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汉平原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戴雄祖[1](2020)在《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镇的建设与发展日益得到重视,人们对村镇的研究也在逐步地深入。在大的区域尺度范围存在着承载力的问题,同样在村镇也有承载力的问题。对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科学把握其承载能力,对于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地处南方丘陵区的永丰县为例,探讨村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土地承载能力研究存在三种研究范式,即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足迹”承载能力研究和综合承载能力研究。各研究范式的分析框架不同,其适用性也存在差异。(2)整体上来看,永丰县的村镇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其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在资源环境方面,受地形影响土地分布较为分散,加之其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肥力相对贫瘠,土地易出现板结现象。因而,土地资源成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对三种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与应用。在进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测算时,先从人粮关系来把握整体承载状况,其表明研究区的承载效果良好;接着从农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层面来开展村镇土地承载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在达到现状收入水平(14722元)的假设条件下,村镇可以承载的总人口数为13.14万人,超载的11.15万人依靠非农业就业获取收入,相应地应将城镇化率提高到70%左右。在进行“足迹”承载能力测算时,通过对整个吉安市域生态足迹的测算,得出其承载力指数为1.37>1,即处于赤字状态,超载总人口为133.02万人;接着通过城镇化率将乡村超载的人口分解到县域村镇,得到永丰县村镇超载人口为6.55万人。在进行综合承载能力测算时,主要是先识别村镇种植业与建设的不适宜区;接着根据永丰县种植业不适宜和村镇建设不适宜区域的评价,将永丰县所有行政村单元按功能类型分为四大类:生态保护重点村、种植业发展重点村、中心集聚重点村和其他村;最后,通过设定两种开发强度情景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当地高开发强度和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耕地种植业可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分别为135.38万人和140.10万人。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m2、140m2和200m2测算,高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村镇建设用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4.05万人、60.04万人和42.03万人;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分别为54.61万人、39.01万人和27.31万人。(4)对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总体而言,三种研究方法所需的数据存在差别,具体的测算方法也各不相同。(5)整体上来看,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处于较好的状态。研究发现,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是制约土地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成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谭琦川[2](2020)在《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镇化发展至空前高度,人类对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等开发需求与陆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系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范围内扩大。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和诸多国际研究组织陆续启动应对全球环境变化与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计划,人类活动行为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与地表间的反馈效应已经上升为全球性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国土空间格局重构进程加快,日趋严峻的人地关系冲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矛盾亦逐渐凸显。在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背景下,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已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大议题。“双评价”作为明晰国土空间资源环境禀赋、识别国土空间现状风险和开发潜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国土空间战略格局的科学基础,且随着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双评价”指南,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以及应用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成效将更加凸显。因此,开展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探索从资源环境本底评估到国土空间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可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及用途管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在“三区三线”划定、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以及规划落地实施等方面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江苏省地处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带,国土空间高强度开发的同时亦面临拓展空间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本底间的规模性冲突、功能性冲突以及空间性冲突日益突出。在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构建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已成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难以回避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适宜性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等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尝试构建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案;以江苏省为实证研究区域,在对其国土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的基础上,从时空两个维度解析其人地关系冲突特征,进而识别出其国土空间开发可能面临的资源环境要素冲突;基于“刚性约束—弹性约束”与“人口—用地”统筹视角测算江苏省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承载的国土空间开发规模,并基于单要素评价对承载规模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区域人口承载规模和建设用地承载等级;继而开展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单宜空间适宜性评价,并依据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集成单宜空间评价结果和城镇空间承载等级,最终得出江苏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优化方案,并划分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等不同类型国土空间;以区县尺度将江苏省划分为六类主导功能区,进一步提出各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优化策略,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成果展开对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框架下,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可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间的互馈机制来阐释,在发展效率提升、生态环境趋好和空间组织优化等目标下,基于“双评价”集成形成的各主导功能空间的规模格局、空间格局共同构成了国土空间优化格局。