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9多幅照相机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尹文生[1](2020)在《PWM/PFM控制的Buck型开关电源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促使电子设备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于电子产品的供电电源模块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高控制精度、高集成性、高效性等。由此可见,对于研究性能更加优越的开关电源具有更大的市场应用空间。本文在内容上对Buck型DC-DC开关电源、Boost型DC-DC开关电源以及Buck-Boost型DC-DC型开关电源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本系统确定采用当前的主流拓扑结构Buck型。并且本文阐述了开关电源的不同调制方式的具体工作原理,做出了对不同调制方式的优缺点对比。经过分析对比得到PWM脉冲宽度调制方式适合于开关电源系统工作在重负载的情况下,PFM脉冲频率调制方式更适合于开关电源工作在轻载方式下。所以鉴于不同调制方式的各自特点,本文设计的降压型开关电源采用PWM/PFM混合调制方式用以替代早期的PWM单一的调制方式。PWM/PFM混合调制方式使开关电源能够根据不同负载的情况实现调制方式的自动切换,使系统有更好的适应性、更完善的系统协调性,从而使开关电源在轻重负载时的电源效率得到了提高。本文主要设计了带隙基准电压模块、误差放大器电路模块、振荡电路模块、电流采样电路模块、PWM比较器模块、PWM/PFM自动切换电路模块等。并且对系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纹波、系统的工作稳定性、系统不同调制模式、电源转变效率以及线性调整率及负载特性分析进行仿真试验,相关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洪声艺[2](2020)在《无人机载可见红外光伏板热斑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内外光伏电站蓬勃发展的同时,光伏组件的维护显得十分重要。光伏板热斑问题作为光伏组件损失的主要成因,将有大量的检修需求。针对传统热斑检测方法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较为新颖的搭载可见和红外同光轴双相机并运用双轴稳定云台实现摆停凝视成像的热斑检测技术方案:其中,双轴稳定云台摆停凝视成像技术是在课题组已经积累多年的光机扫描和稳定平台控制技术基础上,基于目前市场上成熟的轻小型无人机云台和控制算法研制出来的;运用这种技术方案获取图像,进而结合红外可见图像复合判定方法,可以高效、快捷地完成光伏板热斑检测任务。本文研制了一套以多旋翼无人机为载体,同光轴可见光相机和红外相机为有效载荷的光伏板热斑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间接调用新型云台内置控制算法,实现高效率热斑巡检的关键技术——大视场摆停凝视成像。系统集成了云台控制、图像采集、存储、GPS数据采集记录等功能模块。经过多次联调和实验逐一排除故障后,试验飞行证明该系统足以满足光伏板热斑检测任务需求。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研究分析并对比了各类光伏板热斑检测技术,结合当今的光伏产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首次提出一种较为新颖的搭载可见和红外同光轴双相机并运用双轴稳定云台实现摆停凝视成像的热斑检测技术方案。(2)深入研究并总结介绍了课题组积累多年的光机扫描和稳定平台控制技术,并受此启发提出一种基于“稳定云台”设计的大视场“摆停”扫描面阵凝视成像技术方案。(3)根据系统的设计目标,基于各类商用产品技术参数的横向对比,本文选用合适的系统元部件,研制了一套无人机载可见红外双通道热斑检测系统,并通过对新型云台内置控制算法的间接调用,实现了大视场摆停凝视成像功能。(4)对研制的系统进行了静态联调、动态联调和模拟场景飞行试验,逐一排查并改良系统设计,最终进行了某光伏电站飞行试验,取得了足以满足光伏板热斑检测任务需求的可见红外双通道图像。(5)研究了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图像配准工作,论证试验了常规的基于SIFT和RANSAC的图像配准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应用平行光管完成了可见红外双通道图像像素间的配准。
胡雪冰[3](2019)在《基于图像处理的受电弓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轨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轨列车的运营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受电弓的故障进行在线检测,避免因受电弓故障而造成的城轨列车运营事故,在保证弓网安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受电弓常见的滑板磨耗、中心线偏移和羊角缺失三类故障,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受电弓故障在线检测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受电弓故障在线检测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总体架构进行设计,确定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分析系统各组成模块。(2)对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算法进行研究。