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消渴漏微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证,中医疗法,消渴漏微方
消渴漏微方论文文献综述
唐晨光,潘勤,陈腾云,黄蕾,孙海膺[1](2010)在《消渴漏微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消渴漏微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消渴漏微方配方颗粒,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伊贝沙坦片。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11%,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均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指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尿白蛋白排出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或非常显着性意义(P<0.05,P<0.01),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消渴漏微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证疗效良好,可明显降低尿白蛋白排出率,改善血浆黏度,且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0年02期)
唐晨光[2](2009)在《消渴漏微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临床研究运用病证结合、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创制的消渴漏微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证证候疗效的影响,对尿白蛋白排出率及其他疗效性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对安全性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即在基础治疗上,以中药消渴漏微方配方颗粒口服。对照组即在基础治疗上,口服伊贝沙坦片150mg,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分别服药观察8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及安全性检测。疗效性观测指标包括中医证候分级计分和尿白蛋白排出率等。结果:①中医证候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6.11%,对照组66.67%,提示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差异分别有非常显着性或显着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尿白蛋白排出率: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其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血糖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④血脂治疗后两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⑤血浆黏度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血浆黏度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⑥尚未发现具有因果关系的不良反应。结论:①消渴漏微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证疗效良好;②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③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浆黏度;④临床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消渴漏微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临床研究运用病证结合、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创制的消渴漏微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证证候疗效的影响,对尿白蛋白排出率及其他疗效性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对安全性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即在基础治疗上,以中药消渴漏微方配方颗粒口服。对照组即在基础治疗上,口服伊贝沙坦片150mg,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分别服药观察8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及安全性检测。疗效性观测指标包括中医证候分级计分和尿白蛋白排出率等。结果:①中医证候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6.11%,对照组66.67%,提示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差异分别有非常显着性或显着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尿白蛋白排出率: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其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血糖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④血脂治疗后两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⑤血浆黏度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血浆黏度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⑥尚未发现具有因果关系的不良反应。结论:①消渴漏微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瘀证疗效良好;②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③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浆黏度;④临床安全性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渴漏微方论文参考文献
[1].唐晨光,潘勤,陈腾云,黄蕾,孙海膺.消渴漏微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0
[2].唐晨光.消渴漏微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