通过集成单要素承载规模与承载等级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集成各单一功能指向的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约束下的城镇空间承载等级和国土空间主导功能选择函数,可形成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2)资源环境对江苏省人口承载的约束作用呈现地域性和结构性差异,其中环境要素对苏南和苏中地区具有强限制性,苏北地区则主要受水资源总量约束;同时,在碳达峰条件下全省能源承载水平均面临一定风险。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弹性不一,随着生态系统功能持续趋好,全省可开发空间重心由江淮生态经济区和徐州城市群转移至沿江城市群,但不同情景下可开发空间低值区始终位于环太湖沿线城市;而从承载等级看,低值区主要位于苏南各市以及徐州、南通的市辖区。(3)全省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单宜空间中适宜和较适宜级面积占比依次为36.9%、69.6%、27.2%,不适宜级占比为63.1%、30.4%、72.8%;优化后,全省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分别为28005.50km2、48315.91km2、28897.71km2,占国土面积的26.62%、45.92%、27.46%,城镇空间中优化建设区和管制建设区分别占比14.34%、12.28%,农业空间中集中生产区和优化生产区分别占比15.85%、30.07%,生态空间中严格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分别占比9.29%、18.18%。(4)通过降尺度识别各区县不同主导功能的组合分布特征,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单主导型、农业单主导型、城镇-农业双主导型、城镇-生态双主导型、农业-生态双主导型和城镇-农业-生态型六类国土空间主导功能类型区,结合各区人地关系冲突和功能定位,从空间布局、规模管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针对性提出了分区优化策略;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主导功能区规划对区县尺度国土空间的功能划分,有助于自上而下的空间管制政策落地实施。
张帆[3](2020)在《顾及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的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文中认为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大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江汉平原的耕地生产潜力展开评价和挖掘,既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又能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本文基于江汉平原的农业地位,吸收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GIS空间插值为技术支撑,在预处理过程中分析耕地生产潜力因子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插值的不确定性影响,选择相对较优的插值法;通过机制法(生产潜力逐级修订模型),考虑光、温、水、土等自然生态因子,根据已选的插值方法,进行逐步衰减计算得到江汉平原的耕地生产潜力;以获得的生产潜力为数据,进一步对江汉平原开展分级统计和分区统计的研究评价,最终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江汉平原耕地的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插值方法的选取产生影响,进而对插值结果产生不确定影响。由于太阳辐射数据、无霜期数据、蒸发量数据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呈正态,各向异性明显,所以普通克里金是较优的插值方法;而降水量数据的空间分布不满足正态要求,采用反距离权重法;同样,不同的土壤因子数据根据其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不同的插值方法。(2)江汉平原各市县耕地生产潜力集中在50000kg/hm2左右,差距不大,空间上从南到北呈规律性递减分布,与温度、降水等自然资源分布呈明显的相关关系。整体来看,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受到了该地区辐射资源好,日照充足,雨热条件丰富等影响。(3)江汉平原耕地潜力空间差异较小,可挖掘空间大。江汉平原一级潜力耕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其次是二级潜力耕地,二者约占江汉平原总面积的87.23%;此外,江汉平原各市县耕地生产潜力指数在79%以上,也说明了江汉平原的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耕地潜力可挖掘的空间很大。
张朝晖[4](2020)在《基于因素法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襄阳市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行耕地质量评价是精准掌握、全面摸底耕地质量水平的必要工作,也为高效保护耕地、科学管理耕地以及有序提升耕地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迎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对耕地的需求尤其是耕地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也需及时更新,紧跟社会潮流,满足时代需求。传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多以定性为主,定量方法较为欠缺,创新评价方法,注重定性定量结合,丰富完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与手段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对评价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综合全面分析襄阳市区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因子,构建起自然、经济、区位3主方面细化为气候、地形、土壤等8次方面统共20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公式计算、空间差值、叠加分析等方法获取得指标数据,并给予量化处理,分别使用因素法和BP神经网络法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以特尔斐法和熵权法综合确定因素法的指标权重,构建“因子——质量分”表,汇总综合质量分;构建20:12:1的三层次BP神经网络框架,确认激活函数、学习率、目标误差等相关参数,通过样本数据训练模型,输入数据进行仿真练习以得到耕地质量分值,后将两种方法的评价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方法之异同、适用之范围。文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襄阳市区耕地质量总体优良,耕地数量分布中心市区少、周边郊区多,耕地质量整体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质量递减的趋势。因素法利用两种方式确权,进行指标量化赋分,分值汇总求和以获得耕地质量分值;BP神经网络法在构建好模型的基础上,不断调试参数,减少误差,通过样本数据训练模型,再代入各地块数据以预测出综合分值。(2)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效果较好,与耕地自然等结果趋势一致,其中BP神经网络模型的总体精度R达到0.93左右,以预测质量分与实际质量分对比可知,两者的相对和绝对差值都相对较小;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总体差异不大,只在耕作质量比例和耕地质量空间分布上存在少许差异,可初步认为两种方法在耕地质量评价上都可运用,且评价效果较好。(3)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特点,得出各种方法具有自身适宜性的结论,进行具体评价工作时,应当因地制宜以满足评价区域需求、符合评价区域特点为基准来选用更为适宜的评价方法。因素法较为独立、可操作性强,可适用于前期工作和资料不完善、较欠缺的区域使用;BP神经网络法,方便快速、客观性强,但对前期工作和资料要求较多,适用于前期基础较好、资料完整的区域使用。
魏超[5](2019)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认为国土空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宝贵家园,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以相对紧缺的资源禀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长期快速的城镇化导致生活空间迅猛扩张,城镇周边大量沃土良田和生态用地被无情吞噬,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推进,采矿、电镀、冶金等工矿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的肆意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固有的国土资源利用观念注重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资源生态属性的重视度不足。当国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面对自然资源约束紧迫、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突出的地位。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中国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可见,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中存在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低效、混乱及资源环境代价沉重等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要求,并将提高国土空间利用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举措。