针对现场背景复杂的采集图像,基于行投影变换原理对滑板定位;考虑现场光照条件导致的图像曝光不一致问题,采用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算法检测滑板像素级边缘;通过分析滑板边缘特征,采用基于三次多项式拟合的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检测滑板亚像素边缘。(3)对受电弓中心线偏移和羊角缺失检测算法进行研究。针对中心线偏移故障,对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霍夫变换检测接触网边缘和基于模板匹配检测滑板特征点及羊角特征点,根据现场受电弓模型计算中心线偏移值;针对羊角缺失故障,鉴于其属于二分类问题,采用基于HOG和SVM的羊角缺失检测算法对羊角是否缺失进行判断。(4)根据系统设计,在广州13号线官湖站对系统进行现场安装调试,对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中心线偏移检测和羊角缺失检测算法进行现场数据检验,试验结果证明算法性能满足系统要求。
刘纯虎[4](2016)在《深海作业型ROV分布式协调及容错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洋科考、海洋工程及军事领域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大深度作业型潜水器的需求日益显着。自主开发深海潜水器,推进海洋装备和海洋制造业发展,既是海洋作业的需求,也是我国海洋持续可发展开发战略的现实要求。复杂的水下作业环境对潜水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灵活的操作方式、丰富的通信接口方式、庞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以及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等。本文在“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项目的资助下,对作业型无人遥控潜水器(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海马号”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关键技术攻关,从工程中提炼出了深海作业型ROV分布式协调及容错控制策略研究这一基础科学问题并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概述如下:1.通过调研国外ROV的先进控制技术,分析项目实际需求,完成了本研究对象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设计。采用RS485总线与水下分布式相结合的协调控制架构,取消ROV系统中的水下计算机,减少水下干舱体积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在总体设计基础上,完成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并予以具体实现;水下设备的隔离供电、交直流电源对地绝缘检测及用电参数监测、干舱执行部件的隔离驱动等研究工作,可实现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提高维修效率,节约作业时间;设计了基于QNX实时操作系统下的控制软件架构。2.在ROV水动力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线性/非线性水动力系数,对ROV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做了详细的推导,建立了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再通过对系统合理的简化,最终得到了可以用于控制器设计的四自由度数学模型。3、研究对比了多种基于PID的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基于不完全微分先行PID算法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和水池试验验证了手动控制模式、自动控制模式(定深、定高、定向)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针对深海作业型ROV推进器矢量配置的特性,提出单个推进器故障情况下的ROV推进器容错控制策略,并对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推力分配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数值仿真证明该容错控制算法的有效性。5.完成了系统集成及大量岸上试验、水池、海上试验及应用,并通过海试及应用证明本研究提出的ROV分布式协调控制系统架构和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在作业中是稳定可靠的。该控制系统可扩展应用于不同作业水深、不同任务和目的的ROV研制。
