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与检验分析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与检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55-02

【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检验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以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或伴短暂氮质血症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1发病机制

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本病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抗原(链球菌某种成分)、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膜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肾小球炎症病变。同时,炎症细胞又能产生一系列炎症介质引起并加重肾小球炎症病变。

2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多在5~14岁发病,很少累及中、老年人,本病常在链球菌感染后7~20天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皮肤感染者潜伏期较长,平均为14~28天。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程度不等的肾功能受累。血尿起病第一症状,约40%的病人出现肉眼血尿。尿色呈均匀的棕色或洗肉水样,无血细胞凝集块,酸性尿时呈酱油样棕褐色。数天至1~2周后转为镜下血尿。蛋白尿几乎全部急性肾炎患者都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为0.5~3.5g,为非选择性蛋白尿。仅约不到20%的病人尿蛋白在3.5g/d以上。部分患者就诊时尿蛋白已阴转,而未发现尿蛋白阳性。水肿约90%病人出现水肿,因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水钠潴留引起,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水肿严重者波及全身,呈可凹性,大部分病人于2~4周内自行消肿。伴随水肿而尿量减少,少数为少尿<400毫升/天,1~2周后尿量渐增多,可由少尿引起氮质血症。血肌肝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经利尿数日之后氮质血症即可恢复正常,少数可出现急性肾衰。约80%病人病初钠、水潴留时,出现轻、中度高血压,偶见严重高血压和高血压脑病,高血压与水肿的程度常平行,随着利尿而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常有乏力、恶心、呕吐、嗜睡、头晕、视力模糊、腰部钝痛。

3检验室检验

3.1尿常规检查:几乎所有急性肾炎病人都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浅红至深红色,尿中红细胞多为畸形红细胞,即红细胞形态多皱缩,边缘不整或呈多形性,这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损,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裂隙时发生变形,也与肾小管内的高渗环境有关。酸性,尿量少且比重为1.015~1.020,尿渗透压大于350mOsm/(kg·H2O)。尿蛋白通常为1~3g/d,若病情好转,则尿蛋白减轻,但可持续数周和数月,如果蛋白持续在1年以上,多提示为慢性肾炎或演变为慢性肾炎。红细胞管型存在更有助于急性肾炎的诊断。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尿一般不重,仅不到20%的病例可呈大量蛋白尿(>3.5克/天)。尿蛋白含量不一,一般1~3g/24h,(尿蛋白定性+~+++),可通过尿蛋白选择性指数测定或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尿蛋白电泳,大致判断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程度,数周后尿蛋白逐渐减少,维持在少量~“+”’多在一年转阴或极微量。尿沉渣检查中多型红细胞占80%以上,每个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至少10个以上,甚至满视野,还可见白细胞,并常有管型(透明管型数量增加,粗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乃至白细胞管型)尿比重高,多在1.020以上,主要是球一管功能失衡的缘故。

3.2血常规检查轻度正色素正常细胞性贫血,与血容量增大,常与水钠潴留、血液稀释有关。血沉在急性期常加快,一般在30~60mm/h,急性期缓解血沉也会逐渐正常。有80%~95%病人出现血清补体C3降低,经4~6周大多恢复正常。可出现肾功能异常,贫血不常见,抗链球菌溶血素“O”往往升高,清蛋白常轻度降低。

3.3肾功能检查

急性期可随一过性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下降,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而肾血流量正常,从而引起肾小球滤过分数减低,,尿浓缩功能多正常,临床表现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尿素清除率测定明显降低,由于合并了水钠潴留,血肌酐水平很少会超过正常值上限。肾小管功能的受累较轻较严重者血肌酐>352μmol/L,尿素氮>21.4mmol/L,可有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浓缩功能多正常。血容量过多的患者,血浆白蛋白可因血液稀释而轻度下降。

咽拭子和细菌培养,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自咽部或皮肤感染灶培养细菌,其结果可提示β-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测定,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急性肾小球肾炎有70%~80%患者可有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增高。

3.4血清补体检查大部分患者血清总补体活性(CHso)及C3、备解素下降,约10%患者C1q、C4等短暂轻度下降,发病6~8周内恢复正常,动态观察C3的变化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血浆中可溶性补体终末产物C5b-9在急性期上升,随疾病恢复逐渐恢复正常。若有持续的低补体血症常提示其他疾病的存在,如膜增生性肾病、狼疮性肾炎或先天性低补体血症等。

3.5其他检查电解质紊乱少见,在少尿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可轻度降低,血钾浓度轻度增加及稀释性低血钠,此现象随利尿开始迅速恢复正常。尿中FDP测定反映肾小球血管内凝血及纤溶作用,肾炎时尿FDP值增高。部分患者起病早期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及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标签:;  ;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与检验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