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云锦 奥妙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高眉戈[1](2017)在《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视知觉心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视知觉心理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南京云锦的外包造型外观对整体视觉和销售的影响。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研究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视知觉心理,从其色彩、图案、文字、编排、造型和展示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探究南京云锦文化和符合具有时代特色的南京云锦外包装设计,进而提高南京云锦包装设计的外观质量和视觉冲击力,为更好的销售南京云锦和将中国的民族艺术品推向全世界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王鑫[2](2017)在《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织物南京云锦历史悠久、色彩绚丽、织造技艺精湛、文化深厚,与苏州宋锦、四川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列中国三大名锦之首。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中妆花织造工艺复杂,目前依旧不能被计算机所取代,因此南京云锦被称为中国织锦中的“活化石”,南京“明信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批量的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织造,以至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忽视,其中也包括南京云锦。现如今人们对南京云锦仅处于简单的保护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远远大于简单的保护,因此笔者尝试将南京云锦艺术中的传统纹样、绚丽色彩、丝线形式应用到室内环境设计中。之所以选择室内环境设计这个角度,是因为南京云锦中色彩、纹样、丝线中的元素经过艺术化处理之后,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得到完美的演绎,即体现了现代室内环境设计风格的别具一格,又提升了室内环境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同时南京云锦也得到传承与发展。本文共七个章节。第一章讲述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等。第二、三章以南京云锦的织物历史文化以及大众认知情况为切入点,通过与苏州宋锦、四川蜀锦的对比来突出南京云锦在叙事纹样的使用、色彩的配置、丝线的选择上的与众不同。期间有幸对南京云锦国家传承人进行了一次专访,对南京云锦在建国后的发展流变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第四章通过对南京云锦衍生品市场调研,归纳总结出了南京云锦衍生品类型及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形式,探索出南京云锦在现代室内空间环境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其使用方式方法,为其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第五章通过实践把南京云锦直接应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以“零废弃”的设计理念,对南京云锦边角料进行设计创新。为了使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借鉴了解构主义的设计风格,对南京云锦的特征---叙事纹样、色彩配置、丝线等,以抽象概括的设计方式应用到室内环境中,满足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研究内容主要针对空间环境界面,以真实肌理、色彩和心理感知两种层面分析了南京云锦对空间环境的影响并以实际案例为论据,深入探讨现代室内空间如何才能营造出南京云锦独有的文化氛围。第六章以现代中式客厅为例,对南京云锦典型叙事纹样—江崖海水,进行提取与演变,并置入了南京云锦特有的绚丽色彩,最终以现代的形式应用到室内环境设计中。第七章对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南京云锦艺术与室内环境设计相结合,为南京云锦的继承和发展开拓了新的形式。
姚海玲[3](2016)在《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新课标中明确提到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研究人员应该做好课程资源开发的工作,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积极开展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图案纹样繁复瑰丽,色彩搭配鲜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笔者将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的开发,研究其艺术特点和种类并将其设计成教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了南京云锦的可开发理论资源,比如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再研究其艺术特色并分析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将南京云锦融入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本文从六个部分来分析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开发研究:第一部分:对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以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多角度发掘南京云锦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第二部分:对南京云锦的艺术特色和艺术种类作简单的介绍,并分析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第三部分:详细分析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研究的意义,拟从培养云锦的欣赏者、云锦的传统工艺、民族文化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研究;第四部分:研究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内容,主要从物质条件、人文条件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五部分:从“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领域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分析;第六部分:这部分主要从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策略这方面来进行研究,总结怎样把南京云锦课程巧妙的融入到现代的教学设施中。