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艾伦伍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社会主义,目标,民主
艾伦伍德论文文献综述
文千菱[1](2019)在《论艾伦·伍德的社会主义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伦·梅克森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是当前西方新左派阵营中较为活跃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是加拿大约克大学荣休政治学教授,曾长期担任国际重要左派杂志《新左派评论》(New Left Review)的编辑,20世纪90年代又成为《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的编辑。伍德是当代着名政治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代表着左翼最原始的声音,开创了“政治理论的社会史”这一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新路径。她始终在历史语境中理解政治思想的重要性,这是她所有作品的中心见解。其作品涵盖的主题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寻常的多样性、始终如一的严谨性、思想的独立性以及致力于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双重事业的坚定性。本论文主要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部分。导论部分说清楚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对伍德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正文部分总共包含五章内容;结语部分归纳伍德关于社会主义相关思想的理论贡献以及对于未来研究发展的期待。第一章,主要考察伍德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和现实背景。首先,思想背景包括思想基础,以及在对一些理论的批判反思基础之上的理论建构。一方面,其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主要以汤普森的历史文化理论、隐喻说、工人阶级形成说为主以及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布伦纳之“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批判了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以普兰查斯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想,批判了麦克弗森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还批判了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再次,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国际共产主义力量与左翼力量的变化以及新社会运动的发展等社会现实背景对她作品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第二章,主要论述伍德的社会主义目标。首先,阐释伍德社会主义目标的内容建构,即实现消灭阶级以及实现民主等目标,伍德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以及对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人类之善”的批判来进行建构,重点探讨了“普遍人类之善”的话语实质以及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再次,探讨伍德社会主义目标实现的途径,即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与“普遍人类之善”之间的联结。主要包括依靠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创造相关条件实现工人阶级利益与社会主义普遍利益的调和,以及论述社会主义运动主要任务,即重新占领民主斗争的领域。第叁章,主要是在伍德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基础上梳理并归纳出伍德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及内涵。首先,主要是从历史、阶级和生产方式这叁个分析范式来探寻其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逻辑。再次,通过伍德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以及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所进行的批判性分析来论述社会主义民主特征,即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资本主义民主的绝对超越、社会主义民主是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的统一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民主。最后,论述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斗争的问题,阐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斗争开展的目标、主体以及方式。第四章,主要梳理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具体内容。首先,论述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质,指明未来人类社会是以无阶级社会的国家的形式出现,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非阶级性的公共权力,社会主义国家应是屈从于社会的政治形式。再次,指明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中的任务,“全球化”实质是资本主义体系的普遍化,实质上资本主义与民主又是不相容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斗争,一个是执行防御性的阶级政治实践,即以国家为主体进行政治斗争来反资本主义霸权,另一个是扩大民主的任务。第五章,主要对伍德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评析。分析了伍德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理论局限以及中国意义,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总之,本论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地研究了伍德的社会主义相关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实质,应该看到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本文不可能回顾她所有的贡献,但我们坚定地赞赏她关于资本主义和民主之间矛盾关系的思想,以及在全球化进程中她对一个超越资本主义走向真正民主社会的政治纲领的承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她的出发点仍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背景现实,对于身处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来讲,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理论与社会发展实际和革命实践具体结合起来。(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6-05)
王凯慧[2](2019)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与艾伦伍德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主题。早期西马学者就开始了“隐形”的重建工作,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要想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必须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理解。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特征,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因此哈贝马斯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口号,艾伦·伍德紧随其后。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在学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相关研究仅仅集中在单人的研究上或者只从某个角度切入分析二人的理论,很少从总体上进行研究,更少触及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主题,因此通过比较哈贝马斯和伍德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可以透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西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选题缘由、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方法,了解二者的理论在当今的影响力,探讨研究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哈贝马斯与艾伦·伍德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揭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必然性:第叁部分从态度、起点、基本概念以及理论诉求四个方面比较二者的重建思路,力图总体上分析二者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同,系统阐述了他们重建的目的和重建的路径:首先通过比较二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得出他们不同的立场,其次分析各自理论的起点,从中窥探他们理论的走向,再次讨论二者理论基本观念的不同,最终分析二人的根本区别;第四部分评判二者的理论得失,评价哈贝马斯与伍德“重建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且分析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着力点在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笔者以为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7)
郭丁[3](2019)在《艾伦·伍德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建构的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伦·伍德分析与批判了广泛流传的资本主义商业化起源模式,以此为逻辑起点,从英国农业实践的视角出发,确立了其理论的核心要义即农业资本主义起源学说,与此同时,伍德考察了产权转变与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起源产生的推动作用,从双重维度建构起其理论的逻辑进路。系统分析伍德的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厘清各要素在资本主义起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体系的本质属性与内在矛盾,从整体上把握资本逻辑系统性的根源。(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罗玉洁[4](2019)在《艾伦·伍德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伦·梅克森斯·伍德(以下简称伍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当今英美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具有深刻影响。她面对马克思主义遭受的歪曲,社会主义遭遇的困境,仍然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伍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试图探索一条超越当代资本主义,重建社会主义的道路。伍德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其总体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她坚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立场,力图消解“历史的终结论”的错误论断,复兴社会主义。围绕这一目标,伍德从民主、国家、全球化和新帝国主义等几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展开了全面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阐释了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伍德通过对拉克劳和墨菲的“消解工人阶级”理论、普兰查斯的“新小资产阶级”理论、高兹的“告别工人阶级”理论的批判,指出他们消解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主体地位,从阶级政治走向了话语政治。同时伍德提出从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阶级斗争、联合新社会运动、重建革命政党等方面探索重建社会主义的路径。