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夹缝”中的优势杂——地市报在新世纪如何应对报业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黄钰涵[1](2019)在《“九一八”事变时期(1931.9-1932.3)新加坡《叻报》涉华报道及言论研究》文中认为“九一八”事变是影响近代历史走向的关键性事件,事变发生后,新加坡华侨报刊《叻报》以海外华人视角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对“九一八”事变作出大量评论分析,积极通过新闻实践与华人社会进行互动。以《叻报》为窗口,借由《叻报》关于“九一八”事变报道文章的数量分布规律和具体关注点,可以发现《叻报》对“九一八”事变付以很高的关注度,以《叻报》编者及作者为代表的新加坡华人在以海外视野观察“九一八”事变时,集中为新加坡华人社会呈现出祖国横遭惨祸后民众、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基本风貌。借由《叻报》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评论文章,可以观察到华侨报刊立足于海外对“九一八”事变的审视、对当时的国民政府作为和祖国政局的思考。透过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评论文章,可以进一步体察出以《叻报》编者和作者为代表的新加坡华人处于在“爱祖国”与“爱政府”间的矛盾心理状态:在对祖国同胞关切、为民族前途担忧的同时,也对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宁粤政府对立内耗感到失望,对政府单纯期待国联调停充满怀疑。以《叻报》为媒介,可以看出《叻报》试图在祖国民族危亡之际对新加坡华人社会进行舆论引导:一方面,从民族大义出发,引导新加坡华人社会积极献策献力、援助祖国,以办报活动爆发出海外华人抗日宣传谱系中的强音;另一方面,从华侨身份出发,在相对独立的海外华人社会使得新加坡华人自身的反身性意识得以强化,从而厘清华侨爱国的义务与方式。
许婉萍[2](2018)在《日本在天津沦陷区的文化侵略及民众的反侵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在武力占领的同时,在天津沦陷区试图通过推行文化侵略政策,削弱沦陷区民众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独立意识,从而实现彻底占领沦陷区的险恶用意。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行的现实中,我国面临来自内外因素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消极影响和冲击。有鉴于此,本文依据原始档案等文献资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采用文献研究、历史分析和多学科研究方法,从天津近代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深入考察日本在天津沦陷区实施文化侵略的罪恶活动及其特点,剖析其严重危害,为揭露日本侵华的反动本性、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言论提供了更多的史学支撑。论文还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天津民众反抗文化侵略的历史活动,并结合现实试图从文化层面反思以抗战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与当前文化建设的关系,为加强历史观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自信提供必要的历史依据和经验借鉴。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日本在天津沦陷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涉及学校教育、舆论传播及社会生活等领域。学校教育方面包括破坏高等学府、开展以奴化精神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留日教育及政治教育等;舆论传播方面则是对新闻刊发和书籍发行进行严格管控;社会生活方面主要是针对社会范围内的日语教育及日常休闲娱乐进行管制。第二,日本在天津沦陷区的文化侵略打压了民众的抗战意识,扰乱了天津社会文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削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第三,日本在天津沦陷区的文化侵略是日本针对整个中国大陆地区进行文化侵略的一个历史缩影,呈现出多样性、迷惑性、强制性等共性特征。同时由于天津毗邻北京的政治与地理环境以及近代开埠以来开放多元的人文环境,其文化侵略又呈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和排斥性等区域特征。第四,天津沦陷区社会各界对此开展了文化与武装两条战线的反抗斗争。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共赴国难;爱国知识分子摇旗呐喊、坚决抵抗;普通民众亦积极支援抗战、反对文化侵略,由此结成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第五,本研究既有助于揭露日军侵华的历史罪行,反驳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及其观点;同时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乃至解决当前中国所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都将有所裨益。
邓裴裴[3](2018)在《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带来了受众接收新闻方式的全新改变,越来越多人通过移动终端就能便捷地阅读各类新闻,由此带来了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深刻转型。新闻客户端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2015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各地方报纷纷搭建新闻客户端平台。至今,尽管各地方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差异较大,但在客户端内容生产方面变革的思路和遇到的问题却有其相似性。地方报新闻客户端依托地方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而更新的内容生产流程,与传统纸媒的内容生产有了很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内容来源的渠道更加丰富、内容选择更具有受众思维、内容的写作更加网络化、内容的推广发布更加灵活多样。但是相比于其他媒体,地方报的新闻客户端起步较晚,经验有限,所以在这些变革后面却还存在的很多的问题。第一,地方报有限的信息、人力资源无法满足海量内容的生产,所以新闻客户端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转载,使客户端上的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第二,地方报新闻客户端没有明确的定位,追求内容的“大而全”,导致客户端上内容庞杂,内容的审核难度加大。第三,地方报传统的内容生产范式延续,内容的可读性不强,无法满足受众的喜好和需求;第四,地方报大量布局各种新媒体,原本有限的资源不断分散,少量的资源使新闻客户端难以生产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内容。第四,政府对地方报管理的体制机制,给新闻客户端的市场化带去了较多壁垒,使地方报新闻客户端难以寻求“三跨”合作去更好地填补自身在各种资源上的不足,阻碍了其做强做大。综上,地方报应该根据自身优势,把握新媒体带来的全新生产流程变革,抓紧解决新闻客户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其一,增强和地方受众、媒体的合作,形成媒介社区;其二,深耕地方内容,打造自身特色;其三,持续创新内容生产,实现个性化定制;其四,更新管理体制,增强内容生产效率;其四,引入社会资本,搞活内容运营。通过彻底地重构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地方报可以在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媒体品牌,助力报业集团整体的转型升级。
