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美同盟论文-李静

澳新美同盟论文-李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澳新美同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国外交,英美关系,澳大利亚,《澳新美同盟条约》

澳新美同盟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13)在《英国与《澳新美同盟条约》的形成(1945-1951)》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初期,澳大利亚为寻求美国的保护,在不同时间、地点多次向美国表示,希望构建一个包括美国在内的太平洋条约,但美国对澳的建议不感兴趣,英国对此也没有太大反应。战后英国承认英联邦国家可以在本地区内承担防御责任,由于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直接控制太平洋地区,所以认可了澳大利亚的建议,但并没有在行动上帮助澳大利亚。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考虑澳的建议并提出"岛屿链"方案,即太平洋公约草案(不包括英国)。英国对这个不包括自己的条约表示强烈反对。由于英国的反对,美国放弃了自己设想的太平洋条约,转向了缔结美、澳、新叁方协议。面对这一状况,英国内阁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接受叁方条约,但坚决反对美国试图让菲律宾加入条约。美国采纳了英国的意见,放弃让菲律宾加入条约。1951年9月1日,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澳新美同盟条约》。(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3年11期)

汪诗明[2](2013)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澳新美同盟——兼论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发展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构筑的冷战同盟体系中,澳新美同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同盟。从同盟缔结的过程来看,它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尤其是前者倡导并旨在防范日本东山再起的区域性防御同盟。由于服从于美国的冷战战略,这一同盟问世后不久即异化为反共产主义的工具。同时,又由于缔约方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形态等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所以,该同盟是一个同质性同盟。不过,受制于国力、地位以及影响等差异性因素,这一同盟权利和义务并不均衡。(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期刊2013年16期)

邹佳艳[3](2013)在《《澳新美同盟条约》框架内的澳美同盟》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削弱了澳大利亚对英国的依附,迫使其转向美国寻求安全保障。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美国正式成为澳大利亚盟友,标志着澳大利亚战后以此同盟关系为轴心的安全防卫战略的确立。在该条约签订后的几十年间,澳大利亚政府不遗余力地维系与加强澳美同盟关系,在地区安全和防务问题上基本以美国马首是瞻。为了不断巩固澳美同盟关系,在冷战期间澳洲积极参与到越南战争中,与美国盟友并肩作战,与共产党力量争斗。冷战末期乃至苏联解体后,澳大利亚并未停下跟随美国的步伐,1991年海湾战争时依旧派兵支援美国。虽然由于政府更迭使澳大利亚的安全政策经历了一段摇摆期,但霍华德1996年执政后,澳大利亚再次全面转向以澳美同盟为中心的道路,在霍华德执政的十一年间,澳美同盟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提升。9/11之后,澳美两国在反恐战争中的合作更是亲密无间,澳大利亚竭力支持美国的先发制人政策,并参与了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反恐战争。经过多年经营,澳美同盟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安全战略的最重要基石,如何处理与盟友美国的关系也成为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最关键课题之一。同时,这一双边关系也日益成为亚太乃至全球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变量。由于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澳大利亚不得不承担起盟友责任,全面配合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以换取这一世界强国对澳大利亚的安全保障。这种依赖关系的形成,同深植于澳大利亚的地理隔绝感与不安感不无关系。本文着重关注和探索澳美同盟的成因,以及在同盟条约的框架下澳美两国自冷战时期起的军事战略合作,特别是在越南战争及反恐战争中的合作,以在探究此同盟方面提供些许新的解读。(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李静[4](2013)在《英国的无奈之举——《澳新美同盟条约》签订后的英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以丘吉尔为首的保守党上台,英国坚持要在《澳新美同盟条约》中发挥作用,而补救的唯一办法就是试图参加同盟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丘吉尔利用一切机会向美、澳、新表达自己的要求,并希望叁国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但是不论英国政府怎么努力,都不能如愿以偿,最后不得不接受事实。(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汪诗明[5](2011)在《《澳新美同盟条约》对新西兰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影响——基于冷战时代的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澳新美同盟条约》是新西兰与非英联邦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防务同盟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其外交和防务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它不仅加强了新西兰与美澳之间的外交和防务联系,提升了自身的防务能力,而且强化了新西兰参与地区性事务的愿望,同时与昔日对手日本的关系也不得不做出适时的调整。当然,必须强调的是,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新西兰对英联邦集体防御机制的信任,新西兰与英国传统的密切关系并未在根本上受到损害。(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1年05期)