钱静,张振光[5](2013)在《CT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技术发展应用探讨》文中指出介绍了CT机的基本结构,分析了CT机的基本原理,重点从技术角度对CT机各部分的功能作了阐述,有助于加强人们对CT机结构的了解、功能的掌握和原理的熟悉,同时对CT机发生故障时,通过故障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付舜尧[6](2011)在《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是我军目前几种主战装甲装备的重要电气设置之一,对抑制反坦克武器对装甲车辆的“二次毁伤效应”,提高车内乘员生存能力及其他电气设备可修复性起着关键作用。该型装置具有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的特点,多年以来,由于部队训练课目原因涉及到灭火抑爆装置的使用较少,该装置故障逐步累积,部分部件老化现象严重,装备完好率逐年下降,加之师旅级修理分队中自动灭火抑爆专业维修技术力量有限,直接影响了装甲装备的战场防护能力。因此,对该型装置进行系统的故障分析,优化装备维修方案,对提高该类装备完好性、有效降低其寿命周期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首先,对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工作原理及故障类型分析研究,采用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分析的方法,分析装备故障的原因和形成机理,明确各关键部件的主要故障模式。其次,采用逻辑决断方法对该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维修方式及其决策问题进行研究。第三,通过收集和分析该型装备在实践中所积累的故障和维修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其关键部件故障发生时间的数学模型,并以插线座、灭火器总成等关键部件为例进行了分析,得出该装备的故障规律。最后,依据可用度和费用要求等装备维修原则以及该型装备的实际,采用数学优化方法研究该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预防性维修周期优化问题,给出关键部件的最优预防性维修周期。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订该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维修方案,有效解决了该型装备的维修决策问题,为对该型装备维修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孙荣[7](2000)在《M9多幅照相机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文中指出
吕真宝[8](1998)在《M9多幅照相机维修二例》文中研究说明
李哲[9](2009)在《建筑领域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基础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采集是建筑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科研内容,建筑测绘、区域现状调查、环境数据采样等都属于信息采集范畴,所以建筑领域中,建筑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环境、建筑物理等专业都有对应的常见信息采集任务。在本论文中,“低空信息采集平台(技术)”是指利用无人航空器作为信息收集设备的载具,由地面人员控制,在空间中进行快速移动以覆盖广域范围并大量收集、存储、传回目标信息的作业平台和相关技术。因为无人航空器体积小、机动灵活,适于近地面、高精度作业,为了和传统的载人遥感、宇航遥感等技术相区别,所以称作“低空平台”。以无人航空器应用技术、建筑领域近距离信息采集技术为基础的建筑领域低空综合信息采集平台和传统的载人飞行作业平台相比具有廉价、安全、使用便捷、高效的优点;和建筑领域长期采用的人工作业相比人员劳动强度更低、速度更快,尤其是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空间自由度,不仅不受到地面人员、交通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大型载人平台高度的限制,可以从零至数千米的不同距离、高度、角度上对建筑目标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采集作业,完成原来无法想象的高难度作业项目。本文总结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此课题近几年的研发经历、试验结果,对平台建设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介绍融合的新技术、得到的主要成果,以期抛砖引玉,将这一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方向继续推进深入。本文分为基础技术准备、试验作业总结、各类型成果分析、高级应用分析以及普及应用展望这几个章节,首先简介飞行器作业原理,从设备选型、购置、人员技术培训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建立基本作业平台,对关键部件的性能参数配合重点描述;其后通过大量实例列举和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总结通用的作业方法、技术要点,并针对建筑领域的常见作业条件和任务要求分析对作业平台进行改进和升级、添加辅助作业设备。在完成所有的技术准备后,本文分类介绍平台能够采集的信息和内业信息处理的流程、软硬件系统,以及在每一个应用领域的用途。最后,本文将无人空中信息采集平台与传统载人遥感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以及新兴的地面测绘仪器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该平台在建筑领域以及遗产保护、文物考古、农林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马继民[10](1996)在《CT故障的分析判断》文中研究表明CT故障的分析判断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马继民CT是大型医学诊断仪器,它集计算机,X线机,系统控制和精密机械为一体。通常由数百块集成电路板和许多机械部件、电子元器件组成。CT在使用中产生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帮助维修工程师较快地找出故障,笔者根据多年的维...
