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2600)
摘要:目的探讨临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生物制品应用现状,确保生物制品应用合理。方法对临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制品应用数量,金额和品种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用狂犬病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在用量和用药金额上均居于前三位。中心门诊生物制品应用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生物制品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需求。结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应确保对生物制品进行合理应用,在传染病治疗和防治中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制品;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生物制品是指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生物制品的毒副作用小,靶向性高,疗效显著[1]。在临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中设有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和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对辖区内相应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和治疗,在生物制品用量和应用金额中较大。本组就这对本中心的门诊生物制品应用现状展开调查,确保生物制品得到合理应用。
1.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均来源于临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所采用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生物制品用量,品种,金额等方面,对其进行调查与统计。将该中心门诊在2017年所涉及的生物制品用药数量,品种,剂型,规格,金额和构成比等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对2017年生物制品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
2.结果
2.12017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生物制品用药情况详见下表:
2.2生物制品应用品种、数量和金额:根据表1结果显示,在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中常用的生物制品有8种,其中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人用狂犬病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在用量和用药金额上均居于前三位。中心门诊生物制品应用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生物制品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需求。而重组人干扰素、流感病毒裂解疫等应用较少。
2.3作用和适用症:2017年在本中心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患者约有7000人次,人在感染狂犬病毒后,无特效救治方法的死亡率高达100%,而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则是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从而预防狂犬病发生,因此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用量较大。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更加适用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或用来预防乙型肝炎发生,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乙型肝炎,对新生儿科接种该疫苗,或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乙型肝炎通过母婴传播[2]。重组干扰素可以和细胞表面特殊膜受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出RNA和DNA的作用,阻断受病毒感染细胞进行病毒复制,从而抑制细胞增生和增值,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尖锐湿疣,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等较为适用,而干扰素和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干扰素软膏主要是因人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尖锐湿疣,在单纯性疱疹所引起的生殖器疱疹和口唇疱疹中也同样较为适用,同时干扰素栓剂适用于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宫颈糜烂[4]。而对于流感易感者来说则可以采用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通常采用该类疫苗的多为老人,儿童,流感流行地人员和体弱者,在接种该疫苗后可以对机体产生刺激,从而产生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提高免疫力。
2.4不良反应:对于个别接种者来说,人用狂犬病疫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局部有瘙痒,水肿,疼痛,红斑等,或产生全身无力,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痛等,甚至极个别接种者会产生荨麻疹,皮疹和过敏反应。如遇到短暂中度不良反应的可采用物理方法或对症治疗。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通常无过敏反应,只有少数接种者会产生局部注射部位异常,如肾病综合征,皮肤潮红,过敏性休克等[5]。在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时应禁止患有急慢性严重疾病或发热患者接种,通常干扰素软膏不会引起过敏,刺激或其他不良反应,有个别患者会出现轻度灼痛,瘙痒等,因此对干扰素过敏者应禁止应用,在该药物使用中还要禁止接触严谨,在采用干扰素栓剂后会出现轻度下腹坠胀,阴道有刺激或灼伤感,白带增多,在月经期一个停止用药,同时在用药期间应禁止性生活,哺乳期妇女和孕妇应禁止使用。
3.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以及临床疾病治疗需要,生物制品用量不断增加。根据本组对临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生物制品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本中心门诊生物制品应用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估,在生物制品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到其作用,适应症与不良反应等,确保生物制品应用合理,安全,有效,在疾病治疗与预防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满足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文先,张向峰,苗茂云,张春曦,张业武,石晓婷,王晓风,张英杰.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09):945-947.
[2]丁海峰,杨烨,于淼,蔡晓祺,王丽娟,姜树林,张政.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13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03):221-224.
[3]姚嘉文,贾铁武,周晓农.寄生虫病国际合作与学术影响力的相关关系——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为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04):367-374.
[4]王焱,刘东山,雷苏文,倪方.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06):585-588.
[5]陈政,于竞进,郝模,汪华,于明珠,施培武,龚向光,罗力,岳建宁,罗实,杨峰,梁占凯,王敦志.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与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05):39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