孟令光[4](2017)在《中国广告企业发展进程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广告企业的成长与集团化发展进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社会背景相适应,也与中国广告企业在独特的市场环境下坚持变革与创新的发展理念相观照。从1979年中国广告业务开始恢复发展至今,中国广告企业的成长与集团化进程经历了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集团化等不同的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广告企业发展成长史是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变革的缩影,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进程也揭示了中国广告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逻辑关系。研究该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传播学、广告学、营销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对中国广告企业发展进程和历史脉络进行较为系统梳理和勾勒,对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环境下我国广告企业在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制度变革、技术进步、资本运营、受众需求、广告主愿景等几个维度切入,探究我国广告企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环境中的发展规律。对广告经营管理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与局限、中国广告从企业到产业的跨越发展、中国广告企业与跨国广告集团的博弈、中国广告企业集团的规模化发展路径、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与趋势等多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侧重从广告发展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进行探讨,重点探寻中国广告企业在集团化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与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重视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行业发数据收集与整理,特别注重不同时期广告企业的典型案例研究,重点访谈了二十余家优秀企业营销高管和本土广告企业负责人,及时了解和掌握受访企业的营销新需求和新动向,探析本土优秀广告企业集团快速崛起的推动因素,剖析内陆省份部分中小广告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为研究中国广告企业的成长与集团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与规律提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广告市场的特殊环境决定着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进程中独特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模式,中国广告企业的创新实践也为世界广告企业集团化进程增加了鲜活的中国元素,为世界各国广告企业集团化路径选择提供了智慧和贡献。其一、中国广告企业拓展国际化竞争视野,树立全球竞争理念,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广告企业集团化道路,用中国思维和方法,解决中国市场的问题;其二、中国广告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整合优质资源,组建新型广告企业集团;其三、中国广告企业能够适时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展开跨区域、跨行业合作,实现管理科学化和运营规范化;其四、中国广告企业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用中国思维、中国智慧来化解集团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持续保持中国广告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中国广告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成为世界广告企业集团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较为完整勾勒出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进程的基本路径,探寻到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为中国广告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推进中国广告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断开拓视野和深挖内涵,坚持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创新,优化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策略方案,为新媒体环境中新型主流广告集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张娟[5](2016)在《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社会变革持续、自然灾害频繁的大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呈现出爆发频率高、程度加剧、全球范围内扩散的趋势。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与以往发展不同的特点。从社会发展的视角而言,社会的发展使得各阶层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阶层对立与冲突也在各地高频度爆发。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的传声筒作用并没有得到强化,反而对内消弱,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纸媒无法与新媒体相匹敌,使得传统纸媒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空间受到挤压。在遭遇公共危机事件的时候,铺天盖地的信息选择,受众对于真相的渴求比任何一个时代来的都迫切。传统纸媒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使用好自身的发声机制,以及将多年累积下来的公信力的发挥好,亟待研究。而传统纸媒累积起来的信息采编、发布系统、品牌效应、资源优势,也决定了传统纸媒的话语权不会在一夕之间就荡然无存。传统纸媒自身具有的功能特点和它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和公共品格,决定了其在公共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只是,多元化的舆论环境全开放语境中,对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方式方法的变化,以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参与的深层意义。本文是在案例研究、文献阅读,以及对比分析基础上对传统纸媒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面临新的形势与所处地位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纸媒发挥自身优势掌握话语权、采用媒体融合掌握主动权、并使用差异化思路发挥功能等对策,就会促进传统纸媒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作用发挥。
任景华[6](2016)在《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研究 ——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党和政府的传播能力。新媒体传播能力是政府传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已进入突发事件的多发期。突发事件作为特殊的社会运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越来越严重,所产生的破坏力和冲击力对政府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媒体传播条件下,突发事件产生的环境和应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政民互动模式以及政府新媒体管理策略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衍生了系列社会问题。突发事件多发生在地方层级,肩负社会秩序保障责任的地方政府,已经成为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的直接责任主体,其应对突发事件的新媒体传播能力直接影响到突发事件的走向和结果。因应突发事件,加强和再造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政府新媒体传播是政府组织基于自身职责和功能,通过不同媒介尤其是新媒体平台,与社会公众进行的信息互动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互动性,体现着传播行为和政府职能行为双重属性。构建基于突发事件的地方政府新媒体信息生产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扩散能力以及信息修复能力,已成当务之急。