二、M9多幅照相机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9多幅照相机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PWM/PFM控制的Buck型开关电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开关电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开关电源的研究现状 |
1.2.2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1.3.2 系统整体设计指标 |
1.3.3 系统整体设计与分析 |
2 开关电源基本原理 |
2.1 DC-DC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 |
2.1.1 Buck型 DC-DC开关电源 |
2.1.2 Boost型 DC-DC开关电源 |
2.1.3 Buck-Boost型 DC-DC开关电源 |
2.2 DC-DC开关电源的调制方式 |
2.2.1 PWM调制方式 |
2.2.2 PFM调制方式 |
2.2.3 PWM/PFM混合调制方式 |
2.3 DC-DC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 |
2.3.1 电压控制方式 |
2.3.2 电流控制方式 |
2.4 外围器件的选择 |
2.4.1 电感的选择 |
2.4.2 电容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主要电路模块介绍与设计 |
3.1 带隙基准电压模块 |
3.1.1 带隙基准电压原理介绍 |
3.1.2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设计 |
3.2 误差放大器电路模块 |
3.2.1 误差放大器电路原理介绍 |
3.2.2 误差放大器电路设计 |
3.3 振荡电路模块 |
3.3.1 振荡电路基本原理 |
3.3.2 振荡电路设计 |
3.4 电流采样电路模块 |
3.4.1 电流采样电路基本原理 |
3.4.2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3.5 PWM比较电路模块 |
3.5.1 PWM比较基本原理 |
3.5.2 PWM比较器设计 |
3.6 PWM/PFM切换电路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4 系统仿真 |
4.1 PWM/PFM调制波形 |
4.2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仿真 |
4.3 在PWM或 PFM工作模式下的仿真 |
4.4 在PFM转换PWM工作模式下的仿真 |
4.5 线性调整率及负载特性分析 |
4.6 系统的变换效率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无人机载可见红外光伏板热斑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1.3 光伏板热斑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组件电气特性热斑检测研究现状 |
1.3.2 手持或塔台红外图像热斑检测研究现状 |
1.3.3 基于无人机红外传感器的热斑检测飞行系统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无人机载可见红外光伏板热斑检测关键技术 |
2.1 光伏板热斑产生机理 |
2.1.1 光伏板发电原理 |
2.1.2 光伏板热斑产生机理 |
2.1.3 光伏板热斑产生原因 |
2.1.4 光伏板热斑问题影响 |
2.2 光伏板热斑问题诊断方法 |
2.2.1 光伏板热斑温度特性 |
2.2.2 光伏板热斑红外成像特性 |
2.2.3 光伏板热斑可见光图像特性 |
2.2.4 本文光伏板热斑问题诊断思路 |
2.3 小型无人机平台大视场可见红外双光路成像技术研究 |
2.3.1 轻小型无人机平台 |
2.3.2 航空大视场红外遥感成像方式 |
2.3.3 航空大视场高分辨率红外扫描成像技术研究 |
2.3.4 轻小型无人机平台大视场面阵凝视成像系统研究 |
第3章 可见红外双通道大视场凝视扫描成像系统研制 |
3.1 设计目标 |
3.2 无人机机型选择 |
3.3 光学系统元部件选型 |
3.3.1 红外相机选型 |
3.3.2 可见光相机选择 |
3.4 云台设计 |
3.4.1 云台选型 |
3.4.2 云台控制原理 |
3.4.3 云台软件参数调整 |
3.4.4 摆扫程序实现 |
3.5 控制系统设计 |
3.5.1 控制系统流程框图 |
3.5.2 主控计算机与控制电路 |
3.5.3 图像采集、图传、存储 |
3.5.4 GPS数据采集记录 |
3.6 结构设计 |
第4章 系统联调与飞行实验 |
4.1 系统联调 |
4.1.1 静态联调 |
4.1.2 动态联调 |
4.2 飞行实验 |
4.2.1 飞行前准备 |
4.2.2 拟场景飞行实验 |
4.2.3 光伏电站飞行试验 |
第5章 可见红外图像配准的研究 |
5.1 基于SIFT和 RANSAC的图像配准 |
5.1.1 图像配准技术选择 |
5.1.2 SIFT算法 |
5.1.2.1 特征检测 |
5.1.2.2 关键点定位 |
5.1.2.3 关键点的方向分配 |
5.1.2.4 生成描述子 |
5.1.3 RANSAC算法 |
5.1.4 图像配准结果 |
5.2 应用平行光管的可见、红外相机配准方法 |
5.2.1 光学校准 |
5.2.2 光学校准实验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云台摆扫程序 |