现有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研究多侧重国土空间某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协调性考虑不足,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生产空间利用、生活空间利用和生态空间利用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不以牺牲某一空间的利用质量为代价,换取另一种空间利用质量的快速提升,而是追求多维协调、整体进步的协调发展状态。首先,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出发,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随后,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对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以及国土空间利用障碍因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最后,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省份——湖北省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提出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构建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认知了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然后,探究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明确了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最后,剖析了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本研究从宏观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相关研究,借助三生功能来衡量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高低,摆脱了宏观尺度上三生空间难以精确划分的困境,形成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开展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数量-质量-协调-障碍”路径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以地类图斑为单元全面铺开探究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聚焦到市域尺度开展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最后,厘清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该方法体系能够对国土空间利用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国土空间利用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2)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开展国土空间类型时空演变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土空间类型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同时也能揭示出国土空间类型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规律。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单一功能识别的方法划分了生产空间(简称“PS”)、生活空间(简称“LS”)和生态空间(简称“ES”),借助国土空间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和区域重心理论查明了国土空间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过程及相互转换规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ES占主导地位,LS比例最小;LS和ES在研究期间持续扩张,PS不断被压缩;PS和ES之间的转化最为显着,PS向LS的转化呈现加速状态;湖北省ES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西部偏北地区,PS和LS的重心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LS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大于PS重心;湖北省三生空间在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大于东西方向;三生空间的重心在研究期间均朝几何重心方向有不同程度的迁移,表明湖北省三生空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各区域的LS比例在研究期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PS和ES的比例有升有降;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类型变化比例整体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各地区国土空间类型转化呈现出“PS和ES相互转化占主导,LS转入比例不可忽视,LS转出比例非常低”的特点。(3)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的本质内涵,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要求,秉承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针对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复合权重;最后,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数值,并依据标准划分各地区的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生产空间利用质量()、生活空间利用质量()和国土空间利用综合质量()在研究期间均持续提升,且2006-2016年间的提升幅度大于1996-2006年阶段,生态空间利用质量()在1996-2011年间稳步提升,却在2011-2016年间突然下降;湖北省各地区间国土利用质量差异最大是,差异最小的是;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且东西向上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其中,重心偏移几何重心的距离最大,重心偏移的距离最小;研究期间,和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均衡性均有所提升,和在东西向的空间均衡性有所提升,南北向的均衡性有所减弱;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最高是武汉市(1996、2006-2016)和黄石市(2001),最低的是恩施州(1996、2011)、咸宁市(2001-2006)和神农架林区(2016);最高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6)、十堰市(2001、2011)和荆门市(2006),最低的是武汉市(1996-2006)、黄石市(2011)和鄂州市(2016);最高的是鄂州市(1996)、十堰市(2001)和武汉市(2006-2016),最低的是神农架林区(1996-2001)和荆州市(2006-2016)。(4)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分异特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由、和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决定,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同步提升,才能说明国土空间利用是协调发展的。本研究基于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了改良的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国土空间利用耦合度()和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依据标准划分协调发展等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在1996-2006年间小幅度先降后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在1996-2006年间小幅提升,在2006-2016年间大幅提升;湖北省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变化规律与相似,但变化幅度小于同期的;湖北省和的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东部偏南地区,东西向的不均衡性强于南北向,且的整体偏移距离大于;研究期间,和的重心均朝几何重心发生位移,表明和的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最高的地区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始终是神农架林区;湖北省最高的地区仍始终是武汉市,最低的地区是神农架林区(1996-2011)和荆州市(2016)。(5)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度诊断本研究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障碍因子的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影响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全面诊断,厘清了制约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的短板,进而有的放矢,差别化调控不同区域的国土空间利用发展策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一级障碍因子,湖北省对的障碍度最大,且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的障碍度先增加后持续减小,整体障碍度呈下降态势;的障碍度先持续减小后迅速提升到更高水平。