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开放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金融开放度,空间收敛性
空间开放度论文文献综述
熊彬,刘泽宇[1](2019)在《制度质量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空间差异和收敛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Lane&Milesi-Ferretti的资本流(存)量法测度金融开放度,并计算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研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的区域差异和特征,最后采用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开放度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国家金融开放度的差异最大,中亚及阿拉伯国家次之,中东欧国家最小。金融开放度存在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即在提升制度质量、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情况下,各区域金融开放度将在一段时间后达到各自的稳定水平。同时各区域的收敛速度呈现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收敛速度最快,中亚及阿拉伯国家地区次之,中东欧国家最慢的格局。(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彭芳梅[2](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禀赋、贸易开放度与经济空间演化及其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实际,构建纳入金融禀赋与贸易开放度的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考察二者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给定贸易开放度时,金融禀赋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表现出空间相似性;给定金融禀赋时,贸易开放度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表现出显着空间异质性,且与初始金融禀赋高低直接相关。(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06期)
杨朝均,杨文珂,李宁[3](2018)在《中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差异分解及空间收敛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G1法对31个省级单位的区域对外开放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差异进行分解,利用2004—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空间收敛性.研究结果印证了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增加—降低—平稳"的发展特点,发现空间维度上存在"东高西低"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空间上不存在α收敛,但存在β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内部差异程度是西部地区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促进我国整体区域对外开放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促进东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降低国有资产比重、提高研发投入、增强污染治理内部成本;加速西部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人均GDP和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本文来源于《研究与发展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徐鑫,谭玲玲[4](2017)在《贸易开放度与技术市场区域空间差异研究——基于东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贸易开放度的视角,检验了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集聚性.利用东部地区11个省市1996—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面板模型,对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地区贸易开放度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我国技术市场发展并没有呈现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集聚效应不明显.对于东部地区,除了北京市以外,各省份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抑制自身技术市场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姜璐[5](2017)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居住街区开放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封闭模式的居住小区出现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越来越拥堵的交通系统、很多公共配套设施空置造成资源浪费、居民生活与城市缺少互动、居住区生活愈发缺乏生机和活力等。合理的开放居住小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从城市角度来说,路网系统越开放,城市交通越便利,但是出于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私密性的考虑,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并不赞成居住区的开放。因此同样对于设计者而言,怎样开放,开放多少才能既优化城市路网,还能打消居民们的怀疑,这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居住街区的开放性问题进行了探究。首先梳理了经典城市规划思想和住区规划理论,对建国后我国不同阶段住区建设进行了开放性分析;其次对不同开放程度的街区进行解析,从道路系统和空间形态方面,来研究住区空间组构的开放性问题,为了平衡城市路网优化与居民对空间层级感的需求矛盾,利用空间句法参数对案例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开放性相关参数进行横向对比的分析方法,总结空间句法定量描述居住街区复杂路网结构的开放度,得出空间句法在街区道路空间形态特征、定量指标的开放程度适宜的参考数值,为老旧居住街区的改造和新开放街区的规划提出参考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27)
王同宇[6](2016)在《基于空间句法角度对现代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开启城市化进程后,居住区数量大幅增加,居住品质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居住区模式绝大多数为封闭型住区,使得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配套不均匀以及城市居民交往空间缺失等城市问题日渐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越来越注重和提倡开放型居住区,但是开放型居住区自身也存在着居住安全性、私密性被破坏等问题。因此,只有居住区开放度达到一定的均衡性才能使其更好的适应居住区自身和城市的发展。为了能更好的衡量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笔者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体系,将封闭型居住区和开放型居住区的开放度均衡性用空间句法中的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性等指标来衡量,使得开放性均衡度的评价更加数字化、图形化,模型化。以期为以后居住区开放均衡性的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全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社区开放度均衡性研究的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并且对其中涉及的相关重要词语进行了相关解释,最后说明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空间句法概念与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理论研究综述,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复杂问题,所以这一章主要是介绍国内外居住区的发展模式及理论背景,其次还主要阐述了空间句法的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以及在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研究中的应用思路。