应该看到,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其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传播新技术的传播技巧与方式,是通过整合各种平台和资源而实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等所产生的一种传播影响力,也是地方政府的一种“软实力”。本文聚焦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的再造研究,以突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政府为应对主体,依据“突发事件—政府传播—新媒体”的逻辑,整合运用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营销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资源,紧扣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资源禀赋、运作过程等方面的现实条件,揭示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传播模式。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案例,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反思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所暴露的传播能力薄弱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探索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的结构及要素,并为政府部门优化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方案、提升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提供对策与建议。作为近年来发生的一件典型的突发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因其突发性、敏感性、伤亡人数多、涉及面广等因素,使其成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突发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传播中,上海市政府利用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媒体实力相对强等优势,初步整合了各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突发事件传播中信息发布、政策指示、问责处理等信息的发布。但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中,存在信息发布不及时、议程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力不强、对公众的参与重视不够、互动力度不够、话语风格僵硬以及新媒体联动效应弱等现实问题,涉及新媒体内容生产、平台建设和地方资源整合等层面。突发事件传播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与再造要素的考量因素和依据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国内外对传播能力及其内容构成要素的相关研究;二是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代表的我国突发事件及其传播的现实特点;三是地方政府及地方区域的社会环境、经济与文化水平等实际特征。参考国际经验,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与再造的要素包括:内容传播力、平台传播力、地方政府资源整合力和传播效果影响力四个要素。因此,突发事件传播与沟通中,再造和增强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需要从这些要素和路径入手。具体而言,包括创新新媒体传播内容,增强内容传播力;运用新技术整合传播手段,强化平台传播力;整合地方政府资源,增强信息整合能力以及优化突发事件传播流程,提升传播效果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新媒体与公众关系互动的长效机制。突发事件传播与沟通中,再造和增强地方政府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其宗旨和价值取向是打造整体治理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维护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关系,塑造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的新形象。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问题、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是结合研究论题,对突发事件、地方政府、传播能力等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构建起本研究的概念体系。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为案例分析部分。首先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度分析了作为典型地方突发事件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分析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与沟通的主要议题与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突发事件和新媒体传播的语境与社会现实,研究了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第五章主要是在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重点论述了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两种取向,即整体取向(整体性治理政府)和协同取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针对突发事件的特征与传播特点、突出新媒体的传播语境和地方政府的区域特征,对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要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考察突发事件传播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与再造的要素构成,即内容传播力、平台传播力、声誉传播力和地方资源整合力。第六章首先是对国外地方政府突发事件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进行研究。在总结国外地方政府突发事件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特点和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路径选择。本章还探索了建构地方政府、新媒体与公众之间互动的长效机制等问题,研究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理论的新发展。
许剑峰[7](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池敏[8](2015)在《新媒体时代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媒介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是在加华人获知当地主流社会信息和国内动态的重要渠道,在沟通信息、维系民族情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产生与发展已逾百年,但国内学者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本研究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对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媒介生态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媒介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揭示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发展与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本研究将立足于新媒体的时代背景,对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已采取的应对策略及操作中的困惑进行归纳、总结,并综合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本文的主体部分可分为三个板块:加拿大华文报刊的历史及现状,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外生环境分析和内生环境分析;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应对。本文的结论是,在新媒体时代,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正处于一个“危”“机”共存的生态环境中。要继续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华文免费报纸需要正视网络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开拓创新,同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立足于加拿大本土,继续加强与当地主流社会的联系,加强与海内外华人、华人社团、华文媒体间的沟通与合作,积极探索报业转型发展之路。