伍德提出未来社会主义的模式是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社会、真正民主和平等的社会、消除异化的人的自由解放社会。伍德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谱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伍德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看,坚持了阶级政治,反对话语政治,充实了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现实意义看,推进了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认为世界社会主义正在复苏,并指明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实践方向,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过于强调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其他革命力量,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入,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阐释。(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管晓刚,郭丁[5](2019)在《论艾伦·伍德的技术决定论批判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伦·伍德坚持认为马克思并不是一名技术决定论者,并通过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技术决定论者的历史发展观、阶级观与社会主义观,对技术决定论进行了全面批判。首先,历史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不是被技术力量单线机械地驱动;其次,阶级主要受制于生产关系与剥削关系,技术是影响阶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不能取代阶级斗争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动力;最后,社会主义不是技术决定论意义上的盲目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而是每个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联合体,技术只有在这种联合体中才能实现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颖[6](2019)在《艾伦·伍德论马克思与非道德的善》一文中研究指出伍德认为,马克思拒斥以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批判资本主义,而是主张以非道德的善批判资本主义。因为,非道德的善不仅没有意识形态特性,而且比道德的善更具根本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更有利于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不过,对于非道德的善,马克思也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强调不宜把它等同于自由,也不宜对其进行泛化或夸大的理解。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洽释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国外理论动态》期刊2019年02期)
冯旺舟[7](2019)在《资本主义的解蔽与反思——论艾伦·伍德的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伦·梅克森斯·伍德批判了资本主义起源的人口说、绝对主义国家说,否定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商业化"解释,认为这种解释是一个循环论证,资本主义起源于农业,是因英格兰领主将经济契约强加给租地农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有多种形态,产生了不同结果,资本主义只是其中之一。由于竞争性的压力,在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积累扩大化的逻辑操控下,资本主义从其产生起就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趋势。正是由于市场强制,导致剥削的产生,加剧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伍德的资本主义农业起源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与未来发展趋势,但其论述又存在欧洲中心论色彩,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与阶级斗争学说。(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冯旺舟[8](2018)在《劳动的取消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置换——兼评艾伦·伍德对高兹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伍德认为,面对现实中劳动的异化,高兹主张取消劳动,将工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高兹消解了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和阶级斗争学说,取消了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将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任寄托在"非阶级的非工人"等社会边缘群体,走上了一条用"民主斗争"取代"阶级斗争",用话语政治取代阶级政治之路。高兹夸大了劳动的异化带来的人的悬置和沉沦状态,遮蔽了劳动(实践活动)对促进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的形成,促进工人阶级成为革命共同体的作用。伍德对高兹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实,彰显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张娜[9](2018)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艾伦·伍德对马克思批判正义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伍德认为,马克思没有基于正义批判资本主义,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甚至可以归给马克思一种可还原为对生产方式的作用的正义观,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谴责也并非基于正义,而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缺陷,马克思着作中弥漫的道德愤慨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破坏了自我实现、安全、身体健康、舒适、共同体、自由这些非道德善。伍德的阐释揭露了正义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限度,张扬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激进之处在于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伍德将"道德善"和"非道德善"的区分归给马克思的这种做法缺乏根据。(本文来源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冯旺舟[10](2018)在《资本的导流器还是革命的能量场?——论艾伦·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伍德从分析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角度出发,指出民族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并没有消亡,反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国家一方面充当着资本的导流器,另一方面也成为革命的能量场,制约资本的渗透与扩张。全球资本需要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在全球资本积累和扩张中充当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规则的作用,同时民族国家能够有效整合各种反资本主义力量,将反资本主义的经济斗争引向政治斗争。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重新认识国家(政府)的作用,要强化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作用,推进国家、社会与公民之间关系的协调,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艾伦伍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主题。早期西马学者就开始了“隐形”的重建工作,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要想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必须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理解。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特征,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因此哈贝马斯提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口号,艾伦·伍德紧随其后。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在学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相关研究仅仅集中在单人的研究上或者只从某个角度切入分析二人的理论,很少从总体上进行研究,更少触及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主题,因此通过比较哈贝马斯和伍德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可以透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西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选题缘由、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方法,了解二者的理论在当今的影响力,探讨研究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哈贝马斯与艾伦·伍德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揭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必然性:第叁部分从态度、起点、基本概念以及理论诉求四个方面比较二者的重建思路,力图总体上分析二者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同,系统阐述了他们重建的目的和重建的路径:首先通过比较二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得出他们不同的立场,其次分析各自理论的起点,从中窥探他们理论的走向,再次讨论二者理论基本观念的不同,最终分析二人的根本区别;第四部分评判二者的理论得失,评价哈贝马斯与伍德“重建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且分析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着力点在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笔者以为创新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艾伦伍德论文参考文献
[1].文千菱.论艾伦·伍德的社会主义思想[D].西南大学.2019
[2].王凯慧.“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与艾伦伍德之比较[D].山东大学.2019
[3].郭丁.艾伦·伍德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建构的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9
[4].罗玉洁.艾伦·伍德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5].管晓刚,郭丁.论艾伦·伍德的技术决定论批判思想[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
[6].王颖.艾伦·伍德论马克思与非道德的善[J].国外理论动态.2019
[7].冯旺舟.资本主义的解蔽与反思——论艾伦·伍德的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及其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冯旺舟.劳动的取消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置换——兼评艾伦·伍德对高兹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批判[J].湖北社会科学.2018
[9].张娜.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艾伦·伍德对马克思批判正义的阐释[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8
[10].冯旺舟.资本的导流器还是革命的能量场?——论艾伦·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