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反应谱论文-王少伟,包腾飞

弹性反应谱论文-王少伟,包腾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弹性反应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粘弹性人工边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Marc,二次开发

弹性反应谱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伟,包腾飞[1](2018)在《基于Marc二次开发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版《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35047-2015)中规定:"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的混凝土坝应考虑远域地基的辐射阻尼效应"。针对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Marc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的不足,且缺少时程分析法中模拟地基辐射阻尼效应的粘弹性人工边界,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相应的独立程序及二次开发程序,以便在Mrac软件中精确实现新规范要求下的混凝土坝抗震安全评价。数值算例和工程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Marc二次开发实施思路和自编程序的正确性;重力坝抗震薄弱部位主要为坝体断面突变处,考虑无限地基的辐射阻尼效应后,坝体地震动力响应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柏洁[2](2017)在《烟风道基于线弹性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隔震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风道是火力电站烟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烟风道支座无法较好的满足隔震需求。我国地震频发,国家对于建筑物、构筑物、基础设施的抗震要求越发严格。因此,研究烟风道体系的隔震设计对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线弹性反应谱,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有限元分析,对烟风道的隔震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实际工程数据,利用SAP2000建立了隔震、非隔震烟风道体系的叁维实体非线性模型。根据频谱、有效峰值和持时,对中硬、中软场地选取了合适的地震波。通过直接积分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了不同位置支座的叁线性滞回曲线,滞回曲线饱满,耗能作用明显。提取支架剪力、加速度,道体剪力、加速度,对比分析了隔震前后的最大时程反应。对比结果表明,双凹摩擦摆支座对于地震能的耗散作用明显,支架和道体的剪力、加速度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小了烟风道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程度。(2)通过对隔震烟风道体系做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了 7、8度罕遇地震,中软、中硬场地隔震烟风道体系的动力响应,探究了地面运动参数对隔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软、中硬场地上隔震烟风道体系减隔震效果良好;场地类型相同时,8度罕遇地震减震效果更为明显,强震中减震作用明显。设置烟风道道体有、无积灰两种工况,探究积灰荷载对隔震烟风道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支座在两种工况下减震明显,剪力、加速度减幅理想。(3)利用割线法、耗能相等以及双凹摩擦摆支座的理论滞回曲线,得到了双凹摩擦摆支座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的表达式。将烟风道体系进行两质点模型简化,建立了隔震烟风道体系的运动方程。运用复模态阻尼和应变能理论,得到了隔震烟风道体系组合阻尼比的表达式。通过模型实例,对采用等效参数的烟风道进行线性时程分析,与非线性时程工况结果作对比,对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4)利用本文隔震支座、隔震烟风道体系等效线性化参数求解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中设计位移和等效周期的求解公式,提出了烟风道体系基于线弹性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隔震设计方法。以中软场地7度罕遇地震下某矩形钢烟道基于线弹性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隔震设计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流程。(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赵国臣,徐龙军,谢礼立[3](2015)在《基于分解方法的脉冲型地震动非弹性反应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分析脉冲型地震动中不同频率的地震动分量对于原始地震动幅值及其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首先以近期12次大地震的53条典型脉冲型地震动为数据基础,基于多尺度分解方法获取脉冲型地震动中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为与传统方法对比,本文获取了能够表征地震动脉冲特性的卓越分量及滤除卓越分量的剩余分量.然后对比分析原始地震动和4种地震动分量的幅值特征和非弹性反应谱的特性,以讨论地震动分量对原始地震动幅值参数及其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最后结合简谐地震动模型和地震动分量的性质,讨论脉冲型地震动非弹性反应谱诸多特征的产生原因.分析发现,低频分量不仅是控制脉冲型地震动速度和位移幅值的主要因素,其对原始地震动的加速度幅值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低频分量也是导致脉冲型地震动非弹性位移比谱偏大以及强度折减系数谱偏小的直接原因,从而造成结构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需要具有更大的非弹性位移以及更高的强度需求.(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宁超列[4](2015)在《基于Bouc-Wen-Baber-Noori模型的非弹性反应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个能够合理有效地反映结构刚度退化、强度退化以及捏拢效应的滞回模型有助于澄清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拢效应对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能够表征不同滞回特性的Bouc-Wen-Baber-Noori模型引入到单自由度体系非弹性反应谱的研究中,通过将运动方程转化为一阶偏微分方程组,然后采用Gear法求解,分别研究了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拢效应对相对位移反应谱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增量动力分析理论,研究了非弹性反应谱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之间的关系。鉴于Bouc-Wen-Baber-Noori模型参数众多,本文对基于Bouc-WenBaber-Noori模型的非弹性反应谱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获得了各参数对单自由度体系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阶数。研究结果表明:强度退化对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较小;刚度退化对非弹性反应谱具有一定的影响;捏拢效应在非弹性反应谱的研究中不可忽略。这一结论,可望澄清不同研究者关于滞回特性对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所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5年03期)

王东升,李晓莉,孙治国,陈宝魁,石岩[5](2013)在《汶川地震动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数字强震记录研究了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近场含速度脉冲和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后者包括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μ、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与相同场地条件PEER近场无速度脉冲、集集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进行了比较。汶川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在0.2~0.8s周期内明显偏小,而它的弹塑性反应谱在短周期段(0.1~0.4 s)与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谱差别不大,但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μ要大于集集地震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而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则小于集集地震动情况,此后随周期增长(至0.6~1.0 s后)它们都逐渐过渡至与集集地震动的谱相当。汶川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具有较宽并随周期缓慢增长的平台值和较长的特征周期,可达1.7s及以上。提出了远场(盆地效应)与近场地震动的弹性反应比谱和弹塑性位移比谱的概念。(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3年02期)

