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华
(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浙江温州325800)
一、案例背景
2009年,笔者参加了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领雁工程”活动,有幸多次聆听多位优秀老师的精彩展示课,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听后收获颇深。由此,笔者也想在自己的课堂中有所改变,就以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干旱的宝地———新疆》一课为例,做了如下尝试。
二、案例描述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①了解新疆地区的区域特色生活。②了解坎儿井的结构及其作用,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及其意义。③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组织学生课余自主查找资料、处理信息,掌握一定的收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②能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及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新疆的案例学习,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珍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难点:坎儿井的结构及其作用。
3.教法和学法
教法:作品展示法,讲授———问答法,案例分析法;学法:自学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提出问题
(1)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配以古代丝绸之路图片及新疆风光图片,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这一古代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并获得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2)进一步提问:刚刚我们看到的图片反映了哪个地方的景观?(新疆)听了歌曲的介绍,老师对新疆非常好奇,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印象中的新疆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有很多沙漠、水果很好吃……由此导入新课。
2.学生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提问:大家对新疆都有自己的认识与看法,那么大家想去新疆吗?如果想去新疆这个好地方的话,我们先要了解新疆所在的位置,读《中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及新疆的位置,理解新疆方位———中国的西北)。读《中国气候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图》说说新疆的气候特点。
组织活动:争当好导游。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大家介绍
新疆的“宝贝”,开始我们特殊的新疆之旅。
展示内容:自然风光、绿洲农业、历史文化、绿洲之源等四块。(采用作品展示法:组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新知,鼓励学生上台展示,突出学生创造性表现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提问:坎儿井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补充展示《坎儿井》结构图,引导学生讨论:坎儿井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学生讨论总结:减少蒸发、节约水源;避免污染、保证水质;没有暴晒,水温清凉;自流灌溉,不需动力等。
3.问题延伸,启发讨论
承转:从上述介绍讨论中可以看出,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坎儿井对新疆的意义都是非凡的,有了坎儿井才有了今天发展的新疆,可是坎儿井濒临境……
展示:显示坎儿井的危机的数据以及土地沙化的图片。(通过展示相关图片,使地处江南地区的学生对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能有感性认识,形成忧患意识。)
提问:你认为沙漠会吞没绿洲吗?(通过进一步设疑提问,使学生明白人地关系要和谐共存,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情感目标。)
4.拓展空间,联系实际
走进家乡:对于本来水源丰富的温州来说,我们在用水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我们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学生谈启示,提建议,旨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环保意识,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知识梳理:
干绿
旱→水→洲→丝绸之路
宝→坎儿井→农→社会生活
地业
(通过知识梳理,使学生能从中理解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环境和谐并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5.课堂小结
像新疆这些干旱之地,只有保护、利用好水资源,懂得保护好自己生活环境,沙漠才不会淹没绿洲,干旱之地才会成为真正的宝地,并保持长盛不衰。
四、教学反思
整节课成功之处在于:一是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极大丰富了本堂课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学生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二是新课导入用歌曲,既有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调整好状态,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在分组展示成果的过程当中,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给同学展示了自己才能的机会。
总之,笔者认为自己在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其他很多方面还比较欠缺,上课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关于评价用语,自己感觉过于单一,很多时候用“好”“不错”等进行评价,有时没有适时评价;对于问题的引导,也不够及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