第叁章主要是根据开放度均衡性将居住区分类,并且全面分析各类型居住区在空间结构、规划模式、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对各种模式居住区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第四章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将两种类型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衡量指标与空间句法理论结合,然后阐述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的实际意义。第五章是将空间句法的评价体系应用于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的实例分析中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进行轴线图的绘制,然后运用depthmap软件分析出的结果,在反馈到案例中,对选中的居住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后分析对比不同程度的开放对居住区带来的影响。第六章是对前面分析做出的总结,在提倡多种居住小区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理论分析和空间句法的评价体系后,归纳总结出各种居住区模式适合的情况。最终对以后居住区模式的变化做出瞻望。(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1)
鞠方,雷雨亮,周建军[7](2016)在《经济开放度、房地产价格及其空间溢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模型,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1999—2013年中国31省房地产价格的空间相关性和经济开放度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均会对区域房地产价格及其空间相关性产生显着影响;在考虑了空间影响之后,经济开放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正,验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任为[8](2016)在《聚集不经济与我国对外开放度的空间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外贸易获得快速发展。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3030.4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6559.5亿美元,占比高达85.0%,远高于中部地区的7.3%,西部地区的7.8%。对外贸易在我国区域间分布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东部地区外贸产业高度聚集导致聚集不经济,中西部地区希望通过产业的聚集来缩小与东部差距的背景下,外贸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在相关贸易理论与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经济聚集影响对外贸易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出口贸易开放度、进口贸易开放度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了聚集不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空间分布的作用机制,以及这种机制的失灵和反向扭曲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开放度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最后,根据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在地区间合理分布的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农民工培训,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工资谈判能力;第二,通过提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以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外贸企业的吸引力;第叁:加快土地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削弱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减少聚集不经济对对外贸易的反向扭曲。(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谢婷婷,郭艳芳[9](2016)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实证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对我国1995-2014年28个省份的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析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的驱动因素,为全面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提供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开放度由东部至西部呈"阶梯状"分布,且东西部区域差异较大,中西部区域差异不大;各省域经济开放度之间存在逐年增强的空间集聚性;人力资本的积累、区位条件的改善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驱动经济开放度提升的重要"引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金融发展叁种驱动因素在不同的经济开放度水平下,对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催化"效果有所差异。基于此,结合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各省域推动经济开放提出差异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6年04期)
李修清,吴果林[10](2014)在《ξ-逻辑度量空间中理论的开放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n值R0型命题逻辑系统的ξ-逻辑度量空间中,提出理论的ξ-开放度概念,研究理论的开放度与随机概率分布序列取值的关系,证明了理论的开放度依赖于随机概率分布序列的不同分布。(本文来源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空间开放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实际,构建纳入金融禀赋与贸易开放度的非对称自由资本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考察二者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给定贸易开放度时,金融禀赋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表现出空间相似性;给定金融禀赋时,贸易开放度对经济空间演化的作用表现出显着空间异质性,且与初始金融禀赋高低直接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开放度论文参考文献
[1].熊彬,刘泽宇.制度质量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开放度空间差异和收敛性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9
[2].彭芳梅.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禀赋、贸易开放度与经济空间演化及其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9
[3].杨朝均,杨文珂,李宁.中国区域对外开放度的差异分解及空间收敛性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
[4].徐鑫,谭玲玲.贸易开放度与技术市场区域空间差异研究——基于东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姜璐.基于空间句法的居住街区开放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6].王同宇.基于空间句法角度对现代居住区开放度均衡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7].鞠方,雷雨亮,周建军.经济开放度、房地产价格及其空间溢出[J].中国软科学.2016
[8].任为.聚集不经济与我国对外开放度的空间差异[D].华中科技大学.2016
[9].谢婷婷,郭艳芳.“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实证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
[10].李修清,吴果林.ξ-逻辑度量空间中理论的开放度[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
标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制度质量; 金融开放度; 空间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