李静[6](2011)在《英国与《澳新美同盟条约》(1945-1952)》一文中研究指出1951年9月1日,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代表在旧金山签署了《澳新美同盟条约》,这标志着澳新美同盟正式形成。本文主要探讨从二战后初期到澳新美同盟形成以及澳新美同盟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段时间里,英国的反应以及态度。在战后初期,澳大利亚为了寻求美国的保护,在不同时间、地点多次向美国表达,希望构建一个包括美国在内的太平洋条约,但美国对澳大利亚的建议不感兴趣,而英国也没有太大的反应。战后英国承认英联邦国家可以在本地区内承担防御责任,由于自己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直接控制太平洋地区,所以认可了澳大利亚的建议,但并没有在行动上帮助澳大利亚。朝鲜战争爆发,形势发生了变化。美国为了加紧对日和约的进程,开始考虑澳大利亚的建议并提出了“岛屿链”方案,即太平洋公约草案(不包括英国)。英国对这个不包括自己的条约表示强烈反对。由于英国的反对,美国放弃了自己设想的太平洋条约,此时新西兰总理访问美国,双方就叁方协议(澳、新、美)表示认同,英国并没有就叁方协议表明自己的态度。美国总统特使杜勒斯访问澳大利亚,美、澳、新就叁方协议进行了磋商,最后叁方达成一致,但美国企图让菲律宾加入条约。面对这一状况,英国内阁最终决定接受叁方条约但坚决反对菲律宾加入。美国采纳了英国的意见,放弃让菲律宾加入条约的打算。1951年9月1日,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代表在旧金山签署了《澳新美同盟条约》。英国政府更替,以丘吉尔为首的保守党上台后,试图介入同盟条约。但是不管怎么努力,英国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最后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保守党政府不得不接受事实。(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1-05-11)

王宇博[7](2010)在《解读《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问题研究是国际关系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重点。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大阵营的直接冲突大都集中于欧洲和亚洲等地,政治对垒界限分明,外交抗衡错综复杂,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因而,欧洲的对峙与亚洲的对抗备受关注,以欧亚国家与地区为对象的相关研究自然成为这一学科研究的主(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10年06期)

汪诗明[8](2010)在《英国为何无缘澳新美同盟——从美国方面来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951年9月签订的《澳新美同盟条约》是美国与西南太平洋地区两个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缔结的区域性防御条约。英国无缘这一重要的防御同盟条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起来看,美国反感英国参与叁方同盟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具体而言,美国主导英语国家世界的企图决定了英帝国体制或英联邦战略是不受欢迎的;美国希望在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树立世界领导者的地位意味着英国的泛太平洋防御计划不切实际;美国最终满足了澳新双方要求签订防御条约的愿望,这是由这一时期亚太地区复杂的国际关系形势所决定的,而英国要求参与其中的理由并不充分。(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0年02期)

王本立[9](2009)在《我国亚太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部补空力作——评《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12月,汪诗明教授的新着《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研究》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式面世。近些年来,作者主要致力于澳大利亚外交史的研究,并且已有专着《20世纪澳大利亚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和大量学术论文问世,体(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汪诗明[10](2009)在《英国为何无缘澳新美同盟——从英国方面来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次大战后西南太平洋地区两个最重要的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美国缔结了叁方同盟关系,英国被排除在澳新美同盟之外。英国自身实力的下降使得她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防务安排中渐处边缘地位;英国提出的缔结一个广泛的太平洋防御协定在美国那里又遭冷遇;英国战后从未真正地视美国为一个战略对手,而是一个合作伙伴甚至是战略上的求助对象。这一切导致她最终无奈地接受无缘叁方同盟的现实。(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09年03期)

澳新美同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美国构筑的冷战同盟体系中,澳新美同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同盟。从同盟缔结的过程来看,它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尤其是前者倡导并旨在防范日本东山再起的区域性防御同盟。由于服从于美国的冷战战略,这一同盟问世后不久即异化为反共产主义的工具。同时,又由于缔约方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形态等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所以,该同盟是一个同质性同盟。不过,受制于国力、地位以及影响等差异性因素,这一同盟权利和义务并不均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澳新美同盟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静.英国与《澳新美同盟条约》的形成(1945-1951)[J].社科纵横.2013

[2].汪诗明.美国全球战略中的澳新美同盟——兼论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发展历程[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

[3].邹佳艳.《澳新美同盟条约》框架内的澳美同盟[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李静.英国的无奈之举——《澳新美同盟条约》签订后的英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5].汪诗明.《澳新美同盟条约》对新西兰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影响——基于冷战时代的考量[J].史学集刊.2011

[6].李静.英国与《澳新美同盟条约》(1945-1952)[D].首都师范大学.2011

[7].王宇博.解读《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研究》[J].世界历史.2010

[8].汪诗明.英国为何无缘澳新美同盟——从美国方面来考察[J].史林.2010

[9].王本立.我国亚太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一部补空力作——评《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0].汪诗明.英国为何无缘澳新美同盟——从英国方面来考察[J].历史教学问题.2009

标签:;  ;  ;  ;  

澳新美同盟论文-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