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格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概念威胁,认知风格,内外向,自我面孔吸引力
人格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翠萍[1](2019)在《自我概念威胁下不同人格特征的自我面孔吸引力评价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吸引力的研究,多是以“他人”为评价对象,从“面孔所有者”和“观察者”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了面部的结构、生理要素等特征以及观察者特性会对面孔吸引力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而忽视了关于“自我”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已有研究表明,对自我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机制有别于他人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机制,个体在处理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时,其行为反应与处理自我无关信息时的行为反应不同,这是由于自我包含着个人经历、人格特征等相关信息(Watson et al.,2007),个体对自我面孔进行识别时,自我概念中的积极属性会受到激活,从而促进对自我面孔的行为反应。以往研究表明,个体存在对自我面孔的积极评价偏向,这种偏向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我面孔进行识别时,自我概念中的积极属性会受到激活,使得个体对于自己面孔的产生更加高效的行为反应,即有关自我的积极概念是对自我面孔产生更高效的行为反应的基础,这种高效性不仅体现在对自我面孔识别的速度优势上,也体现在对自我相关信息包括自己的面孔的积极偏向上,而这种与自我概念的积极相关性若被打破,识别自我的面孔时的高效现象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减(马建苓,陈旭,&王婧,2012)。本研究采用Ma和Han研究中的启动范式(Ma&Han,2010),结合对偶比较法和主观评定法,试图从自我概念受威胁角度,探讨不同认知风格和内外向个体的自我面孔吸引力评价偏向。实验一采用2(启动类型:威胁性vs.非威胁性)×2(认知风格:场独立vs.场依存)×2(性别:男vs.女)×2(选择对象:自我vs.他人)混合实验设计,以选择概率(选我概率和选他概率)和面孔吸引力评分(评我分数和评他分数)为因变量,探讨自我概念威胁条不同认知风格的自我面孔吸引力评价偏向;实验二采用2(启动类型:威胁性vs.非威胁性)×2(内外向:外向vs.内向)×2(性别:男vs.女)×2(选择对象:自我vs.他人)混合实验设计,以选择概率和面孔吸引力评分为因变量,探讨自我概念威胁条件下内外向的自我面孔吸引力评价偏向。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本研究得出结论:(1)个体对自我面孔吸引力的评价表现出积极评价偏向,且这种偏向是稳定存在的,不受评价方法的影响。(2)自我面孔吸引力的积极评价偏向在不同人认知风格和内外向类型的群体中存在差异,且具有性别差异,场依存型的男性被试相较于场独立型被试在自我面孔吸引力评价上具有更高的积极偏向,而场独立性的女性被试对于自面孔吸引力的积极评价偏向显着高于场依存型的女性被试;内向型男性被试相对于外向型男性被试具有更高的自我面孔吸引力积极评价偏向,而外向型的女性被试相对于内向型女性被试具有更高的自我面孔吸引力积极评价偏向;(3)自我概念威胁会影响个体自我面孔吸引力的评价偏向,在自我概念受到威胁之后,个体选我概率与选他概率、评我分数与评他分数之间的差异小于非威胁启动条件下的差异。对于偏向性的影响效果在不同人格特征的群体当中是不同的,并且体现出了性别上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金鹏[2](2019)在《基于人格理论与多元智力理论的多维学习评价——以商学院学生学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学生人格特征和学习表现的内在联系,根据雷蒙德·卡特尔的人格分类理论将学生按照16个维度进行特征分类,同时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将学习表现按照8个维度分类,不同人格维度特征的学生在某些维度的学习表现中具有共性。此外根据商科教学特点提出了可量化的多元智力评价指标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12期)
蒋太珂[3](2019)在《人格主义法益观视角下自杀关联行为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适用《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之规定时,传统观点一直坚持两项原则:一是故意杀人行为仅限于正犯行为;二是故意杀人的行为对象是他人的生命。在涉及对自杀参与行为的评价时,这两项原则已被放弃。然而,放弃第一项原则,会导致刑法规范体系的矛盾和评价冲突;放弃第二项原则,同样会导致评价冲突。因此,在评价自杀参与行为性质时,传统的两项原则仍应被坚持。从人格主义法益观的视角看,自杀剥夺了继续形成中的人格的生命,故而属于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基于共犯从属性原则,自杀参与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参与他人自杀的行为的不法较轻和存在共犯量刑的特殊规定,是自杀参与行为得以减免处罚的根据;安乐死和尊严死存在被正当化的余地;阻止他人自杀的行为不是正当防卫而应是紧急避险。(本文来源于《现代法学》期刊2019年02期)
谢威士,张雯,范元辰[4](2018)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资本的影响:谦虚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核心自我评价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谦虚人格特质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谦虚人格特质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566名青少年进行测试,通过分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核心自我评价、谦虚人格特质和积极心理资本之间两两呈显着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谦虚人格特质分别对青少年心理资本存在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谦虚人格特质在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资本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核心自我评价既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资本,又通过谦虚人格特质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资本。(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8年04期)