余丽蓉[9](2014)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报纸开始将自己的内容搬上互联网、创办报纸电子版以来,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拉开大幕。这次转型,是中国报业面对数字技术所塑造的新媒体生态及由此带来的传媒大变局而作出的生死存亡选择。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受到极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报业消亡论”在全球范围内尘嚣直上。近二十年间,中国报业和欧美报业一样,一直在努力“自救”,寻求转型。报业转型有很多方向和路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自救”方式就是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利用新媒体技术,而且采取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甚至将自身媒介存在形态转变为新媒体的方式,重塑报纸媒介形态和业务形态,推动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整个报业产业形态的升级。然而,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运作虽动作频频、勇于探索,但总体上来看并未获得成功,以致出现了所谓“报人办网,十年不成”的说法,转型至今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步伐加快,使得中国报业再一次面临“历史性拐点”。本研究由此出发,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过去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番相对全面的分析,尤其对新的媒介生态下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前景问题做出重点探讨,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创见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认为,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较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新媒体产业模式将替代传统媒体产业模式。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绝不是进行简单的媒介形态更新和媒介渠道数字化延伸,也不是在改良式的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思维下即可实现。中国报业应在思想观念上具备互联网思维,在角色定位上成为新媒体阵营中的一员,在运营机制和经营策略上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在体制上创新突破以实现与新媒体市场的对接,才有可能化解危机、重获新生。按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包括绪论在内,全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多年而未获成功的现实是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在介绍该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组重要概念,并对当前国内外与本研究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同时勾勒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提炼出几个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本章对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的生存危机进行全面阐述,认为传统报业应积极寻求向新媒体转型,实现自我嬗变。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给中国传统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生存危机,报业必须顺应传媒环境新变化,走上新媒体转型之路,而且转型也在各方面具备现实条件。第三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本章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转型至今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描述。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主要分为发端、勃兴、提速和全面探索四大阶段,现状特点集中表现为两个:一是转型在局部范围获得一定成效,二是转型演进到关键时期,亟待升级再造。第四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秉承前一章的思路,本章对中国报纸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并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在整体战略规划上、理念和方式上、商业模式上都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导致报业新媒体发展陷入困局,整体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原因既来自于报业自身,也与外部体制环境不佳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第五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针对前文提出的转型问题,本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如果要走出困境,转型必须进行战略升级。战略升级可以从观念转型、战略定位调整、转型路径选择和体制适度突破四个方面展开。第六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在上一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基础上,本章尝试提出一些具体转型策略。本章抓住转型中的几个核心点——内容生产、媒体运营方式、盈利模式,提出了内容产品创新、平台化运营和多元化盈利的立体化策略,包括影响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一个关键问题——版权问题。
余佳丽[10](2014)在《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文中认为电影放映业近年来成为电影产业研究的热点。大光明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企业,从1928年诞生发展为中国电影院第一品牌,到今天上海的第二条电影院线,它的品牌经营历程见证并跨越了中国电影放映业的诸多关键时期,并还在继续发展。电影院从建筑空间、经济领域及文化传播媒介三个层面被全方位发掘、讨论。品牌成为研究影院经济的重点,也是电影放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光明电影院是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企业中品牌经营最成功的典范。进入21世纪,以大光明电影院为首的大光明院线集团又为中国中小电影院线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照。本文以SWOT法分析了大光明的现代发展,并就影院做国际横向比较,对影院品牌激活也提出建议。本文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到第九章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明论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史料的准备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正文部分首先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切入,指出影院建筑是品牌经营的物质空间,也是建设者美学理念、时代精神和城市空间实践的直接物化表现。