从市域层面上看,仅武汉市和鄂州市的障碍度是下降的;所有地区的障碍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各地区的障碍度有升有降。2016年,湖北省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从高到低依次为A2、A1、A3、B2、C1、B1、B3、C3和C2;从市域层面上看,湖北省所有地区的B2障碍度均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A2障碍度有所下降;仅鄂州市的A3障碍度有所下降;仅武汉市的B1障碍度有所提升;仅鄂州市的C2障碍度有所提升;C1障碍度2降15升;C3障碍度3降14升;B3的障碍度4降13升;A1的障碍度7升10降。针对三级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名前十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之和在研究期间持续增加,其中,代表的障碍因子占主导,总障碍度呈下降趋势,呈现出“数量减少,首位坚挺”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和总障碍度均小幅度先增后减,呈现出“整体稳定,排位后移”的特征;代表的障碍因子占比在1996-2011年间变化不大,在2011-2016年间突然翻倍,总障碍度先小幅降低后大幅增加,呈现出“数量增加,排位前移”的特征。最后,本研究基于障碍度诊断结果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6)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如何提升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水平是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的最终落脚点,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宏观层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区域及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李明薇[6](2019)在《县域尺度的国土“三类”空间格局与优化研究 ——以宝丰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宝丰县作为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县城,矿产资源丰富,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城乡建设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不断地侵占生态保护空间,三类空间用地结构不合理,导致人地矛盾加剧;城乡工矿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未利用地面积较大,但区位条件差、地形复杂、土层薄、坡度大等自然限制因素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基于以上土地利用问题,宝丰县进行国土三类空间优化迫在眉睫。本文以宝丰县为研究区域,按照科学性、整体性、针对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划定了宝丰县刚性国土空间,然后分别对城乡建设用地从自然因素和区位因素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农业生产用地从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农业开发经济成本和农业开发便利度等方面选取6个评价指标、生态保护用地从生态功能方面选取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宝丰县三类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法将刚性国土空间和基于适宜性评价划定的国土三类空间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宝丰县三类空优化结果,为宝丰县进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LUCIS法按照主次功能判别原则可得,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区域面积为499km2,占国土空间的62.18%,其中农用建设生态空间面积为399.65km2,农用生态建设空间面积为6.83km2;以建设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面积为143.62km2,占总国土空间的比例为19.89%,其中,建设农用生态空间的面积为84.27km2,建设生态农用空间面积为59.35km2;以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国土空间,面积为129.38km2,占总国土空间的17.92%,其中,生态农用建设空间的面积为103.1km2,生态建设农用空间分布较少,面积为26.28km2,占比为3.64%,是这六种国土空间类型中面积最少的,零星分布在生态农用建设空间中。(2)将刚性国土空间和基于适宜性评价划定的国土三类空间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最终的宝丰县三类空间优化结果。农业生产空间面积为476.08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5.94%;城乡建设空间面积为93.94km2,占国土空间总面积的13.01%;生态保护空间面积为151.98km2,占国土空间面积的21.05%。(3)与2016年宝丰县现状国土三类空间相比,优化后的城乡建设空间减少了 8.53km2、农业生产空间增加了 11.21km2、生态保护空间减少了 2.68km2。(4)农业生产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在同一研究区域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优化结果中生态空间和城乡建设空间均较现状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二者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营镇、李庄乡和张八桥镇。
陈国磊[7](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耿瑞雪[8](2019)在《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载体,自工业化以来,土地供需矛盾一直存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土地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土地有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在这个进程中,城市扩张是最主要的驱动力,由此导致的土地非农化问题、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问题也越发严重。因此,制定科学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首先通过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变化三个方面对武汉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取评价指标,对武汉市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最后,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蚁群算法对土地进行空间优化配置。主要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区域内耕地和建设用地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比重较大,林地和草地等地类占地面积比重过小。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发现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速度较快。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发现有较大比例的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另外水域面积也有减少,减少的水域大部分转化为建设用地。(2)通过选取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统计高度适宜、一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各地类面积。适宜性评价结果将作为优化配置的依据。(3)以土地适宜性和紧凑性为目标,基于蚁群算法构建模型,在地理优化与模拟系统中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土地利用方式在适宜性和紧凑性方面都有所提升。
