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甘肃天水74102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不同方法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肾癌患者病例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肿瘤最大直径为4.0㎝,并实施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结合手术方法,患者被分为4组,分别为单纯肾肿瘤剜除术、序贯法行肿瘤切除术、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行肿瘤切除术、肾动脉阻断行肿瘤切除术等,其例数分别为20例、25例、30例、25例。对4组患者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对各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改变进行判断。结果:对比4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和GFR对比,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肾小球滤过率肾癌,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顺利切除诸多肾肿瘤,而且也可以对术后患肾功能予以保护。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手术方法;肾功能
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对患肾功能进行保护,防止在肾功能恶化的影响下,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开放性、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需要对肾动脉予以阻断,防止术中大出血现象,为良好的术中视野提供极大的便利性,给予重建分离和切除肿瘤一定的保障,但是会影响到肾功能。对于泌尿外科医师来说,应对肾热缺血时间进行控制,并对肾功能予以有效保护。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实施后腹腔镜下肾单位手术的10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分别为60例、40例,年龄为28~90岁,平均年龄为(50.8±13.2)岁。结合手术方法,分组为单纯肾肿瘤剜除术(A组)、序贯法行肿瘤切除术(B组)、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行肿瘤切除术(C组)、肾动脉阻断行肿瘤切除术(D组),其例数分别为20例、25例、30例、25例。术前所有患者实施泌尿系B超和CT下腹部平扫,以此来对肿瘤的直径、肿瘤处于肾纵轴面的上下位置等进行确定。
1.2手术方法
100例患者采取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取健侧90°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首先,A组。小肾癌处于肾背侧被膜,加强电凝钩的应用,在与肿瘤距离0.1㎝处【1】,将肾包膜及肾皮质切开,在到达假包膜以后,在与正常肾实质的间隙,钝性分离肾肿瘤,完全剜除肿瘤。
其次,B组。对处于肾背侧Brodel线条和附近的浅表性肿瘤,沿着Brodel线,将肾实质切开,既分离肿瘤,也应借助倒刺线缝合创面,在肿瘤完全切除以后,完成创面的缝合工作。
再次,C组。在术前,实施双源CT血管造影【2】,对肿瘤滋养动脉的数量与位置进行确定,在术中,先将该动脉进行分离,并借助血管夹阻断,然后对肿瘤切除术进行落实。
1.3观察指标
对各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例数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情况进行记录。所有患者在手术前,检测血肌酐浓度、肾小球滤过率。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选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后,100例患者手术取得成功。对比4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比其他3组要低一些,对比差异显著(P<0.05)。4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肌酐和GFR对比,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肾癌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s)
3.讨论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旨在将肾肿瘤消除掉,对肾功能实施有效保护,防止在术后引发更多的并发症。在术后,患者肾功能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其中,热缺血时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学者针对肾热缺血时间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有效研究和分析。因此,应加强后腹腔镜下4种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对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进行实施,将术中肾热缺血时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对术后肾功能予以有效保护。通过4种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方法的应用,对治疗Tla期肾癌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对肾热缺血时间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严重影响到患肾功能,其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凯,曹志刚,许立,贾瑞鹏,苏江浩,李文成,朱佳庚,吴剑平,许露伟,梁凯,徐郑,窦全亮.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1b期肾肿瘤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02):213-215.
[2]贾军琪,张培波,林建群,李建,高继学,汪峰.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2):2009-20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