附录B 图像配准程序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图像处理的受电弓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原理 |
1.2.1 受电弓简介 |
1.2.2 基本检测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受电弓故障在线检测系统总体构成 |
2.1 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要求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2.2.1 系统总体架构 |
2.2.2 系统工作流程 |
2.2.3 软件需求分析 |
2.3 系统组成模块 |
2.3.1 图像采集模块 |
2.3.2 图像分析模块 |
2.3.3 触发控制模块 |
2.3.4 辅助照明模块 |
2.3.5 车号识别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3 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技术研究 |
3.1 滑板磨耗检测算法设计 |
3.2 相机标定 |
3.2.1 标定原理概述 |
3.2.2 标定实现及效果评估 |
3.3 基于行投影变换的滑板定位 |
3.3.1 传统边缘滑板定位算法 |
3.3.2 基于行投影变换的滑板定位算法 |
3.4 滑板边缘检测 |
3.4.1 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算法 |
3.4.2 滑板边缘跟踪及边缘连接 |
3.4.3 基于三次多项式拟合的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受电弓中心线偏移及羊角缺失检测技术研究 |
4.1 中心线偏移检测算法设计 |
4.1.1 基于霍夫变换的接触线边缘检测 |
4.1.2 基于模板匹配的滑板特征点和羊角特征点检测 |
4.1.3 中心线偏移计算 |
4.2 羊角缺失检测算法设计 |
4.2.1 HOG特征提取 |
4.2.2 支持向量机原理 |
4.2.3 分类器训练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安装试验 |
5.1 系统平台实现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滑板磨耗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
5.2.2 中心线偏移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
5.2.3 羊角缺失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深海作业型ROV分布式协调及容错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潜水器综述 |
1.2.1 潜水器分类及应用 |
1.2.2 国内外主要潜水器介绍 |
1.3 潜水器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
1.3.1 配电通信和检测技术 |
1.3.2 潜水器运动控制策略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2.1 “海马”号系统性能参数 |
2.2 系统构成 |
2.3 配电单元设计 |
2.3.1 母船配电单元设计 |
2.3.2 铠装缆参数计算和变压器设计 |
2.3.3 水下配电单元 |
2.4 水面控制单元设计 |
2.5 光纤通信单元 |
2.6 视频单元设计 |
2.7 水下检测执行单元 |
2.8 软件结构设计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动力试验及运动方程推导 |
3.1 水动力试验 |
3.1.1 主要试验设备 |
3.1.2 试验模型 |
3.1.3 试验内容及结果 |
3.2 运动方程推导 |
3.2.2 刚体动力学建模 |
3.2.3 水动力学建模 |
3.2.4 静力学建模 |
3.2.5 ROV运动模型的简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OV运动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
4.1 ROV推力系统 |
4.2 控制器设计 |
4.2.1 手动控制 |
4.2.2 不完全微分先行的PID控制器 |
4.2.3 FIDA-PID控制系统 |
4.3 ROV仿真 |
4.3.1 自动定向仿真 |
4.3.2 自动定深、定高仿真 |
4.4 控制性能水池试验 |
4.4.1 目的 |
4.4.2 试验内容 |
4.4.3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OV运动容错控制策略 |
5.1 单个推进器失效 |
5.2 水平推进器失效 |
5.2.1 最大前进速度仿真 |
5.2.2 操纵性能分析 |
5.2.3 FIDA-PID控制算法在单推进器失效时的容错控制仿真 |
5.3 垂直推进器失效 |
5.3.1 仅考虑垂向推进器 |
5.3.2 水平推进器的耦合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上试验与应用 |
6.1 海试 |
6.1.1 海试目的和任务 |
6.1.2 海试总体情况 |
6.1.3 海试结果 |
6.2 实际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CT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技术发展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T机的基本结构 |
2 CT机的基本原理 |
3 主要部分功能简介 |
3.1 X线发生系统 |