吴勇杰[9](2019)在《基于土壤地球化学的仙桃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扩张、耕地减少、土地撂荒、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和当前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及提升耕地生产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彭场镇和杨林尾镇为研究区,系统采集土壤、灌溉水、农作物等样品,分析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空间分布,结合土壤普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数据,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与富硒耕地区划研究工作。获得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表层土壤酸碱度以碱性为主,其次为中性土壤,相对于中国土壤平均水平有较高B、Cd、Co、Cr、Cu、Zn、Ni、Mn、V、Se、K2O的含量水平和较低的Mo、有机质含量,相对于湖北省土壤平均水平和江汉流域土壤平均水平有较高的Cd、Cu、Zn、Ni、Se、K2O含量。根据我国最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超标率依次为:Cd>Cu>As>Ni>Zn=Hg=Pb=Cr,主要是Cd元素呈现低浓度超标现象。(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元素Cd、Hg和养分元素P、Mn含量在局部地区较为富集主要是人为活动导致的随机因素影响造成的,而As、Pb、Cr、Cu、Zn、Ni等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N、Se、有机质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与变异特征,同时受自然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人为因素的影响,而pH在区内则主要是受成土母质的影响。(3)根据已有的耕地质量评价相关成果,从自然质量、耕作条件和健康状况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研究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以耕地自然质量作为影响耕地质量的本底值,耕作条件与健康状况作为一种限制性维度,采用综合算法,获得了耕地质量评价指数和等级。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地质量指数主要分布在50.4994.17之间,优等地13343.66公顷,占比49.32%,良等地13712.63公顷,占比50.68%,不存在中等地与低等地,优等耕地主要分布在西流河镇东部、彭场镇东部与西南部、杨林尾镇中部,总体上彭场镇耕地质量优于西流河镇与杨林尾镇。(4)在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土壤硒元素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环境质量、农作物富硒特点等因素,对研究富硒耕地进行了生态农业区划,共划出5个富硒产业基地,规划面积共9882公顷,耕地面积5770公顷,为当地富硒土地与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指导。
赵小娟[10](2017)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文中研究说明耕地及耕地质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经济良性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导致耕地数量锐减,尤其是城镇建设占用大量优质农田;另外,新技术、新品种的投入,给耕地带来了土地污染等隐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因此,在优质耕地资源不断被侵占、数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下,积极开展耕地质量研究,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与解决粮食安全的可靠选择。科学的耕地质量评价可准确把握质量现状及空间布局特征,对指导有限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耕地质量评价中,评价指标较少考虑土壤污染、社会经济等因素,同时评价方法也以传统方法居多,主观性较强。不同尺度上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差异显着,评价指标和方法选择也应不同,现有评价中则较少考虑尺度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尺度下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差别。珠三角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核心城市群之一,也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基于此,本文以珠三角为研究区域,珠三角耕地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尺度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不同方法对多尺度耕地质量进行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为实现珠三角耕地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对珠三角耕地现状及2000-2014年近15年来的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包括耕地资源总体变化态势、耕地利用程度变化、耕地变化动态度、区位熵、耕地空间以及景观变化。主要结论是:耕地数量初期呈快速下降递减趋势,然后逐渐平缓;土地垦殖率总体缓慢下降,复种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从耕地流失来看,广州、佛山、东莞和中山为耕地资源严重流失区;人类活动对耕地景观的改变明显,耕地破碎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2)对于珠三角区域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将相关性分析与粗糙集结合筛选指标,从自然、经济、利用和生态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设计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选择珠三角具有代表性且涵盖耕地利用类型的4000个样本,通过实验得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次数明显小于BP神经网络,且均方误差的最大与最小差值也比BP网络模型小0.1051,与实际耕地质量等级结果更接近,用于耕地质量评价更稳定,适应度更好。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耕地质量总体较好,其中二三等地所占比例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52.94%,耕地质量等别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态势。耕地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整体表现为中部质量高,四周低的特点。(3)县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中,基于MCDM(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相结合,从土壤理化性质、农业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和土壤环境状况4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初始权重,采用多因素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增城区耕地质量整体较高但优质耕地较少,耕地质量等级主要集中在第2、3级,分别占全区耕地的30.88%和31.69%。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专家经验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主观因素,降低评价的可信度和准确性。为了探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引入指标权重敏感性从局部区域不确定性和综合敏感性两方面对评价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当权重改变30%时,最大的MACR(mean absolute change rate)值只有3.5582%,各指标MACR值远低于权重变化率大小,说明评价结果总体相对稳定,初始确定的权重也相对合理可靠,能够客观反映增城区的耕地质量状况。(4)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质量、经济质量以及生态质量4个方面分析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各类型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所差异。运用空间自相关法研究耕地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珠三角耕地质量在全局和局部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在县级尺度与珠三角区域整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耕地各属性层面质量Moran’s I值在相同的县域尺度上,也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性。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各类型质量空间聚集类型有较大差异,大部分乡镇在空间上表现为非显着型。基于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型拟合度R2为0.5806,校正模型拟合度R2为0.569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显着性检验的P值大小来看,农业从业人员数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贡献度的区位差异最大,其次是二三产业比重。从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图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二、江汉平原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汉平原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村镇与村镇建设 |
1.2.2 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3.4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进展综述 |
2.1 村镇建设 |
2.1.1 村镇建设文献综述 |
2.1.2 城乡规划中的村镇建设研究 |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文献综述 |