南京云锦作为地方课程的开发研究,其教育意义非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靳晓佳[4](2014)在《基于南京云锦的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文中认为南京云锦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以其纹样丰富多彩、奇异变化;造型优美、绚丽华美的特点闻名于世。云锦在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被公认为是"东方瑰宝"、"中华一绝"。[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南京云锦在继承与发展创新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处于逐渐消失的困境。因此,本文从南京云锦的艺术特征入手,综合分析南京云锦及云锦旅游商品,结合目前市场状况,对南京云锦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提出具体举措指导南京云锦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从而促进南京云锦旅游商品的发展。
贺健白[5](2014)在《让历史课堂回归生活——《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文中认为一、教学立意必修二经济史教学一向以内容枯燥、难于讲解着称,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更是概念繁多,体系复杂,怎样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对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笔者的家乡南京正是一个近代工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外资
王宝林[6](2002)在《南京云锦 奥妙何在》文中研究表明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亦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二、南京云锦 奥妙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云锦 奥妙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视知觉心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视知觉的涵义 |
二、南京云锦文化与南京云锦包装设计 |
(一) 南京云锦文化 |
(二) 南京云锦包装设计 |
三、南京云锦包装图样设计中的视知觉 |
(一) 视知觉与南京云锦包装色彩设计 |
(二) 视知觉与南京云锦包装图文设计与编排 |
1. 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图形 |
2. 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文字 |
3. 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构图编排 |
四、南京云锦包装立体设计中的视知觉 |
(一) 视知觉与南京云锦包装造型设计 |
(二) 视知觉与南京云锦包装展示设计 |
1. 南京云锦包装产品的静态展示 |
2. 南京云锦包装产品的动态展示 |
五、结语 |
(2)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情况 |
1.2.2 国外情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5 课题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价值 |
1.5.1 理论方面 |
1.5.2 实践方面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艺术形式及素材图案创新的探讨 |
1.6.2 云锦产品创新的探讨及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1.9 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 |
2.1 南京云锦鲜明地域性 |
2.2 南京云锦种类 |
2.2.1 库缎 |
2.2.2 库锦 |
2.2.3 妆花 |
2.3 宋锦、蜀锦、云锦相较 |
2.3.1 苏州宋锦 |
2.3.2 四川蜀锦 |
2.4 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及蕴含的历史文化 |
2.5 南京云锦认知情况与营销环境分析 |
2.5.1 南京云锦保存和发展成果 |
2.5.2 南京云锦营销环境 |
2.6 南京云锦国家级传承人(专访) |
2.6.1 金文讲述南京云锦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云锦特征 |
3.1 南京云锦的纹样 |
3.1.1 南京云锦纹样历史发展流变 |
3.1.2 南京云锦纹样素材类型 |
3.1.3 南京云锦纹样中叙事性的表达 |
3.1.4 叙事纹样对南京云锦的影响 |
3.2 南京云锦的色彩 |
3.2.1 南京云锦色彩观 |
3.2.2 皇家色彩对南京云锦的影响 |
3.3 南京云锦织造材料与工艺 |
3.3.1 南京云锦织造材料 |
3.3.2 南京云锦织造工艺 |
3.3.3 织造工艺及材料对南京云锦的影响 |
3.4 南京云锦赋予的社会艺术价值 |
3.4.1 文学价值 |
3.4.2 娱乐价值 |
3.4.3 政治和经济价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中的存在现状 |
4.1 文创带动下的南京云锦艺术衍生品 |
4.1.1 南京云锦现有衍生品 |
4.1.2 衍生品南京云锦与故宫博物院对比 |
4.1.3 室内环境下南京云锦衍生品市场调研 |
4.2 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现状 |