并引出对空间问题的思考,将建筑空间与社会、都市文化、历史联结起来,探讨电影院在都市空间中的生产、实践及意义。第四章至第七章,梳理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的三个历史阶段,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归纳为品牌创建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品牌维护提升期。大光明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同时代中国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的缩影。第八章从电影院作为文化传播空间的角度分析。它与社会互动,传播品牌文化。半殖民地时期电影院主要是殖民、消费、品牌文化主导的空间,推动现代性文化的建构。政治动荡时期,电影院充当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民族意识的凸显、文化阵地的争夺、意识形态的传播轮番上阵。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影院也在全球化语境下健康发展,消费主义、体验经济成为关键词。第九章结合中美影院发展比较,提出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形成院线品牌是中国电影放映业发展的基础,品牌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其发展的动力,另外还需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发挥“夹缝”中的优势杂——地市报在新世纪如何应对报业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夹缝”中的优势杂——地市报在新世纪如何应对报业竞争(论文提纲范文)
(1)“九一八”事变时期(1931.9-1932.3)新加坡《叻报》涉华报道及言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对《叻报》的相关研究 |
1.3.2 结合华侨报刊与新加坡华人进行的相关研究 |
1.3.3 结合新加坡华人与祖国国内抗战进行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视角的创新 |
1.6.2 资料的创新 |
第二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九一八”事变时期新加坡社会背景与《叻报》发展状况 |
2.1 新加坡社会大环境 |
2.1.1 新加坡历史背景 |
2.1.2 新加坡华人社会 |
2.1.3 新加坡殖民统治 |
2.2 《叻报》概况 |
2.2.1 新加坡华文报业发展情况 |
2.2.2 《叻报》前期发展脉络 |
2.2.3 “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叻报》概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北望中原,伤心曷及”:“九一八”事变时期《叻报》涉华报道文本分析 |
3.1 “九一八”事变时期《叻报》涉华报道数量统计 |
3.1.1 报道“九一八”事变的起始时间 |
3.1.2 祖国国内新闻与其他新闻所占比重分析 |
3.1.3 与“九一八”事变相关稿件分析 |
3.2 “九一八”事变时期《叻报》涉华报道文本内容 |
3.2.1 日军侵略东北暴行 |
3.2.2 “九一八”事变后祖国民众反应 |
3.2.3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反应 |
3.2.4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际态势 |
3.3 小结 |
第四章 “力与愿矛盾”:“九一八”事变时期《叻报》涉华言论研究 |
4.1 分析“九一八”事变原因 |
4.2 对国民政府事变后作为的评价 |
4.3 对国民政府的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思归但长嗟”:“九一八”事变后《叻报》对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舆论引导 |
5.1 “九一八”事变后《叻报》对新加坡华人社会救国行动的舆论引导 |
5.1.1 “九一八”事变后《叻报》的民族主义引导 |
5.1.2 “九一八”事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救国行动 |
5.2 《叻报》的引导与新加坡华人反身性意识的萌生 |
5.2.1 《叻报》对新加坡华人社会反身性意识的引导 |
5.2.2 新加坡华人反身性意识的萌生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日本在天津沦陷区的文化侵略及民众的反侵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日本在天津沦陷区推行文化侵略的历史背景 |
一、日本逐步加深对华文化侵略 |
二、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 |
第三章 日本在天津沦陷区推行文化侵略的内容、特点及危害 |
一、日本在天津沦陷区推行文化侵略的内容 |
(一)瓦解近代天津教育体系 |
(二)统制近代天津文化宣传 |
(三)管控近代天津社会生活 |
二、日本在天津沦陷区推行文化侵略的特点 |
(一)多样性 |
(二)迷惑性 |
(三)强制性 |
(四)继承性 |
(五)排他性 |
三、日本在天津沦陷区推行文化侵略的严重危害 |
(一)迷惑民众心理抵消民众反抗意识 |
(二)阻碍社会进步破坏文化事业发展 |
(三)虚无民族国家意识 削弱民族凝聚力 |
第四章 天津沦陷区社会各界对日本文化侵略的反抗 |
一、文化战线上的反侵略斗争 |
(一)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奔走呼号 |
(二)国民党确立战时教育政策 |
(三)新闻界人士坚守舆论阵地揭露侵略罪行 |
(四)爱国师生自觉抵御思想文化侵袭 |
二、武装战线上的反侵略斗争 |
(一)社会各界极力支援二十九军抗战 |
(二)组织抗日杀奸团 |
第五章 天津沦陷区民众反抗文化侵略的现实启示 |
一、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加强历史观教育 |
二、弘扬抗战精神 促进文化自信建设 |
三、强化爱国教育 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与内涵界定 |
1.5.1 客户端内容的界定 |
1.5.2 客户端内容生产的界定 |
第2章 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现状 |
2.1 内容来源——渠道多样 |
2.1.1 自产内容 |
2.1.2 转载内容 |
2.1.3 地方政府、专家学者 |
2.1.4 地方受众 |
2.2 内容选择——受众思维 |
2.2.1 内容选择的接近性 |
2.2.2 内容选择的自主性 |
2.3 内容制作——网络化 |
2.3.1 内容写作贴近地方网民 |
2.3.2 多媒体的内容呈现形式 |
2.4 内容发布、推广——灵活主动 |
2.4.1 内容更新场景化 |
2.4.2 内容推送精准化 |
2.4.3 内容推广方式多样化 |
第3章 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3.1 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存在的问题 |
3.1.1 内容同质化严重生产力不足 |
3.1.2 内容庞杂无特色监管难度大 |
3.1.3 内容可读性不强难吸引受众 |
3.1.4 内容创新力不足难形成影响力 |
3.2 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索源 |
3.2.1 报纸内容生产传统范式延续积弊难改 |
3.2.2 缺乏明确定位和对受众喜好的研究 |
3.2.3 资金不足各种资源难以引进 |
3.2.4 组织架构不合理资源分散 |
3.2.5 外部限制多内容创新局限大 |
第4章 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策略研究 |
4.1 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的竞争优势 |
4.1.1 我国地方报的特征 |
4.1.2 新媒体带来全新的生产流程 |
4.2 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策略 |
4.2.1 增强互动 形成媒介社区 |
4.2.2 深耕地方内容 打造自身特色 |
4.2.3 内容持续创新 实现个性化定制 |
4.2.4 更新管理体制 增强内容生产效率 |
4.2.5 引入社会资本 搞活内容运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广告企业发展进程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我国传媒产业格局变化背景的研究 |
二、广告产业发展与广告企业集团化内在关联的研究 |
三、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动因的研究 |
四、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历史的研究 |
五、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策略的研究 |
第三节 核心理念阐释 |
一、广告企业 |
二、广告集团 |
三、并购 |