秦韫捷[5](2018)在《更年新方联合九型人格心理疗法干预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更年新方联合九型人格心理疗法对肾虚心肝气郁型绝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殖激素(E2、FSH、LH、AMH)水平的影响,评价更年新方联合九型人格心理疗法干预绝经综合征肾虚心肝气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心肝气郁型绝经综合征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更年新方治疗,并联合九型人格心理疗法干预;对照组单服更年新方。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叁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Kupperman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水平;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全部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中医证候等方面治疗前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积分均显着下降(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分值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分值均显着下降(P<0.05);组间比较,烦躁易怒等情志症状分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4)两组患者SDS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SDS量表评分显着下降(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5)两组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治疗前后比较:①FSH: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LH: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③E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化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亦无显着差异(P>0.05)。④FSH/LH: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与病情轻中重关系比较:治疗组经KI评分为轻度、中度者,血清AMH水平略高,KI评分为重度者,血清AMH水平略低;治疗组中度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患者,痊愈者4例(13.33%),显效者19例(63.33%),有效者5例(16.67%),无效者2例(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患者,痊愈者2例(6.67%),显效者11例(36.67%),有效者13例(43.33%),无效者4例(13.33%),总有效率8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9)两组患者九型人格疗效比较:①完美型:治疗组11例患者,痊愈者1例(9.09%),显效者8例(72.73%),有效者2例(18.18%),无效者0例(0.00%),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10例患者,痊愈者2例(20.00%),显效者3例(30.00%),有效者2例(20.00%),无效者3例(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事业成功型:治疗组9例患者,痊愈者2例(22.22%),显效者5例(55.56%),有效者1例(11.11%),无效者1例(11.11%),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8例患者,痊愈者0例(0.00%),显效者2例(25.00%),有效者5例(62.50%),无效者1例(12.50%),总有效率8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③艺术型:治疗组10例患者,痊愈者1例(10.00%),显效者6例(60.00%),有效者2例(20.00%),无效者1例(10.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12例患者,痊愈者0例(0.00%),显效者6例(50.00%),有效者6例(50.00%),无效者0例(0.00%),总有效率10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临床研究发现,绝经综合征的轻重与FSH与LH的比值呈正相关,与AMH的水平呈负相关;更年新方联合九型人格心理疗法干预绝经综合征肾虚心肝气郁型患者临床疗效满意,不仅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心肝气郁症状,而且能有效调节垂体和卵巢激素的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用更年新方治疗。(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8-08)
牛丽君,恽敏霞,成旭星,严淑琼,蒋莉琴[6](2018)在《听障中小学生人格修复式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探索——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发展不健全已成为影响听障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最大障碍。迫切需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学科教学角度"或聚焦于学生本身"功能性评估"的教育评价方式,构建适合于听障中小学生的人格修复式评价体系,以为预防、甄别和修复问题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构建和提出人格修复式教育评价操作性定义和测评框架假设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和教师自编评估工具对上海市闵行区一所听障教育特殊学校的学生、教师、家长进行了多轮调查与访谈,初步构建了听障中小学生人格修复式教育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工具库,以期未来可作为类似特教学校听障学生教育评价工具。(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科研》期刊2018年07期)
覃发兵,首玲莉,陈方[7](2018)在《大学生创新人格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湖北地区大学生测评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在线测评的方式,收集了大学生创新人格样本数据,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学生创新人格评价体系,并进行了评价模型的训练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大学生创新人格测评的结果与传统测评方法取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学生创新人格评价方法更有利于反映大学生创新人格由于受地区、年龄、性别、专业领域、高校层次等因素影响的而可能呈现出的差异性,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19期)
顾娟娟,张琴[8](2018)在《以“创新人格”为本的学习评价指标——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人格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先导因素,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特征。以生为本的学习评价策略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应重点关注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因此,本文试图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中的《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为例,从兴趣、乐趣、志趣、自信、责任感角度,浅谈以"创新人格"为本的学习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华夏教师》期刊2018年12期)
