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模拟器论文-陈娜,王凌云,李光茜,崔贺,张润泽

星模拟器论文-陈娜,王凌云,李光茜,崔贺,张润泽

导读:本文包含了星模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星敏感器,星模拟器,准直光学系统,像质分析

星模拟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娜,王凌云,李光茜,崔贺,张润泽[1](2019)在《静态星模拟器准直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静态星模拟器对"无穷"处恒星的模拟精度,通过研究准直光学系统对星模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静态星模拟器对"无穷"远处恒星进行高精度模拟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案。首先根据星敏感器的地面标定要求,得出星模拟器的光学系统设计指标参数,并利用ZEMAX软件设计出具有高成像质量的光学系统。最终设计结果为:焦距248.989 mm,光谱范围500~800 nm,有效通光口径65 mm,视场10°。然后对所设计出的准直光学系统产生的各像差曲线进行像质分析。结果表明,10°视场内的畸变值小于0.05%,各视场均方根半径均小于弥散斑尺寸,满足技术指标要求。最后采用徕卡经纬仪6100A对星点板上各星点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表明,星间角距误差优于10″,实现了对"无穷"远处恒星的高精度模拟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光茜[2](2019)在《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敏感器是一种以恒星为参考系的高精度姿态测量装置,其通过探测天球上不同位置的恒星来确定载体姿态,由于空中标定实施困难、可靠性不高且价格异常昂贵,因此在地面上进行星敏感器测试与标定显得尤为重要。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水平决定了其是否能在地面有效测试与标定星敏感器的性能和指标。为了在地面上对星敏感器功能进行测试,高精度星模拟器要求大视场小畸变的光学系统,然而由于液晶光阀分辨率的限制,经过计算一片液晶光阀无法满足指标要求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物理拼接方法对两块液晶光阀进行拼接,并设计了相应的光学系统。本文对星图模拟软件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软件各部分模块的设计,最终实现了星图模拟系统和星敏感器测试系统的闭环测试,完成星敏感器准确定姿测试实验。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系统采用了58928颗星的SAO星表进行检索,按照原有恒星遍历算法,星点检索和星图刷新时间共约为200ms,不满足星图刷新时间高于10Hz的指标要求。通过对整个星表进行分区的方法,把原星表按照经纬度分成了16个子区,每个子区恒星平均数量不到4000颗,软件根据光轴指向导入对应的子区,生成相应的星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恒星遍历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星表分区检索后,模拟星图刷新时间提高到40ms(即25Hz)以上,实现了星敏感器的高动态姿态测试功能。最后对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精度进行分析,单星张角7.7″<10″,最大单星模拟位置误差17.4″<18″,模拟星图最大星对角距误差34.84″<35″,均符合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的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文鹏[3](2019)在《基于DMD的星模拟器光谱模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精度和甚高精度星敏感器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星敏感器在轨工作前,必须在地面进行性能测试与精度标定试验,才能确保其具有较高工作精度。然而,由于地面精度测试与试验验证缺乏高精度的,可对恒星星点的星等和光谱同时模拟的手段,严重制约了高精度星敏感器技术的发展。为此本论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DMD的星模拟器光谱模拟系统,为星模拟器高精度光谱模拟提供技术途径。完成了基于DMD的动态星模拟器光谱调制系统设计方案。以Czerny-Turner型结构作为初始光谱色散光路结构,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像差校正,获得满足光谱调制条件的色散光路结构。分析了DMD光谱调制原理和任意光谱合成原理,以此基础完成了初始光谱拟合元区间的标定,使得特定色温曲线的拟合得以实现。同时完成了光学混光组件和光束准直组件组成的光谱耦合模块,实现光谱调制系统和高对比度拼接显示系统的耦合。分析了传统动态星模拟器拼接显示方法,以此为基础分别优化设计了一种双PBS拼接显示光路系统和单NPBS拼接显示光路系统,通过对系统装调难度和能量需求分析选取了结构装调简单且能量利用率高的双PBS拼接显示光路,实现了导航星图的高对比度显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光谱模拟精度优于4%,调制光谱分辨率5nm,光谱谱宽460nm~680nm,可连续模拟3000K~9000K色温曲线;同时可连续模拟0Mv~+6Mv,星等模拟精度小于±0.5Mv。均满足动态星模拟器技术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赵梓朝,陈启梦,唐子博,王哲[4](2018)在《高精度动态星模拟器的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完成星敏感器的地面标定工作,满足动态星模拟器大视场、高精度的技术要求,根据动态星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利用ZEMAX软件完成光学系统设计,实现了高精度动态星模拟器准确模拟星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焦距为110 mm,视场为16°,光谱范围为0.5~0.8μm,全视场角内准直光学系统相对畸变≤0.05%,在60线对/mm时调制传递函数(MTF)优于0.7。提出了装配后确定系统实际焦面的方法,最后对光学系统实际出射精度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高精度动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的成像精度达到9″,实测的星间角距误差均优于13″,整个系统可以满足高精度动态星模拟器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宿德志,吴世永,王玉良[5](2018)在《一种利用五棱镜调校单星模拟器的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星模拟器作为星敏感器的参数校正和功能检测设备,其调校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星敏感器的定位精度。实验室中一般采用五棱镜法调校单星模拟器,五棱镜法会引入读数误差和估计误差,限制校准精度。本文用CCD相机代替了传统五棱镜法中的自准直仪,并利用亚像元质心算法进行调校,提高了调校精度。理论分析表明这种调校方法的最大平行度误差为0.49",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单星模拟器的调校任务。(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8年27期)

