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信用管理论文-吴昊旻,邱霞

商业信用管理论文-吴昊旻,邱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商业信用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管理人员研究经历,商业信用融资,社会信任,产权性质

商业信用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旻,邱霞[1](2019)在《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管理人员研究经历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管理人员研究经历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人员研究经历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相较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研究经历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而当民营企业处于法治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时,这种正向影响更为显着。关于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人员研究经历是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进而提升了企业获取商业信用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金融论坛》期刊2019年07期)

吴钗[2](2019)在《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17年的样本数据,探讨了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公司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从银行获取的借款越多,其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说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市场地位越低,其银行信贷的"二次分配效应"更为明显,即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为了提高市场地位,会向其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高的公司更为明显,即市场地位高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由此可见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策略和资金需求灵活地调整商业信用,而市场地位低的公司更依赖正规融资渠道。(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财会》期刊2019年06期)

魏欣,刘政良[3](2018)在《商业信用利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苏宁易购这一大量利用商业信用的互联网零售公司2007—2016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风险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商业信用利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从利用商业信用的角度提出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8年18期)

王倞[4](2018)在《H企业出口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信用风险是一种在以各种形式的信用销售的交易过程中,交易一方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的客户到期不付货款或者到期没有能力付款。商业信用风险往往是企业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出口活动流程比较复杂,一旦买家出现商业信用风险,不履约或不付款,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会面临难以挽回的损失。在出口的实践中,企业往往缺乏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文首先将从商业信用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出发,介绍风险管理理论产生的时间、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其次介绍了H企业出口活动的实际情况,H企业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里,当地的金融业发展程度不高,卖家对于信用销售的需求强烈。近年来H企业出口应收账款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形式的信用销售占到销售额的30%。出口的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严峻。本文分析了H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以及信用风险发生之后所产生的影响。着重分析了H企业目前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实践情况,找出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H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待完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利用效果有待提高;没有建立出口商业信用风险的责任人机制;销售合同档案管理缺失等五个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H企业成立十多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追求销售业绩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内部风险控制,特别是信用销售风险方面的管理。因此本文对于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完善H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的管理制度,完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最大程度利用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建立商业信用风险发生的责任人机制和加强合同档案管理。期望帮助完善H企业内部流程制度,强化对于企业出口商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使得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3-01)

殷建红,胡俏[5](2018)在《跨国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金融视角的信用评级与管理视角的信用管理相关文献的分析,结合我国信用管理现状,提出构建跨国企业集国家、客户、合同"叁位一体"的信用管理体系,国家级和客户级信用管理侧重事前风险防范,合同级信用管理侧重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管。结合ABC公司案例,对构建"叁位一体"信用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其国家级信用管理主要考量了东道国的银行体系、政府清廉程度、法律环境、政治稳定性、外交关系等因素。(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8年03期)

郭晓凤[6](2017)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及商业信用融资管理——以创业板企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严重地阻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11项非财务指标和13项财务指标进行了整理、清洗和标准化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财务评分法、聚类分析等方法,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划分为A、B、C、D四类。分析结果表明,高科技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状况偏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等问题,企业应该积极进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获利能力,是信用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出发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7年29期)

燕晓翔[7](2017)在《基于商业信用的H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信用管理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信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将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并不健全,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商业信用管理中遇到诸多难题,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国有企业HB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商业信用及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有关研究成果,从HB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账龄、客户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剖析HB公司应收账款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应收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HB公司的实际情况探求改善途径。通过对案例企业目前信用管理状况的介绍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的分析,试图建立“3+1”信用管理模式下的信用管理制度,同时在此基础上针对国有企业提出再增加“1”的思路,即一个独立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通过对应收账款管理人员的监督以及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审计来防止在应收账款管理全过程中存在营私舞弊的行为,从而形成针对国有企业的“3+1+1”信用管理模式,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对国有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新要求,探索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7-06-01)

何志[8](2015)在《浅析商业信用政策制定与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将信用销售即赊销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成长中的企业,信用政策过于随意,由此带来了应收账款余额增加,盈利质量不高,产生坏账损失等不良后果。本文以A公司为例,阐述了企业在商业信用和应收账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管理的基本思路——"全流程管理",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更好地权衡业务扩张与应收账款风险管控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5年31期)

任美霞[9](2015)在《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中小企业己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也是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门槛太高、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尤为突出。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获取融资十分困难情况下,很多中小企业转向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因商业信用融资与融物互相结合,加之便捷、成本低等特征形成了融资的比较优势,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受到了高度追捧。统计的结果显示,在企业债务融资来源中,商业信用融资的比重高达43%-63%,远远大于银行贷款比例,商业信用已成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对商业信用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商业信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4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状况,以探索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宗旨,将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作为本文研究的方向,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改善融资结构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两种方法,从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两方面着手,应用会计学、金融学及统计学等等许多学科的知识内容,综合运用比较、归纳及实证等研究方法。核心就是在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实证检验,力求做到真实性、全面性及科学性分析。在分析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决定因素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首先运用统计归纳研究法,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利用样本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变量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此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然后介绍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最后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介绍,介绍相关方面的文献。为了理论分析,首先界定一些核心概念及特征。第叁部分为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决定因素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理论析。第四部分为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规模决定因素和商业信用对企业效益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实证研究。首先明确实证目的,界定样本范围,筛选和整理所需数据并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确定实证模型。最后利用模型进行分析与探讨,为相应对策建议奠定实证基础。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根据统计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更好地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更快地解决融资难问题。本文从中小企业及政府两个层面分别给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杨丽华[10](2015)在《红星美凯龙:创新实体商业信用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开版语 日前,由商务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起的2015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已连续开展10年,今年的主题是“倡导诚信兴商理念,共创诚信营商环境”,将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两个层面开展诚信宣传,推动完善商务诚(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5-11-20)

商业信用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17年的样本数据,探讨了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公司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从银行获取的借款越多,其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说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市场地位越低,其银行信贷的"二次分配效应"更为明显,即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为了提高市场地位,会向其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高的公司更为明显,即市场地位高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由此可见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策略和资金需求灵活地调整商业信用,而市场地位低的公司更依赖正规融资渠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业信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昊旻,邱霞.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管理人员研究经历的视角[J].金融论坛.2019

[2].吴钗.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9

[3].魏欣,刘政良.商业信用利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8

[4].王倞.H企业出口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8

[5].殷建红,胡俏.跨国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案例分析[J].财会月刊.2018

[6].郭晓凤.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及商业信用融资管理——以创业板企业为例[J].时代金融.2017

[7].燕晓翔.基于商业信用的H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8].何志.浅析商业信用政策制定与应收账款日常管理[J].中国商论.2015

[9].任美霞.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10].杨丽华.红星美凯龙:创新实体商业信用管理[N].国际商报.2015

标签:;  ;  ;  ;  

商业信用管理论文-吴昊旻,邱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