3.1.1 高压发生器 |
3.1.2 X线球管 |
3.1.3 冷却系统 |
3.1.4 前准直器 |
3.2 X线探测部分 |
3.2.1 探测器 |
3.2.2 模/数转换器 |
3.2.3 后准直器 |
3.3 扫描机架部分 |
3.4 计算机系统 |
3.4.1 阵列处理机 |
3.4.2 主计算机 |
3.5 图像存储、显示和记录部分 |
3.5.1 磁盘、光盘、磁带和软磁盘 |
3.5.2 显示器 |
3.5.3 照相机 |
3.6 操作控制部分 |
4 结语 |
(6)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装备维修的地位和作用 |
1.2.2 装备维修发展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我军装备维修发展主要趋势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分析 |
2.1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
2.1.1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的基本性能 |
2.1.2 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重要功能产品(FSI)的确定 |
2.1.4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类型分析 |
2.2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树分析 |
2.2.1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
2.2.2 故障树的建立 |
2.2.3 故障树定性分析 |
2.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2.3.1 故障模式分析 |
2.3.2 故障影响的确定 |
2.3.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重要功能产品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方式决策 |
3.1 维修方式及类型分析 |
3.1.1 基本的维修方式 |
3.1.2 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 |
3.2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方式决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靠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4.1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
4.1.1 收集可靠性数据的目的 |
4.1.2 可靠性数据的分类及特点 |
4.1.3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程序和方法 |
4.2 可靠性数据的分析 |
4.2.1 基本可靠性指标 |
4.2.2 常用分布函数 |
4.2.3 分布参数的估计 |
4.2.4 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
4.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典型构件寿命分布分析 |
4.3.1 插线座寿命分布分析 |
4.3.2 灭火器总成寿命分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预防性维修间隔期分析 |
5.1 预防性维修间隔期模型的分类 |
5.1.1 按照预防性维修的工作类型划分 |
5.1.2 按照决策的目的划分 |
5.2 典型构件预防性维修间隔期建模分析 |
5.2.1 电缆在工龄更换策略下的费用模型分析 |
5.2.2 灭火器总成在故障检查策略下的可用度模型分析 |
5.3 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检查)周期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建筑领域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 题目的选择及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
1.4 研究的创新性 |
1.5 研究的框架 |
第一章 低空信息采集平台的外业、内业设备系统构成 |
1.1 建筑领域用低空信息采集平台的总体构成 |
1.1.1 信息采集平台总体构成分析 |
1.1.1.1 外业系统与内业系统的关系 |
1.1.1.2 外业系统构成分析 |
1.1.1.3 内业系统功能介绍 |
1.2 外业系统建设 |
1.2.1 航空飞行器选型 |
1.2.1.1 飞行平台的设备选型、配置决定整个外业系统的性能 |
1.2.1.2 飞行器类型的介绍和选择 |
1.2.1.3 固定翼飞行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用 |
1.2.1.4 直升机飞行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
1.2.1.5 介于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之间的飞行器 |
1.2.1.6 飞艇作业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特点 |
1.2.1.7 动力滑翔伞飞行平台 |
1.2.2 飞行动力系统的选择 |
1.2.2.1 电能推进无人飞行器动力系统 |
1.2.2.2 内燃机动力系统 |
1.2.2.3 内燃机推进力输出部件 |
1.2.2.4 外燃机动力系统 |