四、广告资本运营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与我国广告业复苏(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广告活动复苏背景 |
一、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广告经营环境的变化 |
二、为广告正名:广告经营思想的"破冰" |
第二节 广告业复苏时期广告活动的基本特征 |
一、燕舞现象:本土广告创意表现的新探索 |
二、上海实践:国营外贸广告业务的恢复与展开 |
三、广告业恢复时期广告经营活动的特征 |
四、广告经营专业化发展路径探析的得与失 |
第三节 广告经营活动市场化发展路径的探析 |
一、亚细亚商战:市场对广告经营的反应 |
二、广告市场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
三、广告绩效测评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
四、广告经营业务的问题与困境 |
五、从广告经营活动到广告产业链条的打造 |
第四节 广告管理意识觉醒与规范制定 |
一、《广告管理暂行条例》颁布 |
二、《广告管理条例》审核通过 |
第三章 中国广告企业专业化道路探索(1988-1992) |
第一节 中国广告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背景 |
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二、广告代理制:国外广告经验的引入与影响 |
第二节 广告企业:中国广告经营专业化的形态 |
一、外在动力:企业广告投入变化与市场份额发展强关联 |
二、行业品牌:本土广告企业的发展与营销观念的革新 |
三、媒介环境:大众媒体的发展与受众意识的变化 |
四、广告企业群落分布:三大广告企业聚集地形成 |
五、中国广告联合总公司:积极探索"综合代理"模式 |
第三节 广告企业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与局限 |
一、意义与价值:推动中国广告企业进入专业化发展时期 |
二、国际化比较: "散小弱乱"现实与市场经济内在需要的差距 |
第四章 中国广告企业市场化道路探索(1992-2002) |
第一节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广告产业腾飞 |
一、"南巡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 |
二、经济的迅猛发展助力我国广告业快速崛起 |
三、大众传媒快速发展为广告业发展提供重要传播平台 |
四、我国广告业高速发展的现象与特征 |
五、广告业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特征 |
第二节 从企业到产业:中国广告企业市场化路径的新选择 |
一、政策创新:广告企业提升品牌资产的新机遇 |
二、资源整合: "强媒介、弱公司"现象的改变 |
三、经营误区:广告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规范发展:广告企业市场秩序的重构 |
五、省广模式:中国本土广告企业市场化实践的新范式 |
第三节 《广告法》颁布:广告行业规制的新纪元 |
一、《广告法》颁布实施的意义 |
二、广告行业各方须严格遵守并认真实施《广告法》 |
第五章 中国广告企业与国际广告集团的博弈(1992-2016) |
第一节 国际化竞争对中国广告企业发展的影响 |
一、电通事务所成立:国际广告集团进入中国市场 |
二、国际广告集团在华扩张加剧 |
三、本土化:国际广告集团在华扩张的有效方式 |
四、国际广告集团在华扩张对中国广告业利弊分析 |
第二节 国际化背景下本土广告企业的自强之路 |
一、国际化背景下不进则退的困境 |
二、本土广告企业与国际广告公司的"竞与合" |
三、集团化发展:本土广告企业国际化成长方式 |
四、广告企业管控方式与运营模式的优化 |
五、广告企业的内生增长与资本扩张 |
第三节 本土广告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一、本土广告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二、本土广告企业应具有忧患意识和未来意识 |
第六章 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实践路径(2002-2016) |
第一节 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背景 |
一、"入世":推动中国广告产业格局巨变 |
二、大国崛起与国家广告战略 |
三、媒介技术带动传播环境巨大变革 |
四、应对国际广告竞争与挑战 |
第二节 规模化:中国广告企业集团从小到大的实现路径 |
一、依靠政府力量引导重组 |
二、组建业务互补战略联盟 |
三、依托强势媒体资源实现业务扩张 |
四、借助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整合外部资源 |
五、自主发展多元经营 |
六、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第三节 规范化:中国广告企业集团运营科学化的体现 |
一、规范化是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中国4A成立:规划化运营和建立行业标准的新阶段 |
三、管理科学化是广告企业集团规范化的核心特征 |
四、规范化运营的优化方向 |
第四节 跨界合作:新时期广告企业集团运营的重要特征 |
一、技术升级推动广告业务流程变化 |
二、传统广告模式的困境与新利润增长点的出现 |
三、集团化组织模式与跨界合作的协调 |
第五节 新时期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案例分析 |
一、分众传媒—我国最大的电梯媒体集团 |
二、剧星传媒—互联网+广告的先行者 |
第七章 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与趋势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
一、对中国广告市场结构不断优化的影响 |
二、对中国广告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 |
三、对社会公益广告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
一、广告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广告产业日益繁荣 |
二、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扩大民族品牌国际影响 |
三、融合媒体时代:规模发展、规范运营与跨界合作并行 |
第三节 中国广告企业集团化发展的策略建议 |
一、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法制意识 |
二、顺应技术变革规律,前瞻式布局 |
三、创新资本运营方式,发展新兴广告模式 |
四、把握受众与广告主心理、创新服务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一、公共危机基本概念及新时期公共危机的特点 |
二、传统媒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历史与现状 |
三、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内容与途径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现状 |
一、新媒体的界定与特征 |
二、新媒体的发展及对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影响 |
第三节 案例剖析 |
一、《春城晚报》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实例 |
二、《春城晚报》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分析 |
第四节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分析 |
一、公共危机管理舆论环境新变化 |
二、传统纸媒在公共危机管理舆论环境中的优势 |
第二章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探寻 |
第一节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把关机制和传播技术制约使传播速度较新媒体慢 |
二、在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上的差异导致传播内容差异化 |
三、传统纸媒信息承载的有限性压缩价值 |
四、行业衰退的不可逆性引发退市潮 |
第二节 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受众需求引导的理念未树立 |
二、与社会公众间没有形成有效互动 |
三、技术对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支撑力不足 |
第三章 国外传统纸媒发展的经验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经验借鉴 |
一、第一个阶段:创办传统纸媒网络版 |
二、第二个阶段:升级传统纸媒网站 |
三、第三个阶段:传统纸媒数字化转型 |
第二节 英国经验借鉴 |
一、开放评论平台阶段(2006—2009 年) |
二、开放数字平台阶段(2009—2010 年) |
三、第三个阶段:开放技术平台阶段(2010—2011 年) |
四、第四个阶段:开放新闻平台阶段(2011 年至今) |