赵志航,车伟,冯群[6](2012)在《基于移动平均分解的近断层地震动弹性反应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设计反应谱是通过对大量的中、远场地震记录统计回归分析的结果,而近场地震记录因观测资料缺乏,导致对近场地震动的频谱特性考虑不够.近断层地震动有一些显着区别于远场地震动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近断层地震动包含高频部分和低频脉冲部分.采用一种移动平均滤波器将近断层地震动分解为低频脉冲部分和高频部分,并采用这个方法分解了一些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同时研究了近断层地震动弹性反应谱的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单脉冲记录,采用脉冲部分基本可以代表采用原始记录对结构的响应;对于多脉冲记录,因存在一个或多个次高峰,其脉冲部分不能有效代表原始记录对结构的响应,若仅考虑脉冲部分而忽略高频部分将对短周期结构相当不利.(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宋伏祥[7](2011)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PK18+050桥的弹性反应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利用阿尔及利亚规范和法国SETRA抗震区桥梁设计指南对PK18+050主线桥进行弹性反应谱分析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参考了欧8的相关条文。(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08期)

滕军,董志君,容柏生,鲁志雄[8](2009)在《弹性单自由度体系能量反应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反应谱计算理论得到了线性单自由度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输入能量谱、阻尼耗能谱、滞回耗能谱以及动能谱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4种不同类别场地土条件下160条强震记录的输入能量谱,研究了输入能量谱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能量谱曲线可以分为3段,即短周期的上升段、中等周期的平台段和长周期的下降段。场地类别对能量谱平台段有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描述输入能量谱的谱形状的3段式曲线方程,回归得到了输入能量谱的简化计算公式,验证了简化计算公式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9年S1期)

蒋丽忠,吴忠河,王臣[9](2009)在《框架结构弹性及弹塑性反应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量不同结构类型平面框架进行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地震响应时程曲线;根据曲线上的最大值绘出弹性及弹塑性反应谱,并拟合其反应谱计算公式,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参考现行抗震规范提供的反应谱计算公式,将不同结构类型的反应谱进行规准化,并与规范计算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现行规范反应谱计算方法比较粗糙,不能很好反映不同结构类型的地震反应特点。(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卢明奇[10](2008)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弹性位移反应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选择了30次地震,132组近断层地震记录作为统计样本,根据得到的平均弹性位移反应谱,给出了近断层地震设计弹性位移反应谱表达式,该表达式可以反映震源机制和场地土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近断层地震弹性位移设计反应谱与实际地震波平均弹性位移反应谱较为接近,可以应用于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弹性反应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烟风道是火力电站烟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烟风道支座无法较好的满足隔震需求。我国地震频发,国家对于建筑物、构筑物、基础设施的抗震要求越发严格。因此,研究烟风道体系的隔震设计对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线弹性反应谱,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以及有限元分析,对烟风道的隔震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实际工程数据,利用SAP2000建立了隔震、非隔震烟风道体系的叁维实体非线性模型。根据频谱、有效峰值和持时,对中硬、中软场地选取了合适的地震波。通过直接积分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了不同位置支座的叁线性滞回曲线,滞回曲线饱满,耗能作用明显。提取支架剪力、加速度,道体剪力、加速度,对比分析了隔震前后的最大时程反应。对比结果表明,双凹摩擦摆支座对于地震能的耗散作用明显,支架和道体的剪力、加速度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小了烟风道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程度。(2)通过对隔震烟风道体系做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了 7、8度罕遇地震,中软、中硬场地隔震烟风道体系的动力响应,探究了地面运动参数对隔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软、中硬场地上隔震烟风道体系减隔震效果良好;场地类型相同时,8度罕遇地震减震效果更为明显,强震中减震作用明显。设置烟风道道体有、无积灰两种工况,探究积灰荷载对隔震烟风道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支座在两种工况下减震明显,剪力、加速度减幅理想。(3)利用割线法、耗能相等以及双凹摩擦摆支座的理论滞回曲线,得到了双凹摩擦摆支座等效刚度、等效阻尼比、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的表达式。将烟风道体系进行两质点模型简化,建立了隔震烟风道体系的运动方程。运用复模态阻尼和应变能理论,得到了隔震烟风道体系组合阻尼比的表达式。通过模型实例,对采用等效参数的烟风道进行线性时程分析,与非线性时程工况结果作对比,对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4)利用本文隔震支座、隔震烟风道体系等效线性化参数求解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中设计位移和等效周期的求解公式,提出了烟风道体系基于线弹性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隔震设计方法。以中软场地7度罕遇地震下某矩形钢烟道基于线弹性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隔震设计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流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性反应谱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少伟,包腾飞.基于Marc二次开发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J].世界地震工程.2018

[2].柏洁.烟风道基于线弹性反应谱的等效线性化隔震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赵国臣,徐龙军,谢礼立.基于分解方法的脉冲型地震动非弹性反应谱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5

[4].宁超列.基于Bouc-Wen-Baber-Noori模型的非弹性反应谱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

[5].王东升,李晓莉,孙治国,陈宝魁,石岩.汶川地震动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

[6].赵志航,车伟,冯群.基于移动平均分解的近断层地震动弹性反应谱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7].宋伏祥.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PK18+050桥的弹性反应谱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8].滕军,董志君,容柏生,鲁志雄.弹性单自由度体系能量反应谱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

[9].蒋丽忠,吴忠河,王臣.框架结构弹性及弹塑性反应谱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

[10].卢明奇.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弹性位移反应谱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

标签:;  ;  ;  ;  

弹性反应谱论文-王少伟,包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