1.2.3 飞行控制系统 |
1.2.3.1 飞行姿态感知与飞行控制原理 |
1.2.3.2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简介 |
1.2.3.3 无线电遥控设备介绍 |
1.2.3.4 自主导航、驾驶设备介绍 |
1.2.3.5 几种外业飞行控制方式 |
1.2.3.6 扩大视觉监控作业范围——“纵目”飞行戴具专利技术介绍 |
1.2.4 任务荷载设备的配置 |
1.2.4.1 信息采集器材的配置 |
1.2.4.2 任务荷载控制部分的构造特点 |
1.2.5 信息回传系统 |
1.2.5.1 电磁波的基础知识 |
1.2.5.2 天线的作用与原理 |
1.2.5.3 数据链路主要设备——数传电台 |
1.2.6 外业地面站建设 |
1.2.7 外业辅助设备 |
1.3 内业系统建设 |
1.3.1 信息后期处理系统 |
1.3.2 设备预处理系统 |
1.3.3 系统维护与部件加工制作设备 |
1.4 专门操作人员的选拔 |
1.5 资金投入估算与拟定配置计划 |
1.5.1 硬件购置资金分配比例估算 |
1.5.2 整体建设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中作业平台的调整与维护 |
2.1 关键设备的装配和设置 |
2.1.1 各部件性能的匹配 |
2.1.2 机体的装配和调整 |
2.1.2.1 机械控制部分装配技术要点 |
2.1.2.2 焦点、重心位置的调整 |
2.1.2.3 翼面的装配 |
2.1.3 发动机的安装 |
2.1.3.1 甲醇发动机的特殊安装要求 |
2.1.3.2 汽油发动机的特殊安装要求 |
2.1.3.3 喷气发动机的特殊安装要求 |
2.1.4 起落架的装配 |
2.1.5 飞行数据的设置 |
2.2 飞行平台的调整 |
2.2.1 发动机的调整 |
2.2.1.1 发动机工作的知识 |
2.2.1.2 使用发动机 |
2.2.1.3 发动机的磨合和调整 |
2.2.1.4 特殊的燃油——甲醇燃料 |
2.2.1.5 关于喷气发动机的调整 |
2.2.2 试飞——飞行控制的调整 |
2.2.3 任务荷载的调整 |
2.3 外业平台设备的存放和维护 |
2.3.1 典型的检查工作——地面检查 |
2.3.2 消耗品的保存 |
2.3.2.1 燃料的保存 |
2.3.2.2 橡胶类材料的老化检查与更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航空器信息采集平台基本操作技术培训 |
3.1 模拟器训练 |
3.2 飞行原理介绍 |
3.2.1 飞行基本原理 |
3.2.1.1 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
3.2.1.2 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因素 |
3.2.2 基本飞行控制的实现(固定翼机型) |
3.2.2.1 飞行姿态控制 |
3.2.2.2 飞机的平衡、安定性和操作性 |
3.2.2.3 基本的飞行动作——平飞、上升和下降 |
3.2.2.4 基本的飞行动作——起飞和着陆 |
3.2.3 直升机飞行特点 |
3.2.3.1 直升机的动力飞行 |
3.2.3.2 直升机的自旋飞行 |
3.2.4 动力伞的飞行特点 |
3.3 基本飞行训练 |
3.3.1 固定翼飞机飞行训练 |
3.3.1.1 基本航线飞行 |
3.3.1.2 进场着陆飞行 |
3.3.2 直升机飞行训练 |
3.3.2.1 直升机航线飞行 |
3.3.2.2 起飞与降落 |
3.3.2.3 自旋着陆练习 |
3.4 综合、重点飞行技术专题 |
3.4.1 失速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
3.4.1.1 失速概念 |
3.4.1.2 失速改出 |
3.4.1.3 失速的预防 |
3.4.2 转弯事故的预防 |
3.4.2.1 转弯阶段的不稳定力学状态 |
3.4.2.2 转弯衍生的问题 |
3.4.2.3 转弯操作的方法 |
3.4.3 风对于飞行训练的影响 |
3.4.3.1 侧风对航线飞行的影响 |
3.4.3.2 侧风起飞、降落、滑跑要点 |
3.4.3.3 侧风状态下的进场着陆 |
3.4.3.4 风之功过 |
3.4.4 地面效应 |
3.4.5 复飞的决断 |
3.4.6 直升机的涡环状态 |
3.4.7 低空、超低空飞行的特点 |
3.5 人员素质的培养 |
3.5.1 自身素质的培养 |
3.5.2 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
3.5.3 养成作业准备习惯 |
3.5.4 处境意识的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对复杂作业环境的信息采集外业技术解决方案 |
4.1 固定翼飞机复杂地理环境作业技巧 |
4.1.1 复杂地面条件起飞 |
4.1.2 复杂地面条件降落 |
4.1.3 低质飞行环境、场地的适应 |
4.1.3.1 使用滑撬降落 |
4.1.3.2 利用水体起降 |
4.1.3.3 避免无线电干扰 |
4.2 场地条件局限的终极解决途径——设备辅助固定翼飞机起降 |
4.2.1 研制和使用辅助设备的原因分析 |
4.2.2 设备辅助固定翼机起飞方法 |
4.2.2.1 轨道发射 |
4.2.2.2 零长发射 |
4.2.2.3 小型无人机超轻型弹射架(本节内容已申请国家专利) |
4.2.3 回收方式 |
4.2.3.1 拦阻网回收 |
4.2.3.2 空中打捞回收 |
4.2.3.3 伞降回收 |
4.2.3.4 机体着陆 |
4.3 直升机的起飞、降落场地问题 |
4.4 便携式包装及运送方法 |
4.5 气象基本知识学习 |
4.5.1 热上升气流分析 |
4.5.2 热力大气循环形成的气流 |
4.5.3 “看云识天气”天气情况分析的基本常识 |
4.6 近地面气流特点 |
4.6.1 城市作业环境中的气流特点 |
4.6.2 山区气流 |
4.6.3 山地云、雾、降水 |
4.6.4 山区飞行应采取的对策 |
4.6.4.1 山区的机动飞行 |
4.6.4.2 飞越山口 |
4.6.4.3 山区飞行起降 |