2.2.2 县域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3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
2.3.1 土地资源承载力文献综述 |
2.3.2 土地指标在承载力研究中的运用 |
3 村镇土地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及范式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口承载力理论 |
3.1.2 “足迹”承载力理论 |
3.1.3 综合承载力理论 |
3.2 三种理论范式 |
3.2.1 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3.2.2 足迹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3.2.3 综合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4 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测算与评价 |
4.1 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基本概况 |
4.1.1 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
4.1.2 资源环境基本状况 |
4.2 人口承载能力测算 |
4.2.1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4.2.2 基于人粮关系的永丰县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测度 |
4.2.3 基于收入视角的永丰县承载力状态测度 |
4.3 足迹承载能力测算 |
4.3.1 改进后的足迹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
4.3.2 吉安市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
4.3.3 永丰县村镇承载人口合理规模测算 |
4.4 综合承载能力测算 |
4.4.1 评价与测算步骤 |
4.4.2 评价测算结果与分析 |
4.5 三种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1.2.2 国土空间适宜性研究 |
1.2.3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1.2.4 “双评价”与国土空间格局的耦合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三章 江苏省国土空间格局演变与人地冲突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国土空间格局演变 |
3.3 人地冲突分析 |
第四章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人口-用地”承载力测算 |
4.1 资源环境限制要素识别 |
4.2 能源承载力 |
4.2.1 基于Kaya恒等式的碳排放量测算 |
4.2.2 碳达峰条件下的人口规模 |
4.3 水资源承载力 |
4.3.1 基于“总量-效益-质量”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
4.3.2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人口规模 |
4.4 环境承载力 |
4.4.1 基于箱式模型的大气环境容量 |
4.4.2 基于环境承载约束的人口规模 |
4.5 生态承载力 |
4.5.1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
4.5.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约束的用地规模 |
4.6 承载水平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江苏省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
5.1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单宜空间划定 |
5.1.1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2 单宜空间划定结果 |
5.2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 |
5.2.1 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方案 |
5.2.2 城镇空间优化分区 |
5.2.3 农业空间优化分区 |
5.2.4 生态空间优化分区 |
5.3 分区优化策略 |
5.4 规划对比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3)顾及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的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质量研究进展 |
1.2.2 生产潜力逐级修订模型研究进展 |
1.2.3 GIS插值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江汉平原区域概况与研究数据 |
2.1 江汉平原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及气候气象 |
2.1.3 土地利用状况 |
2.2 研究数据 |
2.2.1 数据收集 |
2.2.2 数据整理 |
3 空间数据插值预处理及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
3.1 常规空间插值和预处理方法 |
3.1.1 常规空间插值法 |
3.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1.3 数据分布特征分析 |
3.2 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
3.2.1 基于因子数据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
3.2.2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不确定性分析 |
3.2.3 基于数据分布特征的不确定性分析 |
4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 |
4.1 机制法(生产潜力逐级修订法) |
4.1.1 光合生产潜力 |
4.1.2 光温生产潜力 |
4.1.3 气候生产潜力 |
4.1.4 耕地生产潜力 |
4.2 机制法下江汉平原各级生产潜力评价 |
4.2.1 基于普通克里金插值的光合生产潜力 |
4.2.2 基于普通克里金插值的光温生产潜力 |
4.2.3 基于反距离权重和普通克里金法的气候生产潜力 |
4.2.4 基于反距离权重和全局多项式结合的耕地生产潜力 |
5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级分区 |
5.1 潜力分析方法 |
5.1.1 潜力分级 |
5.1.2 潜力分区 |
5.2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析 |
5.2.1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级 |
5.2.2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区 |
5.3 研究结果可靠性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基于因素法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襄阳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耕地质量概念内涵 |
1.3.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3.3 耕地评价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理论与方法 |
2.1 耕地质量理论基础 |
2.1.1 土地肥力理论 |
2.1.2 土地区位理论 |
2.1.3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因素法 |
2.3.1 因素法概念 |
2.3.2 因素法运用 |
2.4 BP神经网络法 |
2.4.1 神经元模型 |
2.4.2 BP神经网络法原理 |
2.4.3 BP神经网络法运用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与经济现状 |
3.1.2 土地利用现状 |
3.1.3 农用地现状 |
3.2 数据来源 |
3.3 评价单元确定 |
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指标选取原则 |
3.4.2 指标体系确认与内涵 |
3.5 指标属性的获取 |
3.5.1 直接获取法 |
3.5.2 公式计算法 |
3.5.3 缓冲区分析法 |
3.5.4 叠加分析法 |
3.5.5 空间插值法 |
3.6 指标数据量化赋分 |
3.6.1 语言性指标量化赋分 |
3.6.2 数字型指标量化赋分 |
4 基于因素法的襄阳市区耕地质量评价 |
4.1 指标权重获取 |
4.1.1 特尔斐法 |
4.1.2 熵权法 |
4.1.3 综合权重确定 |
4.2 建立“因子——质量分”对应表 |
4.3 因素法评价结果 |
5 基于BP神经网络法的襄阳市区耕地质量评价 |
5.1 指标归一化处理 |
5.2 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参数选取 |
5.2.1 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2.2 神经网络参数选取 |
5.3 训练检验样本选择 |
5.4 BP神经网络法评价结果 |
6 襄阳市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1 评价结果对比 |
6.2 与耕地等别的衔接 |
6.3 数量总体差异 |
6.4 空间分布差异 |
6.5 评价结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5)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 |
2.1.2 国土空间 |
2.1.3 三生空间 |
2.1.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 |
2.1.5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 |
