓疱、伴随中医症状以及卡的夫痤疮指数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叁组患者痤疮疤痕分级评分比较,治疗后比与治疗前、第4周比较,治疗组评分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评分上升,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期间,治疗组有2例在治疗过程中自觉皮肤干燥,嘱其面部喷洒矿泉水后症状消失,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组有4例患者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立即去除药物后症状消失,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无明显异常指标。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异常指标,本药安全性良好。结论:1.丹滑消痤面膜治疗Ⅱ级、Ⅲ级痤疮疗效好,安全性高。2.丹滑消痤面膜可以有效改善痤疮后红斑、色素沉着。(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19)

冯晓娜[5](2019)在《消痤汤联合火针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消痤汤联合火针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免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的影响,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120例合格受试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39例):口服消痤汤联合火针外治,治疗组2(38例):口服消痤汤和对照组(37例):口服消痤丸。(研究过程中脱落病例6例)叁组患者的疗效判断时间均为28天,每周观察1次,分别于第0±2天、7±2天、14±2天、21±2天、28±2天按照患者皮损评分标准和中医证候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从而根据这两方面积分以衡量各组的临床疗效。同时分别于第0±2天与第28±2天抽取叁组患者静脉血,记录血清中TNF-α、IL-8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而比较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28天后,叁组患者的皮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经过组间比较,治疗组1疗效优于治疗组2(P<0.05),治疗组2优于对照组(P<0.05)。2、叁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8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并且以治疗组1效果最优(P<0.05)。结论:1.消痤汤联合火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治疗前的皮损、中医证候评分以及TNF-α、IL-8的含量,并且优于其余两组。2.消痤汤联合火针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是安全有效的方案。(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柴棋[6](2019)在《清热除湿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法治疗女性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辨证、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女性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味茵陈蒿汤口服联合外用夫西地酸)、和对照组(多西环素口服联合外用夫西地酸),每组各30例,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的详细相关记录,比较痤疮病情GAGS积分、严重程度分级以及中医症候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使用Cardiff痤疮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女性患者在年龄、病程、GAGS积分、严重程度分级、中医症候评分以及CADI评分等指标经过统计学检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二组女性胃肠湿热型痤疮患者GAGS积分、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中医症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二组皮损疗效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皮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6.67%、46.67%;二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皮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3.34%、16.67%;治疗后,二组患者CAD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治疗针对女性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显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对改善女性胃肠湿热型患者生活质量显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杨岚,曹洋,姜希,曲剑华[7](2019)在《清热除湿汤对湿热型痤疮患者面部皮肤性质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汤对湿热型痤疮患者面部皮肤特征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湿热型痤疮患者65例,给予清热除湿汤内服治疗,并以同期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对痤疮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皮肤性质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 VISIA数据显示痤疮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红色区、棕色斑和紫质的绝对分值与健康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毛孔绝对分值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患者红色区、棕色斑和紫质的改善分别在中药治疗后第2周和第3周。结论清热除湿汤对痤疮患者红色区、棕色斑及紫质的改善效果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卢玉忠,张银,李文婵,谢勇宁,赵桃[8](2019)在《清热除湿消痤方联合中药面膜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热除湿消痤方联合中药面膜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轻、中度(Ⅰ、Ⅱ、Ⅲ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清热除湿消痤方和自制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异维A酸软胶囊、丹参酮胶囊、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共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热除湿消座方联合自制中药面膜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显着,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9年01期)

宋箱[9](2019)在《湿热型痤疮患者应用针灸和刮痧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针灸和刮痧两种治疗方式对湿热型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刮痧组各5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刮痧组采用刮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血清睾酮值水平和总体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刮痧组治疗后丘疹或粉刺皮损积分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脓疱皮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睾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刮痧治疗对湿热型痤疮均有明显效果,刮痧治疗对丘疹或粉刺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1期)

熊国荣[10](2018)在《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在湿热型痤疮治疗中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天镇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丹参酮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清热除湿汤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发现,治疗前2组无显着差异(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 <0. 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显着,对其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8年23期)

湿热型痤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43例,给予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治愈18例,占41.9%;显效16例,占37.2%;有效6例,占13.9%;无效3例,占7.0%;总有效率为93.0%。结论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热型痤疮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梦,耿立东,范玉.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2].谢一民,杨逸淦.五味消毒饮合茵陈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43例[J].中国处方药.2019

[3].徐景娜,白彦萍.温清饮治疗血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刘文霞.丹滑消痤面膜配合内服对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

[5].冯晓娜.消痤汤联合火针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6].陈柴棋.清热除湿法治疗胃肠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

[7].杨岚,曹洋,姜希,曲剑华.清热除湿汤对湿热型痤疮患者面部皮肤性质的改善作用[J].北京中医药.2019

[8].卢玉忠,张银,李文婵,谢勇宁,赵桃.清热除湿消痤方联合中药面膜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

[9].宋箱.湿热型痤疮患者应用针灸和刮痧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10].熊国荣.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痤疮及对皮肤生理指标影响评价[J].光明中医.2018

标签:;  ;  ;  

湿热型痤疮论文-王晓梦,耿立东,范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