范娜[9](2018)在《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特质等因素的评价,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前人研究指出,通过比较所获得的信息被认为是进行自我评价的有效资源,而常见的比较类型有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这两种比较是个体进行自我评价的基本决定因素。人格特质指个体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理论研究指出它会影响人们选择做出不同的比较,并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且可能在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实证研究同时考虑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本文旨在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两个研究来考察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以及人格特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以改编的相关题目为实验材料,在检验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影响的基础上,探究人格特质如何调节比较类型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效应。研究一探究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目的是探究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者对个体的自我评价均有显着影响,但是社会比较的影响效应显着大于维度比较。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出现的顺序也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在先出现社会比较后出现维度比较与先出现维度比较后出现社会比较两种情况下,被试的数字推理测验能力自我评价、数字推理测验总体自我评价以及文字推理测验情感自我评价的得分存在显着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先出现社会比较的情况下,以上叁种自我评价的得分显着低于先出现维度比较的情况。研究二探究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目的是探究人格特质在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严谨性在比较类型与个体数字推理测验的能力自我评价的关系中起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从社会比较向维度比较过渡的过程中,严谨性增强了比较类型对个体数字推理测验能力自我评价的影响;严谨性在比较类型与个体数字推理测验的总体自我评价的关系中起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从社会比较向维度比较过渡的过程中,严谨性增强了比较类型对个体数字推理测验总体自我评价的影响;外向性在比较类型与个体文字推理测验的情感自我评价的关系中起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从社会比较向维度比较过渡得过程中,外向性增强了比较类型对个体文字推理测验情感自我评价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二者对个体的自我评价均存在显着影响,且社会比较的影响效应显着大于维度比较的影响效应。(2)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出现的顺序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显着影响。先出现社会比较的情况下,被试的数字推理测验能力自我评价、数字推理测验总体自我评价以及文字推理测验情感自我评价的得分显着低于先出现维度比较的情况。(3)大五人格特质中的严谨性和外向性在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2)
郭浩杰,薛艳杰,王颖楠[10](2018)在《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6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和实验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每组53例。结果实验组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便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人格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建立了学生人格特征和学习表现的内在联系,根据雷蒙德·卡特尔的人格分类理论将学生按照16个维度进行特征分类,同时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将学习表现按照8个维度分类,不同人格维度特征的学生在某些维度的学习表现中具有共性。此外根据商科教学特点提出了可量化的多元智力评价指标和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格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吴翠萍.自我概念威胁下不同人格特征的自我面孔吸引力评价偏向[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王金鹏.基于人格理论与多元智力理论的多维学习评价——以商学院学生学习为例[J].才智.2019
[3].蒋太珂.人格主义法益观视角下自杀关联行为的评价[J].现代法学.2019
[4].谢威士,张雯,范元辰.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对心理资本的影响:谦虚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
[5].秦韫捷.更年新方联合九型人格心理疗法干预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6].牛丽君,恽敏霞,成旭星,严淑琼,蒋莉琴.听障中小学生人格修复式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探索——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8
[7].覃发兵,首玲莉,陈方.大学生创新人格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湖北地区大学生测评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
[8].顾娟娟,张琴.以“创新人格”为本的学习评价指标——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课为例[J].华夏教师.2018
[9].范娜.社会比较和维度比较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8
[10].郭浩杰,薛艳杰,王颖楠.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