2.2.2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
2.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4 精明增长理论 |
2.2.5 人居环境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内涵解析 |
2.3.1 生态文明理念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 |
2.3.2 生态文明理念对国土空间利用的指导与要求 |
第三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
3.1 国土空间利用的功能属性 |
3.1.1 引入三生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3.1.2 三生功能内涵辨析 |
3.1.3 三生功能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 |
3.2.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理论框架构建思路 |
3.2.2 基于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机理 |
第四章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4.1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变化研究 |
4.1.1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分析 |
4.1.2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划分方法 |
4.1.3 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研究方法 |
4.2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4.2.3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方法 |
4.3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状态研究 |
4.3.1 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
4.3.2 协调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标准 |
4.4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4.4.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
4.4.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类型时空演变分析 |
5.2.1 湖北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5.2.2 湖北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
5.2.3 湖北省市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分析 |
5.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
5.3.1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5.3.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整体水平分析 |
5.3.3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5.4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性分析 |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分析 |
5.4.2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分析 |
5.5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质量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5.5.1 一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
5.5.2 二级障碍因子障碍度变化分析 |
5.5.3 三级障碍因子识别及障碍度变化分析 |
5.6 湖北省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5.6.1 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利用 |
5.6.2 实施“一芯两带三区”布局,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 |
5.6.3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难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6)县域尺度的国土“三类”空间格局与优化研究 ——以宝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1.3.3 层次分析法 |
1.3.4 LUCIS法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三类空间内涵及分类体系 |
2.1 三类空间的内涵 |
2.2 三类空间分类体系 |
2.2.1 现状三类空间分类体系 |
2.2.2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三类空间分类体系 |
3 研究区“三类”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
3.1 刚性国土空间划定 |
3.2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三类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
3.2.1 相关概念 |
3.2.2 理论依据 |
3.2.3 适宜性评价方法 |
3.2.4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多功能三类空间判别 |
3.3 三类空间优化结果划定 |
4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 |
4.1.2 自然资源状况 |
4.1.3 社会经济状况 |
4.2 研究区“三类”空间现状 |
4.3 数据来源 |
5 宝丰县三类空间评价与优化 |
5.1 刚性国土空间划定 |
5.1.1 刚性农业生产空间划定 |
5.1.2 刚性生态保护空间划定 |
5.2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三类空间划定 |
5.2.1 农业生产用地适宜性评价 |
5.2.2 城乡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
5.2.3 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 |
5.3 三类空间划定结果 |
5.4 宝丰县三类空间优化结果划定 |
5.4.1 三类空间优化结果划定 |
5.4.2 三类空间优化结果与现状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
1.3.2 研究时段确定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绩效及其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3.1 评价测度方法 |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7.5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
8.4 本章小结 |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可能的创新 |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 |
2.1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概念 |
2.2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相关理论 |
2.3 蚁群算法原理与应用研究 |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3 数据处理平台介绍 |
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
4.2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4 土地利用配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土地适宜性评价 |
5.1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
5.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 |
6.1 蚁群算法用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基本思想 |
6.2 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空间优化配置过程 |
6.3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结果 |
6.4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方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9)基于土壤地球化学的仙桃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及论文来源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 |
1.2.3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交通位置与地理地貌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理地貌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构造 |
2.2.2 地层 |
2.3 土地资源与土壤类型分布 |
