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导体纳米结构电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致变色,纳米复合材料,rGO,Co_3O_4
半导体纳米结构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1](2018)在《半导体微纳米结构修饰工作电极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逆的,持久地通过小的工作电压在光学参数或颜色受控的情况下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的电致变色器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电致变色材料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尤其是氧化镍和四氧化叁钴电致变色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电致变色已被证明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化学反应器,在显示器、汽车防炫目后视镜等信息显示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法、浸渍法和化学沉积等方法制备了Co_3O_4、ZnO/Co_3O_4、rGO/NiO等电致变色材料,并将其组装为电致变色器件。本文对样品进行了XRD、SEM、UV-vis等测试表征。对其透过率、着色效率、响应时间、循环稳定性等一系列电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具体内容如下:(1)Co_3O_4电致变色薄膜性能的探究通过水热法在ITO导电玻璃为基底在水热反应釜中制备出了不同厚度的Co_3O_4电致变色薄膜,然后将其制备为电致变色器件。主要探究了不同硝酸钴浓度制备的Co_3O_4薄膜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前驱液浓度为0.04 g/mL的Co_3O_4工作电极上Co_3O_4分布相较于其它两种浓度的Co_3O_4片层分布更为均匀,且排列紧密程度较为适中,对应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更为优良的电致变色性能,具体表现为,在波长为600 nm处具有更大的光调制范围(36%)和更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2)ZnO微米棒阵列与Co_3O_4的复合及电致变色性能由于Co_3O_4电致变色器件本身具有光学调制范围低,循环寿命短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在商业化中的实际应用。本文采用将无机电致变色材料Co_3O_4与其它无机或有机材料相复合的方法来提高Co_3O_4电致变色器件本身的性能。结果发现,ZnO/Co_3O_4电致变色器件相比于Co_3O_4电致变色器件具有更为优良的电致变色性能,具体表现为,具有更大的光调制范围(54%)、更快的响应时间(着色时间3.5 s、褪色时间6.9 s),以及更为优异的电化学和循环稳定性能。通过进一步优化的Co_3O_4电致变色器件,不仅补偿了电致变色的其它颜色系统,未来更有可能开发出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的商用信息显示产品。ZnO/Co_3O_4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的增强主要归因于ZnO微米棒与Co_3O_4的协同贡献,它可以促进离子的扩散并且能作为离子存储层提升电子传输速率。(3)rGO薄膜与NiO薄膜的复合及电致变色性能通过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合成制备了NiO工作电极,随后采用浸渍法用一定浓度的rGO悬浮液对NiO薄膜进行修饰,从而制备了rGO/NiO复合材料电致变色器件的工作电极。研究测试结果表示,rGO/NiO电致变色器件具有更好的记忆效应,在去掉电压1200 s后,在550 nm处仍能保持34.8%的光学调制范围、更快的着色时间(10 s)、更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等电致变色性能指标。由于氧化还原石墨烯/氧化镍复合薄膜中有更大的空隙以及石墨烯优异的电子导电性,便于离子在其中的扩散,使rGO/NiO电致变色器件相较于NiO电致变色器件展示出更短的着色时间,很大程度提高了NiO本身电致变色器件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陈洪燕,匡代彬,苏成勇[2](2017)在《纳米结构半导体电极的设计及光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结构半导体光电极的设计制备是提高电极光捕获效率、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具有分等级结构的光电极,不仅可保留基本纳米构筑单元的性能,并可通过协同作用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光散射能力、快速的电子传输通道以及低的电子复合效率等,有利于材料光电性能的提高~([1])。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课题组设计制备了系列分等级结构的半导体光电极,包括分等级TiO_2基、ZnO基光阳极,CuO光阴极等,应用于染料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催化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光电性能~([2-4])。研究表明,构筑分等级结构的纳米材料是提升材料光电性能的有效手段,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21)
半导体纳米结构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米结构半导体光电极的设计制备是提高电极光捕获效率、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具有分等级结构的光电极,不仅可保留基本纳米构筑单元的性能,并可通过协同作用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光散射能力、快速的电子传输通道以及低的电子复合效率等,有利于材料光电性能的提高~([1])。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课题组设计制备了系列分等级结构的半导体光电极,包括分等级TiO_2基、ZnO基光阳极,CuO光阴极等,应用于染料太阳能电池及光电催化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光电性能~([2-4])。研究表明,构筑分等级结构的纳米材料是提升材料光电性能的有效手段,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导体纳米结构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1].王荣.半导体微纳米结构修饰工作电极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2].陈洪燕,匡代彬,苏成勇.纳米结构半导体电极的设计及光电性能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