第四章 促进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发挥自身优势掌握话语权 |
一、传统媒体跨界现状 |
二、发挥好传统纸媒的优势 |
第二节 采用媒体融合掌握主动权 |
一、全媒体产业链打造 |
二、媒体融合相互补缺 |
第三节 差异化思路发挥传统纸媒功能 |
一、本地化思路强调贴近性 |
二、把握议程设置的时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研究 ——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地方政府传播的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二、“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第一节 突发事件 |
一、突发事件(Emergency)的含义 |
二、突发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第二节 传播能力 |
一、传播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含义 |
二、传播能力的构成 |
第三节 地方政府 |
一、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的含义 |
二、地方政府的职能 |
第三章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案例选择与资料采集 |
一、案例选取与回顾 |
二、资料采集 |
第二节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分析 |
一、议题内容分布 |
二、代表性微博文本分析 |
三、代表性微信文本分析 |
四、党报文本及其与微博、微信文本的比较 |
五、都市报文本及其与微信、微博文本的比较 |
第三节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分析 |
一、公众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关注 |
二、政府对公众关注的回应 |
三、公众对政府发布信息的回应 |
第四章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第一节 政府新媒体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力不足 |
一、突发事件中新媒体信息发布滞后 |
二、议题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力薄弱 |
三、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单一,话语风格僵硬 |
第二节 政府新媒体传播互动不足与回应不力 |
一、政府新媒体传播重发布而轻互动 |
二、政府新媒体传播中对公众的参与缺乏重视 |
第三节 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辟谣能力与知识传播能力低 |
一、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辟谣力度弱 |
二、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公共安全知识普及缺失 |
第四节 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联动”效应差且服务意识不够 |
一、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的“联动”效应差 |
二、政府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服务意识不够 |
第五章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取向与要素研究 |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两种取向 |
一、整合取向:建立整体性治理政府 |
二、协同取向: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二节 信息公开: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基础 |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的信息公开状况 |
二、突发事件传播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 |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要素 |
一、新媒体内容传播力 |
二、新媒体平台传播力 |
三、新媒体传播效果影响力 |
四、地方资源整合力 |
第六章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国际经验与本土路径 |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代表性突发事件中政府的新媒体传播分析 |
二、国外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经验 |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的本土路径 |
一、夯实新媒体传播内容,增强内容传播力 |
二、运用新技术整合传播手段,强化平台传播力 |
三、优化突发事件传播流程,提升传播效果影响力 |
第三节 增强地方政府的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与互动能力 |
一、增强地方政府的资源与信息整合能力 |
二、建构地方政府、新媒体与公众之间的长效互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媒体时代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媒介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由 |
1.2 研究对象的介绍与界定 |
1.2.1 免费报纸 |
1.2.2 媒介生态学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海外华文媒体的研究 |
1.3.2 关于免费报纸的研究 |
1.3.3 关于媒介生态学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2. 加拿大华文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
2.1 加拿大华文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加拿大华文报纸的诞生(1858-1922) |
2.1.2 加拿大华文报纸的艰难成长(1922-1946) |
2.1.3 加拿大华文报纸日益枝繁叶茂(1947-至今) |
2.2 加拿大华文报纸的现状 |
2.2.1 华文付费报纸 |
2.2.2 百花齐放的华文免费报纸 |
3.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生态环境分析 |
3.1 外生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因子 |
3.1.2 经济因子 |
3.1.3 社会因子 |
3.1.4 技术因子 |
3.1.5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外生环境的综合评析 |
3.2 内生环境分析 |
3.2.1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生态位 |
3.2.2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种群密度与种群关系 |
3.2.3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群落结构 |
4.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生态困境与优化 |
4.1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生态困境 |
4.2 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媒介生态优化探索——以《加拿大商报》为例 |
5. 结论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的几组基本概念 |
1.2.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
1.2.2 媒介转型与报业转型 |
1.2.3 媒介融合、全媒体与大媒体 |
1.2.4 报业新媒体转型、全媒体转型、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报业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 |
2.1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新媒体 |
2.1.1 人类传播活动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进化史 |
2.1.2 人类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 |
2.2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生存危机 |
