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宁论文-王子初

张以宁论文-王子初

导读:本文包含了张以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以宁,春王正月考,周正,逻辑

张以宁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初[1](2019)在《张以宁对周正问题的总结及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以宁的《春王正月考》对以往以"夏时冠周月"为代表的周正不改时月的理论在逻辑和文献上进行了系统的检讨。就周正月的季节和月份两个核心问题,张氏从物候和历史编纂学的角度论证时令随月份分类而迁移,故而周正为春季,周正改月。他指出不改时月的观念产生原因在于义理优先的先验态度,从而论据上错误理解了《尚书·伊训》关于"元祀十有二月"的记载。张氏之说虽仍有推崇理学权威的痕迹,但他是较早全面系统总结王正月问题的学者,奠定了后世研究此问题的逻辑和文献框架。(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毛劲羽[2](2019)在《从张以宁看元末明初复古思潮对诗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以宁是一位历经元明两代的文人,在元代后期的文坛上就有较大影响,入明以后,在明初的文坛和政坛也名噪一时,是闽中派的先导。本文主要从元末明初的复古思潮和社会背景出发,研究其对张以宁诗文及文学主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3期)

张忠松[3](2017)在《闽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评《张以宁论》兼谈游友基的学术跋涉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以宁论》该书总体架构颇为宏大,而论述相当精细,追求广度与深度的统一,重视文本细读,把传统与现代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试图对张以宁所处的环境、生平、思想、人格、诗文创作,其与闽文化的关系等话题作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注意将原创性置于首位,重视理论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某种平衡。该书对于张以宁研究、闽都文学研究、闽文化研究、元明之际诗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王征[4](2016)在《张以宁诗学思想平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以宁是元末明初闽中诗派之开先者。其诗高雅俊逸,气格高妙,诗学思想体系也较为完整独到。他承继了严羽的"妙悟"说,诗歌创作一主于悟;主张诗本于厚养,强调学问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调和"妙悟"和"厚养"二端,主张诗人要"融"学问于诗歌,不着痕迹,方为高格;张以宁论诗格兼唐宋,表现了较为宽广的诗学视野;追求"气完趣诣",摒弃鄙俗,追求清虚之趣。张以宁诗歌及其诗学观念不独为闽诗一派开先,对以前后七子为主的明代复古派也有较大的启发作用,可视为整个明代复古诗学的先导。(本文来源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游友基[5](2016)在《张以宁散文略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以宁散文宣扬理学观念,肯定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价值观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关注家族、家庭、个体的伦理纲常,重视个体的道德品格,擅长说理,探索天地、人生之奥秘,并以儒释道视角观察、评说内心与外界,有其鲜明的特色。(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游友基[6](2014)在《略论张以宁题画诗的艺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张以宁题画诗的艺术特征鲜明、突出。其典型模式为赞画,再现画境,赞诗人,有时兼及收藏者;言观画感想;借题发挥或离题而去。咏物画题诗不追求体物入微或传神写照,而更注重诗人的主观挥洒、想象比喻,并与观画感想相融合。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并阐述某些人生感悟;人物画题咏诗塑造的人物形象独特、生动,富有创意。将描景、咏史、感怀融为一体,风格多样。(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游友基[7](2014)在《略述张以宁诗歌的乡愁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愁,是张以宁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乡愁渗透于其诗作的各个方面,贯串于其诗歌创作的始终,不仅进入日常生活,而且进入梦境及题画诗创作领域;不仅见于对故乡风景的忆念,遇见故乡人、送别故乡人的吟咏,而且见于对家乡开拓者的赞美。念亲,在乡愁情感中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乡愁与归隐紧密联系,二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反映了张以宁思想中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汇与碰撞。(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林思翔[8](2014)在《因诗而名 以仕而贫——闽籍元末明初着名诗人张以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风景秀丽的古田县翠屏湖畔有一座溪山书画院,院内有一间名为文渊馆的藏书室,书架上整齐地陈列着《四库全书》。这部全套79039卷总近10亿字的超级文化大典的线装本,把书屋挤得满满的。一个山区县何以花大钱买回这么一部"宠然大物"?县领导江宋堂似乎看出了(本文来源于《炎黄纵横》期刊2014年04期)

游友基[9](2014)在《张以宁年表》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大德五年辛丑(1301)一岁四月十五日生于福建古田翠屏山下云津坊。字志道,号翠屏山人。祖,留孙,元赠礼部尚书。父,一清,元中奉大夫,福建、江西省参知政事。生母陈氏,为父一清续弦。母有娠,"一夕梦小儿擎荷叶向月而拜,觉而生公"。[1](杨荣《故翰林侍读学士朝列大夫张公墓碑》,以下简称《张公墓碑》)有同父异母兄颐、兴、野。为汉留侯张良五十世裔孙,梁国公张睦十七世裔孙。一说据闽侯、顺昌、古田清代张氏宗谱记载,张以宁为张良第四十六裔孙,张睦第十二世裔孙。(本文来源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吴谨[10](2013)在《一代清吏张以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洪武叁年(1370年)五月十叁日晨,南京皇城,阴雨沥沥,凉意袭人。太祖朱元璋正在上朝,忽传奏官急报:"钦差安南大使臣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张以宁完成封王使命,在返京途中,命殒交州(时指越南安南境内)临清驿馆!"闻爱臣张以宁讣讯,朱元璋悲痛之至,一时哽咽不能言。半晌痛定,即命礼部尚书陶凯遣官与来报驿丞张禄携张以宁妻儿共赴临清,护送以宁灵柩回故乡古田,所过有司务必设仪致祭,礼部主持赐葬事宜。太祖正欲退朝,翰林学士宋濂忙奏道:"启(本文来源于《福建乡土》期刊2013年06期)

张以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以宁是一位历经元明两代的文人,在元代后期的文坛上就有较大影响,入明以后,在明初的文坛和政坛也名噪一时,是闽中派的先导。本文主要从元末明初的复古思潮和社会背景出发,研究其对张以宁诗文及文学主张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张以宁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子初.张以宁对周正问题的总结及地位[J].兰台世界.2019

[2].毛劲羽.从张以宁看元末明初复古思潮对诗歌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

[3].张忠松.闽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评《张以宁论》兼谈游友基的学术跋涉之路[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王征.张以宁诗学思想平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

[5].游友基.张以宁散文略说[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6].游友基.略论张以宁题画诗的艺术特征[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7].游友基.略述张以宁诗歌的乡愁情结[J].闽江学院学报.2014

[8].林思翔.因诗而名以仕而贫——闽籍元末明初着名诗人张以宁[J].炎黄纵横.2014

[9].游友基.张以宁年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10].吴谨.一代清吏张以宁[J].福建乡土.2013

标签:;  ;  ;  ;  

张以宁论文-王子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