4.2.1 家纺中的应用 |
4.2.2 装饰工艺品中的应用 |
4.2.3 装饰挂画中的应用 |
4.2.3.1 传统图案 |
4.2.3.2 创新图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
5.1 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中的直接应用 |
5.1.1 与新材料的结合 |
5.1.1.1 南京云锦与金属材料的结合 |
5.1.1.2 南京云锦与树脂材料的结合 |
5.1.2 与现代家具的结合 |
5.1.3 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中直接应用的局限性 |
5.2 云锦叙事纹样在室内环境中的间接应用 |
5.2.1 叙事纹样“形”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
5.2.1.1 有形“界”限—墙面的应用 |
5.2.1.2 有形“界”限—顶面的应用 |
5.2.1.3 有形“界”限—地面的应用 |
5.2.1.4 有形“界”限—装饰隔断 |
5.2.1.5 无形“界”限—室内环境 |
5.2.2 叙事纹样“意”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
5.3 云锦色彩在室内环境中的间接应用 |
5.3.1 南京云锦色彩的提取与重置 |
5.3.2 南京云锦色彩在装饰品中的应用 |
5.3.3 南京云锦色彩在室内色调中的应用 |
5.4 云锦丝线在室内环境中的间接应用 |
5.4.1 丝线材料形式的提取 |
5.4.2 丝线材料的意境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实践(中式客厅为例) |
6.1 南京云锦纹样提取演变 |
6.2 南京云锦色彩的置入 |
6.3 南京云锦在中式客厅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一、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 |
(一) 南京云锦的历史发展 |
1. 南京云锦的美丽传说 |
2. 南京云锦的发展历程 |
3. 南京云锦的衰落与新生 |
(二) 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 |
1. 表现传统的吉祥文化 |
2. 反映森严的等级制度 |
3. 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二、南京云锦的艺术种类与艺术特色 |
(一) 南京云锦的艺术种类 |
1. 形式多样的库缎 |
2. 匠心独具的库金 |
3. 绚丽多姿的库锦 |
4. 典雅富丽的妆花 |
(二) 南京云锦的艺术特色 |
1. 挑花结本的工艺 |
2. 寸锦寸金的材质 |
3. 逐花异色的色彩 |
4. 繁复瑰丽的图案 |
三、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意义 |
(一) 培养云锦欣赏者 |
(二) 传承云锦传统工艺 |
(三) 培养民族文化传承者 |
四、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一) 所具备的物质条件 |
1. 现存大量的云锦作品 |
2. 活跃的云锦民间作坊 |
3. 云锦博物馆与研究所 |
(二) 所具备的人文条件 |
1. 浓厚的文化氛围 |
2. 广泛的生活基础 |
3. 技艺精湛的云锦艺人 |
五、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内容 |
(一) “欣赏·评述”中的南京云锦 |
1. 《南京云锦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课程设计 |
2. 《南京云锦图案的色彩魅力》课程设计 |
(二) “设计·应用”中的南京云锦 |
1. 《南京云锦图案的纹样设计》课程设计 |
2. 《南京云锦的现代设计与应用》课程设计 |
六、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实施的策略 |
(一) 走进云锦博物馆 |
1. 开展云锦博物馆美术教育 |
2. 与云锦博物馆实现资源共享 |
(二) 开设云锦社团教学 |
1. 云锦欣赏课程 |
2. 云锦创意绘画比赛 |
3. 云锦设计作品展览 |
(三) 利用新媒体进行云锦教学 |
1. 网络资源使云锦教学内容更丰富直观 |
2. 新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云锦教学情境 |
3. 电脑美术课程开创云锦学习的新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南京云锦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教学设计 |
附录2 《南京云锦图案的色彩魅力》教学设计 |
附录3 《南京云锦图案的纹样设计》教学设计 |
附录4 《南京云锦的现代设计与应用》教学设计 |
致谢 |
(4)基于南京云锦的旅游商品创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京云锦 |
(一) 概述及发展历程 |
(二) 南京云锦的艺术特征 |
1. 南京云锦的图案纹样 |
2. 南京云锦的配色及装饰方法 |
(三) 南京云锦的工艺特点 |
二、目前市场南京云锦旅游商品设计现状 |
三、基于南京云锦的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方法及设计实践 |
结语 |
(5)让历史课堂回归生活——《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立意 |
二、教学过程 |
第一环节:工业化的前夜———自然经济的解体 |
第二环节:工业化的起步———洋务运动 |
第三环节:工业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作业】 |
三、教学反思 |
四、南京云锦 奥妙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云锦包装设计中的视知觉心理分析[J]. 高眉戈. 大众文艺, 2017(20)
- [2]南京云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王鑫.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3]南京云锦作为小学地方美术课程开发的研究[D]. 姚海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基于南京云锦的旅游商品创意设计[J]. 靳晓佳. 美与时代(中旬), 2014(08)
- [5]让历史课堂回归生活——《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J]. 贺健白.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4(06)
- [6]南京云锦 奥妙何在[J]. 王宝林. 中国经济信息,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