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性论文-虎良召

新心性论文-虎良召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心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性论,表现主义,性灵,自由

新心性论文文献综述

虎良召[1](2015)在《林语堂“新心性论”艺术美学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着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与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钱玄同等共同驰名于文坛。林语堂学贯中西,不仅有着丰厚的国学基础,而且对西方的哲学、艺术、宗教有所研究。他深知中西方艺术美学理论各有所长,在汲取各自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虽然用英文创作甚至旅居美国,但一直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向外讲中”,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尝试从中国“心性论”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林语堂先生的美学思想,从而把握其艺术美学思想在整个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源起,前人关于林语堂的研究现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梳理林语堂“新心性”论艺术美学思想形成的文化渊源;第二章具体阐释传统的儒道“心性”和林语堂“新心性”及其思想内涵;第叁章陈述林语堂“新心性”论美学思想下的自意境特征;第四章论述林语堂在“新心性”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观和艺术审美观;余论则把林语堂“新心性”论美学思想和其他美学家进行简单的比较,把握他在中国美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5)

吕新艳[2](2014)在《心理生活:界定、质量与提升——评《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生活质量的新心性心理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条件的飞速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心理生活的质量同样应当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往往满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缺乏精神生活的净化与提升,这不仅无法保障生活总质量的提升,还容易造成"重物质、轻精神"的情况。心理生活的界定、质量与提升,不但涉及个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其周围人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看来,加强精神世界的整体建设,保证物质和精(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35期)

姜永志,张海钟[3](2011)在《新心性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心性心理学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典范,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全新的视角、哲学的高度对心理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在文化的框架下用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对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文化的创新,突破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将人看作是主客一体的、自觉生成的、与环境共生的个体。这一理论创新将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启迪和示范作用。(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1年06期)

解庆福,桑小洲[4](2010)在《新心性心理学对多元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心性心理学以大心理学观为逻辑起点,在整体上探讨了人对主客融合的"心理生活"体悟过程,注重心理的自觉性和创生性,是心理学本土化进程发展到原始性理论创新阶段的标志,其致力于本土文化中发掘与之相契合的心理规律,是一种内涵型的本土化。这是对心理学文化转向中兴起的多元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超越,这种超越体现在心理学观,价值定位,学科气质等方面。(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期刊2010年01期)

孟维杰[5](2009)在《构建中国自己心理学的努力和尝试——评《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历史传承性和自强不息生命力的中国文化传统是否诞生和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理学传统,这一直在学界存在有争论。长期以来,西方心理学者一直以自己的科学标准来考评中国心理学,得出中国是(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丁照强[6](2009)在《追寻“本真、无为”的心理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个人心理学与新心性心理学都是基于对本土传统心理文化的一种整合,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吸收,是心理学世界化的具体表现。超个人心理学是主动吸收神秘的东方文化,而新心性心理学则以宽容的态度去容纳西方心理学传统,二者在心理生活塑造中既存在人性观价值观的契合之处,又体现基于不同根源文化的心理生活内涵的差异性。契合之处在于丰满的人性追求与超个人的研究视角,不同之处则表现在后者的独有的东方气质的文化解释,别于神秘体验的心理生活和独特的心理科学观。而其中在心理生活内涵的诠释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前者心理生活状态表现为短暂而神秘,心理生活实践表现为被动体验,心理生活目标表现为引导成就独立的大我,有为的回归,而后者心理生活则表现出状态的真实而稳定,实验的主动践行,目标的无为回归生活的真我。一言以蔽之,新心性心理学在心理生活的塑造上有别于并超越于西方超个人心理学的生活境界,表现为实时的“本真无为”的追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冯大彪,刘春雷[7](2009)在《新心性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心性心理学"摆脱了模仿、复制和跟随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模式,是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论构建。它的核心内容由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叁部分构成。"新心性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变革意义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心理学原始性理论创新的先河,推进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进程,更新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打开了实证心理学自我封闭的边界,标志着中国心理学正在从依附走向独立。(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周宁,刘将[8](2008)在《心理学中国化原创性理论研究的典范——评《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有幸拜读了葛鲁嘉教授的学术专着《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以下简称《新心性心理学宣言》)。这部学术专着从框架的构思到现在出(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08年05期)

高媛媛[9](2007)在《新心性心理学与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心性心理学给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中对心理行为的解读,而这种关于心理行为的认识自身构成了一种普遍知识的想象,为多元文化心理学研究提供一种来自东方文化的普遍知识方案;新心性心理学重视探讨心理行为的整体性、自觉性、创生性,对心理行为的界说具有现实意义,为产生与全球化背景相配的真正的普遍知识提供可能。(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葛鲁嘉[10](2005)在《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一种新世纪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本土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即从对西方或外国心理学的模仿和复制中解脱出来,使之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和挖掘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来自于当代心理学演变和根源于本土心理文化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有叁个核心内容:“心理文化”是对心理学本土传统的新挖掘;“心理生活”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对心理学环境因素的新探索。(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新心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条件的飞速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心理生活的质量同样应当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往往满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缺乏精神生活的净化与提升,这不仅无法保障生活总质量的提升,还容易造成"重物质、轻精神"的情况。心理生活的界定、质量与提升,不但涉及个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其周围人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看来,加强精神世界的整体建设,保证物质和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心性论文参考文献

[1].虎良召.林语堂“新心性论”艺术美学思想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吕新艳.心理生活:界定、质量与提升——评《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生活质量的新心性心理学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3].姜永志,张海钟.新心性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创新[J].阴山学刊.2011

[4].解庆福,桑小洲.新心性心理学对多元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超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

[5].孟维杰.构建中国自己心理学的努力和尝试——评《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J].心理研究.2009

[6].丁照强.追寻“本真、无为”的心理生活[D].吉林大学.2009

[7].冯大彪,刘春雷.新心性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变革[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周宁,刘将.心理学中国化原创性理论研究的典范——评《新心性心理学宣言》[J].心理研究.2008

[9].高媛媛.新心性心理学与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0].葛鲁嘉.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一种新世纪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标签:;  ;  ;  ;  

新心性论文-虎良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