张晓娟,张健,杨俊杰,张丽娜,张建良[6](2018)在《星模拟器多星等模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星模拟器对真实星等模拟的需求,结合星模拟器工作原理,优化设计了一种高成像质量星模拟器光学系统;建立了星等能量计算模型,实现了星等能量的理论计算;提出一种两片线性渐变密度滤光片组合的多星等模拟方案,实现了多星等能量的高精度连续调节;软件仿真结果验证-2~6等星星等模拟误差均小于±10%,满足真实星等的模拟要求,为星模拟器的真实星等模拟提供一种设计思路。(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8年09期)

徐达,张国玉,孙高飞[7](2018)在《空间背景光星模拟器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星敏感器光信号的高精度标定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空间背景光的星敏感器地面标定系统,解决了空间背景光对星敏感器光信号定标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星敏感器的标定精度.对空间背景光对星敏感器标定精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了具有空间背景光的星模拟器实现方案,设计了能同时模拟空间背景光和星点位置信息的星模拟器光学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全视场相对畸变小于0.01%,MTF在801p·mm~(-1)处大于0.5,达到了高精度指标要求.设计了一套空间背景光系统,通过对电流和可变光阑的控制,实现了亮度26倍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差补偿的星点位置修正方法,并给出了修正模型.利用徕卡T6100经纬仪和照度计,分别对星模拟器所在的星点位置误差和空间背景光亮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空间背景光亮度可实现2~6倍调整,在最高能量和最低能量下星模拟器星点位置误差精度<10″,满足星敏感器地面标定要求.(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晓娟,杨俊杰,张健,张丽娜[8](2018)在《星模拟器多色温模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星模拟器对多色温模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星模拟器多色温模拟方法。结合由氙灯和卤钨灯组成的宽光谱光源灯阵,分析了不同波段数据和不同波段带宽数据变化对色温的影响。基于多项式的拟合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实现了色温模拟的反馈控制,实现了在350~900 nm光谱范围内对3900 K、4800 K、6500 K色温的光谱模拟,满足了星模拟器对多色温的模拟要求。(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8年06期)