2.2.1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形式落后的危机 |
2.2.2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力衰减的危机 |
2.2.3 报业危机是报业经济衰退的危机 |
2.3 危机之下传统报业走上嬗变之路——向新媒体转型 |
2.3.1 向新媒体转型是世界报业面临的共同使命 |
2.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实条件 |
3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 |
3.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历程 |
3.1.1 转型发端:报纸首次“触网”,转型初现端倪 |
3.1.2 转型勃兴:投身互联网,开展“报网互动” |
3.1.3 转型提速:报网深入融合、初涉移动媒体 |
3.1.4 全面探索:“全媒体”重构报业,从业务转型到角色转型 |
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状透析 |
3.2.1 转型已成报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局部领域获得一定成效 |
3.2.2 转型演化进入“共存”期,新媒体转型亟待升级 |
4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缺乏战略规划,陷入散乱困局 |
4.1.2 理念方式落后,缺乏竞争能力 |
4.1.3 商业模式贫乏,大多未能实现盈利 |
4.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问题凸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 |
4.2.1 观念和认识上存在误区 |
4.2.2 落后的传媒管理体制机制成为转型桎梏 |
4.2.3 传统产业的固有软肋使报业缺乏竞争力 |
4.2.4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位加剧报业生存困境 |
5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 |
5.1 观念转型是先导:用互联网思维统领报业转型 |
5.1.1 正视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 |
5.1.2 植入新媒体基因,树立“用户至上”思维 |
5.2 战略定位调整是方向:做信息运营商、跻身大媒体业 |
5.2.1 新媒体价值在于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业是大媒体业 |
5.2.2 报纸媒体转型为信息服务商,报业汇入大媒体业 |
5.3 转型路径选择是关键:细分市场、分化发展 |
5.3.1 新媒体走上分化发展之路 |
5.3.2 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几个可行路径 |
5.4 体制转型是支撑:成为独立市场运营主体 |
5.4.1 抓住国家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契机,进行适度体制突破 |
5.4.2 报业新媒体体制创新的两个突破点:资本和人才 |
6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 |
6.1 内容产品创新策略 |
6.1.1 树立“大内容观”,进行内容产品结构再造 |
6.1.2 内容产品生成开放化,专业化制作与社会化生产结合 |
6.1.3 内容产品营销关注用户体验,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
6.2 平台化运营策略 |
6.2.1 平台化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 |
6.2.2 报业数字平台体系的搭建和运营机制 |
6.2.3 平台模式对于报业新媒体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
6.3 多元化盈利策略 |
6.3.1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
6.3.2 多种盈利模式的探索:从二次售卖到N次售卖 |
6.3.3 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关键环节:版权问题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注释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娱乐业产生及社会背景 |
第一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明星——电影的萌芽 |
第二节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 |
第三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 |
第四节1930年代上海娱乐业背景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远东第一电影院”建筑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
第一节 电影院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
第二节 大光明电影院建筑空间的演变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大光明品牌创建期 |
第一节 资本环境与行业准备 |
第二节 卢根的“托拉斯”计划 |
第三节 大光明品牌创建及发展 |
第四节 大光明品牌经营与管理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大光明 |
第一节 大光明经受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7) |
第二节 大光明经营方针的调整(1958—1965) |
第三节“文革”浩劫殃及大光明(1966—1976)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重塑 |
第一节 大光明品牌初入改革轨道(1978—1993) |
第二节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波折(1993—2002) |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大光明院线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 |
第一节 院线制建立及电影放映业特点 |
第二节 大光明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战略 |
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电影院:文化空间——文化传播媒介 |
第一节 半殖民地消费文化空间 |
第二节 革命与政治话语空间 |
第三节 全球化消费与体验空间 |
小结 |
注释 |
第九章 他山之石:影院品牌激活策略 |
第一节 中美影院发展比较 |
第二节 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 |
小结 |
注释 |
结论 中国品牌影院发展瞻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发挥“夹缝”中的优势杂——地市报在新世纪如何应对报业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一八”事变时期(1931.9-1932.3)新加坡《叻报》涉华报道及言论研究[D]. 黄钰涵. 西北大学, 2019(12)
- [2]日本在天津沦陷区的文化侵略及民众的反侵略研究[D]. 许婉萍.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3]地方报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研究[D]. 邓裴裴. 湖南大学, 2018(01)
- [4]中国广告企业发展进程研究(1978-2016)[D]. 孟令光.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5]传统纸媒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D]. 张娟.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6)
- [6]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能力再造研究 ——基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考察[D]. 任景华. 武汉大学, 2016(01)
- [7]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8]新媒体时代加拿大华文免费报纸的媒介生态研究[D]. 池敏. 暨南大学, 2015(12)
- [9]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D]. 余丽蓉. 武汉大学, 2014(01)
- [10]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D]. 余佳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