2.3.1 土地资源 |
2.3.2 土壤类型与分布 |
第三章 工作方法与质量控制 |
3.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1.1 表层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2 灌溉水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3 水稻样品与根系土采集与处理 |
3.2 样品分析方法与质量监控 |
3.2.1 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与质量监控 |
3.2.2 灌溉水样品元素分析方法 |
3.2.3 水稻样品元素分析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图件绘制 |
3.3.1 数据处理 |
3.3.2 图件绘制 |
3.3.3 其他数据提取 |
第四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特征 |
4.1.2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分布特征 |
4.2 元素在不同控制单元中的分布特征 |
4.2.1 不同成土母质单元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土壤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土壤元素的空间变异性 |
4.4 灌溉水与水稻籽实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 |
4.4.2 水稻籽实地球化学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耕地质量评价 |
5.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3 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权重阈值 |
5.3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介绍 |
5.4 耕地质量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5.4.1 耕地自然质量构成因素与空间分布 |
5.4.2 耕地耕作条件构成因素与空间分布 |
5.4.3 耕地健康状况构成因素与空间分布 |
5.4.4 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 |
5.5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6 与分等定级成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耕地质量评价在富硒生态农业区划中的应用 |
6.1 富硒生态农业区划原则与方法 |
6.1.1 区划原则和依据 |
6.1.2 区划方法 |
6.2 耕地质量评价在富硒耕地区划中的应用分析 |
6.3 富硒耕地生态农业区划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1.3.3 耕地质量评价内容研究 |
1.3.4 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
1.3.5 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研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土壤肥力理论 |
2.2.2 耕地稀缺理论 |
2.2.3 空间区位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研究方法与模型 |
2.3.1 BP神经网络 |
2.3.2 遗传算法 |
2.3.3 GA-BP模型 |
2.3.4 GWR模型 |
2.3.5 空间自相关法 |
2.3.6 权重敏感性分析法 |
3 研究对象及数据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基础资料的收集 |
3.2.1 自然条件数据 |
3.2.2 社会经济数据 |
3.2.3 补充调查数据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3.2 遥感数据分类 |
3.3.3 气象站点数据插值 |
4 近15年珠三角地区耕地时空演变及驱动 |
4.1 珠三角区域耕地资源变化 |
4.2 耕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4.3 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
4.3.1 耕地变化动态度 |
4.3.2 耕地区位嫡 |
4.4 耕地空间变化分析 |
4.4.1 耕地流量变化 |
4.4.2 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
4.4.3 耕地重心变化 |
4.4.4 耕地变化率空间性分析 |
4.5 耕地景观变化分析 |
4.6 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 |
4.6.1 耕地变化驱动因素 |
4.6.2 驱动因素的数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 |
5.1 耕地质量评价流程及评价单元 |
5.1.1 耕地质量评价思路流程 |
5.1.2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划分 |
5.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5.2.2 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3 珠三角尺度耕地质量评价 |
5.3.1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 |
5.3.2 评价指标体系 |
5.3.3 评价因素量化分析 |
5.3.4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5.3.5 耕地质量评价过程 |
5.3.6 评价结果分析 |
5.4 县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及权重敏感性 |
5.4.1 增城区概况 |
5.4.2 增城区评价单元 |
5.4.3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5.4.4 评价因素量化分析 |
5.4.5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5.4.6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
5.4.7 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
5.4.8 权重敏感性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珠三角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 |
6.1 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分析 |
6.1.1 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布局 |
6.1.2 耕地经济质量空间布局 |
6.1.3 耕地利用质量空间布局 |
6.1.4 耕地生态质量空间布局 |
6.2 耕地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1 空间权重的探索性分析 |
6.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 基于GWR模型的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6.3.1 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6.3.2 GWR模型的构建及参数 |
6.3.3 GWR模型的运算结果 |
6.3.4 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 |
6.4 本章小结 |
7 珠三角耕地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 |
7.1 珠三角耕地质量问题分析 |
7.2 珠三角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建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表格 |
1.GWR模型回归系数表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
1.参与科研项目 |
2.发表论文 |
3.所获奖励 |
四、江汉平原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D]. 戴雄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2]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谭琦川. 南京大学, 2020(02)
- [3]顾及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的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因素法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以襄阳市区为例[D]. 张朝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利用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魏超.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县域尺度的国土“三类”空间格局与优化研究 ——以宝丰县为例[D]. 李明薇.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基于蚁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D]. 耿瑞雪.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基于土壤地球化学的仙桃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吴勇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D]. 赵小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