刘欢[9](2018)在《大视场单星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大视场单星模拟器是指能够在实验室模拟天空中真实星图的设备,模拟深空的星图供大视场星敏感器进行星图识别和星点跟踪等功能测试。根据大视场星敏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方式,提出了大视场单星模拟器总体设计方案。结合星敏感器的实际使用需要确定了大视场单星模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本文详述了星图识别技术的原理和过程,比较了叁角形识别算法和角距匹配算法的优缺点。基于几何像差理论,根据星模拟器要求的技术指标,结合ZEMAX软件设计了一种具有高成像质量、畸变小于0.03%和20°大视场的准直光学系统。根据畸变的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种用于校正畸变的星点板坐标计算方法,解决了畸变校正的难题。采用阵列式LED作为光源,用散射屏作为匀光系统,对光源做高低温实验,验证光源满足系统对光源稳定性优于±5%的要求。对研制的大视场单星模拟器进行实际星间角距测试,测试结果满足大视场单星模拟器的技术要求,即任意两星点星间角距优于20″,单星张角为30″(中央星点)和25″(其他星点)。(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刘欢,王春艳,庞广宁,杨帆[10](2018)在《高精度静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高精度星敏感器的地面测试,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静态星模拟器,要求星模拟器星间角距精度优于20″。采用激光直写技术刻划星点分划板,刻划精度优于1μm。结合系统的技术指标,通过ZEMAX软件设计了具有良好成像质量的准直光学系统。设计的准直光学系统有效通光口径为80mm,系统焦距为500mm,光谱范围为480~900nm,全视场9.2°内畸变小于0.02%,MTF接近衍射极限。提出用经纬仪对系统进行实际检测的方法,以及理论星间角距和实际星间角距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星模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星敏感器是一种以恒星为参考系的高精度姿态测量装置,其通过探测天球上不同位置的恒星来确定载体姿态,由于空中标定实施困难、可靠性不高且价格异常昂贵,因此在地面上进行星敏感器测试与标定显得尤为重要。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水平决定了其是否能在地面有效测试与标定星敏感器的性能和指标。为了在地面上对星敏感器功能进行测试,高精度星模拟器要求大视场小畸变的光学系统,然而由于液晶光阀分辨率的限制,经过计算一片液晶光阀无法满足指标要求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物理拼接方法对两块液晶光阀进行拼接,并设计了相应的光学系统。本文对星图模拟软件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软件各部分模块的设计,最终实现了星图模拟系统和星敏感器测试系统的闭环测试,完成星敏感器准确定姿测试实验。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系统采用了58928颗星的SAO星表进行检索,按照原有恒星遍历算法,星点检索和星图刷新时间共约为200ms,不满足星图刷新时间高于10Hz的指标要求。通过对整个星表进行分区的方法,把原星表按照经纬度分成了16个子区,每个子区恒星平均数量不到4000颗,软件根据光轴指向导入对应的子区,生成相应的星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恒星遍历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星表分区检索后,模拟星图刷新时间提高到40ms(即25Hz)以上,实现了星敏感器的高动态姿态测试功能。最后对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精度进行分析,单星张角7.7″<10″,最大单星模拟位置误差17.4″<18″,模拟星图最大星对角距误差34.84″<35″,均符合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的指标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星模拟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娜,王凌云,李光茜,崔贺,张润泽.静态星模拟器准直光学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光茜.动态星模拟器星图模拟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3].王文鹏.基于DMD的星模拟器光谱模拟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4].赵梓朝,陈启梦,唐子博,王哲.高精度动态星模拟器的光学系统设计[J].计量学报.2018

[5].宿德志,吴世永,王玉良.一种利用五棱镜调校单星模拟器的改进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8

[6].张晓娟,张健,杨俊杰,张丽娜,张建良.星模拟器多星等模拟方法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8

[7].徐达,张国玉,孙高飞.空间背景光星模拟器系统设计[J].空间科学学报.2018

[8].张晓娟,杨俊杰,张健,张丽娜.星模拟器多色温模拟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8

[9].刘欢.大视场单星模拟器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10].刘欢,王春艳,庞广宁,杨帆.高精度静态星模拟器光学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  ;  ;  ;  

星模拟器论文-陈娜,王凌云,李光茜,崔贺,张润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