4.6.4.4 起降所需的功率和悬停飞行 |
4.7 夜间飞行特点 |
4.8 实验案例分析 |
4.8.1 固定翼类案例 |
4.8.1.1 案例一、机场训练过程中的失速尾旋 |
4.8.1.2 案例二、军堡航拍返航迫降事故分析 |
4.8.1.3 案例三、陕北吴堡山区考古遗址航拍分析 |
4.8.1.4 案例四、高空训练发动机熄火故障分析 |
4.8.1.5 案例五、陕北三眼泉遗址航拍分析 |
4.8.1.6 案例六、弹射起飞的失败与再尝试 |
4.8.2 直升机类案例 |
4.8.2.1 案例一、无线电接收机电源脱离导致失控坠毁事故 |
4.8.2.2 案例二、吴堡黄河边山地作业分析 |
4.8.2.3 案例三、天津某建筑航拍发动机熄火故障分析 |
4.8.2.4 案例四、应县木塔航拍,镜头的合理选择 |
4.8.2.5 案例五、天津蓟县某古塔塔基发掘现场航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空信息采集平台的作业成果类型介绍、后期处理技术分析 |
5.1 图像信息采集类作业 |
5.1.1 静态图像的获取和直接应用 |
5.1.1.1 无人信息采集平台获取图像的特点和用途 |
5.1.1.2 光与影的空中建构——建筑摄影的艺术与技术例析 |
5.1.1.3 空中影像的科研应用 |
5.1.2 360 度全景环境图像拍摄方法介绍 |
5.1.3 目标环境的环绕互动图像生成 |
5.1.4 环境实景照片与计算机渲染建筑模型的精确合成 |
5.1.5 实景动态录像与待建建筑合成展示 |
5.1.6 立体成像技术的应用 |
5.2 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
5.2.1 航空摄影测量 |
5.2.2 近景摄影测量 |
5.2.2.1 有关的几个技术问题 |
5.2.3 近景摄影测量与其它测绘技术在古建筑测绘领域应用比较 |
5.2.4 建筑测绘的“天仙配”——空中近距摄影测量在古建测绘中的应用 |
5.2.4.1 应用案例介绍 |
5.2.4.2 相关技术介绍 |
5.2.5 摄影测量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
5.3 建筑物理、环境数据采样应用 |
5.3.1 物理信息采集的特点 |
5.3.1.1 建筑技术领域常见任务对飞行平台的性能要求 |
5.3.1.2 针对任务特点的解决方法 |
5.3.2 室内级快速物理信息三维采集平台建设(本节内容已申请国家专利) |
5.3.2.1 技术方案 |
5.3.2.2 有益效果 |
5.3.2.3 建筑室内空间中温度的三维采样实验 |
5.3.3 其它环境监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领域无人低空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拓展 |
6.1 成果叠加时间因素后的潜在应用价值 |
6.2 全景图与动态视频元素的合成 |
6.3 摄影测量的几个技术发展点 |
6.3.1 目标的自动识别 |
6.3.2 正摄影像的制作 |
6.4 无人信息采集平台与其它手段的结合 |
6.4.1 其它空中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 |
6.4.2 虚拟现实技术 |
6.4.2.1 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6.4.2.2 三维城市模型 |
6.4.2.3 虚拟现实技术与建筑动画的区别 |
6.5 空中信息采集平台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
6.5.1 无人航空器遥感考古 |
6.5.2 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方向 |
6.6 无人空中信息采集平台的发展趋势 |
6.6.1 空中作业平台的发展趋势 |
6.6.2 任务荷载的发展趋势 |
6.6.3 无人空中信息采集平台的总体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四、M9多幅照相机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PWM/PFM控制的Buck型开关电源设计[D]. 尹文生.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2]无人机载可见红外光伏板热斑检测系统研究[D]. 洪声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基于图像处理的受电弓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 胡雪冰.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深海作业型ROV分布式协调及容错控制策略研究[D]. 刘纯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5]CT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技术发展应用探讨[J]. 钱静,张振光. 医疗卫生装备, 2013(12)
- [6]某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维修策略研究[D]. 付舜尧.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7]M9多幅照相机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J]. 孙荣. 医疗设备信息, 2000(06)
- [8]M9多幅照相机维修二例[J]. 吕真宝. 医疗设备信息, 1998(06)
- [9]建筑领域低空信息采集技术基础性研究[D]. 李哲. 天津大学, 2009(12)
- [10]CT故障的分析判断[J]. 马继民. 医疗装备,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